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天长市地处皖东地区,是全国的水稻主产区之一,年水稻种植面积在6万hm~2以上,作为全国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50个示范县市之一,全市于2006年实施了全国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目前,全市插秧机保有量达300台,机插秧面积0.3万hm~2。为加快全市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的示范、推广应用,为证明机械化插秧比人工手插秧节本增效和推广应用机械化插秧技术提供科学依  相似文献   

2.
<正>一、推广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的重要性(一)武鸣区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优势和特点一是机插秧后庄稼整齐规范,通风透光,有效确保后期生长良好,利于形成大穗,较好地实现增产。二是实现节本省工高产。据试验示范统计,武鸣区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与手工抛秧相比,机插育秧亩使用秧盘25个,人工抛秧则需45个,机插比人工抛秧节约秧盘10元/亩,人工费节约20元/亩。经测产对比试验,机械插秧比人工抛秧每亩增产51 kg左右。  相似文献   

3.
笔者从农业部在浙江省宁波市召开的2009年全国农业机械化春耕备耕现场会暨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启动会上了解到,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在水稻产区示范推广全面启动,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2008年,农业部大力推进水稻育插秧机械化发展,在水稻产区建设了100个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示范县,带动全国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各地建立了省级示范县370个,建立育插秧机械化示范点6000个,地方财政投入配套资金8900万元,带动农民投入资金2.9亿元。  相似文献   

4.
我国水稻育插秧机械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农业部大力推进水稻育插秧机械化发展,在水稻产区建设了100个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示范县,带动全国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各地建立了省级示范县370个,建立育插秧机械化示范点6000个,地方财政投入配套资金8900万元,带动农民投入资金2.9亿元。项目共涉及80多万户农户,项目区新增插秧机1.9万台,机插秧面积26.4万hm^2,节本增效总计达到2亿元,取得了显著成效,辐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为机插秧的大面积普及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天长市作为农业部、安徽省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示范推广县市之一,全市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到2011年底,全市已拥有插秧机2568台,全市完成机插面积达到39万hm2。为研究不同行距对机插杂交中籼稻产量形成的影响,2011年天长市农机推广站结合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示范推广项目的实施,  相似文献   

6.
武穴市是湖北省粮食生产主产区之一,市政府为了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对机械化插秧技术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推进全市水稻机械插秧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7.
从日前召开的全国农机春耕备耕暨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示范项目工作会上获悉,2009年,中央财政投资1450万元,农业部在水稻主产区145个县大力推进水稻育插秧机械化.带动地方财政投入配套资金9600万元,比上年增加200万,带动农民投入资金3.9亿元,比上年增加0.7亿元,极大促进了水稻育插秧机械化快速全面发展。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已成为农业机械化发展中新的增长点和亮点,“种水稻。用机插”在一些农村蔚然成风。  相似文献   

8.
1 汝城县水稻育插秧机械化发展概况 汝城地处湘、粤、赣三省交界处,境内以丘陵和山地为主,是湖南省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水稻是汝城县主要粮食作物.近几年来,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在汝城县有了长足发展.2008年,汝城县在全市率先推广应用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新技术,该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有力弥补了汝城机插秧"空白"项目,实现了水稻育插技术"零"突破;2010年,汝城县被列为省级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县.  相似文献   

9.
2006年,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农机局承担了省局下达的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示范推广项目,通过一年的努力,项目实施已顺利完成。机械插秧面积由过去的110亩发展到1050亩,亩均增产水稻69.6kg,亩均节本83.4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2012年汝城县被定为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省级示范推广项目县,经过近一年的实施,全县新增插秧机45台、水稻播种流水线5套,成立了机插服务队7个,举办培训班8期、培训机插技术人员200余人次,现场演示会25次,确定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基地5个,共完成机插秧面积3347hm2。对比试验统计结果显示,机插秧比人工抛秧每亩一季增产20~65kg,平均增产47kg,每亩平均增收118元。在示范推广项目实施过程中,主要从行政推动、部门联动、政策拉动、宣传发动、示范带动、服务主动等六个方面着手,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绩。  相似文献   

11.
从日前召开的全国农机春耕备耕暨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示范项目工作会上获悉。2009年,中央财政投资1450万元,农业部在水稻主产区145个县大力推进水稻育插秧机械化,带动地方财政投入配套资金9600万元,比上年增加200万,带动农民投入资金3.9亿元,比上年增加0.7亿元,极大促进了水稻育插秧机械化快速全面发展.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已成为农业机械化发展中新的增长点和亮点,“种水稻.用机插”在一些农村蔚然成风。  相似文献   

12.
一、发展现状 安徽省望江县自2004年开始引进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以来,经过几年的试验,示范及推广,取得圆满成功.在同等条件下,水稻机械育捅秧与人工栽插秧相比,可提高工效20倍以上,平均节约成本350元/hm2,增产450~700 kg/hm2,增幅在5%~10%.  相似文献   

13.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是采用规范育秧、机械化栽插的水稻栽插技术。经过几年的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推广证明,水稻机插秧技术具有省工,省时,省力,省秧田,插秧速度快,质量好,病虫害轻,生产成本少,增产明显,效益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是采用规范育秧、机械化栽插的水稻栽插技术。经过几年的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推广证明,水稻机插秧技术具有省工,省时,省力,省秧田,插秧速度快,质量好,病虫害轻,生产成本少,增产明显,效益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正2014年,汝城县农机部门为推进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发展,组建了技术指导小组,强化了包村联户服务,建成了6个省级水稻育插秧示范基地,实行"七统一"的技术要求。目前全县插秧机拥有量达到282台,全年实现机插面积7667hm(211.5万亩),使山区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迈上了一个新台阶。经对比测产,机插秧每亩产量达600kg,减少成本150元/亩,每亩平均增收达2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6.
为科学评价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推广实施效果,邵东县农机局分别于7月、9月邀请县农业局的相关技术人员组成水稻测产调查组,对邵东县黄陂桥乡楠木村的早稻、两市街道办事处云山村的中稻机插秧与手插秧测产示范田进行实测产验收。经测算,机插田相比手插田早、中稻平均亩增产分别为36.7kg、46.2kg,增幅为7.95%、7.7%,增收95元、120元,节本260元以上。据此推算,全县机插秧早、中稻可  相似文献   

17.
水稻综合机械化技术是牡丹江市农机推广站工作的重点推广项目。牡丹江市水稻全程机械化技术从2006年起已开展试验、示范、推广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累计推广水稻综合机械化技术种植面积33.3万亩、推广新型水稻收获机398台、插秧机488台、播种机覆土器302台(套)、催芽器98台,平均增产10%。如何让牡丹江水稻机插秧技术迈上新台阶,是我们农机人现阶段的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18.
宁国市是个山区县市,水田面积达17万亩,以粮油种植为主。近年来,市农机部门一直致力于推广机械化育插秧技术,以解决制约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的“瓶颈”。特别是今年全市共推广插秧机26台,建立25个机插秧示范点,实施机插秧5500多亩,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  相似文献   

19.
<正>水稻是当阳市的主要粮食作物。当阳市通过几年的推广实践证明,水稻种植环节实现机械化作业可减少劳动用工量40%,大幅提高工效,机械栽插比人工手插节省成本60元/亩(1 hm2=15亩),提高产量50 kg左右,因此大力推广水稻种植机械化是解决水稻生产劳动力短缺问题,稳定水稻生产,实现水稻生产节本增效,提高水稻生产劳动率,增加农民收入的现实之需,迫切之举。1基本情况当阳全市水稻面积有44.2万亩,目前,全市机械插秧  相似文献   

20.
全国水稻育插秧机械化呈现加速发展势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不久召开的全国农机春耕备耕暨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示范项目工作会上发布消息,2009年,农业部在水稻主产区145个县大力推进水稻育插秧机械化,中央财政投资1450万元,带动地方财政投入配套资金9600万元,比上年增加200万,带动农民投入资金3.9亿元,比上年增加0.7亿元,这些措施大大推进了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的快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