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7年自治区财政林业科技项目)针对目前我区枸杞产业种植品种单一、专用型品种少等现状,宁夏林业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近10年的自然选优,成功选育出枸杞新品种"宁杞8号"。该品种果粒大、果肉厚、内含营养丰富,鲜食口感好,是鲜食与制干的兼用的优良品种。依托枸杞新品种"宁杞8号"  相似文献   

2.
《新疆林业》2004,(1):29-32
2003年第1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十六条和国家林业局《主要林木品种审定办法》的规定,现将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今年7月中旬审定、认定通过的精河县林业局申报的枸杞—精杞一号及伊犁州林木良繁中心选育申报的杨树13个无性系等林木品种作为良种予以  相似文献   

3.
<正>7月22日,自治区林业厅为贯彻落实自治区"转作风、抓发展"动员会议精神,会同自治区农林科学院,在中宁县长山头百瑞源枸杞示范基地召开全区枸杞新品种、新品系现场观摩会。全区枸杞主产市县(区)林业部门负责人、大型流通加工企业及相关部门、新闻媒体等12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现场观摩了农科院培育的枸杞"宁杞7号"新品种、"0901"、"0909"两个新品系标准化栽培和示范结果情况,展示了新品种、新品系优质、增效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4.
枸杞属于强阳性树种,对土壤要求不严。多年来,通过枸杞种源试验,在数理统计分析基础上,最终选育出了适应大兴安岭高寒环境的枸杞品种——寒杞1号、2号,并研究取得了寒杞培育技术,为高寒地区发展寒杞事业提供了技术支撑。它不仅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而且树形婀娜,叶翠绿,花淡紫,果实鲜红,是优良的盆景和园林材料。可丛植、片植、列植或点缀。  相似文献   

5.
在张掖市对宁杞7号新品种引种观察结果表明,其物候及生长表现与本地主栽品种宁杞1号基本一致,树高生长呈明显的双"S"形曲线。应用logistic方程拟合宁杞1号、宁杞7号2个品种地径的生长过程,拟合效果极为显著,枸杞地径生长节律符合"S"形曲线,且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宁杞7号枸杞品种可在甘肃张掖气候条件下进行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6.
经过12年研究,选育出"汉杨2号"(鲁山杨×圣山杨)、"汉杨3号"(I-69杨×鲁山杨)、"汉杨8号"(圣山杨×鲁山杨)等3个杨树杂交新品种,其5 a生单株材积达到0.218 24 m3,0.241 3 m3,0.218 2 m3,其遗传增益为15.18%,26.08%,15.18%;通过初步试验结果,将进一步开展区域造林试验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为给叶用枸杞新品种宁杞9号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对其叶芽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宁杞9号五叶一芽和两叶一芽氨基酸总量分别为46.1 mg/g、73.3mg/g,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47.70%和45.53%;矿质元素含量丰富,微量元素含量顺序为铁锌锰铜,常量元素含量顺序为钾钙钠镁磷;宁杞9号五叶一芽和两叶一芽中具有保健作用的枸杞多糖、甜菜碱等含量较高,分别为34 mg/g和35 mg/g,6.2 mg/g和7.4 mg/g;维生素含量丰富,检测到维生素类的总含量为4.03mg/g及6.06 mg/g;脂肪、碳水化合物及能量含量较低,蛋白质及膳食纤维含量较高;与宁杞1号枸杞果实比较除枸杞多糖含量略低外,其余营养成分均为枸杞果实的2倍以上;综合分析认为宁杞9号枸杞叶芽是一种健康养生食品。  相似文献   

8.
为选育出紫薇优良新品种,以‘红火球紫薇’和‘红叶紫薇’为试验材料,开展紫薇杂交育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紫薇杂交授粉适宜时间为早上07:00—08:00,结实率最高可达92%,杂交种子萌发率达56.3%~62.2%;从"红叶紫薇♂×红火球紫薇♀"杂交子代中选育出的紫薇新品种‘晓明1号’,其新叶浅紫红色,成熟叶绿色,花色深紫红(60A),部分花瓣边缘略带白边;6月中旬始花,花期长达4个月;花序平均长和宽分别为25.5 cm、17.3 cm,花径3.99 cm。‘晓明1号’兼有双亲的优良特性,其性状能稳定遗传,具有花色艳丽、花期长、花量大、生长较快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宁杞4号是在宁夏枸杞栽培品种一大麻叶的基础上选育出的枸杞优良品系。具有早产、高产、优质等特点。宁杞4号的产量和品质与宁杞1号相当,但抗锈螨、瘿螨和抗黑果病能力强于宁杞1号。于2005年3月由宁夏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为"林木良种"。  相似文献   

10.
通过区域引种试验调查,计算出引进的主要枸杞优良品种的变异系数。其中,品种变异系数越小则其适应性越强,对照各品种田间收益和经济生产性状的稳定性综合比较,筛选出适宜酒泉市栽培的枸杞良种。变异系数从小到大依次为"宁杞1号""宁杞5号""宁杞7号""复壮1号""0901""宁杞4号""蒙杞1号"。经综合分析,认为酒泉市枸杞主栽品种应为"0901""宁杞7号""宁杞5号""宁杞1号"和"蒙杞1号"。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叶用枸杞新品种宁杞9号,对其叶芽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叶用枸杞新品种宁杞9号叶芽含有17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4.61-7.33g/100g);矿质元素含量丰富,尤其以钾、钙,铁,锌含量较高,分别是4170-5310mg/kg、649-1565mg/kg、39.14-73.48mg/kg、6.38-12.28mg/kg;枸杞多糖、甜菜碱、总黄酮、生物碱含量分别为3.4-3.5g/100g、0.62-0.74g/100g、124.7-1662.2mg/100、2.96-3.54 mg/kg;维生素含量丰富,检测到维生素类的总含量为402.29-606.74mg/100g。综合分析认为宁杞9号枸杞叶芽是一种氨基酸种类齐全、比例平衡,富含钙铁锌等矿质元素,具有枸杞多糖、枸杞甜菜碱等特有保健成分,低脂肪、低热量、高蛋白、高膳食纤维的健康养生食品。  相似文献   

12.
叶籽银杏的杂交变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杂交途径,对叶籽银杏进行5年选育研究,共选育出4个银杏叶用观赏新品种,并繁育了性状稳定的苗木1.1万余株。本文对亲本植株,授粉和育苗,品种筛选和嫁接繁育等作了简要论述,并对选育出的4个新品种形态特点作了具体介绍,文章最后点明了通过杂交途径,进一步的筛选优化这一方法在园林绿化和盆景艺术中具重大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13.
宁杞9号枸杞叶芽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给叶用枸杞新品种宁杞9号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对其叶芽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宁杞9号五叶一芽和两叶一芽中的氨基酸总量分别为46.11、73.31 mg/g,其人体必需氨基酸分别占其氨基酸总量的47.70%和45.53%;矿质元素含量丰富,微量元素含量的大小顺序为铁锌锰铜,常量元素含量的高低顺序为钾钙钠镁磷;宁杞9号五叶一芽和两叶一芽中具有保健作用的枸杞多糖、甜菜碱的含量均较高,分别为34、35和6.2、7.4 mg/g;其维生素含量丰富,从中检测到的维生素类总含量分别为4.03及6.06 mg/g;脂肪、碳水化合物含量及能量均较低,蛋白质及膳食纤维含量均较高;与宁杞1号枸杞果实相比,除枸杞多糖含量略低外,宁杞9号叶芽中的其余各营养成分含量均为宁杞1号鲜果的2倍以上。文中综合分析认为,宁杞9号枸杞叶芽是一种健康养生食品。  相似文献   

14.
通过研究引进9个枸杞(Lycium barbarum L.)品种,分别在景泰县灌溉盐碱地(pH值8.2~8.9)进行栽培种植试验,经过3a时间对枸杞营养生长量、单株产量和百粒重等进行了观测检测及数据分析,得出"宁杞1号"为甘肃省中部干旱、半干旱区盐碱地最佳栽植品种,"宁杞5号"、"宁杞7号"、CK(生产用"宁杞1号")为较适宜栽植品种。以期为灌溉盐碱地及枸杞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分别采用IAA、ABT生根粉,4种浓度水平,浸泡处理"宁杞1号"枸杞硬枝插穗进行扦插试验,结果表明: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溶液质量浓度为100 mg.L-1,浸泡2 h对提高硬枝插穗成活率、促进枸杞扦插苗根、茎、叶的生长发育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精河县在枸杞种植上坚持基地标准化建设、种植面积稳步增长、增加杞农效益的思路,积极推广枸杞标准化种植和无公害、绿色生产栽培技术。截止目前,精河县枸杞种植面积已达0.89万公顷(13.4万亩),其中有机枸杞434.53公顷(6518亩),绿色枸杞2000公顷(3万亩),无公害枸杞5333.33公顷(8万亩),枸杞生态健康果园13.33公顷(200亩)。  相似文献   

17.
杜鹃花是闻名世界的观赏花卉,由于不少种类较弱的生殖隔离屏障,大量人工杂交选育品种得以问世。而在其野外重叠分布区,自然杂交种也屡见不鲜。文中着重从繁育系统、传粉特征、杂交后代与杂交区构成、人为干扰因素与分子鉴定等方面综述杜鹃属自然杂交研究现状,探讨杜鹃属植物自然杂交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今后的研究方向及内容,提出杜鹃属植物自然杂交研究应注重特有传粉昆虫、人工干扰与杂交区构成关系、子代适应力和染色体组等方面,以期为将来揭示杜鹃属植物自然杂交历史、成因及新品种选育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从外地调运核桃苗种植后遭遇晚霜寒害的问题,云南省林业科学院"云林"系列核桃项目组结合生产实际,在高寒、晚霜危害严重地区的昭通市开展避晚霜核桃种质资源调查,通过近15年的选育研究,选育了‘鲁甸大麻1号’、‘鲁甸大麻2号’、‘云林1号’、‘云林4号’、‘云林5号’避晚霜能力极强的5个优良品种并通过审定和认定。选育结果表明,新品种的发芽期明显晚于对照,能有效避开晚霜危害;其挂果期介于早实核桃和晚实核桃之间; 7年生植株单株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均明显高于国标而且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坚果壳薄、仁色好、出仁率高、口感好;特异性明显,容易分辨各品种的真伪,可以在云南冷冻山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引种"宁杞1号"枸杞,在甘肃张掖甘州区九龙江林场进行栽培试验,通过栽植、田间管理、树体管理、病虫害防治、果实的采收等环节。结果显示,"宁杞1号"能适应甘州区自然条件和土壤条件,树高生长量和直径生长量明显、果色鲜红、果粒大等,表明引种试验成功。  相似文献   

20.
北桑一号是利用杂交一代优势原理和基因诱变育种等多种高新育种技术手段,选育成功的果桑新品种,是我国“南桑北移”科技攻关研究的重大突破性高科技成果。北桑一号是北方低温干旱地区果叶兼用型杂交新品种,具有抗寒耐旱、适应性好、抗逆性强、果叶优质丰产等优良特性。现将其苗木繁育及造林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