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加拿大硬麦在晋麦区产量与籽粒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扩大山西优质小麦品质资源范围,[方法]对选用的16个加拿大硬粒小麦品种的产量、产量结构、籽粒品质性状进行比较,并对籽粒产量、籽粒蛋白质及湿面筋含量进行聚类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引进的硬粒春小麦优质品种,其籽粒品质均优于当地品种山农129。获得高蛋白(蛋白含量≥14%)强筋(湿面筋含量≥32%)高产(籽粒产量4 500kg·hm~(-2))品种是硬粒6号、16号、17号;高蛋白中筋(28%湿面筋含量32%)高产品种是硬粒4号、5号、9号、11号;高蛋白强筋中产(籽粒产量3 000kg·hm~(-2))品种是硬粒8号、14号、15号;高蛋白中筋中产品种是硬粒7号、10号;当地品种山农129为高蛋白中筋高产品种。[结论]硬粒小麦除1号、2号、3号、13号外,其余品种对改良山西小麦籽粒品质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高蛋白大豆品种产量及子粒主要品质性状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试用俞世蓉提出的稳定性参数分析了通化所选育的9份高蛋白大豆品种产量及子粒主要品质性状的稳定性,结果表明,通农9号、通农10、通农11高蛋白大豆品种产量高、蛋白质含量高、子粒外观品质好且稳定性好;并指出高蛋白大豆品种蛋白质含量高的、完全粒率高的、褐斑粒率低的、虫食粒率低的品质性状稳定性好,化学品质比子粒外观品质稳定;同时分析了蛋白质含量的稳定性与部分农艺性状的相互关系及高蛋白大豆各品质性状的变异大小与开花至成熟阶段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西藏野生大麦种质资源品质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近红外分析仪、氨基酸分析仪、国标法(GB5006-85)对西藏野生大麦2011份样本的营养品质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其中,高蛋白材料74份,高赖氨酸材料109份,低蛋白兼高淀粉材料24份,为品质改良提供了可持续利用的优质资源。结果还表明,因棱型、原产地、粒色、稃状的不同,它们营养品质指标的平均值远没有材料之间的差异显著;但总趋势是:①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是二棱〉六棱,而淀粉含量则相反;②受原产地影响  相似文献   

4.
我国硬粒小麦品质性状及质量分级标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首次对我国春性硬粒小麦全国区域试验与冬性硬粒小麦跨省市联合试验的品种和我所育种材料共556份样品进行了品质测定,探讨了我国硬粒小麦主要品质性状及其与通心面质量的关系,研究确定了硬粒小麦几项优质指标及其检测技术与评价方法,进而提出了容重、黄籽率、粗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与质量、黄色素含量、蒸煮品质等7项内容的硬粒小麦质量分级标准建议。  相似文献   

5.
采用国家标准对甘肃省 193份近期育成的小麦品种 (系 )的主要品质性状检测的结果表明 ,供试品种(系 )籽粒平均含粗蛋白 14.10 %、赖氨酸 0 .46% ,SDS沉降值 40 .7ml、硬度 5 2 .4%、湿面筋 2 6.6% ,认为甘肃省小麦品种籽粒蛋白质、赖氨酸含量和硬度普遍较高 ,营养品质和磨粉品质好 ,但多数品种沉降值和湿面筋含量较低 ,蛋白质质量较差 ;并筛选出 12个综合品质优良、有可能作为优质专用小麦的品种 (系 )  相似文献   

6.
玉米自交系籽粒物理性状和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 14个高蛋白高赖氨酸玉米自交系籽粒的物理性状和营养品质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认为 :1)在蛋白质含量 15 11%~ 17 90 %、赖氨酸含量 0 4 9%~0 60 %的高蛋白高赖氨酸玉米中 ,蛋白质含量与赖氨酸含量极显著正相关 ,大幅度提高蛋白质含量 ,能够较易提高赖氨酸水平 ;蛋白质含量与蛋白质品质负相关 ,随着蛋白质含量的提高 ,o2基因对赖氨酸的调节强度下降 2 )籽粒的物理性状与营养品质无显著相关性 ,在提高蛋白质含量和改善蛋白质品质的同时 ,通过选择 ,可以提高硬质度、百粒重、籽粒密度和百粒体积等籽粒的物理性状  相似文献   

7.
不同小麦品种籽粒氨基酸组成及其营养品质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17个蛋白质含量不同的小麦品种籽粒氨基酸分析表明,小麦籽粒氨基酸含量(以种子干重为基础)是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函数,不同种类氨基酸与籽粒蛋白的回归关系不同,小麦籽粒氨基酸以及谷氨酸,脯氨酸含量最高,亮氨酸和天冬氨酸次之,必需氨基酸中的赖氨酸和含硫氨基酸(蛋氨酸和胱氨酸)含量最低,小麦籽粒蛋白质的化学评分值为50%左右,高蛋白品种以赖氨酸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低蛋白品种以含硫氨基酸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  相似文献   

8.
我国小麦种质资源主要品质特性鉴定结果及评价   总被引:41,自引:3,他引:41  
 采用国家标准和国际先进方法,对全国25个省(区)、市提供的2万多份小麦种质资源材料进行了蛋白质、赖氨酸、沉淀值、硬度等项目的分析鉴定。基本上摸清了我国小麦种质资源的品质特性,发现了一批珍贵优质资源,明确了小麦品质的地理差异,为我国小麦品质育种和基因工程提供了重要物质基础,为建立我国优质小麦生产基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对于特定的品种而言,只有栽培措施是可控因素,科学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施肥技术、播种技术、灌水、病虫害等因素都对小麦的高产优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增加施氮量和提高后期追氮比例均有利于强筋小麦籽粒品质的提高;提高施磷水平可明显改善小麦品质,使蛋白质、湿面筋、沉降值、面团稳定时间明显增加;适宜的播期、播量对小麦籽粒的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都有明显影响.研究和了解栽培技术对小麦品质的影响,可以进行合理的品种布局和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措施的制定,有利于大面积地推广专用优质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10.
对宁夏引黄灌区23份冬、春小麦品种(系)的籽粒品质、磨粉品质、蛋白质品质、面团流变学特性以及食品加工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的籽粒性状、磨粉品质、面团流变学特性及食品加工品质的变异范围大,品质类型多;品质性状中,千粒重、硬度、SDS微量沉降值、形成时间、稳定时间的变异系数较高,其中稳定时间的变异系数高达77.9%。优质强筋型品种和优质弱筋型小麦极缺。选育面包和面条、面条和馒头兼用型品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天津地处我国冬春小麦过渡地带,小麦生育阶段日照充足,温差较大,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是我国高蛋白优质小麦生产带,在全国小麦品质区划中,将天津划为华北北部强筋小麦产区。这种品质区划既符合了天津的自然生态条件,也给了天津市小麦育种者一个契机,即在本区选育优质强筋高产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12.
以广东省112个市(县)为基本单位,利用GIS平台软件分析研究了广东地方稻种资源营养品质的生态地理分布结果表明,西南稻作区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相对高于广东其他地区;中南稻作区高蛋白或低蛋白含量、高赖氨酸或低赖氨酸含量的水稻品种资源出现频率都较高,各级种质的蛋白质含量均十分丰富,说明该稻作区的各级资源营养品质的含量均十分丰富,是高营养品质水稻育种和生产的较佳区域。  相似文献   

13.
小麦新品系蛋白质及HMW谷蛋白亚基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新选的24个小麦品系蛋白质及高分子量(HMW)谷蛋白亚基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新品系蛋白质含量及沉淀值改良已取得较大突破。N2501品系的湿面筋和蛋白质含量及沉淀值分别高达34.1%、16.4%和61mL,均超过国家专用小麦品种品质标准强筋粉有关指标,且有效穗平均5.2个,穗粒数、千粒得和穗粒重也分别高达98.6粒、45.1g和4.44g,是一个难得的适合四川生产的优质新品系。新品系蛋白质品质与主要经济性状间简单相关和偏相关均不显著,说明可望实现产量和品质的双向改良。新品系中5 10优质亚基比率相对较高,这为进一步开展小麦品质改良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不同小麦品种对赖氨酸和苏氨酸的胁迫反应,筛选抗性基因型,在试管中添加2~4 mmol/L赖氨酸和苏氨酸,培养小麦离体胚,10~40 mmol/L直接胁迫种子发芽,对国内外529份小麦优良品种和常用亲本材料处理,筛选其抗性基因型,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胁迫处理材料的游离氨基酸和全氨基酸。结果表明,约有20%的基因型对赖氨酸和苏氨酸具有抗性,试管植株生长量差异显著,但籽粒中游离赖氨酸和全赖氨酸含量差异不显著。这说明:测试的品种中具有生长中对赖氨酸和苏氨酸的抗性,但该抗性不直接影响种子中赖氨酸和苏氨酸含量。小麦高赖氨酸品质育种是一项长期的改良任务,在筛选和转移优良高赖氨酸基因的基础上,应重点研究诱导种子灌浆期间天冬酸途径持续超量表达和产物的有效积累。试验结果还显示不同品种存在本身潜在的特殊氨基酸含量特性。  相似文献   

15.
利用3年41个品种分析了小麦品种的品质性状,结果表明形成时间、稳定时间、最大抗延阻力和拉伸面积与优质面包小麦品种品质的相关性显著。优质馒头与所分析的品质性状(馒头体积除外)相关性均不显著。本文还提出了黑龙江省优质面包和优质馒头和品质指标。  相似文献   

16.
小麦品质与产量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6个不同类型的品种为材料研究了氮素及干物质积累,运转和分配对小麦品质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籽粒产量主要受粒重所制约,其干物质积累主要来自开花后的光合产物,花前和花后积累量对蛋白质含量均起重要作用,高蛋白基因的氮运转分配效率并不一定高。蛋白质产量和成熟期总氮量可作为高产,优质的选育指标。  相似文献   

17.
抓住机遇,加快我国优质小麦生产开发的步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小麦及其加工制品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但我国人口多,吃饭问题大,长期以来政府不得不将注意力多集中在提高小麦产量上,对小麦品质重视不足,导致我国小麦品质普遍较差,为满足国内对小麦数量和品质的要求。国家不得不每年进口大量小麦和面粉。为改变这咱不适应的落后局面,从1986年开始,选育优质小麦品种,制定优质小麦品种品质标准,研究品质栽培技术,探索优  相似文献   

18.
杂种小麦部分品质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3种新型不育系选配的6个强优势组合的部分品质性状,并以当地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优质小麦品种为对照,分析了杂种小麦的品质状况。结果表明,杂种小麦(组合)的品质性状因组合而异。6个杂种小麦的籽粒性状的平均值与对照纯系品种的平均值接近,有的杂种组合的容重略低于对照优质纯系品种。就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而言,有的组合接近或超过了对照优质小麦品种的平均值。面包烘烤实验的结果也表明,有的杂种小麦如Ven型杂交种  相似文献   

19.
杂种小麦部分品质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3种新型不育系选配的6个强优势组合的部分品质性状,并以当地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优质小麦品种为对照,分析了杂种小麦的品质状况。结果表明,杂种小麦(组合)的品质性状因组合而异。6个杂种小麦的籽粒性状的平均值与对照纯系品种的平均值接近,有的杂种组合的容重略低于对照优质纯系品种。就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而言,有的组合接近或超过了对照优质小麦品种的平均值。面包烘烤实验的结果也表明,有的杂种小麦如Ven型杂交种92F8328的品质性状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20.
野生二粒小麦与我国栽培小麦品质性状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发掘野生二粒小麦丰富的种质资源,对来自以色列Mt.Hermon地区的119份野生二粒小麦和我国不同地区36份栽培小麦的品质性状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以色列野生二粒小麦与我国栽培小麦在个体和整体水平的面筋、蛋白质、沉降值等性状指标单因素方差分析都达到了显著差异水平。以上指标间的斯皮尔曼秩相关检定显示,各质量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进一步分析表明:野生二粒小麦的品质性状存在丰富的多样性,并且与我国现代栽培小麦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对这些差异进行研究为我国栽培小麦品种的品质改良提供了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