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4种药用蕨类植物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33%,RSD为0.85%(n=5).说明该方法操作简便,分离效果好,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药用蕨类植物中总黄酮含量的定量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
选取了7种鳞毛蕨科的药用蕨类植物来探讨药用蕨类植物中所含黄酮类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情况.通过采用盐酸一镁粉、氢氧化钠、硼氢化钠和三氯化铝等不同显色方法来对上述蕨类植物中黄酮类化合物进行种类鉴定.以芦丁为参比标准物,用AJ(NO3)3显色法于510nm下测定上述蕨类植物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表明,所鉴定的7种鳞毛蕨科药用蕨类植物中都含有部分黄酮类化合物,并且在革叶耳蕨中发现了在蕨类植物中尚未见报导过的橙酮类化合物.在7种蕨类植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占0.025 3%-0.809 6%(鲜重),其中含量最多的为对马耳蕨、含量最少的为贯众.  相似文献   

3.
对黄山市药用蕨类植物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黄山市共有药用蕨类植物136种(包括种下分类单位),隶属于35科63属,对这些蕨类植物资源、区系特征、生态分布、利用价值进行了叙述,对进一步研究、合理开发利用蕨类植物资源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云南13种蕨类植物中总黄酮的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加强蕨类植物有效成分的研究与开发利用。[方法]采用乙醇回流法提取云南13种蕨类植物根状茎(根)及叶中的总黄酮,经硅胶柱层析,依次用浓度70%、80%9、0%的乙醇溶液洗脱,得到精制黄酮溶液,利用紫外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的含量。[结果]所测的13种蕨类植物中都含有黄酮类化合物,但含量差异较大,大叶假冷蕨叶中的总黄酮含量最高,为10.375%,而笔管草的总黄酮含量仅为0.100%。紫外分光光度法是测定蕨类植物中总黄酮含量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所建立的回归方程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结论]大多数蕨类植物中都含有黄酮类化合物,有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梁芳  曹岚 《安徽农业科学》2011,(8):4550-4552
江西官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江西的西北部,植物种类丰富。对该区的药用蕨类植物调查研究表明,官山共有36科64属123种,占江西省药用蕨类植物种的70.3%,说明该区的药用蕨类植物资源丰富,建立议最后对该区的药用蕨类植物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6.
大石围天坑群区药用蕨类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苏仕林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3):5376-5380
为掌握大石围天坑群区药用蕨类植物资源现状,通过野外实地考察、标本采集、资料查阅及标本鉴定等方法,对该地区药用蕨类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大石围天坑群区共有蕨类植物40科84属224种,其中具有药用价值的蕨类植物有37科63属139种.对药用蕨类植物生境及其药用状况进行了介绍,并为其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阳山森林公园药用蕨类植物的野外调查、资源搜集,该地区共有药用蕨类植物25科43属71种,占贵州药用蕨类植物科数的54.35%,属的35.54%,种的19.4%。同时对其进行药用价值的分析,并提出了合理的保护与利用的建议。为阳山森林公园药用蕨类植物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四大药用菊花功能成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为了比较4种药用菊花的品质特征,采用比色法测定总黄酮含量,HPLC测定绿原酸含量,GC-MS分析挥发油的成分.结果表明,贡菊、滁菊、亳菊和杭菊中总黄酮的含量分别为5.608%、4.619%、4.372%和3.017%;绿原酸含量分别为0.345%、0.207%、0.337%和0.131%;挥发油总量分别为0.243%、0.524%、0.388%和0.212%;GC-MS分离鉴定出的化合物中贡菊有18种,滁菊有46种,亳菊有35种,杭菊有6种.可见贡菊的主要功能成分较其他3种菊花含量高,并且具有较好的香气品质,认为贡菊可能不仅更适合药用,同时适于作为饮料、功能和保健食品的原料.  相似文献   

9.
测定了泰山自然生长的野生三籽两型豆(Amphicarpaea edgeworthii Benth.)中总黄酮及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三籽两型豆总黄酮含量为0.025 19%;共测出18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214.9 mg/g,含量最高的为谷氨酸38.0 mg/g,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5%.三籽两型豆有较高的药用和营养价值,是一种是比较理想的功能食品新资源.  相似文献   

10.
为掌握广西壮族自治区乐业县大石围天坑群区水龙骨科药用蕨类植物的资源情况,通过野外实地考察、标本采集、资料查阅及标本鉴定等方法,对该地区水龙骨科药用蕨类植物进行了调查,并对药用蕨类植物的生境及地理分布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大石围天坑群区共有水龙骨科蕨类植物13属37种,其中具备药用价值的蕨类植物有8属13种.如石韦属有5种,分别为石韦、柔软石韦、相似石韦、光石韦、贴生石韦;瓦韦属有大瓦韦和瓦韦2种;伏石蕨属有伏石蕨;抱树莲属有抱树莲;骨牌蕨属有抱石莲;星蕨属有江南星蕨;水龙骨属有水龙骨;盾蕨属有盾蕨.调查结果显示,大石围天坑群区适合蕨类植物的生长,水龙骨科蕨类植物的资源比较丰富,并且药用蕨类植物的生物活性成分含量较高,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赵淑杰  杨利民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756-18758
[目的]建立鹿药Smilacina japonica A.Gray中活性成分——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铝盐络合显色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对照品,NaNO2-Al(NO3)3-NaOH为显色剂,采用正交试验确定显色剂各组分的最佳用量,在505 nm波长处测定光密度,计算鹿药中的总黄酮含量。[结果]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显色剂各组分用量为50 mg/ml NaNO22.0 ml,100 mg/ml Al(NO3)30.5 ml,40mg/ml NaOH15.0 ml。该测定方法在浓度为0.004-0.028 mg/ml时,芦丁光密度与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6。鹿药植株不同部位总黄酮的含量,以鹿药茎叶中较高,为1.8%,根茎中为0.43%,种子中含量极低;不同采收时期中,以9月中旬采收的根茎中总黄酮含量较高。[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可行,可用于测定鹿药不同部位及不同采收期根茎中总黄酮含量,研究结果为鹿药的质量评价及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丽水‘太平白、‘大果太平白和‘塔下白等 3个本地白沙枇杷资源为试材,并以‘宁海白为对照,测定了枇杷果实发育进程中单果重、色泽及糖、可滴定酸、有机酸、总酚和类黄酮等品质成分含量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4个枇杷品种的果实发育与色泽变化趋势基本相似,采收时单果重以‘宁海白最大,‘大果太平白与‘宁海白接近,‘太平白最小。4个品种的糖、有机酸、总酚和类黄酮含量的变化趋势也基本一致。成熟时以果糖含量最高,约占总糖含量的54%~61%;葡萄糖含量次之,约占总糖含量的35%~37%;总糖含量以‘塔下白最高,‘太平白次之,‘宁海白最低。果实中可滴定酸和有机酸含量以‘塔下白最高,‘太平白次之,‘大果太平白最低。幼果期总酚和类黄酮含量较高,随着果实发育呈快速下降趋势,至成熟前2周保持相对恒定,品种间总酚和类黄酮含量差异较小。本试验表明,采前3周起至果实成熟是枇杷果实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栽培忍冬茎叶的药用价值及其粗提物的抑菌活性,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栽培忍冬茎叶、忍冬花蕾及野生忍冬花蕾活性成分的含量,并采用滤纸片法测定了忍冬茎叶粗提物不同萃取部位对7种常见病原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忍冬茎叶中的总酚酸、总黄酮及可溶性总糖的含量分别为12.74mg/g、21.64mg/g、77.40mg/g;不同样品总酚酸含量大小顺序是忍冬茎叶<野生忍冬花蕾<忍冬花蕾,总黄酮含量大小顺序是野生忍冬花蕾<忍冬茎叶<忍冬花蕾,可溶性总糖含量大小顺序是野生忍冬花蕾<忍冬花蕾<忍冬茎叶。栽培忍冬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部分对辣椒疫霉病原菌、黄瓜枯萎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菌抑菌效果最好,抑菌环的直径分别为2.72mm、3.10mm、3.05mm,其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分别为20g/L、10g/L、15g/L。人工引种栽培可有效提高忍冬药材内在品质;栽培忍冬茎叶粗提物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部分抑菌活性较强。  相似文献   

14.
吴洪  高平章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636-14638
[目的]研究黄芩等18种中药材对亚硝酸盐的清除能力及总黄酮含量,并比较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18种中药材黄酮含量及对亚硝酸盐的清除作用。[结果]黄酮含量较高的有化橘红、金钱草、桑白皮、桑椹、高良姜和橘皮等;对亚硝酸盐的清除作用较好的有化橘红、黄芩、橘皮等。同一种中药材其清除亚硝酸盐作用随提取液中黄酮含量增加而增大(黄芩、黄芪除外),呈量效关系;不同种中药材清除率达50%时提取液中黄酮浓度(IC50)数值规律性较差。[结论]为中药材中黄酮类有效成分的开发和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枇杷叶总黄酮的超声波提取及体外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鹤峰 《山西农业科学》2013,41(5):449-452,455
为研究枇杷叶总黄酮的抗氧化能力,采用超声波提取方法,以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以及料液比为考察因素,对枇杷叶总黄酮的提取条件进行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并且测定了枇杷叶总黄酮对DPPH.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枇杷叶总黄酮的提取最佳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为70%,超声提取温度为80℃,超声提取时间为75 min,料液比为1∶30;抗氧化活性试验表明,枇杷叶总黄酮的抗氧化作用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不同品种金花茶叶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乙醇水浴回流提取金花茶叶中的总黄酮,然后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求得回归方程为Y=13.65X-0.004 5,表明在8.64~69.12μg/ml浓度范围内,浓度与吸光度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40%,RSD为1.50%。[结论]所用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金花茶药材的质量控制;不同品种金花茶材叶中总黄酮的含量不同。  相似文献   

17.
枇杷不同部位主要有效成分含量及抗氧化活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枇杷不同部位(花蕾、花、老叶、新叶、枝条、花梗)为试验材料,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枇杷不同部位总黄酮、总酚酸、总三萜酸含量,并以Vc为标准,选用DPPH·和FRAP法对不同部位醇提取物进行抗氧化活性评价,研究枇杷不同部位总黄酮、总酚酸、总三萜酸的分布情况以及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枇杷各部位3种主要有效成分均存在显著差异,花蕾总黄酮、总酚酸、总三萜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部位,分别为196.01、68.32、96.28 mg·g-1,约是含量最低的新叶的3.16倍、1.96倍、2.12倍;在抗氧化活性方面,枇杷花蕾的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最强,是新叶的2.5倍以上,经相关性分析发现,抗氧化活性与总黄酮和总酚酸含量均具有较高相关性,其中与总黄酮的相关性最大。枇杷各部位中,花蕾的抗氧化活性最强,各主要有效成分含量也最高,枇杷花蕾有望被开发为新的抗氧化原料。  相似文献   

18.
对74份木瓜属种质资源果实的绿原酸、齐墩果酸、熊果酸和总黄酮等有效成分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光皮木瓜中未检测到绿原酸,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分别为0.106~0.108 mg/g、0.694~0.840mg/g,总黄酮含量为16.135~28.182 mg/g;日本木瓜绿原酸含量为0.117~1.694 mg/g,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分别为0.441~0.911 mg/g、0.366~0.487 mg/g,总黄酮含量为16.424~19.804 mg/g;皱皮木瓜绿原酸含量为0.096~2.746 mg/g,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分别为0.360~1.836 mg/g、0.110~1.604 mg/g,总黄酮含量为6.661~40.839 mg/g;毛叶木瓜绿原酸含量为0.297~4.017 mg/g,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分别为0.311~1.520 mg/g、0.031~1.345 mg/g,总黄酮含量为8.428~39.517 mg/g。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槐花中黄酮的提取提供一种最优的方法。[方法]采用常温超高压方法提取槐花中总黄酮,并与超声、热回流、煎煮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超高压、热回流、煎煮、超声提取法提取槐花黄酮得率分别为11.30%、10.69%、8.54%、10.12%。超高压、热回流、煎煮、超声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81.73%、76.87%、70.50%、81.41%。[结论]超高压提取较回流、煎煮、超声提取法具有提率高、时间短、抗氧化活性高等优点,超高压提取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提取方法,在中药提取中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