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黄明永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4014-4015
[目的]筛选出适合滁州市生产需要的高产、优质、抗性好的中稻品种。[方法]以Ⅱ优838为对照品种,对引种的4个中稻新品种中浙优1号、华胜2号、天丰优084、协优982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生育特性、抗性及产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各品种在0.05水平单产区组间无显著差异、品种间差异显著,5个中稻品种的产量排序是天丰优084>中浙优1号>Ⅱ优838>协优982>华胜2号。天丰优084、中浙优1号的产量分别为9 540.09、497.5 kg/hm2,比对照Ⅱ优838分别增产3.50%、3.04%。[结论]天丰优084和中浙优1号适宜在滁州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超级稻新品种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进7个超级稻新品种进行品种对比试验,新品种准两优527产量最高,达11.67t/hm2,而对照Ⅱ优838产量仅为8.98t/hm2;综合试验结果表明,准两优527、黔南优2058、D优527、准两优1120值得在本地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水平下黔辣系列辣椒(Capsicum annuum L.)品种的耐瘠能力,以获得耐瘠能力较强的资源材料,为今后选育耐瘠能力强、产量高的辣椒品种提供亲本来源.[方法]供试材料分别为黔辣1号、黔辣2号、黔辣3号、黔辣4号,其中黔辣1号为线椒系列,黔辣2、3、4号为朝天椒系列,均由贵州省辣椒研究所选育.设5个施肥处理和不施肥对照,其中正常施肥量处理为:纯N 198.90kg/hm^2,P2O5 79.80 kg/hm^2,K2O 169.35 kg/hm^2,其他4个处理施肥量分别为正常施肥量处理的1/4、1/2、3/4、5/4.[结果]参试品种各性状受施肥量的影响较为明显,但品种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黔辣3号和黔辣4号耐瘠能力大于黔辣1号和黔辣2号.黔辣3号和黔辣4号最低施肥量均为:纯N 99.45 kg/hm^2,P2O539.90 kg/hm^2,K2O 84.75 kg/hm^2;黔辣1号和黔辣2号最低施肥量均为:纯N 149.25kg/hm^2,P2O5 59.85 kg/hm^2,K2O 127.05 kg/hm^2.[结论]该研究对于丰富贵州山区辣椒品种资源,促进辣椒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日本优质粳稻生态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充分利用日本优质稻的性状,提高江汉平原优质稻的性状水平。[方法]通过对引自日本的11个优质粳稻品种进行小区栽培试验,初步研究了各品种的生态适应性。[结果]在2007年的试验中,1号和3号的生育期最短,为99d;9号的生育期最长,为113d;对照的生育期为122d。在2008年的试验中,4号的生育期最短,为96d;9号的生育期最长,为117d;对照的生育期为149d;6号的产量最高,为8000.0kg/hm^2,其实粒数为233彬穗,千粒重为24.5g;11号的产量最低,为4833.3kg/hm^2,其实粒数为95彬穗,千粒重为22.8g;其他品种的产量在5500.0~6966.7kg/hm^2,结实率在83.7%~96.9%;对照的产量仅为5002.5kg/hm^2。[结论I6号是引进品种中性状表现最好、最稳定的品种,其余品种可以作为遴选的后备种。  相似文献   

5.
杂交中籼稻新品种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鉴定杂交中籼稻新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和综合抗性,为江淮稻区推广主导品种提高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方差分析及最小显著极差法对比研究11个中籼稻新品种(Ⅱ优838、两优383、荃优822、新两优223、协优107、Ⅱ优024、徽两优348、丰两优80、开优8号、冈优1577、金优R源5)。[结果]参试品种全生育期皆在适宜范围内;较对照Ⅱ优838增产的有6个品种,较对照减产的有4个品种,各品种较对照产量呈极显著差异。[结论]筛选出适合江淮稻区乃至周边地区种植的高产、多抗、优质的杂交稻新品种徽两优348、新两优223、荃优822、两优383、Ⅱ优024等。  相似文献   

6.
高产优质抗病杂交籼稻新组合新隆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安徽省杂交水稻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提供种质资源与技术支持。[方法]2003年冬用籼型不育系M98A与恢复系XR03003杂交,所得杂交水稻品种于2004年参加了安徽新隆水稻研究所进行小区鉴定试验,2005年参加中籼区试。[结果]在小区鉴定试验中,新隆优1号的单产为8.75t/hm^2,比对照增产8.10%;在中籼区试中,其平均单产为8.32t/hm^2,比对照增产5.66%;在中籼续试中,其平均单产为8.98t/hm^2,比对照增产8.00%;在生产试验中,其平均单产为8.41t/hm^2,比对照增产8.93%。在六安、滁州、宣城、芜湖进行的大区对比试验中,其平均产量分别为8.79、8.39、8.78和9.81t/hm^2,分别比对照增产6.77%、8.27%、9.530k和15.22%。新隆优1号属感温性组合,全生育期135d,株高120cm左右,有效穗255万/hm^2左右,每穗总粒数160粒,结实率85%以上,千粒重28g左右,糙米率为82.4%,精米率为76.0%,抗病性良好。[结论]该研究为新隆优1号的推广种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在氮肥基础上磷、硅及互作对水稻产量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方法]以籼型杂交水稻品种汕优63、丰两优1号、Ⅱ优838、丰两优4号、Y两优2号和Ⅱ优52为试验材料,研究磷、硅及互作对水稻产量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施硅可明显增加每穗总粒、每穗实粒和千粒重,施磷可明显增加每穗总粒、每穗实粒和有效穗。与对照相比,磷硅互作可提高水稻产量,Y两优2号和Ⅱ优52这2个品种的产量增幅最大,分别达10.06%和10.90%。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在磷硅互作处理下明显高于单施磷肥或单施硅肥。[结论]试验结果为优质高产水稻的施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粳稻品种在渝东北高温伏旱条件下的适应性。[方法]以中科8号和II优838为对照品种,对引进的14份粳稻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粳2、粳3、粳4和粳5这4个品种在当地生产上有一定的应用价值。[结论]生育期是影响品种适应性的关键性状,全生育期与II优838相当且具有一定产量优势的品种在该地区才具备生产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甘蓝型"三高两低"杂交油菜新品种黔油14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低芥酸不育系S45A(四川)与双低品种油研2号测交改良育成的双低细胞核隐性雄性不育两用系黔油4A与双低恢复系品系油研8907测配,通过单株成对杂交筛选测定出强优组合黔杂96007,于2002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黔油14号。该组合在贵州省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245.5kg/hm^2,较对照油研7号平均增产10.95%,其最高产量达3120kg/hm^2。该品种菜籽芥酸含量0.8%,含油量39.63%,硫苷含量34.6μmol/g,饼粕蛋白质含量42.1%;具有丰产、稳产,早熟(较对照油研7号早熟1.92d)和适应性较强等优点。适宜于贵州省及长江流域中下游双季稻作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镇稻12号在水稻生产中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2006~2008年江苏省水稻新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为分析资料,采用高稳系数法,结合产量变异系数和适应度,对镇稻12号和对照武运粳7号进行比较。[结果]在2006~2007年区域试验、2008年生产试验中,镇稻12号的平均产量分别为9225.0、8865.0、9379.5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2.07%、7.70%、6.50%;高稳系数分别为88.79%、94.48%和93.86%,均大于对照;产量变异系数分剐为4.32%、3.55%、3.07%,均小于对照;适应度分剐为75.0%、100.0%、66.7%,均大于对照.[结论]镇稻12号是一个高产稳产、丰产性好的晚粳稻新品种,具有较好的广适性,增产潜力大,适宜在沿江和苏南等中高产地种植  相似文献   

11.
水稻氮磷钾高产施肥模式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目的]建立水稻施肥的数学模型,为水稻的肥料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三元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氮磷钾对水稻品种黔南优2058产量的影响,并建立相应的回归方程。[结果]氮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较大,磷钾肥的影响相当。氮磷、氮钾、磷钾存在互作效应,合理配施氮磷钾,可提高水稻产量,但超过最佳施肥水平,水稻产量下降。氮磷钾互作效应在0~1时增产效果明显。经模拟寻优,在该试验条件下,黔南优2058的优化施肥方案为:氮肥216.75~263.85 kg/hm2,磷肥92.55~118.20 kg/hm2,钾肥151.35~202.20kg/hm2,这时水稻产量高于8 796.00 kg/hm2的可能性为95%。[结论]以该研究建立的优化施肥方案为参考,结合不同产区具体情况加以调整,可实现水稻生产节本增效。  相似文献   

12.
水稻新品种丰优293抗倒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为丰优293的大面积推广提供技术指导。[方法]以水稻品种丰优293和11838(对照)为材料,研究不同施肥水平(施纯氮225、150、75kg/hm^2)对2品种抗倒性(株高、重心高度、节间壁厚和倒伏指数)和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并总结了丰优293的高产栽培技术要点。[结果J3种肥力水平下,丰优293的倒伏指数、株高、重心高度均低于11838,而基部3个节间的厚度明显厚于11838;3种肥力水平下,丰优293的穴穗数低于11838,但其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均高于11838。[结论]相同肥力水平下。丰优293的抗倒性和产量均优于11838。丰优293的最适播期为4月中下旬,最适移栽时问为5月中下旬,秧田用种量和扦插密度分别为180kg/hm^2和16.5cm×23.1cm。  相似文献   

13.
通过2010-2011年全国长江上游杂交水稻区域试验和2012年生产试验材料结果,对选育的杂交水稻新品种健优388在南方稻区试验中的产量、生育期、稻瘟病抗性及稻米品质4个性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健优388在两年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8 900 kg/hm2,比对照组合Ⅱ优838增产4.33%;全生育期159.7 d,比对照迟熟1.7 d;稻瘟病的抗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合,是参试组合中对叶瘟和穗颈瘟抗性相对较好的组合之一;稻米品质指标与对照相比,也优于对照组合Ⅱ优838,其测试分析的11项理化指标中有6项达部颁一级米标准,3项达部颁二级米标准.表明健优388在长江上游稻作区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可以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筛选适合冀西北地区的优质高产青饲料作物品种。[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6个青饲料品种(农大108(CK)、巡青518、乐食高丹草、墨杂1号青饲玉米、墨西哥玉米和百绿001青贮玉米)进行比较试验,筛选适合冀西北高寒半干旱区的青饲料作物新品种。[结果]墨杂1号青饲玉米和百绿001青贮玉米的鲜草产量最高,分别为49 830和46 620 kg/hm2,比对照增加42.1%和32.9%。百绿001和墨杂1号的青饲性状明显优于其他品种,其生育期也较长。除墨西哥玉米外,其他品种在生育期内均有较强的抗病性和抗干旱性。墨杂1号青饲玉米干物质产量最高,达12 510 kg/hm2。[结论]墨杂1号青饲玉米和百绿001青贮玉米综合表现较好,适宜在冀西北高寒半干旱区种植,而墨西哥玉米不适合在该区种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氮肥运筹对钵苗机插水稻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以杂交籼稻Ⅱ优118和常规粳稻武运粳27为材料,研究不同基蘖肥和穗肥比例对水稻茎蘖动态、成穗率、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基蘖肥:穗肥为7∶3的氮肥运筹方式有利于提高穗数,增加产量;Ⅱ优118以基蘖肥178.5 kg/hm~2、总用氮量255 kg/hm~2的处理的产量最高;武运粳27以基蘖肥252.0 kg/hm~2、总用氮量360 kg/hm~2的处理的群体产量最高。[结论]该研究为钵苗机插水稻的最佳氮肥运筹方式的推广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毕春发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2):5071-5072
[目的]正确选用高效、低毒、耐雨性强的免耕灭茬除草剂及施用方法。[方法]以晚稻组合T优207为试材,设施用20%克无踪(3.0、4.56、.0 kg/hm2)、10%草甘膦(15.02、2.5 kg/hm2)及喷清水对照6个处理,3次重复,对灭茬除草剂及其用量进行筛选试验。[结果]20%克无踪和10%草甘膦能有效地灭除早稻桩,但施用量不宜太大,分别为3.0和15.0 kg/hm2,对水450 kg/hm2,其灭茬效果在98%以上,并且水稻产量比对照增产2%~8%,但增加施药量时,这2种药剂处理的水稻产量均下降。[结论]20%克无踪和10%草甘膦只有在合理施用量下可同时获得高效灭茬效果和增产效果,但免耕灭茬除草剂不能代替大田除草剂。  相似文献   

17.
不同施氮量对免耕移栽杂交水稻干物质积累与运转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施氮量对免耕移栽杂交水稻干物质积累与运转的影响。[方法]以超级杂交水稻黔南优2058为试材,设5种施氮量处理进行免耕移栽的稻作试验。[结果]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水稻生育中、后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均有增加的趋势,在最高分蘖期和孕穗期茎干物质减少,叶干物质逐渐增加;在齐穗期茎、叶干物质逐渐减少,穗干物质比例和穗/茎叶逐渐增加;成熟期的情况与齐穗期相反。在75~225kg/hm^2施氮量范围内,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茎鞘物质输出率、茎鞘物质转换率、抽穗后茎叶干物质表观输出量和输出率、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逐渐下降,而有效穗数逐渐升高。[结论]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水稻产量以抛物线形式增加,施氮量为284.0kg/hm^2,可获得最高产量。  相似文献   

18.
王冉  李勇  何刘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18350-18351
[目的]筛选适合在霍山县种植的杂交中籼新组合。[方法]以Ⅱ优838为对照(CK),对引进的11个中籼组合(品种)的经济性状、产量表现、生育期性状进行了比较,并对各组合进行了综合评述。[结果]11个参试中籼组合(品种)的产量均高于CK,其中26优543、Ⅱ优346、辐优198比CK增产8.0%以上;各组合株高为116.9~130.8 cm,有效穗数为166.5~228.0穗/hm~2,结实率均在80%以上,生育期为139~142 d。[结论]26优543、Ⅱ优346产量高,抗病性较好,米质较优,耐肥抗倒且生育期适中,适宜在霍山县生态区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