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栓皮栎是壳斗科栎属的高大乔木树种,是最重要的经济树种和用材树种之一。它的树皮(栓皮),也叫软木,具有比重小、弹性好、浮力大,不透水、不透气,耐酸、耐碱,绝缘,保温、隔音及不易与化学药品起反应的优点。经过加工可制成软木砖,软木纸等多种制品,用于医药、食品、建筑等方面,是国家不可缺的重要原料。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栓皮栎的地理分布及特征特性,总结了栓皮栎人工林栽培技术,包括采种育苗、整地及造林、幼龄林抚育及栓皮采剥,以期为栓皮栎生产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对 35年生栓皮栎人工林及相邻荒山的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进行了比较研究 .结果表明 ,荒山营造栓皮栎后 ,林地的孔隙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土壤结构稳定性增强 ,林地养分得到富集 ,土壤生物活性加强 .栓皮栎人工林具有较好改良林地肥力的功能 ,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阔叶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4.
栓皮栎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栓皮栎是河南省林木良种,因其根系发达、适应性强、叶色季相变化明显等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和森防应用价值。对栓皮栎的特征特性作了简要描述,从采种与贮藏、催芽播种、肥水管理、间苗、抚育管理、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其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以物种丰富度指数(S)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反映北京平谷区四座楼自然保护区栓皮栎(Quercusvariabilis)人工林林下物种多样性特征,采用一般线性模型结合方差分析研究环境因子与林下物种多样性的关系,最后通过逐步回归分析找出影响林下物种α多样性的主要环境因子。结果表明:影响栓皮栎人工林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是有区别的,影响灌木层α多样性变化的主要解释因子是林分光照条件(如林冠空隙比例)和地形因素(如坡度),而影响草本层物种α多样性变化的主要解释因子是林龄。这些差异既与灌木、草本植物的生理生态特性有关,也反映了群落内部不同层次间复杂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6.
闽北栓皮栎人工林土壤肥力与水源涵养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福建省浦城县党溪国有林经营所36年生栓皮栎人工林与杉木人工林的土壤肥力与水源涵养功能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栓皮栎人工林具有良好的土壤结构性状和较强的养分供应能力,表层>0.25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比杉木人工林高9.99%,土壤有机质比杉木人工林高0.695%;栓皮栎人工林还具有良好的水源涵养功能,林分总持水量比杉木人工林高10%。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光合作用对土壤呼吸的影响并构建新的土壤呼吸模型,可以提高对研究区域土壤呼吸变化的解释程度,为准确估算太行山南麓土壤呼吸强度与碳收支平衡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以太行山南麓栓皮栎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控制实验,通过断根与非断根处理对照,分析光合产物对土壤呼吸的贡献比例。并通过土壤呼吸与土壤温湿度及光合数据进行模型拟合,探究加入光合因子是否能对传统土壤呼吸模型进行优化。  结果  在小时尺度上,土壤温度是影响栓皮栎林土壤呼吸的主要因子,两者呈显著指数相关关系(R2 = 0.74,P < 0.01);在日间尺度上,土壤呼吸与温度的变化曲线并不一致,各个月份土壤温度在10:00—18:00均呈现持续增加的状态,但土壤呼吸速率并未呈现相同的规律,其日变化呈现单峰或双峰曲线,一般在14:00—16:00之间出现最高点。不同处理下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Q10值存在差异,断根处理组分(1.90) > 非断根组分(1.77),表明除温度外存在其他因子对土壤呼吸速率产生影响。研究显示,林木光合作用对土壤呼吸影响占比最高可达到36.5%,光合作用与土壤呼吸存在显著线性相关关系(R2 = 0.39,P < 0.01),将光合速率加入土壤呼吸模型能显著提高土壤呼吸拟合的R2值。  结论  土壤呼吸是一个受多因素共同影响的复杂过程,仅根据单因素的作用规律来分析和预估土壤呼吸是不全面的,土壤温度只能单独解释土壤呼吸74%的变异,而不同模型中土壤温度和光合两个因子共同决定了土壤呼吸80%以上的变异,其模型拟合度最高可达到0.81。   相似文献   

8.
东亚地区栓皮栎的地理分布格局及其气候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地理分布与气候关系的格局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是目前生态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在东亚地区,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 Blume)是分布最广的树种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和景观价值.在本项研究中,通过文献检索和实地调查的方法,对栓皮栎在东亚地区的天然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重点分析了天然分布区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在东亚地区栓皮栎主要分布在19°~42°N、97°~14°E之间;栓皮栎除了在中国大陆有大量的分布以外,在中国的台湾、海南岛,以及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均有分布.在水平分布上,栓皮栎在中国大陆的分布区的多年年平均气温为15.3℃,最高和最低的年平均气温分别为23.6℃和7.2℃,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411~2 000 mm;在岛屿分布区域,栓皮栎分布区的多年年平均气温为13.1℃(日本)~14.7℃(中国台湾),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1 788 mm(日本)~2 803 mm(中国台湾).在垂直分布上,在温带地区海拔上限大约为1 500 m,温度为7.7℃;在亚热带地区海拔高度上限超过3 000 m,温度为7.6℃.  相似文献   

9.
通过单因素2循环试验对栓皮栎RAPD反应条件进行系统优化,探讨了RAPD各反应条件间的交互作用,建立了栓皮栎RAPD的最佳反应体系和扩增程序.结果表明:(1)各反应因素对栓皮栎RAPD扩增具有不同影响,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明显,单因素多循环试验设计能够有效的减少其交互作用、优化出RAPD扩增的最佳反应体系和程序;(2)适合栓皮栎RAPD反应的体系总体积为20 μL,模板DNA用量30 ng,Taq DNA聚合酶用量1.75U,引物用量8 pmol,Mg2+浓度2.0 mmol·L-1,dNTPs浓度0.25 mmol·L-1,10×Buffer 2 μL;适合栓皮栎RAPD扩增的程序是94℃预变性4 min,94℃变性40 S,40℃退火30 s,72℃延伸2 min,40个循环,72℃延伸10 min.  相似文献   

10.
影响栓皮栎等造林成活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辽东栎苗木早期生长与光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探讨辽东栎苗木早期生长与光的关系 ,在苗圃设置了 4种人工控制下的光照强度 (1 0 0 % ,5 0 % ,30 % ,4% ) .对苗木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的出苗率、苗高生长、苗木地径、净光合效率等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 ,全重种子的保存率高达 30 %~ 6 0 % ,而 1 /3,1 /2重处理的保存率为 1 %~ 43.3% ,低于全重种子 .光强对根的生长有很大的影响 .苗木的各项指标在全重 (对照 )区 ,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而减少 ,而且在同一光照区 ,全重 (对照 )大于 1 /2 ,1 /3重处理的苗木 .辽东栎苗木在光照强度 5 0 %的条件下生长较好 ,相对光照强度小于 30 %时 ,其生长状况显著降低 .辽东栎属于阳性树种 ,从本实验的结果来看 ,虫兽害对种子的危害不是影响天然更新的主要因子 ,林内光照不足 ,对辽东栎幼苗的生长起主要限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灵空山辽东栎林种群生态位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样地调查数据,以物种重要值作为资源状态指标,应用Levins,Hurlbert生态位宽度公式和Levins生态位重叠公式对山西灵空山林区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群落6种乔木、8种灌木和11种草本进行了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计算.结果表明:灵空山林区乔木树种以辽东栎(Levins生态位宽度Bi=1.1590,Hurlbert生态位宽度Ba=0.7960),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Bi=0.990 7,B1a=0.536 1)的生态位宽度值较大;灌木树种以三裂绣线菊Spireae trilobata(Bi=1.095 0,Ba=0.509 0)的生态位宽度值较大;而草本层中,披针薹草Carex lanceolata的生态位宽度值最大(Bi=1.309 7,Ba=0.948 5).乔木、灌木、草本层各种群之间均有不同程度的重叠,重叠指数依乔木、灌木、草本层逐渐减少,总的表现为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物种对资源利用能力较强,与其他种群间的生态位重叠一般较大.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森林涵养水源机制,选择南京城郊麻栎Quercus acutissima林,采用ECH20土壤含水率检测系统在坡面0M00CHI深土壤5,15,30,40,60,100CHI等6个深度层次进行土壤水分定位监测,分析了小雨、中雨、大雨条件下南京城郊麻栎林地各层次土壤水分变异过程,分析各土壤层次体积含水率的变化过程对降雨强度响应曲线,得到5cm和15cm层次土壤水分变化与降雨量变化有良好的同步性,在降雨量6.8mm,11.8mm和36.8mm时5cm和15cm层次的土壤体积含水量变化量分别是1.48%和2.10%,5.21%和5.72%,7.55%和7.85%;随着土壤层次的加深土壤含水率变化趋势与降雨量同步性逐渐下降,在中雨和大雨中土壤含水量的峰值会延迟1~2小时,在小雨下无变化。在降雨强度0-4.0mm·h^-1,土壤含水率自表层到30cm变异幅度增大,5cm,15cm和30cm层次土壤体积含水量变化量分别是1.48%,2.10%和2.90%;降雨强度12~30mm·h^-1,土壤含水率自表层到60cm层次变异幅度降低特征,5,15,30,40和60C[II的土壤体积含水量变化量分别是8.01%,7.85%,6.39%,5.96%和2.63%,而100cm层次土壤含水率却变异幅度显著土壤体积含水量变化量达到8.97%。在2011-2012年中研究的3场降雨量为6.8cm,16.2cm和36cm中,在降雨强度0~60.0mm·h^-1。区间,0~60cm层次土壤水含水率的增加量显著高于降雨量,无地表径流发生,最大侧向流分别为2.1mm·h^-1,2.4mm·h^-1。和28.7mm·h^-1,呈非饱和下渗现象。研究了在小、中、大降雨强度下,0~1.00m深度土壤垂直坡面上各层次侧向流对降雨强度响应的变化曲线,揭示了林地侧向流对各层土壤含水率变化的影响规律。图6表1参19  相似文献   

14.
锐齿槲栎(Quercus aliena Bl.var.acuteserrata Maxim.ex Wenz.)(RCHL)和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 Bl.)(SPL)是鄂西地区天然栎类林主要建群种,比较不同林龄2种林分碳密度分布特征,对于评估栎类林森林碳汇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野外调查,采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推荐的森林碳储量估算方法,研究了锐齿槲栎林和栓皮栎林乔木层、灌木层、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的碳密度特征。结果表明,鄂西地区锐齿槲栎林和栓皮栎林碳密度为183.68、150.61 t·hm-2,且两者间碳密度分配格局存在明显差异,2种林分乔木层、灌木层、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碳密度占总碳密度的百分比分别为53.17%、1.34%、0.64%、44.85%和35.27%、0.76%、1.50%、62.47%。锐齿槲栎林生态系统碳密度高于栓皮栎林,前者以乔木层的比例最大,后者以土壤层为主;锐齿槲栎林活体植被层比栓皮栎林具有更大的固碳能力,而栓皮栎林能产生更多的枯落物,随着林分的发育,土壤层碳密度在生态系统碳密度中所占比例逐渐减小。影响乔木层碳密度差异的因素主要为海拔和林分密度,影响土壤层碳密度的主要因素是纬度;鄂西地区栎类林以幼龄林居多,具有较大的碳汇潜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蒙古栎材积生长的变异性。[方法]对7株蒙古栎材积生长的株内和株间变异性进行分析,拟合经验生长方程和理论生长方程。[结果]蒙古栎材积生长株间变异在幼龄期不明显,随时间增加而增大,生长速率稳定后,差异性存在且稳定增加。蒙古栎材积生长在株内的变异性较小,幼龄期至生长期生长速率加快,变异性有所增加,生长稳定后,差异性存在且稳定。[结论]蒙古栎在生长过程中材积变化受外界因素的干扰较小,可较准确预测未来几年的材积生长状况。  相似文献   

16.
元宝枫栓皮栎苗木水力结构特征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元宝枫(Acer truncatum)是散孔材树种,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是环孔材树种,为了解二者在水分运输和耐旱机理方面的特点,该文应用水力结构的基本理论,在正常水分条件下,用改良的冲洗法测定4年生元宝枫、栓皮栎苗木各部位的水力结构参数. 实验和模拟的结果表明,元宝枫和栓皮栎苗木都存在限速区;在非限速区,二者各部分木质部的导水率、比导率、叶比导率和胡伯尔值都随功能木质部直径的增加而增大,但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这些变化较好地说明元宝枫和栓皮栎苗木耐旱的生态策略. 在功能木质部直径相同的情况下,栓皮栎苗木的各水力结构参数均较元宝枫苗木大.  相似文献   

17.
元宝枫栓皮栎苗木水力结构特征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元宝枫 (Acertruncatum)是散孔材树种 ,栓皮栎 (Quercusvariabilis)是环孔材树种 ,为了解二者在水分运输和耐旱机理方面的特点 ,该文应用水力结构的基本理论 ,在正常水分条件下 ,用改良的冲洗法测定 4年生元宝枫、栓皮栎苗木各部位的水力结构参数 .实验和模拟的结果表明 ,元宝枫和栓皮栎苗木都存在限速区 ;在非限速区 ,二者各部分木质部的导水率、比导率、叶比导率和胡伯尔值都随功能木质部直径的增加而增大 ,但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 ,这些变化较好地说明元宝枫和栓皮栎苗木耐旱的生态策略 .在功能木质部直径相同的情况下 ,栓皮栎苗木的各水力结构参数均较元宝枫苗木大 .  相似文献   

18.
蛹虫草的光温反应及生长发育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药用真菌的人工培养技术中采用试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的光温生理生态学特性。结果表明。蛹虫草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是17~25℃,子实体生长的最适温度是22℃;蛹虫草菌丝体生长要求黑暗的无光条件,子实体分化形成要求光强在150lx以上,日光灯强光(6000lx)对子实体的生长发育没有不良影响;自然[光]照度与子实体的生物量成呈相关;在子实体的生长过程中,日光灯[光]照度、温度与子实体的虫草素含量呈正相关;在子实体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增加黑暗处理可增加子实体重量和直径。  相似文献   

19.
光照强度对园艺植物光合作用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综述了光照强度对园艺植物光合作用影响的研究进展.园艺植物的光强-光合曲线总体趋势相似,但不同植物存在一定差别,且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也有很大的差异;随光照强度变化,园艺植物的部分生理特性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进而使得长期处于逆境光照强度下的植物对弱光和强光有一定的适应性;光照强度还会与CO2浓度、水分状况、温度、矿物质营养状况等生态因子协同对园艺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影响;园艺植物群体光合作用与其单叶的光合作用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光照强度对园艺植物光合作用日变化的影响因种类、品种、生育期或生态因子的不同而各异;光照强度对园艺植物同化物的运输和分配也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0.
研究不同光质、光照条件下,红平菇(Pleurotus djamor)菌丝体、子实体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黑暗条件有利于红平菇菌丝体生长;白光和自然光照条件下,红平菇子实体生长发育最好、子实体数目多、成菇率高、外观整齐一致、颜色鲜艳,具有较好的商业应用价值;红平菇子实体生长发育最优光照条件为40W散射白光、每天光照8h,光照强度为1 020 lx.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