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鱼类的工厂化育苗中,轮虫作为鱼苗的开口饵料,其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鱼苗的成活率。我国北方地区的牙鲆育苗在冬季进行。由于冬天无法收集到天然的活轮虫,育苗单位都要在塑料大棚中培育轮虫。轮虫培育中的技术关键若掌握不好,常出现败池现象,导致鱼苗缺少开口饵料,直接影响育苗产量,造成生产亏损。笔者根据几年来的实际生产经验,就海水轮虫工厂化培育中的几个重要技术环节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我国海水鱼种苗培育技术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但是,在海水鱼种苗工厂化生产中,往往由于环境、气候、育苗设施及某些人为因素的影响,造成鱼苗的生物饵料产量的不稳定,从而大大地抑制了工厂化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展。故此,如何稳定的培养生物饵料,成了海水鱼种苗工厂化生产中的关键问题。 一、海水鱼育苗中的生物饵料 目前,在海水鱼种苗生产中所采用的生物饵料一般是指:单细胞藻、双壳类幼虫、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实践证明,这一系列的生物饵料能提供海水鱼苗各个发育阶段所需的大量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物质,能大幅度…  相似文献   

3.
在鱼类工厂化育苗中,轮虫作为鱼苗的开口饵料,其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鱼苗的成活率和质量。近几年来,北方地区都在冬季进行牙鲆鱼孵化生产,由于无法收集到天然的活轮虫,育苗单位都在工厂(大棚)进行轮虫培育,一些单位由于没能掌握好轮虫培育中的技术关键,常出现败池现象,导致鱼苗缺少开口饵料,  相似文献   

4.
海水轮虫工厂化培育的几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鱼类工厂化育苗中,轮虫作为鱼苗的开口饵料,其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鱼苗的成活率和鱼苗的质量。近几年来,北方地区都在冬季进行牙鲆孵化生产,由于无法收集到天然的活轮虫,育苗单位  相似文献   

5.
哈尔滨市鱼苗繁育试验场从1991年开始工厂化培育家鱼乌仔的研究生产,常规方法以丰年虫幼体开口培育5至6天后辅助人工配合饲料。为了探讨完全人工开口饲料工厂化育苗的可行性,我们进行了人工配合饲料的配方研究及应用试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山东大学生物系尼罗罗非鱼研究组于1984年实验成功罗非鱼工厂化大批量繁育技术,并于次年通过省级技术鉴定,后又被国家科委定为国家级重大科技成果。他们愿将有关技术以各种方式提供给所需的单位和个人:1.工厂化大批量人工育苗技术,适用于温泉地热、工业余热水及其它热能温水鱼池使用,也可根据商品鱼养殖计划进行有计划地、合理地大批量鱼苗生产。  相似文献   

7.
早繁鱼苗工厂化培育的关键技术措施的研究沈国华,魏法权,靖玉琴,张辉,张佩芝,郭维士,许春林(哈尔滨市水产研究所)那凯阳,杜刚,白世俊,白广利,刁守信(哈尔滨市鱼苗繁育试验场)国内通过十年左右时间淡海水育苗技术的研究,温流水高密度培育鱼苗的技术,已越来...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我国海水鱼类新品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比日鱼类(鲆鲽类)方面,我们于2003年引进大西洋牙鲆鱼苗5000尾并进行工厂化驯化养殖生产试验研究,在2006年初经过精心培育达到性成熟,并成功获得优质受精卵。现将亲鱼培育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水产科技情报》2006,33(6):282-283
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新近引进的世界渔业中心最新一代优良品系——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简称吉富鱼)家系全部落户广东茂名市茂南三高良种繁殖基地,11月16日首批6个家系的鱼苗已安全运达目的地。新一代吉富鱼家系将采用微卫星跟踪、工厂化育苗生产,这标志着该市罗非鱼良种从自然繁殖生产进入高科技繁育生产。  相似文献   

10.
<正> 长江流域尼罗罗非鱼适宜的生长期有5~6个月,但常规繁殖的鱼苗当年只有3个多月的生长期,不能发挥其生长优势。尼罗罗非鱼提前繁殖的鱼苗可延长生长期,在生产上广泛应用早繁苗养殖是有效的增产途径。针对没有工厂化生产罗非鱼早繁苗条件的地区和养殖单位,如何进行罗非鱼的提前  相似文献   

11.
渔民 《重庆水产》1985,(1):35-35
盐水囊年虫(Artemia salma)又名卤虫,是生活于高盐度水中,低等甲壳类动物,在沿海盐场资源丰富,由于它的卵可以长期干燥保存,孵出的无节幼体是鱼、虾、蟹摄食初期的主要活饵料,对于工厂化生产鱼苗、虾苗、蟹苗有重要作用。国内外应用较为普遍。  相似文献   

12.
牙鲆鱼属冷温性底栖鱼类,水温2℃时仍能存活,但不耐高温,生长温度为8-24℃,适合作为我国北方工厂化养殖的优良品种。现将有关影响牙鲆鱼工厂化养殖生长及成活的因素介绍如下,以供广大养殖工作者参考。一、苗种质量互.鱼苗质量好坏判别:鱼苗质量直接影响整个养殖生产中牙鲆鱼的生长及成活率,购苗时应注意如下几方面的问题。①体包:应选择体色一致、花纹清晰、体免近似天然鱼体色的苗种。而身体黑化、白化、翻鳃、短嘴、尾鳍不展、受伤的个体不能选择。②体况:体表光滑、周鳍透明;健壮活力强,受刺激或惊动瞬时游速快为佳。③体形…  相似文献   

13.
《水产科技》2001,(2):38-38
珠海市水产科学研究所自选项目“驼背鲈工厂化养殖”。于2001年3月29日由省海洋与渔业局组织专家进行了验收.1999年6月,珠海市水产科学研究所由境外购入驼背鲈苗1000尾,在水泥池中进行工厂化养殖,对其生长特性、生态习性进行初步观察,在水环境、饲料及投饲技术及疾病防治技术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在大多数鱼苗已长至500克左右,总存活率达到40%,在圈内首次成功地完成由鱼苗到商品鱼规格养殖全过程.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了1981~1983年黑鲷小水体工厂化育苗试验结果。涉及到亲鱼捕捞、暂养、自然产卵、人工催产、采卵孵化、鱼苗发育与生长、饵料系列、培苗条件以及工厂化育苗工艺等方面。另外,还提出了黑鲷苗各发育期的形态与生态特征检索表,可供育苗生产参改。  相似文献   

15.
水产动物苗种是水产养殖业的物质基础。随着海水鱼类养殖规模的迅速扩大,对其苗种的需求量急剧增加,海区鱼苗的自然资源已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我国海水鱼类人工繁殖研究是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的,经过40多年的开发和研究,到目前为止,约有40多种海水鱼类获得人工繁殖成功,并达到批量生产水平。在所有这些鱼苗的人工培育中,对鱼苗饵料投喂技术的掌控,是一个关系到鱼苗生产成败的技术关键。因此,本文就工厂化育苗过程中,饵料投喂技术谈几点体会,供广大苗种生产者参考。一、饵料种类目前,在海水鱼种苗生产中所采用的饵料分生物饵料和非生物饵料…  相似文献   

16.
真鲷工厂化育苗试验,采用低温自然产卵,控温静水微充气孵化,次低温阶段培育,后期自然流水培育的方法,历时3个多月,成功育成9~32mm真鲷鱼苗51万尾。  相似文献   

17.
首次引进中华倒刺鲃鱼苗,通过人工驯化、工厂化培育成大规格鱼种,平均规格40g,饲料系数2.01,成活率95.9%,其养殖前景广阔,可以在宁夏进行推广养殖。  相似文献   

18.
<正> 工厂化养殖是一种新的养殖模式,代表着今后水产养殖发展方向。1999年乐亭县工厂化养殖牙鲆鱼5万尾,产值250万元,效益120万元。2000年乐亭县有13家生产单位,利用育苗室春季育苗后的闲置期进行了牙鲆鱼的工厂化养殖,养殖面积5644m~2,放养鱼苗28万尾。经过科学管理,现长势良好,预计春节前后生产商品鱼20万尾,创产值1000万  相似文献   

19.
鱼苗日渐吃香 最近,黄有胜因为在当地率先进行吉富罗非鱼苗工厂化繁育技术研究而引起业界关注。  相似文献   

20.
提高商品鱼苗生产效益的技术措施目前,大规模生产的人繁鱼苗,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渔业生产需要,绝大多数鱼苗成为商品鱼苗对外出售,然而有很多生产单位生产效益不够理想,如何提高商品鱼苗生产效益是生产者关心的问题,笔者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一、抓社会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