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本试验条件下,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ath)、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al)、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Fallen)实验种群的发育历期、发育速率、存活率、产卵量、内禀增长力、净增殖率、周限增长率等比较结果表明,以白背飞虱最大,种群发展最快;褐飞虱次之,种群发展速率居中;灰飞虱最小,种群发展最慢。3种稻飞虱理论上逐日分别以1.1633、1.1252和1.0801倍的增长率作几何级数增加,这为估计种群消长趋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温度对烟粉虱亚洲Ⅱ3隐种实验种群生命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观察烟粉虱亚洲Ⅱ3隐种(Bemisia tabaci AsiaⅡ3)在6种不同温度(18、21、24、27、30、33℃)条件下生长发育情况,探索了不同温度下烟粉虱亚洲Ⅱ3隐种种群参数。结果表明,在18~30℃范围内烟粉虱亚洲Ⅱ3隐种完成一个世代所需时间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缩短,由18℃的45.5d缩短到30℃的26.6d;24~27℃为烟粉虱产卵的最适温区,27℃时的产卵量最大,达203.75粒,在此温区其发育速率加快,内禀增长力(rm)和净增殖率(R0)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提高,在27℃时达到最大,分别为0.16和82.3。  相似文献   

3.
温度、湿度对嗜虫书虱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嗜虫书虱以全麦粉及酵母粉作饲料时,其各期发育速率与温度呈逻辑斯蒂曲线关系,世代发育起点和有效积温分别为15.16℃,306.75日度。在20—35℃范围内,世代存活率、种群内禀增长率以及成虫产卵量较高,高低温区均呈下降趋势。理论上29.55℃时周限增长率(λ)最大,达1.0628倍/天。高湿有利于其生长发育和繁殖,湿度低于60%时,各虫态均不能发育存活。结果表明,嗜虫书虱生长发育、繁殖最适温区为28—30℃,最适相对湿度在80%左右。  相似文献   

4.
褐飞虱在九个水稻品种上的生长发育和生命表参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l)是世界性水稻害虫,易暴发成灾,选育抗虫品种已成为控制褐飞虱的主要措施之一。为筛选出抗褐飞虱且适合我国黄淮流域种植的水稻品种,在温度为26±1℃、RH为(85±5)%和L∶D=16∶8的条件下,分别以9个河南省主栽水稻品种为食料,用生命表方法系统研究了不同水稻品种对褐飞虱实验种群生长发育、存活和繁殖的影响。褐飞虱在各水稻品种上的产卵量、孵化率、成虫寿命、卵发育历期、若虫发育历期、成虫发育历期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并且对褐飞虱的翅型分化有一定的影响。生命表参数综合评价表明,青两优916上的褐飞虱内禀增长率(rm)达0.56,净增值率(R0)和种群趋势指数(I)较高,分别达163.50和191.02,其次为特丰2053、冈优5330、Ⅱ优688、Ⅱ优2035、香丰1026、丰两优916、丰糯801和珍珠糯,说明青两优916最适合褐飞虱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相似文献   

5.
水稻品种对褐飞虱种群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测定了8204、8533、农虎、测48、秀水620、秀水664、秀水678及汕优六号等8个品种对与褐飞虱种群发育、存活和生殖等有关的11项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秀水620、664和678等品种的抗褐飞虱性状与汕优六号相似,可使种群内禀增长力下降,平均世代历期和种群加倍时间延长,净增殖力较对照品种降低79.5%—88.1%。影响种群内禀增长力的主要原因是成虫生殖力和若虫存活率下降,引起世代时间延长的主要原因是若虫历期延长和成虫存活和产卵动态的改变。但是,在秀水620和664上连续饲养的第三代,若虫存活率明显提高。田间试验证实,秀水620和664对褐飞虱自然种群的增长有明显控制作用,其主害代高峰虫量分别较对照下降79.9%和72.5%,发生期亦有所推迟。  相似文献   

6.
在高温下干旱胁迫对褐飞虱生态适应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明确高温条件下干旱胁迫对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生态适应性的影响,以感虫水稻品种TN1、抗虫品种IR36和耐旱品种沪旱3号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聚乙二醇(polyethyleneglycol,PEG)6000模拟干旱处理水稻植株,在31℃温度下研究干旱胁迫对褐飞虱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褐飞虱若虫发育历期随PEG 6000浓度的升高而延长.在TN1和IR36上,褐飞虱若虫存活率在20% PEG 6000处理7d时最低,为58.25%和28.25%,而在沪旱3号上则以PEG6000处理3d时最低,为48.75%,但各处理中IR36上褐飞虱若虫存活率均低于在TN1和沪旱3号上的存活率.在10% PEG 6000胁迫7d时褐飞虱在3个品种上初羽雌成虫体重均最轻,分别为1.86、1.26和1.93 mg;20%PEG 6000胁迫7d时产卵量最低,分别为215.9、85.9和227.9粒/雌.褐飞虱卵孵化率随着PEG 6000浓度的升高而降低,且在同一品种上相同浓度PEG 6000处理3、5和7d,均无显著差异.褐飞虱种群增长倍数随着PEG 6000浓度的升高而下降.  相似文献   

7.
通过褐飞虱怀卵雌成虫不同梯度数量下的田间药效试验,研究了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单季中稻田二代褐飞虱怀卵雌成虫数量以及前期防控对后期褐飞虱种群动态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二代怀卵雌成虫数量(x)决定了后期褐飞虱种群大小(y);前期防控(防控:c=1;不防控:c=0)能够明显压低后期褐飞虱种群大小(y);并可建立广义线性回归模型:log(y)=0.943x-3.191c+0.703xc+7.200。根据该模型可以确定两个临界值:(1)x0.4头/百丛时,需要采取"压前控后"策略,即在二、三代低龄若虫高峰期各施药一次,才能有效控制褐飞虱发生危害;(2)x2.4头/百丛时,即使采取"压前控后"的策略,褐飞虱仍然会大发生。2006-2014年大田普查数据亦表明当x2.4头/百丛时,三代褐飞虱极易大发生。本研究明确了褐飞虱前期种群数量对后期发生程度的影响,并可依据前期怀卵雌成虫数量采取不同的防控策略,实现科学防控,减少用药。  相似文献   

8.
不同温度下的豌豆蚜实验种群生命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6种温度(12、15、18、21、24℃和27℃)和相对湿度为80%的条件下,研究了温度对豌豆蚜发育和增殖的影响。组建了生命表,并统计出种群内禀增长率、净增殖率、世代平均周期、种群加倍时间和周限增长率等种群动态参数。结果表明,在试验温度范围内,豌豆蚜的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种群的内禀增长率在24℃条件下最大(rm=0.281 0),相应的种群净增殖率(R0)、周限增长率(λ)、平均世代周期(T)和种群加倍时间(t)分别为17.030 9、1.324 5、10.089 3 d和2.466 7 d。  相似文献   

9.
为了揭示褐飞虱种群数量灾变规律,提高监测预警水平,2012年对单季稻甬优9号露地栽培与笼罩栽培处理的褐飞虱种群数量消长与为害进行了系统监测.结果表明,无论在露地状态,还是田间笼罩状态下,褐飞虱种群数量增长拐点均出现在水稻拔节期(8月中旬)至孕穗期(8月底至9月初),然后种群数量快速上升,直至9月底水稻乳熟期达种群数量高峰,致使田间陆续出现冒穿、倒伏灾变.经统计分析,单季稻拔节期褐飞虱虫量(m2)、孕穗期褐飞虱虫量(m3)与产量损失率(y)关系模型分别为y1=2.840 9m2-18.940 1和y2=1.249 8m3-11.0669.故在单季稻区对褐飞虱的灾变预警应以8月中旬和9月上旬的虫口密度为主要指标,即一般虫量达到7~10头/丛时就应发布预警.  相似文献   

10.
拟稻虱缨小蜂的世代发育起点温度为12.91℃,有效积温为198.89日度,未成熟期的发育速率与温度符合逻辑斯蒂曲线关系,低温对未成熟期的存活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供试温度范围内,成虫寿命随温度升高而缩短,而雌虫产卵历期则与成虫寿命呈正相关,30℃下的雌虫生殖能力最大,种群内禀增长能力与温度呈二次抛物线曲线关系。种群增长的理论最适温度31.84℃下,内禀增长能力γm=0.1021,种群数量加倍时问t=6.79天,该实验种群将逐日以1.1075倍的速率不断地作几何级数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