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德系西门塔尔牛与荷斯坦牛及其杂交后代的育肥及屠宰性能,实验选择5月龄、体重150~200kg的健康公牛15头,其中荷斯坦公牛、西×荷杂种一代公牛(简称西荷杂种牛)、德系西门塔尔公牛各5头,育肥372 d后屠宰测定。结果表明:德系西门塔尔与西荷杂种牛的全期增重、胴体重、净肉重显著高于荷斯坦(P0.05);西荷杂种牛屠宰率、皮率显著高于荷斯坦(P0.05),而德系西门塔尔与荷斯坦则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德系西门塔与西荷杂种牛净肉率均极显著高于荷斯坦(P0.01);德系西门塔尔的肉骨比显著高于荷斯坦(P0.05);德系西门塔尔、西荷杂种牛与荷斯坦三者皮厚之间两两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且德系西门塔尔与荷斯坦差异极显著(P0.01);德系西门塔尔牛的眼肌面积显著高于荷斯坦牛(P0.05);除胴体产肉率、肉骨比和皮厚外,其余生长、胴体性状各指标杂种优势率均为正值;除肉的pH、系水力外,其余肉质性状杂种优势率为负值。由此可见,西荷杂种一代的生长性能、胴体性能较其母本品种荷斯坦牛有较大程度提高。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饲养条件下德系西门塔尔牛与河北省本地西门塔尔杂种牛的杂交改良效果。通过引进德系西门塔尔乳肉兼用牛冻精,采用人工授精的方法在全省范围开展杂交改良试验,测定放牧与舍饲两种不同饲养方式下F1代母牛各生长阶段的体重、体尺。结果表明,两种饲喂方式的犊牛均表现出了良好的生长性能,杂种优势非常明显,后代生长速度加快,肉牛养殖的经济效益显著提高。试验证明德系西门塔尔是适宜作为父系杂交的理想品种。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比较分析德系西门塔尔牛、荷斯坦牛及其杂种后代牛的肉用性能与育肥经济效益。选择5月龄左右、体重在150~200 kg之间的健康公牛15头,其中荷斯坦公牛、西荷杂种一代公牛、德系西门塔尔公牛各5头,分组育肥后称重、屠宰并测算。结果显示:德系西门塔尔牛、西荷杂种牛的全期增重、平均日增重、胴体重、净肉重均显著高于荷斯坦牛(P0.05);西荷杂种牛屠宰率显著高于荷斯坦牛(P0.05),而德系西门塔尔牛屠宰率与荷斯坦牛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在净肉率指标上,也表现为德系西门塔尔牛与西荷杂种牛极显著高于荷斯坦牛(P0.01)。在同等条件下,不考虑人工、设备折旧、水电及市场等因素影响,德系西门塔尔牛与西荷杂种牛的收益要远高于荷斯坦牛。综上所述,德系西门塔尔牛、西荷杂种后代牛与荷斯坦牛相比,具有更优的肉用性能,且屠宰后的综合收益更高,德系西门塔尔牛改良中低产荷斯坦牛的杂交模式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选择弥渡县金润良种奶牛场饲养的西杂F1(德系西门塔尔牛与荷斯坦奶牛杂交一代)奶牛7头、荷斯坦奶牛7头,收集、分析比对两组奶牛在体尺、产奶量及乳成分的差异,探析乳肉兼用德系西门塔尔牛是否适合在大理州荷斯坦奶牛养殖场(户)进行推广应用,并对试验牛场基础牛群培育给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1试验目标以大庆星星火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奶牛场为载体,利用德系西门塔尔公牛冻精对中低产奶牛进行杂交,测定杂交母牛的泌乳性能。2试验内容2.1杂交头胎母牛与荷斯坦头胎母牛生产性能的比较试验2.1.1材料与方法2.1.1.1试验设计选择大庆星星火农业科技责任有限公司奶牛场头胎健康的中国荷斯坦奶牛15头(对照组)和相同条件下头胎德系西门塔尔改良牛(试验组)15头,饲喂相同日  相似文献   

6.
<正>2007年9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先后从疆内引进一批荷斯坦奶牛和西门塔尔(6月龄~1岁犊牛),分与数家养殖户饲养,2个月后养殖户刘某饲养的犊牛有数头出现不同程度的腹泻、便血,严重者脱水、消瘦、贫血,直至衰竭死亡,团兽医站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等特点,以及对尸体进行了剖检变  相似文献   

7.
《饲料工业》2019,(21):39-44
为研究饲喂不同浓度大豆异黄酮(soy isoflavone, SIF)对荷斯坦犊牛生长性能及腹泻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分组设计将40头体况良好、体重相近的(30±10)日龄荷斯坦犊牛分为4组:CON组,TGⅠ、Ⅱ、Ⅲ组,每组10头。CON组饲喂3×2 L/d全脂酸化乳,开食料自由采食;TGⅠ、Ⅱ、Ⅲ组分别在对照组饲喂的基础上添加100、300、600 mg/d SIF。预试阶段7 d及正试阶段60 d。于正试阶段0、20、40、60 d时称(测)量犊牛体重、体尺并计算日增重,每日进行犊牛粪便评分,每周统计腹泻率和腹泻频率。结果表明:试验组日增重在试验全期及各期均高于CON组且TGⅢ组日增重最高。试验组腹泻率和腹泻频率在试验全期及各期均不高于CON组且TGⅢ组腹泻率和腹泻频率最低。综上所述可得结论:饲喂大豆异黄酮有提高荷斯坦犊牛增重促进生长的作用,且饲喂浓度为600 mg/d饲喂时间在40 d以上时效果最佳。饲喂大豆异黄酮有降低犊牛腹泻率的作用,且饲喂浓度为600 mg/d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德国奶业一直以来坚持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其中最重要的表现就是奶牛品种多样性。除了荷斯坦、红荷斯坦等纯种品种外,还有弗莱维赫、德国黄牛等乳肉兼用牛种。其中,养殖效益好、育种体系完善的是弗莱维赫。 1 来源 源于德系西门塔尔,由瑞士西门塔尔牛和德系红荷斯坦杂交,并引人部分其他品种牛的血缘选育而成。整个育种过程有近150年的历史,特别是20多年来的定向选育,逐步形成了乳肉兼用的西门塔尔品系。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德系西门塔尔与荷斯坦牛杂交产生的1代乳肉兼用犊牛的生长规律,测定了50头F_1代犊牛从初生到6月龄的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和管围。结果表明,西×荷F_1犊牛生长速度要快于本地荷斯坦犊牛,能够更早地达到配种体重;在6月龄时体重、体高、胸围、体斜长和管围分别为210.4kg、103cm、134.5cm、198.58cm、15.67cm。可以得出,西×荷杂交产生的乳肉兼用牛在河北地区的生态气候条件下,其生长发育良好,适合在河北省养殖。  相似文献   

10.
1 奶牛场基本情况 该奶牛场应用的是散栏饲养方式,共饲养荷斯坦奶牛1396头,其中成年奶牛748头,青年奶牛299头.小育成奶牛281头,犊牛68头.采用全混日粮饲喂技术,由全混日粮搅拌车实施机械化饲喂.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选用10~20日龄的健康荷斯坦母犊牛12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6头(经独立样本t检验组间初始体重差异不显著),对照组正常饲喂牛奶,试验组饲喂犊牛代乳粉,饲喂期1个月。本试验结果表明,对照组平均日增重0.768 kg,试验组平均日增重0.841 kg,比对照组高0.073 kg,经t检验,两者无显著差异。对照组腹泻率5.6%,试验组腹泻率3.8%,比对照组低32%。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限量饲喂和自由采食酸化奶对犊牛生长发育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采用完全随机的方法,选择健康状况良好的荷斯坦母犊18头,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限量饲喂酸化奶,对照组自由采食酸化奶。结果表明:60日龄犊牛的生长性能限量饲喂组好于自由采食组;饲养成本和腹泻率限量饲喂组低于自由采食组。说明限量饲喂可以提高犊牛增重,降低养殖成本和腹泻率,并且断奶应激反应较自由采食的犊牛小,更容易适应断奶后的饲养条件,后期生长潜力更大,选择限量饲喂的饲养方法更有利于牧场的犊牛培育。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剂量低聚半乳糖(GOS)对荷斯坦犊牛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矿物质元素含量的影响,探究适宜犊牛生长的GOS添加剂量.选取32头出生重[(37.7±0.8)kg]相近、健康的新生荷斯坦母犊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8头牛.对照组和试验组均饲喂开食料和牛奶,试验组分别在牛奶中添加10(GOS1组)、20(GO...  相似文献   

14.
弗莱维赫牛(Fleckvieh)又名德系西门塔尔牛,是由瑞士西门塔尔牛和德系红荷斯坦牛杂交,并引入部分其他品种血液选育而成的乳肉兼用型牛品种。整个选育过程有近150年的历史,特别是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近30年的定向选育,形成了特有的乳肉兼用西门塔尔品系。  相似文献   

15.
弗莱维赫牛(Fleckvieh),即德系西门塔尔牛,由瑞士西门塔尔牛和德系红荷斯坦牛杂交,并引入部分其他品种牛的血缘选育而成。整个育种过程有近150年的历史,特别是近20多年的定向选育,形成了特有的乳肉兼用西门塔尔品系。弗莱维赫牛均衡的  相似文献   

16.
弗莱维赫的特性及其在德国奶牛业中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若愚  王翘 《中国乳业》2006,(12):59-61
德国奶业一直以来坚持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其中最重要的表现就是奶牛品种的多样性。除了荷斯坦、红荷斯坦等纯奶牛品种外,还有弗莱维赫、德国黄牛等乳肉兼用牛种。其中,经济效益最高、育种体系最完善的就是弗莱维赫。弗莱维赫(Fleckvieh),源于德系西门塔尔,由瑞士西门塔尔牛和德系红荷斯坦杂交,并引入部分其它品种牛的血缘选育而成。整个育种过程有近150年的历史,特别是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经过20多年的定向选育,逐步形成了特有的乳肉兼用的西门塔尔品系。弗莱维赫体型大,额宽,颈短;体表肌肉群明显易见,体躯深;骨骼粗壮坚实,背腰长宽而平直…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对来自河北省张北地区同一牛场的德系西门塔尔牛和荷斯坦牛的产奶性状、体细胞数和血清因子水平进行了检测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德系西门塔尔牛平均日产奶量15.7 kg、年平均产奶量4.7 t,同场荷斯坦牛分别为21.6 kg/d、6.5 t/年,但德系西门塔尔牛平均乳蛋白率(3.57%)极显著高于荷斯坦牛(3.16%)(P0.01),乳脂率也明显高于荷斯坦牛(P=0.09)。此外,德系西门塔尔平均体细胞数为8.5万/mL,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6.2万/mL),表现出良好的乳房健康状况。德系西门塔尔牛血清中TRAPPC9及IL-17水平均显著高于荷斯坦牛(P0.05)。相关分析显示,德系西门塔尔牛乳蛋白率与TRAPPC9含量显著相关(P0.05),IL-17与TNF-α、IFN-γ显著相关(P0.05)。以上数据表明,引进德系西门塔尔牛在我国张北等寒冷地区具有较好适应性,乳房健康状况良好,产奶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18.
试验选取健康状况良好的20头哺乳期荷斯坦母犊牛,按体质量和月龄相近的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头牛.试验组每天每头牛饲喂120 mg莫能菌素,对照组不添加,试验期45 d,试验结束后称体质量,计算平均日增质量、平均日消耗精料量、奶量和饲料报酬,并观察其发病情况,研究莫能菌素对哺乳犊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鲜奶中添加适量的莫能茵素,可以提高哺乳期犊牛的日增质量,减少犊牛腹泻的发生,提高犊牛饲养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在通辽地区饲养的荷斯坦牛和西门塔尔牛以及呼伦贝尔地区饲养的荷斯坦牛和三河牛中分别选取泌乳初、盛、中和后期各10头,共计40头,并年分4次采集乳样,即枯草、返青、盛草和枯草前期。每个品种重复数分别为160头。用气相色谱分析技术检测乳样和日粮中脂肪酸组成。探讨日粮与乳中脂肪酸组成的内在关系,并全面系统地研究了不同品种对乳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荷斯坦牛乳中SCFA和MCFA组成明显高于西门塔尔牛和三河牛(P<0.05),但通辽荷斯坦牛与呼伦贝尔荷斯坦牛、西门塔尔牛与三河牛没有显著差异(P>0.05);②西门塔尔牛和三河牛乳中C14:1、C16:1、C18:2、γ-C18:3、α-C18:3等USFA组成均显著高于荷斯坦牛(P<0.05),而西门塔尔牛与三河牛、通辽荷斯坦牛与呼伦贝尔荷斯坦牛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③乳中ω-6PUFA和ω-3PUFA组成的变化与USFA组成的变化完全一致,ω-6PUFA/ω-3PUFA比值由低到高分别为:西门塔尔牛(7.26:1)<三河牛(9.32:1)<通辽荷斯坦牛(10.19:1)<呼伦贝尔荷斯坦牛(11.42:1)(P<0.05);④乳中CLA组成的变化也与USFA组成的变化完全一致,即西门塔尔牛和三河牛乳中CLA含量比荷斯坦牛分别高出了116.0%和119.7%(P<0.05);⑤从乳中脂肪酸对乳风味的贡献看,西门塔尔牛和三河牛乳汁更优于荷斯坦牛的乳汁(P<0.05);⑥从牛瘤胃微生物对日粮USFA的摄入及其生物氢化的差异看,荷斯坦牛显著高于西门塔尔牛和三河牛(P<0.05)。总之,西门塔尔牛和三河牛乳中SFA、USFA和PUFA的营养价值和由其而产生的乳风味明显优于荷斯坦牛(P<0.05)。  相似文献   

20.
为了更好地研究乳肉兼用西门塔尔牛(分为德系西门塔尔的弗莱维赫牛和法系西门塔尔的蒙贝利亚牛)与中国荷斯坦牛杂交的效果,本研究选择在相同饲养环境下的蒙荷F1(蒙贝利亚牛与荷斯坦牛杂交子一代)、弗荷F1(弗莱维赫牛与荷斯坦牛杂交子一代)作为研究对象,并与纯种荷斯坦牛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乳肉兼用牛与荷斯坦牛杂交后代具有良好的产奶性能,肉用价值更高。产奶量方面,蒙荷F1与弗荷F1均低于纯种荷斯坦牛,但差异不显著(P0.05)。奶质方面,蒙荷F1与弗荷F1的乳蛋白率、乳糖率均高于纯种荷斯坦牛,且差异显著(P0.05)。蒙荷F1与弗荷F1的体重均高于纯种荷斯坦牛,且差异显著(P0.05)。可以得出,乳肉兼用西门塔尔牛与中国荷斯坦牛的杂交一代在牛奶品质、产奶稳定性及肉用性能方面均优于荷斯坦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