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5 毫秒
1.
半流水式池塘立体养鱼 ,是四川省杨长荣等同志于1985年率先在四川郓县试验成功的一种新的池塘养鱼形式。1987年 ,该县花园镇渔场一口面积为3.84亩的参试塘 ,获得了平均亩产1078.4公斤的高产量 ,比原来静水式养鱼产量提高了1.5倍。近10年来的大面积实践证明 ,半流水式池塘立体养鱼饲养密度大、成活率高、易管理 ,十分有利于精养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颇佳。现将这一新技术介绍如下 :一、池塘建造半流水式池塘立体养鱼面积以1~10亩、水深1.5~2.5米为宜 ,同时常年要有一定流量的水源保证(最好是自然水源)。…  相似文献   

2.
半流水式池塘立体养鱼,是四川省杨长荣等人于1985年率先在四川郓县试验成功的一种新的池塘养鱼形式。1987年,该县花园镇渔场一口面积为3.84亩的参试塘,获得了平均亩产1078.4公斤的高产量,比原来静水式养鱼产量提高了1.5倍。近10几年来的大面积实践证明,半流水式池塘立体养鱼饲养密度大、成活率高、易管理,十分有利于精养,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颇佳。现将这一新技术介绍如下:  一、池塘建造半流水式池塘立体养鱼面积以1~10亩、水深1.5~2.5米为宜,同时常年要有一定流量的水源保证(最好是自然水源)。若计划亩产成鱼1000~1500公斤,…  相似文献   

3.
铁凌  陈玲 《北京农业》2002,(2):28-28
半流水式池塘立体养鱼,是四川省水产专家杨长荣同志试验成功的一种新的池塘养鱼形式.10年多的实践证明,半流水式池塘立体养鱼饲养密度大、成活率高、易管理.现将这一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半流水式池塘立体养鱼,是四川省水产专家杨长荣同志试验成功的一种新的池塘养鱼形式。10年多的实践证明,半流水式池塘立体养鱼饲养密度大、成活率高、易管理。现将这一技术介绍如下。一、池塘建造半流水式池塘立体养鱼面积以667平方米~6670平方米、水深15米~25米为宜,常年要有一定流量的水源最好是自然水源。若计划667平方米产成鱼1000千克~1500千克,进水口断面的自然流量至少要确保每667平方米面积在1小时内能获得30立方米的水量。为此,进水口的数量要多,宽度要大。排水系统是在池底最低处的排水管…  相似文献   

5.
半流水式池塘立体养鱼具有饲养密度大、成活率高、易管理的特点。一、池塘建造半流水式池塘立体养鱼面积以1~10亩、水深1.5~2.5m为宜 ,常年要有一定流量的水源(最好是自然水源)。若计划每亩产成鱼1000~1500kg ,进水口断面的自然流量至少要确保每亩面积在1h内能获得30m3 的水  相似文献   

6.
应用循环微流水池塘养鱼,是在人工控制的水体中进行集约化高密度的强化养殖,它具有周期短、生长快、产量多、效益佳、商品率高等优点。循环微流水养鱼一般比常规养鱼增产50%左右,高的可达1倍以上,且流水养鱼池塘流出的水,仍可用于灌溉农田,做到一水多用,节约水资源。一、微流水池塘的建造1.基本条件:进行循环微流水养鱼的池塘,池底面高程应该基本在同一水平线上,以免影响水的有效循环。池塘水的深度不低于1.8米,  相似文献   

7.
正现代渔业发展由注重产量增长转到更加注重质量效益,由注重资源利用转到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一、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1.模式特点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借鉴了工厂化循环流水养殖理念,将传统池塘的"开放式散养"变为"集约化圈养",使"静水"池塘实现了"流水"养鱼。该模式是在池塘中的固定位置建设一套面积不超过养殖池塘总面积5%的养殖系统,主养鱼类全部圈养于系统内,系统外的池塘面积用于净化水质,以供主养鱼类所需。  相似文献   

8.
紧水滩镇地处云和县北部,全镇有紧水滩、石塘两大水库,共有水面面积2.6万亩,且库区山青水秀,水源充足,水质优异,水域广阔,水生生物物种资源丰富,气候温和,具有多样性的山区立体小气候资源等优异的生态条件,为发展渔业生产,特别是发展网箱养鱼、流水或微流水养鱼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几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我镇网箱养鱼面积、数量逐年扩大,产量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9.
池塘鱼蛙立体养殖技术是在常规池塘养鱼的基础上,通过在池塘中架设网箱,实施牛蛙的无陆地养殖,建立池塘鱼蛙共生系统,实现池塘鱼蛙立体养殖,综合提高池塘养殖效益,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本技术自1998年以来,经过反复试验,2003年进行生产性应用,全期共实施池塘面积9.13hm^2,设置网箱3636米^2,养鱼产  相似文献   

10.
自然流水养鱼是利用水源与养鱼池地势高低差而形成自然流水进行养鱼。如山泉、湖泊、河道、水库等凡有流水资源,可引水入鱼池的地方都可以发展自然流水养鱼。自然流水养鱼具有投资少、见效快、产量高、当年投资当年盈利等特点,是发展水产养殖业的有效途径之一。一流水鱼池的建造 1.修建自然流水鱼池的条件①具有自然水资源及引水工程量不大的地方;②保证每年从4—11月期间有较充足的流水量;③水源无污染、无农药化肥流入;④交通方便。 2.自然流水鱼池的选型流水鱼池的形式大致分为简易流水鱼池、高密度流水鱼池和池塘微流水鱼池三种。选用哪种形式要根据自然地势、水源条件、  相似文献   

11.
<正>针对池塘养鱼水质富营养化程度严重,养鱼尾水排放造成二次污染,鱼泥腥味重、品质低劣等现象,池塘循环流水生态养鱼技术应势而生。从2018年开始,曲靖市水产站围绕水产“五大行动”,推广池塘循环水养鱼技术。通过多年试验示范和经验总结,形成《池塘循环流水生态养鱼技术》,为改善池塘水质,提高水产品质量,助推渔业绿色健康发展,实现渔业提质增效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池塘养鱼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传统式养鱼技术,而养鱼单产却不高。目前虽然有许多地方采用了增氧机等机械设备,提高了产量,减轻了劳动强度,但是鱼的单产仍不理想。因为鱼产量的提高与池塘生态环境有密切关系,生态和经济方面的一些因素往往限制了单产的进一步提高。江苏常州市多种经营管理局吴志大工程师等同志研究成功了“生态系流水养殖技术”,综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为此,特请吴志大工程师对“生态系流水养殖技术”进行专题讲座,全文分六讲:一、生态学原理;二、养殖工程;三、泵站设计;四、养殖工艺;五、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六、展望。本刊拟分四次载完,欢迎广大读者对此讲座提出宝贵意见。  相似文献   

13.
<正>作为新型养鱼技术,池塘内循环流水跑道养鱼系统通过增氧、加速水流,使鱼儿好似在"跑步机"上跑步,进行有氧运动,实现了传统养鱼向现代养鱼模式的转变。这种养殖方式比传统养殖方式更高效。跑道养鱼生产的水产品,品质好、安全可控,符合现代人对食品安全的要求;养鱼跑道还具有养殖污染处理功能,符合绿色生态的要求;跑道养鱼产量高,能几倍提高  相似文献   

14.
山塘由于水质清贫,养鱼产量一般偏低。近年来,笔者采用“水中养鱼、水面养鸭、池旁养猪、山上种果”的立体开发方式,充分利用养鸭、养猪产生的肥料来养鱼,效益大增,每亩水面养鱼产量达250-300公斤,养鱼纯收入达1000元以上。山塘立体开发模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鱼——鸭结合和鱼——猪结合等。一、鱼——鸭结合立体养殖据专家测定:一只成年蛋鸭一年可排干粪10公斤,鱼增重1公斤一般需干鸭粪4~5公斤。一亩水面配养100只蛋鸭,一年可产鲜鱼250公斤以上。1.养鸭设施建设。鸭棚建在山塘旁边,坐北朝南并留出适当…  相似文献   

15.
紧水滩镇地处云和县北部,全镇有紧水滩、石塘两大水库。共有水面面积2.6万亩。近年来,随产业结构调整,我镇网箱养鱼面积、数量逐年扩大。产量不断提高。据统计,2004年全镇库区网箱养鱼面积达3.2万m^2,总产量50万kg,为我镇库区农民致富奔小康拓展了一条新途径。我镇紧、石库区山青水秀,水源充足,水质优异,水域广阔,水生生物物种资源丰富,气候温和,发展渔业生产潜力巨大,特别是发展网箱养鱼、流水或微流水养鱼条件得天独厚。但我镇库区网箱养鱼生产还存在着各种问题,给养殖户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带来了影响。本文就我镇水库网箱养鱼产业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6.
郭正富 《现代农业科学》2009,(8):104-104,115
池塘养鱼是中国淡水鱼类养殖的主要方式,2005年淡水鱼养殖产量高达1826.35万t,其中池塘养殖产量占66.6%,迭1216万t,随着淡水资源的日趋匮乏,良好的渔业水域环境是水产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条件,也是渔业发展的命脉。如何进行池塘养鱼用水的循环利用,越来越成为广大水产工作者关注的课题。笔者于2005年承担了四川省循环经济研究中心的科研课题《池塘养鱼用水的循环利用技术研究》,实施了该项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池塘水体内循环利用与虾-鱼套养模式,在杭州市萧山围垦南美白对虾主养区开展了池塘内循环水虾-鱼高效生态养殖试验。在南美白对虾养殖池塘中,设置循环流水式水槽,槽内高密度流水养鱼。依据不同养殖品种间的生物学习性不同、小水体与大水体的相互配合与协同等,达到水体生态平衡、降低养殖风险和增产增效目的。  相似文献   

18.
<正> 池塘循环水高密度精养鱼是一种高效节能的高产养鱼新技术,一般要比传统的静水养鱼增产1倍左右。其原理是将池塘的静水采用动力设备变成微流水,从而达到调节水质,改善整个池塘的生态环境,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鱼类生长的目的。大面积实践证明,池塘循环水养鱼  相似文献   

19.
池塘主养鲫鱼技术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由于鲫鱼的市场价格越来越高,养殖效益越来越大,许多地区的池塘养鱼生产者及单位开始转养鲫鱼。我国传统养鱼方式中一直将鲫鱼做为搭配品种,产量较低,效益增长幅度不大。为适应养殖生产者的技术需要,近两年我们做了一些池塘主养...  相似文献   

20.
二、集约化养鱼 集约化养鱼称小面积精养,亦称工业化养鱼、工厂化养鱼、高密度养鱼。国外60年代初就兴起,发展速度较快,现已普及到第三世界。 1.普通流水式养鱼 流水式养鱼是用大量流水不断流入小面积鱼池的一种养鱼方式,水不回收,主要水源是河水、泉水、地下水等天然水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