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川农业科技》2014,(7):62-62
由广元市农业局申报的“广元黄茶”和“广元纯黄茶”于近日通过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审定,喜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广元黄茶”和“广元纯黄茶”品牌的创建和打造,对加速推进广元市名优富硒富锌茶、有机茶、高香茶、保缝茶基地建设,助推茶产业转型升级,增强茶业发展支撑能力,做大做强米仓山茶叶品牌,挖掘和弘扬博大精深的茶叶文化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针对湖南省黄茶产业,通过调查法、文献研究法、功能分析法、个案研究法等方法,分析了湖南省黄茶销售、政府扶持、茶叶电商市场等现状,并对传统销售和电子商务销售进行了对比。发现政府正大力扶持湖南黄茶产业,茶叶电商市场正不断扩大,应重点发展湖南黄茶移动电子商务,并在此基础上实现黄茶的品质和品牌化、搭建黄茶的大数据体系、推动黄茶线上线下结合化、构建黄茶移动生态圈。  相似文献   

3.
漫话中国黄茶婺源茶业局王钟音“黄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之一,世界唯中国所独产。产量虽远不及红、绿、青、黑茶类,但其中有部份茶以其形美质优,被视为茶中珍品,在茶叶宝库中占有极重要地位。黄茶有着与绿茶相似的悠久历史,君山银针南北朝梁武帝时即为贡茶;蒙顶黄芽唐...  相似文献   

4.
"5.12"地震灾害后,四川广元市为确保灾后蔬菜供应,广元农业系统坚持一手抓抗震救灾,一手抓生产自救,切实抓紧蔬菜"双抢",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努力把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5.
张文龙 《现代农业科技》2024,(9):159-161+172
黄茶是我国的六大茶类之一,随着黄茶需求量的增大,黄茶加工技术的提升已成为黄茶产业发展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按加工使用的鲜叶等级介绍了黄茶的分类,并针对其主要加工工序综述了相关研究现状:在杀青技术方面,总结了杀青温度、杀青方式对成茶品质的影响;在揉捻技术方面,探讨了不同揉捻时间和轻重程度的组合对黄茶外形、品质的影响;在闷黄技术方面,分析了闷黄温度和时间的影响;在干燥(提香)技术方面,阐述了处理时间和温度对黄茶品质的影响;对其他加工技术进行了概括,如摇青、低温处理等。通过对黄茶主要加工工序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以期为黄茶加工技术的提升及创新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黄茶是我国的特有茶类,特殊的"闷黄"工艺形成了黄茶独特的滋味品质,探究黄茶感官滋味特征属性及其相关的化学物质有助于进一步明确黄茶滋味特征形成的化学贡献机制,为黄茶生产标准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基于我国传统黄茶产区典型黄茶样品,经滋味品质感官审评、化学组分检测,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方法研究典型黄茶滋味特征属性及相关化学组分。【结果】醇度和甘甜感是黄茶滋味的典型共有属性,不同产区及不同类型黄茶产品感官滋味在鲜、厚、收敛性及粗糙感等属性方面表现出差异;不同产区黄茶在滋味化学组分含量方面也表现出较大差异。本试验的典型黄茶样品中,滋味厚度和收敛性较为相关;粗糙感主要由鲜叶原料较低的嫩度引起,是区分安徽多叶型黄茶和其他黄茶类别的重要贡献因子,同时推测由于本试验条件下的黄大茶样品没食子酸含量较高,化学组分中没食子酸、没食子酸/黄酮总量比值(GA/Fla)、没食子酸/儿茶素总量比值(GA/Ca)及没食子酸/生物碱总量比值(GA/Alk)与滋味粗糙感呈现较高相关性。黄茶滋味鲜感主要与茶汤中氨基酸有关,其中谷氨酸、茶氨酸/氨基酸总量比值(Thea/aa)及鲜味氨基酸总量/氨基酸总量比值(Umami/aa)表现出与黄茶滋味鲜感的较强相关性。【结论】醇度和甘甜感是黄茶滋味的典型共有属性,粗糙感是多叶型黄茶的典型滋味特征。本试验条件下由于样品特点而表现出没食子酸、GA/Fla、GA/Ca及GA/Alk与黄茶滋味糙感相关;谷氨酸、Thea/aa、Umami/aa与黄茶滋味鲜感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7.
黄茶是六大基本茶类之一,为我国独有、较古老的茶类。本文介绍了我国黄茶的地理标志与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完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系统、加强国家级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加强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护品牌类文化遗产、申报中国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等5点促进黄茶地理标志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我国黄茶的地理标志与文化遗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茶是六大基本茶类之一,为我国独有、较古老的茶类。本文介绍了我国黄茶的地理标志与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完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系统、加强国家级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加强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护品牌类文化遗产、申报中国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等5点促进黄茶地理标志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广元地区脱毒马铃薯原原种气雾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元市地处四川盆地北部山区,秦岭南麓,下辖利州、元坝、朝天3区和苍溪、旺苍、剑阁、青川4县.广元市具有悠久的马铃薯种植历史,是四川省商品马铃薯三大生产基地之一.近年来广元市马铃薯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总产量不断提高,但是由于地理条件、生产经营方式等原因,广元市脱毒种薯利用率不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广元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研究并实践了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的气雾化栽培方式,本文以广元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研究和生产实践经验系统总结了广元地区进行脱毒马铃薯气雾化栽培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三溪乡茶叶种植历史悠久,全乡共有茶园面积167公顷,是全乡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本文中主要介绍了茶叶生产中开发新品缙云黄茶存在制约因素及对策浅析。  相似文献   

11.
三溪乡茶叶种植历史悠久,全乡共有茶园面积167公顷,是全乡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本文中主要介绍了茶叶生产中开发新品缙云黄茶存在制约因素及对策浅析。  相似文献   

12.
广元灰鸡是分布在秦巴山脉的一种以灰羽为主要特征的地方鸡种遗传资源,2016年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广元灰鸡为肉蛋兼用型品种,觅食力强,耐粗饲、抗逆性好,其肉质鲜美、细嫩,脂肪沉积少,现已成为广元市优质特色肉鸡产业的主推品种。本文对广元灰鸡的保护现状、品种特性、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浅见,为该品种后续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3.
黄茶加工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茶属轻发酵茶类。基本工艺近似绿茶,但在制造过程中加以闷黄,因此具有黄汤黄叶的品质特点。黄茶按其鲜叶老嫩分黄大茶与黄小茶两种。目前生产的黄小茶有君山银针、蒙顶黄芽、霍山黄芽、北港毛尖、鹿苑毛尖、平阳黄汤、沩山白毛尖、皖西黄小茶等;黄大茶有皖西黄大茶、广东大叶青茶等。黄茶的制造工艺近似绿茶,但有其闷黄过程,又区别于绿茶。  相似文献   

14.
<正>南涧县是大理州茶叶主产县,也是《云南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十三五"茶叶产业发展规划》中设定的30个茶叶产业重点县之一。2016年南涧县被评为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2017年被评为全国重点产茶县。近年来,南涧县立足"高山、净土、生态"优势,按照"做精基地、做强企业、做活流通、做响品牌、做大市场"的思路,大力推进茶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典型黄茶滋味品质特征属性及相关滋味化学组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黄茶是我国的特有茶类,特殊的“闷黄”工艺形成了黄茶独特的滋味品质,探究黄茶感官滋味特征属性及其相关的化学物质有助于进一步明确黄茶滋味特征形成的化学贡献机制,为黄茶生产标准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基于我国传统黄茶产区典型黄茶样品,经滋味品质感官审评、化学组分检测,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方法研究典型黄茶滋味特征属性及相关化学组分。【结果】醇度和甘甜感是黄茶滋味的典型共有属性,不同产区及不同类型黄茶产品感官滋味在鲜、厚、收敛性及粗糙感等属性方面表现出差异;不同产区黄茶在滋味化学组分含量方面也表现出较大差异。本试验的典型黄茶样品中,滋味厚度和收敛性较为相关;粗糙感主要由鲜叶原料较低的嫩度引起,是区分安徽多叶型黄茶和其他黄茶类别的重要贡献因子,同时推测由于本试验条件下的黄大茶样品没食子酸含量较高,化学组分中没食子酸、没食子酸/黄酮总量比值(GA/Fla)、没食子酸/儿茶素总量比值(GA/Ca)及没食子酸/生物碱总量比值(GA/Alk)与滋味粗糙感呈现较高相关性。黄茶滋味鲜感主要与茶汤中氨基酸有关,其中谷氨酸、茶氨酸/氨基酸总量比值(Thea/aa)及鲜味氨基酸总量/氨基酸总量比值(Umami/aa)表现出与黄茶滋味鲜感的较强相关性。【结论】醇度和甘甜感是黄茶滋味的典型共有属性,粗糙感是多叶型黄茶的典型滋味特征。本试验条件下由于样品特点而表现出没食子酸、GA/Fla、GA/Ca及GA/Alk与黄茶滋味糙感相关;谷氨酸、Thea/aa、Umami/aa与黄茶滋味鲜感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16.
"十二五"期间,广元市立足优势,突出特色,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改革为动力,紧紧围绕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这一主线,突出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绿色农业、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四大"工作重心,形成了"一体四驾"的广元农业发展格局。本文作者总结了"十二五"全市农业发展的主要特点,分析了农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着眼新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新形势新要求,提出了从发展人本农业、安全农业、智慧农业三方面着力,推进山区农业现代化的对策与思考。  相似文献   

17.
四川省广元市是我国油橄榄最佳适生区之一,油橄榄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结合广元地区气候比较分析、油橄榄栽培现状、品种情况及产业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并参考国外先进的适用于栽培和管理的技术,表述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黄茶加工过程品质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探明了黄茶加工过程主要生化成分和色泽的动态变化规律 ,提出了传统名茶鹿苑黄茶的最佳闷堆时间为 4~ 7h。色泽试验结果表明 ,引入色相值后 ,能直观地描述黄茶加工过程色泽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9.
黄茶是我国主要的消费茶类之一。黄茶加工步骤为萎凋、闷黄和干燥,其中闷黄是黄茶品质特征形成的关键环节,快速准确对黄茶闷黄度作出判别,对于黄茶加工至关重要。黄茶闷黄工艺影响因子及品质评价技术研究是认识影响因子、品质评价技术与闷黄质量关系的前提。然而,黄茶闷黄体系受自身复杂性和不可直接测定性的限制,目前闷黄品质评价技术普遍存在精确度低、重复性差和操作复杂等问题。综述已有文献表明,温度、含水率、时间及闷黄过程中微生物等环境因素均会影响黄茶品质特征化合物的形成,从而影响其品质。目前常用的品质评价技术主要包括人工感官、成分检测及智能仿生技术。人工感官易受主观因素影响;成分检测专业性强、操作难度大、前处理复杂;智能仿生技术具有简单、快速、无损等特点,可检测黄茶闷黄适度快速高效评价。通过回顾近年来针对黄茶闷黄影响因子及3种主要评价技术研究进展,重点关注闷黄影响因子与黄茶品质成分之间的关联性及智能仿生技术的发展趋势,以期为黄茶标准化和数字化加工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0.
该文主要介绍缙云黄茶的品质特征和扁形黄茶的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