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世界食糖组织执行总裁巴隆日前在哈瓦那表示,在1998/1999年度内,国际食糖市场面临的形势是库存大、需求小、价格低。他说,今年巴西、欧盟、澳大利亚糖料作物丰收,有大量剩余食糖可供出口,中国也将取得丰收而不再进口食糖。近两年来,世界累计剩余食糖达  相似文献   

2.
中国食糖消费状况分析与未来五年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雪  徐欣 《农业展望》2010,6(2):28-32
近几十年来,中国食糖消费总量和人均消费量均呈持续扩大态势,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全球平均水平。在世界食糖消费中占据日益重要位置。但中国人均消费量与世界平均水平差距较大。目前中国食糖消费呈三个明显特征:一是工业消费发展迅速,约占食糖总消费量的65%~70%;二是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区域性特征;三是呈现一定替代性特征,蔗糖消费在一定程度上受淀粉糖等影响。展望2010-2015年的食糖消费状况,结果表明,受人口增长、人均食糖消费增加及生活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未来5年内中国食糖消费量仍会保持4%~5%的速度增长,预计2010年中国食糖消费量约为1430万t,2015年食糖消费量将达到1800万t,中国有望成为世界第二大食糖消费国。  相似文献   

3.
中国糖业发展回顾及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司伟 《世界农业》2004,(3):10-13
中国糖业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由供不应求到供求平衡,并逐渐发展到供过于求。1949年中国产糖量居世界第26位,目前中国是居巴西、印度和欧盟之后的第四大产糖国。从消费量来看,中国是居印度、欧盟、巴西和美国之后的第五大消费国(USDA,2003)。一、中国食糖短缺时期(1949—1978年)由于中国食糖供不应求,国家通过控制价格,限制消费和控制生产的措施来达到供求平衡和市场稳定。食糖实行定量配给和独家经营。这一时期糖业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1958年。1949年中国糖料播种面积12.41万hm2;食糖产量只有20万t(其中红糖17万t)。1953…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世界重要的食糖生产国、消费国和进口国,中国糖业的发展与变化影响着世界食糖市场的格局,同样世界食糖市场格局的变化与发展也会对中国糖业的发展产生影响.本文对世界食糖的生产、消费、贸易和主要产糖国家和地区的糖业生产和政策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旨在为准确把握中国糖业的发展状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1981年世界糖料作物丰收,食糖产量在连续两年减产后又创新记录。食糖国际贸易价格大幅度下降。世界食糖消费量将增加。我国食糖产量占世界第七位,但是人均产量和消费量都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糖料作物单产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提高单产的潜力很大。预测今后数月内国际食糖价格仍将偏低,当前抓紧时机多进口点食糖对我国非常有利。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国食糖进口量占世界食糖进口规模的比重不断攀升,因此食糖的进口贸易有可能存在大国效应,鉴于此,本研究采用VAR模型,就其进行了实证检验与分析。本研究首先对所选用的研究方法、模型、变量,以及数据的平稳性进行介绍分析,构建出了平稳的VAR模型,然后运用脉冲响应分析技术和方差分解技术。研究发现,当前中国食糖进口贸易不存在大国效应。本研究还发现:(1)无论是在短期内,还是在长期内,中国食糖进口激增对国内食糖价格的影响非常大。(2)短期内,国内外食糖的价差,是导致短期内中国食糖进口激增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从长期来看,中国食糖进口主要是为了弥补国内食糖产需的缺口。(3)长期内,随着食糖国际价格的上涨,将会对中国食糖进口规模产生抑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中国食糖的贸易条件,扭转当前食糖进口激增的局面。最后文章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指出不仅要认识到国际贸易大国效应发生的条件,同时还要充分认识到大国效应的两面性。具体到食糖进口管理政策上,可以通过制定一个合理的食糖进口规模和所允许的食糖对外依存度水平,最大限度地利用国际食糖市场和国际食糖产业资源。  相似文献   

7.
世界食糖供过于求由于受到世界金融形势动荡的影响,1998/99年度世界食糖需求将大为减少。这一年度全世界将有190万一250万t的过剩食糖。世界食糖过剩主要是由于亚洲一些国家、俄罗斯和部分拉美国家将减少食糖进口造成的。为限制进口,这些国家对从国外购买食糖课以高额关税,如俄罗斯的关税高达76%。食糖过剩的另一个原因是巴西、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和欧洲一些国家本年度的食糖产量比上一年度有所增加。由于供过于求,目前国际市场上的糖价大幅下跌。国际市场糖价跌至1987年以来的最低价。亚洲大米需求旺盛价格上涨…  相似文献   

8.
1999/2000年度,世界食糖产量预计将创下新纪录,达1.3130亿t,比去年增产2%。这将是世界食糖产量的第6年连续增产。预期中的1999/2000年度巴西、欧盟、印度和澳大利亚的增产只有一部分为中国、泰国、南非和土耳其的减产所抵消。1999/2000年度世界食糖消费总量预计将达1.29亿t,比上一年度增长2%。消费量增长最大的可能在亚洲(特别是印度)和南美。世界食糖出口总量预计将略增加到3480万t。增加的出口量将来自欧盟、巴西和澳大利亚;泰国和南非的出口量将减少。许多主要出口国将面临难题,只得以低价出口,否则只能保持高库存量。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我国食糖消费的快速增长,糖料生产科技水平逐步提高,我国食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08/09年度,我国糖料面积达2665.42万亩,食糖产量达1243.12万吨,食糖消费量达1390万吨,已成为世界上第四大食糖生产国和第三大食糖消费国。尽管我国食糖已基本实现自给自足,但在国际糖业竞争中我国糖业仍处于较低水平,多年来仅有微量食糖出口。  相似文献   

10.
徐雪 《农业展望》2006,2(11):7-13
分别分析了中国食糖在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上的竞争力,指出中国食糖在国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但在国际食糖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分析了影响中国食糖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即食糖生产成本、糖料种植成本、税赋、品质规格和政府农业补贴。指出,由于以上因素的影响,中国加入WTO后,世界食糖将参与中国国内食糖市场的争夺,而中国由于食糖产品质量差、生产成本高却难以走出国门参与世界市场的竞争。总结分析了加入WTO后中国食糖业的变化,提出了提高中国食糖竞争力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食糖进口国。中国食糖进口量的改变是否会引起国际食糖市场上食糖价格的波动,即中国的食糖贸易是否存在"大国效应",这一问题值得深入研究。以"进口贸易大国"和"进口贸易小国"模型为切入点,探讨中国食糖进口类型,然后利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测度中国食糖进口量变化和国际市场食糖价格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结果发现中国食糖进口不存在"大国效应"。最后,对中国食糖产业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从贸易和生产角度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十二五"时期,中国食糖生产继续周期性波动,呈现出先增后减的特点;食糖消费保持稳定刚性增长,产需缺口不断扩大;人均食糖消费稳定增长,突破11 kg/年,但仍大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含糖食品工业发展迅速,工业消费持续增长,成为中国食糖消费的主要推动力。在回顾"十二五"中国食糖消费的基础上,从中国人口数量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和替代品等方面进行分析,预测了中国"十三五"时期的食糖消费形势。  相似文献   

13.
美国是世界甜菜主要生产国之一,其甜菜种植面积仅次于苏联和中国,甜菜总根产量居世界第二位(1987)。近10年来,美国甜菜生产保持着持续稳定的发展,甜菜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全美甜菜总产值已达10多亿美元,在大田作物中列21位。甜菜制糖工业稳中有升,食糖产量逐年增加,并已超过美国第一大糖料作物甘蔗的糖产量,为提高国内食糖消费自给水平作出了积极贡献。美国国内食糖的进口量正在逐年下降。  相似文献   

14.
甜菜是世界两大糖料作物之一(甘蔗),除大洋洲和南极洲外的其它大陆约有43个国家和地区种植甜菜。其生产的食糖约占世界食糖生产总量的29%~30%。为食品、饮料和制药工业等提供了重要的原料。  相似文献   

15.
徐雪 《农业展望》2013,9(6):18-21
2012/13榨季是中国进入食糖增产周期的第2年,国内产需基本实现平衡.但由于国内外价差巨大,国内进口持续增长,使得国内库存高企,进一步导致国内食糖价格阴跌不止,并跌破制糖企业制糖成本,造成全行业亏损.2013/14榨季中国食糖生产将稳中有涨,国际食糖市场库存继续增加,国内外庞大的库存将继续压制全球食糖价格保持低位运行.  相似文献   

16.
简讯     
◆今年粮棉糖播种面积减小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调查,2000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将达1.56亿hm2,比上年增加0.3%。随着种植面积的调整,今年粮食种植面积约为1.12亿hm2,比上年减小1.2%,其中早稻、双季晚稻、春小麦、玉米减幅都在4%以上,高粱、薯类、豆类、谷子播种面积增加;棉花种植面积约为340万hm2,减小近10%;糖料种植面积约为128.5万hm2,比上年减小20.9%。◆印度计划增加食糖出口量印度是世界第二大产糖国,正在谋求重返世界食糖出口市场。印度计划明年食糖出口目标为200万t。这将是1995-96年度以来最大宗的食糖出口。该年度,印度食糖出口量超过1…  相似文献   

17.
我国仅次于巴西、印度列世界第三大蔗糖产区,我国广西仅次于巴西圣保罗列世界第二大产糖省区.甘蔗是我国主要的糖料作物,其面积占我国常年糖料面积的85%以上,产糖量占食糖总产的90%以上,甘蔗产业已成为我国主产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8.
郑国富  朱念 《农业展望》2023,(6):100-104
2001—2022年,中国食糖进口贸易总体保持高速增长,居世界首位。近年来,中国食糖进口贸易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增势迅猛,大幅超过配额限度;来源地数量有限,市场集中度偏高;进口均价持续上涨,贸易条件趋于恶化。新时期,实现中国食糖进口贸易可持续健康发展,需推进国内食糖产业转型升级,增强自给能力;拓展进口来源渠道,优化市场结构;完善进口保障措施,增强供应链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201213榨季国内食糖生产全部结束,全国共生产食糖1306.84万t,较上榨季增加13.47%。201213榨季,全球食糖供给继续过剩和宏观经济衰退使国际糖价跌破37.48美分kg,受累于疲软的国际糖价和国内食糖供给压力,国内糖价面临很大的下行压力。为保护中国糖农和糖厂的利益,商务部201213榨季已先后3次共收储180万t国家储备糖,收储底价为6100元t,但临储政策对中国糖价的支撑作用并不显著,现货价格跌破5500元t,期货价格跌破5000元t。2010和2011年的高糖价刺激了糖料种植面积的扩大,中国糖业协会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糖料播种面积为190.232万hm2,同比增长5.05%,201213榨季连续第2榨季增产。展望201314榨季,由于印度、泰国和俄罗斯食糖增产,预计全球食糖市场将连续第3榨季处于供给过剩状态,未来国际糖价很难出现大幅反弹;国内食糖虽然进入了增产周期使产需缺口进一步缩小,但国内外食糖价差持续位于高位,将继续刺激国际食糖进口,预计新榨季国内食糖将继续面临供过于求的压力。由于目前进口糖是中国食糖供过于求的主要原因,所以201314榨季国内糖价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全球食糖的产量情况。  相似文献   

20.
中国食糖供需现状:当季产不足需、食糖消费继续增长、当季产不足需缺口扩大、食糖进口远超过配额,总供给远大于总需求、食糖库存庞大。中国食糖市场运行新特点:食糖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高价差、超配额进口的情况经常性存在、制糖企业亏损严重、蔗农收入不断下降、食糖的能源属性、金融属性越来越被彰显、国家调控市场的难度加大。根本问题是中国糖业缺乏竞争力,根本出路是必须提升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