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近年来,沙湾县籽用南瓜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成为农民增收的又一个有效途径。目前,全县籽用南瓜年种植面积达1 667公顷。南瓜籽667米2产量为180~220千克,纯收入1 000~1 500元。种植水平逐年提高,种植技术日趋成熟。一、土壤准备1.选地倒茬选择土层深厚、保水肥、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土质疏松的地块,南瓜不宜重茬也不要迎茬,一般以小  相似文献   

2.
棉花西瓜间作是提高棉田效益的种植形式之一,东光县近几年棉瓜间作面积均在2万亩左右,平均亩产西瓜3 000~3 500公斤,亩效益1000~1500元,棉花平均亩产籽棉200~250公斤,亩效益800~1 000元,棉瓜总收入达1 800~2 500元.扣除500元左右投入,亩纯收入1200~2000元.该种植模式适宜黑龙港棉区且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壤土或沙壤土并有水浇条件的地块种植.  相似文献   

3.
江油市夏季种植的蔬菜主要是茄果类,有辣椒、番茄、茄子等.面积最大的是辣椒,面积达14 000多亩.番茄、茄子的面积分别为3 500亩和4 500亩.夏季气温高、湿度大,是各种病虫害发生的高峰时期,如果防治不当,不但会造成蔬菜大幅度减产,影响菜农收益,还可能造成蔬菜农残超标,影响蔬菜品质.笔者通过10多年的实践,总结出了以下茄果类蔬菜病虫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4.
巴彦县地处哈尔滨市东北部,无霜期仅130天左右,为了合理利用当地有效积温,提高复种指数,发展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我们进行了黏玉米//南瓜-秋白菜大垄高效立体栽培模式研究.目前,该模式下的种植推广面积已达3 000多亩,一般亩产黏玉米青穗2 300穗,南瓜3 000 kg左右,白菜6 000 kg左右,亩纯效益3 150元,该模式已成为本地区农民增收的主要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杭州市萧山区设施黄瓜栽培面积较大,常年全区种植面积一般在2万余亩。为了提高种植效益,2014年在本区浦阳镇江南村引进黄瓜津优35进行示范种植,该品种产量及经济性状等方面表现优良,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示范田亩产达5 000 kg,亩产值8 000元,扣除成本2 500元,净收益5 500元。现将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市场对南瓜籽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籽用南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和经济效益也不断提高。现将北屯垦区籽用南瓜滴灌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一、主要技术指标1.产量指标无壳南瓜667米2产量150千克,有壳南瓜667米2产量200千克。2.产量结构667米2保苗2 700~3 000株,收获瓜数2 200~2 300个,单瓜籽重70~100克。  相似文献   

7.
<正>1生产现状永胜县魔芋种植历史悠久,在海拔1 600~2 700 m的山区均有魔芋种植。永胜县幅员面积4 950 km~2,耕地面积26 454 hm~2,山区面积占全县国土面积的71%,土地面积广,适宜种植魔芋。近几年魔芋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产量不断上升,特别是种植本地品种花魔芋,产量更高,全县2016年种植面积26 000亩,产量65 000 t。但本地没有规模加工企业,产出的魔芋大多销往四川、昆明、大  相似文献   

8.
籽用南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林口县耕地面积248万亩,农业种植主要以玉米、大豆为主。由于近几年种植玉米、大豆效益降低,种植面积大量减少。种植籽用南瓜面积越来越大,2016年面积达到40多万亩,为了实现南瓜种植高产高效目标。对南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简介如下:1选地、整地1.1地形:籽用南瓜耐旱怕涝、喜欢偏酸性土壤。应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土质疏松透气性好的地块,10度角的偏坡漫岗地最好。1.2茬口:以玉米、高粱等禾本科作物最好,大豆、马铃薯茬次  相似文献   

9.
<正>棉花是河北省的主要经济作物,2010年前常年种植面积1 000万亩。近年来,由于诸多原因的影响,河北省棉花面积呈逐年下降之势,2015年降至不足500万亩,5年间面积下降超过50%,严重影响我省主产棉区棉农收入。多方综合分析结果显示,河北省棉花生产管理环节繁琐、投入人工多、劳动强度大、种植效益低是造成我省植棉面积  相似文献   

10.
甜葫芦属葫芦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由日本引种后,近几年在我省种植面积发展很快,经济效益非常可观,一般亩效益1,000~1,500元,甜葫芦瓜条主要出口于日本、韩国等地。  相似文献   

11.
正秦皇岛市是河北省生姜生产基地,生姜种植面积2.5万亩,主产区抚宁区是中国调味品原辅料(生姜)种植基地,主要种植品种为山东大姜。近年来,为充实市场花色品种,提高种植效益,本市生姜种植不断寻求突破,在种植模式、种植品种上进行改革探索,其中,大棚小黄姜栽培试验获得成功,效益显著,一般亩产小黄姜4 t,亩收入15 000元左右。现将秦皇岛市大棚小黄姜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小黄姜品种特点  相似文献   

12.
正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气候温暖、平均气温12.3~20.0℃,终年无霜或仅有少数霜日,日照充足,近几年冬季农业快速发展,已形成规模并有继续发展的趋势。在冬闲田单独种植某一作物的种植效益不高,如何在有限的空间提高种植效益是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冬季农业发展中的重要课题。套种能充分利用土壤、水分、光热,是实现双丰收的良好途径,是农业上的一项增产措施,其中番茄套种茴香种植效益显著。为进一步提高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冬季番茄种植效益,笔者2018年探索利用番茄打去下部老叶后的下部空间移栽结球茴香获得成功,实现了番茄、结球茴香双丰收,种植效益显著提高。一般亩产番茄4 000~5 000 kg,亩产结球茴香球茎2 000~2 500 kg、茴香根500~1 000 kg,合计亩产值1.8万~2.8万元,比单独种植番茄亩增收近万元。  相似文献   

13.
近年,球茎茴香生产发展较快,通过试验、示范、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97年球茎茴香开始引进试验、示范种植,亩产球茎茴香1 500kg,产值7 500元,纯效益6 000余元.至2003年推广面积已达1 000余亩.年平均亩产值4 500元,纯收益3 000余元.  相似文献   

14.
蜜本南瓜是重庆市垫江县规模种植的特色蔬菜,种植面积已达10000亩(1亩=1/15公顷,下同)。在指导瓜农生产过程中,笔者总结出蜜本南瓜规范化栽培三大环节的24个技术要点,现介绍如下,供广大农民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加之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达县果蔬产业发展较快,成效显著。尤其是西瓜这种"短、平、快"的经济作物,得到了大面积推广,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呈现出"前快后稳"的发展态势,已经成为部分乡镇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之一。一、发展现状1.面积逐年增加,增收效果明显近10年来,达县西瓜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经济效益也相当可观。2006年,全县种植面积不足1 000亩,2013年已扩展到近5 000亩,面积较大的基地涉及  相似文献   

16.
一、黑龙江垦区林业发展现状 黑龙江垦区现有林地面积1310万亩,其中人工林800万亩,森林覆盖率15.4%,活立木蓄积达4000万立方米.近年来,垦区林业经济不断发展,经济林面积和品种不断增加,经济林面积达65276亩,年亩均效益300元左右.食用菌养殖、中草药栽培、山野菜种植和野生动物养殖等林下产业迅速发展,成为职工增收的新途径.其中,中草药种植面积达179420亩,年亩均效益在600元左右;人工种植山野菜68155亩,年亩均效益5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17.
武山县韭菜种植历史悠久,目前种植面积已发展到5万亩,为了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单位面积经济效益,经过试验示范,总结出了一套高产高效立体套种模式:韭菜套种甘蓝(菜花)种植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这种高效模式下,韭菜亩平均产量3 500kg左右,产值5 600元,亩纯收入4 500元(生产性费用1 100元);甘蓝(菜花)亩产量2 500kg(2 000 kg),亩产值平均在2 000元(2 200元)左右(生产性费用500元)。亩总产值达7 600元(7 800元),纯收入6 000元以上。现将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1试验背景露地地膜辣椒是山西省定襄县多年形成的优势产业,主要分布在受禄乡和季庄乡,产业带动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具有强劲的发展势头,户均种植均在10亩以上,大多在30~50亩,100亩以上的种植户常年稳定在60户左右。全县种植面积稳定在1.0万亩~1.5万亩之间,占全县蔬菜种植面积的40%~60%,常年平均售价在8.0元/kg,亩均销售收入在2 400~3 000元之间,是农民增收的朝阳产业。  相似文献   

19.
以玉米新品种翔玉18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种植密度(2 500株/亩、3 000株/亩、3 500株/亩、4 000株/亩、4 500株/亩),通过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翔玉18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确定该品种的适宜种植密度,为农业生产和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翔玉18在兴山地区最适宜种植密度为4 000株/亩,该密度下的产量为785.78 kg/亩,综合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20.
小型南瓜贝贝近年来在昌乐地区栽培面积不断扩大,2015年播种面积已达2万亩。早春拱棚保护地栽培,亩产量在4 000~4 500 kg;延至第三茬采收,亩产量可达5 000 kg,产值在1.5万~2.0万元。其生产管理水平及经济效益处于山东省领先水平,已形成了从品种选择、环境调控、植株调整、保花保果、肥水管理到病虫害防治的一套成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