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耕地撂荒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出现明显的耕地撂荒现象,并展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众多学者从不同方面对耕地的撂荒现象进行了研究。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对比法梳理耕地撂荒的研究成果,结果表明:(1)目前对耕地撂荒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普遍认为耕地撂荒现象具有分布广、数量多的特点。(2)耕地撂荒主要受经济、社会发展驱动;务农机会成本高、种地比较利益低下与耕地边际化是耕地撂荒的根本原因;农村劳动力析出导致的农村农业劳动力减少是耕地撂荒的直接原因。(3)耕地撂荒的影响因素大致可以分为4个方面:社会经济因素、农户自身特征、自然因素、农业生产环境。(4)耕地撂荒的效应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和经济2个方面,经济方面以定性研究为主,缺乏定量研究。(5)针对耕地撂荒的建议大致归纳为: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因地制宜实施惠农政策,提高土地流转市场化程度,建立耕地撂荒惩罚机制与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多个方面。(6)在耕地撂荒区域比较与遥感监测技术开发;耕地撂荒时空演变、趋势模拟与风险评估,耕地撂荒的生态、经济效应及政策研究等方面还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农业生产劳动力不足造成的越来越多的耕地撂荒现象,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成本视角,分析了务农与务工的机会成本、规模化耕种成本、规模化流转交易成本、农村劳动力流动成本对农村耕地撂荒现象的影响机制,揭示了耕地撂荒背后的成本问题。结果表明,务农机会成本高、规模化耕种成本高、规模化流转交易成本高、劳动力流动成本高是影响我国耕地撂荒的主要原因。应缩小务农与务工的机会成本差距,降低耕地规模化和耕地规模化流转交易成本,以解决农村耕地撂荒问题。  相似文献   

3.
基于甘肃省农村耕地撂荒问题,采用问卷调查及走访的方式对白银市头寨镇等4个市31个乡(镇)的400个农户耕地撂荒问题进行调查分析。调查发现: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下降、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是造成耕地撂荒问题主要因素,另外,村干部指导以及耕地人为破坏也影响了耕地的有效使用。为解决农村耕地撂荒问题,需要加强村干部的领导作用和对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同时确保合理利用耕地,依法强化监管,彻底消除农村耕地撂荒现象。  相似文献   

4.
张珍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6):82-85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输出,农村耕地呈现大面积撂荒.根据静宁县最新土地调查成果,运用GIS技术研究了该县耕地撂荒现状及空间分布特征,以及耕地撂荒产生的原因,据此提出了解决耕地撂荒的对策建议,这对解决静宁县耕地撂荒问题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弃耕撂荒现象在我国西南贫困山区频繁发生,找出其成因并采取相应手段已成为遏制弃耕撂荒的关键所在.本文基于重庆市酉阳县两乡四村实地调查,采取参与式评估、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等方法,分析农户弃耕撂荒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重庆市酉阳县两乡四村弃耕撂荒现象严重,弃耕撂荒率高达90.71%.其成因与其他地区存在共性特征,如非农就业机会多、传统农业收入低、耕地自然条件差、农户文化水平不高等,也存在区域个性特征:如务农成本低下导致农户从事养殖,自然条件差导致耕地破碎不规整难以实现机械化产业化、生产条件差及基础设施不完善导致农户前往耕地劳作时间长耕作不便、农户文化水平不高导致没有风险预防意识以及对新技术不甚了解而难以获得应有利润等.在共性与特性因素的综合驱动下,土地利用方式发生转变,耕地不再具有经济生产能力,出现农地边际化现象.而在西南贫困山区一带,农地边际化的主要表征形式集中体现在弃耕撂荒上.  相似文献   

6.
耕地数量的日益减少,较多农村劳动力的外出以及农产品的价格持续降低等缘由,造成农村耕地的撂荒面积逐渐增多。耕地撂荒导致了土地盐碱、干旱以及瘠薄等状况,对于土地的品质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好地变成差地,熟土变成生土,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水土流失,对粮食安全造成了非常的大的威胁。对于此问题,本文重点研究了当前耕地撂荒问题所形成的原因,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7.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大量劳动力转移,造成农村脑山地区耕地撂荒,影响粮食生产。本文就农村出现的脑山耕地撂荒现象进行调查分析,提出对策和意见。  相似文献   

8.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大量劳动力转移,造成农村脑山地区耕地撂荒,影响粮食生产。本文就农村出现的脑山耕地撂荒现象进行调查分析,提出对策和意见。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乡发展快速推进,全球范围内耕地撂荒已成为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的重要趋势之一,深刻改变了农村土地景观,对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也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利用湟水流域上游36个样本村农户的调查问卷数据,在农户类型划分的基础上,运用logistic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从自然、社会等方面分析不同类型农户撂荒耕地的原因,探讨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湟水上游耕地撂荒比较普遍,撂荒农户占比为10.74%,所有农户撂荒面积占总耕地面积比为3.08%,但撂荒农户撂荒面积占撂荒农户耕地面积比高达24.01%,撂荒地主要集中在峡口附近和农牧交错带,平坦地区和距离西宁市较近的地区撂荒较少。耕地撂荒的主要因素为耕地坡陡无法开展机械作业、土地贫瘠和耕地距离远3种;在众多影响因素中自然因素占据主导,其次是农户自身特征因素,最后是社会经济因素。农户会根据耕地特征和自身条件将耕地效益发挥到最大化,同时也会结合现实条件对耕地进行选择性撂荒,故耕地撂荒情况在不同类型农户之间差异明显。不稳定型农户户均撂荒面积最少,稳定型次之,基本型最多。而拥有耕地的数量以及转出面积和退耕面积是不同类型农户撂荒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研究区内退耕耕地并未完全落实,导致大面积耕地处于荒芜状态。因此,提出需加强耕地保护和补偿、完善土地流转等相关法律制度,大力建设具有农村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模式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经过多年的耕地保护,耕地数量和质量获得较大的提升,但受青壮劳动力析出,务农人口老龄化的影响,耕地撂荒问题成为耕地保护亟待关注的新问题。面对日益严峻的耕地撂荒问题以及乡村振兴的发展要求,耕地撂荒风险评价及治理措施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粤北山区兴宁市为例,从基础条件、自然地理环境、土壤质量和基础设施四个方面选取指标:并构建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撂荒风险测度,探析不同撂荒风险耕地特征,最后提出分类治理对策。结果表明:耕地撂荒风险测度模型PCM系数为72.8%,能较好地测度耕地撂荒风险;兴宁市约三成耕地为高撂荒风险状态,其主要分布在土壤质量较差、基础设施条件不完善、耕作便利性较差的高海拔坡耕地上,且主要为田块细碎、形状不规整的旱地。为避免耕地大规模撂荒,建议建立耕地撂荒风险动态监测体系,加强土地流转,通过扶持种植大户,吸纳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等方式推广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11.
土地流转是突破低效率用地的有效途径,解析山区耕地流转特征可为推进山区耕地高效利用提供决策支撑.采用参与式农村评估(PRA)获取巫山县农户数据,并从农户尺度统计分析研究区耕地流转特征及分布,研究显示:1农户流转规模对撂荒及实际耕种的影响表现为流转规模越大,撂荒地越少,耕种面积就越大;撂荒普遍存在于不同耕地流转类型之间.2不同生计类型农户其家庭规模、劳动力配置、家庭年龄结构及收入结构等影响耕地流转;且主导耕地流转类型及流转规模的因子随不同生计类型农户而不同.3耕地流转区主要集中在距农户居住地0.5km以内,0.5km以外的耕地多以撂荒为主,山区耕地呈连片种植趋势.  相似文献   

12.
基于CFD和CHFS微观农户数据,利用Ordered Probit模型实证分析农户耕地撂荒的区域差异及驱动因素。研究发现,非粮食主产区显著高于粮食主产区,西部地区显著高于东中部地区;户主老龄结构和身体健康程度以及耕地细碎化对全国农户耕地撂荒影响正向显著,农业劳动力规模、土地转出规模和撂荒机会成本对全国农户耕地撂荒影响负向显著;驱动各地区农户耕地撂荒的因素存在差别。耕地撂荒的根本原因是我国农业弱势地位和农民的老龄化问题,区域差异的原因是区域发展失衡、人口迁徙和"三农"问题的深层次体现。因此要通过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来解决耕地撂荒。  相似文献   

13.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是宝贵的不可再生的资源。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地处西北黄土高原的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农村地区不同程度出现耕地撂荒现象,给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共建小康社会带来了严峻挑战,已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结合中央省市关于稳定粮食生产,积极推进撂荒地复垦复耕的相关要求,通过对兰州市农村耕地撂荒情况的深入调研,针对兰州市种地劳动力缺乏、种地积极性差、缺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宣传引导、精准建立撂荒地台账、开展农田综合整治工程、发展特色都  相似文献   

14.
土地是人类长期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有限资源。近年来,农村出现了耕地撂荒的现象,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为进一步探索耕地撂荒问题,文章以四川省中江县石龙乡鱼山村六社为例,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造成耕地撂荒的主要原因是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种粮收益少,等等。并针对原因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丘陵旱地套作小麦机播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技术背景 丘陵旱地套作小麦种植面积占我省小麦种植面积的绝大部分,然而,随着该区域农村主要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农业生产劳动力短缺,人工劳动力成本大幅度增加,以往的精耕细作已不再适应当前农村劳动力结构现状。小春生产出现滑坡,种植粗放,套作小麦有效穗常不足10万/亩,亩产在200kg/亩左右徘徊,个别地方甚至出现小春这一季耕地撂荒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当前贫困山区农地撂荒现象普遍,威胁区域粮食安全,揭示农户耕地流转的影响因素,有助于政府采取合理的激励措施促进农地有序流转,缓解耕地撂荒;因此,本研究以重庆市酉阳县为例,利用Tobit模型分析农户耕地流转面积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耕地流转现象普遍,但耕地流转规模较小,多为无偿方式,对解决耕地撂荒作用有限;由于山区农业生产条件差,农户生计非农化抑制农户经营耕地,会加剧耕地撂荒问题;此外,户主年龄、家庭规模、农业收入、平均地块面积对农户转入和转出耕地面积均有显著影响,而家庭纯收入仅对耕地转出面积有显著正向影响,经营耕地面积和微耕机仅对耕地转入面积有显著正向影响。由此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由于我国工业化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耕地被征用以满足适应急剧增长的建设用地规模。在我国目前耕地保护形势极端严峻的情况下,一些经济、社会、自然因素导致的承包地闲置浪费的情况仍然屡见不鲜,耕地撂荒现象也愈演愈烈,诱发耕地撂荒的因素各不相同,本文对当前农村耕地撂荒的原因进行剖析,并为解决农村土地撂荒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有效解决耕地撂荒问题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本文以广东省为例,以耕地撂荒问题为研究对象,总结归纳出农业生产效益低、农田基础设施不完善、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农村劳动力人口流失等是广东省耕地撂荒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针对性提出了利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提高种植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完善农田基础设施、释放政策红利、促进土地流转、振兴乡村产业、改善人居环境等建议,以期为广东省乃至其它地区的耕地撂荒治理提供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9.
秀山县农村耕地撂荒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耕地撂荒直接关系着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村经济发展,结合秀山县农村耕撂荒的现状,分析了造成耕地撂荒的主要原因,提出了遏制耕地撂荒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耕地撂荒是土地利用的负极端化,可能影响我国粮食安全和改变农村面貌。因此,研究耕地撂荒对更新我国农村农业景观有一定促进作用。本文基于CNKI数据库,运用文献分析法,以耕地撂荒原因—影响—对策思路完成。结论:(1)撂荒原因、对策、影响几乎贯穿所有学者的研究,农业效益低是学者普遍认可的内在原因;(2)耕地撂荒在一定程度上表示浪费耕地资源,影响我国粮食安全,但在生态脆弱区,有利于生态环境的自然恢复;(3)土地流转是解决耕地撂荒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