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秸秆还田免耕撒播小麦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秸秆还田免耕撒播小麦与常规机播同田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秸秆还田免耕撒播技术具有较好的节资、增产和增收优势。通过试验研究 ,初步分析了秸秆还田免耕种植小麦技术的增产增收机理  相似文献   

2.
该技术是在大、小春两季水稻、小麦 (油 )收获后 ,及时将秸秆覆盖还田 ,免耕抛栽水稻或撒播小麦 (油菜 )。介绍了该技术在前茬作物收割后 ,秸秆覆盖还田 ,抛栽水稻及撒播小麦或油菜的具体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稻田秸秆覆盖免耕沃土技术,是指水稻、小麦或油菜两季种植连续免耕栽培,稻、麦、油收获后,及时将秸秆均匀覆盖还田,水稻采用抛栽,小麦、油菜实施撒播的一项稻田保护性耕作技术。该技术适合在有水源保证的两季田中大面积推广应用。井研县最近几年在四川省农业厅土壤肥料与生态建  相似文献   

4.
小麦免耕浅旋机播高产示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的精量匀播是夺取小麦高产的关键技术之一。近年来在成都平原先后示范推广了翻耕简易机播、免耕撬窝点播、免耕撒播稻草覆盖等实现精量匀播的栽培技术,但推广普及后精量匀播的效果都不太理想,特别是翻耕简易机播和撬窝点播还费工费时,推广难度较大。免耕撒播稻草覆盖技术,因操作容易,便于推广,但匀播质量较差,而且易于倒伏,不利于高产栽培。因此,在小麦高产创建示范过程中,经大量的试验筛选和研究,示范推广了小麦免耕浅旋机播高产集成技术,基本能实现精量匀播和提高小麦产量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提高丘陵旱地小麦机播技术应用效果的农艺措施,分别在免耕、旋耕和翻耕条件下,设置秸秆覆盖和不覆盖,研究耕作措施对机播小麦播种质量、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及其综合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旋耕和翻耕的覆种效果好,断垄率和晾籽率低,但免耕的出苗率高,苗全;且免耕能促进小麦分蘖发生和有效穗形成,有较大的LAI,较高的生物产量和花后干物质积累,显著增产;秸秆覆盖能促进田间出苗,各群体质量指标均优于不覆盖,有显著的增产效应。综合指数分析表明,免耕+秸秆覆盖具有投入少、出苗质量好、群体质量优、产量高等优点,是四川丘陵旱地机播小麦适宜的配套耕作措施。  相似文献   

6.
砂姜黑土区秸秆还田对玉米生育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在淮北砂姜黑土区推广小麦玉米秸秆全量还田技术,采用大田定位试验,设置小麦玉米秸秆不还田、小麦玉米秸秆单季还田和小麦玉米秸秆两季还田4种秸秆还田方式,研究了小麦、玉米秸秆全量粉碎还田对机播夏玉米出苗、生育、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玉米秸秆两季还田处理2008和2009年玉米出苗数分别比对照高3.25%和11.98%;出苗均匀度、株高整齐度、幼苗素质和耕层土壤含水率均高于对照,最终2008和2009年玉米产量分别较对照提高了7.92%、9.51%,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8.15%、9.48%。可见,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秸秆两季全量还田有利于玉米生长发育,提高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7.
黄芳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21):71-71,174
小麦稻坂田免耕机开沟撒播稻草覆盖技术具有保墒、保温、抑草、提升肥力等重要作用。试验探索了小麦免耕栽培及秸秆还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8.
正小麦简化免耕栽培技术是针对当前黄淮海一年两熟地区玉米季秸秆还田量大、整地播种质量差、频繁机械作业导致耕作层变浅、犁底层加厚及小麦生产成本偏高等问题研究建立的。该技术体系以"重种轻管、简化栽培"为核心,通过融合"免耕技术、秸秆覆盖技术、种肥同播技术、浅播精量播种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等关键技术,在减少作业次数、降低作业成本的同时,实现小麦一播全苗,达到苗齐、苗匀、苗壮,有效解决当前旋耕播种小麦基肥撒施利用率不高的问题,避免深播苗、悬空苗、疙  相似文献   

9.
小麦带状免耕施肥播种技术是对玉米秸秆还田后的地块进行少耕播种的机械化技术,通过将小麦带状免耕施肥播种技术与小麦机条播技术和小麦撒播耕作技术模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具有培肥地力、提高播种质量、蓄水保墒、省工、省时、节本增效等特点,与对照小麦撒播田相比增产1 532.1 kg/hm2,增产率23.41%,增加产值3 064.2元/hm2。  相似文献   

10.
水稻免耕套播生态技术是在夏熟作物(麦子、油菜)生长后期,采用自然农法原理,将处理后的稻种直接撒播在麦田(油菜田)地表,稻麦(或稻油菜)共生,收麦时留超高茬30cm左右,自然竖立,其余麦秸秆就地撒开或就近埋入套沟内(人工收割的油菜秸秆就地撒开),任其在稻作期自然腐解,秸秆全量还田。该技术不耕田、不整地、不育秧、不栽秧,秸秆自然还田,可提高农田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1.
小麦稻草覆盖免耕栽培,通常是中稻收获后,在稻田土表直接进行小麦条播、撒播,播前化学除草、施肥,播后稻草覆盖,后期科学管理的一项配套高产高效简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小麦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属于近年来推广的配套高产高效简化栽培基础,主要是在收获中稻之后,直接在稻田土表实施小麦撒播、条播,在播种前进行施肥、化学除草等,播种之后覆盖稻草,播种后期实施科学管理的一种方式。本文对稻草覆盖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优点进行简要分析,并分析相关技术的实施步骤,旨在提高种植的产量。  相似文献   

13.
<正>从2005年起,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大力推广两季田免耕稻草覆盖秋洋芋套作油菜模式,经连续两年抽样测产,平均亩产秋洋芋1350千克,亩产油菜137.3千克,实现了增产增收。该模式主作为油菜,将两季田秸秆还田免耕栽培技术、水旱轮作与秋洋芋-油菜套作技术有机地结  相似文献   

14.
2004~2009年,在成都平原麦稻轮作区研究了不同周年耕作模式(周年翻耕无秸秆还田、小麦免耕稻草覆盖还田+水稻旋耕无秸秆还田、麦稻周年免耕秸秆全量还田、麦稻周年垄作免耕秸秆全量还田)对作物产量和土壤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模式间小麦产量差异较小,水稻产量差异较大;免旋结合稻草覆盖还田模式年际间水稻产量较其他模式稳定。麦稻关键生育阶段0~30 cm土层速效养分含量模式间差异较小;免旋结合稻草覆盖利于土壤表层有机质积累。周年免耕秸秆全量还田模式20 cm处紧实度降低,渗水速率增大,保水性能下降。研究结果说明,不同耕作模式下土壤养分供给能力不是影响作物产量的主要因素,因土壤物理性质变化导致水分下渗差异是水稻产量差异的重要原因,免旋结合稻草覆盖还田模式似乎更利于麦稻轮作田生产能力的稳定。  相似文献   

15.
张傲 《农村百事通》2010,(13):50-51
<正>免耕机播是保护性耕作的关键环节,因为播种质量关系到出苗率和分蘖率,直接影响到穗数和产量,在大量甚至全量秸秆和残茬覆盖条件下,要实施免耕机播同时保证质量难度确实  相似文献   

16.
李鑫  谢定仙 《农技服务》2011,28(6):756-757
研究了不同覆盖物和不同栽培方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覆盖小麦秸秆产量最高,达12 247.5 kg/hm2,其次为免耕起垄覆盖小麦秸秆(10 954.5 kg/hm2),免耕覆盖稻草最低,为10 894.5 kg/hm2,因此,在推行玉米免耕覆盖栽培时,以免耕或免耕起垄覆盖小麦秸秆最好。  相似文献   

17.
张松兰 《农家参谋》2013,(10):12-12
小麦免耕播种是在前茬作物秸秆粉碎还田覆盖地表后,未经任何耕作的田间进行的复式作业,一次完成破茬、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多道工序。与传统耕作播种相比,免耕播种对土壤的辗压破坏次数少,动土量少,表层土壤虚实相间,苗带镇压密实,节本增效,保护环境。近几年,菏泽市不断加大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力度,小麦免耕播种面积已达7.8亿平方米。  相似文献   

18.
秦名芳  苏迅 《农家参谋》2011,(12):33-33
免耕播种是今年河南省滑县麦播的一大亮点,这种省工、省钱、省力的新技术让农民尝到了科技种田的甜头。 近年,滑县每年小麦播种面积稳定在170万亩左右,为了提高播种效率,节约生产成本,滑县大力推广小麦免耕施肥播种新技术。免耕播种法又称“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法”,它采取免耕、少耕及秸秆覆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通过"免耕与秸秆覆盖对土壤结构和理化性状的影响"试验,分析研究了在露地免耕、秸秆覆盖与耕翻三种油菜种植方式下种植油菜前后的土壤肥力状况.结果表明,实行秸秆覆盖免耕处理的油菜田土壤的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20.
稻草覆盖还田免耕栽培技术,是集沃土工程、节水农业和生态保护于一体的稻田耕作新型技术模式,它集成了秸秆还田、节水灌溉、水稻抛栽和小麦(油菜)撒播等几项省工、省水、省钱的先进技术。由于该技术模式操作简便,应用效果好,群众易于接受,目前已作为一项农业重大技术开始大面积推广。 稻草覆盖还田免耕栽培技术有三大突出优点:第一,大大地降低农民种田的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