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免疫学检测技术,分子杂交和PCR技术在旋毛虫病诊断上的应用研究,详尽阐述了国外用DNA重组技术研制诱毛虫基因重组抗原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2.
为了适应生产、科研、教学等工作的实际需要,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徐宜为副研究员编写了《免疫学检测技术》一书,科学出版社将于1991年上半年出版发行。作者在1979年出版的《实验免疫学技术》的基础上,博纳免疫学检测的各种新技术,增添了十余万字的新内容。全书有40余万字。其特点是:内容系统,资料丰富,文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也越来越高,对牛奶的质量安全也逐渐重视起来.本文综合阐述了免疫学技术在牛奶质量安全检测中的研究进展,介绍了酶联免疫技术、免疫荧光技术、免疫胶体金技术、免疫-PCR技术、免疫芯片技术在牛奶质量检测应用中的优缺点,旨在为进一步开展免疫学技术在牛奶质量检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疾病的检测和诊断是禽病防治的重要任务之一。免疫检测是指利用免疫学原理与技术,结合家禽特有的免疫特性,检测家禽抗原、抗体、补体、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等体液免疫指标以及免疫细胞活性,并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分析,可以为疾病临床诊断、分析病情、调整饲养、管理、治疗和处理,以及对预后的判断提供重要的参考。在家禽饲养的过程中,如何利用家禽免疫学检测手段,监控不同养殖状态的家禽的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功能,并使用科学分析和判断各项免疫学指标,得出对疾病进程的判断尤为重要[1-5]。本文旨在通过介绍目前常用的家禽免疫学检测技术及其要点,为临床禽病检测提供一些理论与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饲料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饲料检测新技术的发展和研究为保证饲料质量和饲料安全提供技术支持。文中介绍了饲料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及饲料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重点介绍了近几年化学分析技术和生物技术在饲料检测中的应用。其中化学分析检测技术中介绍了光谱技术、色谱技术和质谱确证技术在饲料分析中的应用,生物技术检测技术主要介绍了免疫学检测方法、以DNA为基础的检测方法和微生物分析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6.
饲料安全生产不仅影响饲料行业的有序发展,还直接关乎畜禽健康,是我国畜牧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饲料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为饲料安全提供了保障。为此,本文简述了饲料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免疫学技术、PCR检测技术、生物传感器技术和基因芯片技术,以期为饲料安全检测技术的推广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犬细小病毒生物学特征及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犬细小病毒(CPV)所引起的疾病在世界范围内流行,临床主要表现为犬的肠炎和心肌炎。CPV属于单股负链的自主复制的细小病毒属成员,其基因组可编码两种结构蛋白和两种非结构蛋白。CPV的主要检测方法有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和免疫学检测方法,其中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包括常用的PCR检测技术、核酸杂交检测技术及近年发展起来的LAMP检测技术及NASBA检测技术。免疫学检测方法主要包括ELISA检测技术、胶体金检测技术、血凝试验、免疫荧光检测技术及未来可用于CPV检测的生物条形码检测技术。新技术的应用必将为临床控制CPV找到更为有效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8.
动物病原高通量检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规模化养殖业迫切需要动物病原检测技术高通量化.高通量检测技术具有高通量、自动化、微量化等特点.病原高通量检测技术可分为高通量免疫学检测(检测抗原)和高通量分子生物学检测(检测核酸)两大类.论文对近年来报道的用于动物病原高通量检测的基因芯片技术、抗体芯片技术、液相芯片技术、流式细胞术多色荧光分析技术、变性高效液相色谱...  相似文献   

9.
针对免疫学检测技术的原理、临床意义及其在畜禽疾病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免疫荧光检测技术及其在寄生虫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疫荧光技术(immunofluorescence technique)是在生物化学、显微镜技术和免疫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检测技术,是用荧光标记的抗体或抗原与被检样品中相应的抗原或抗体结合,在显微镜下检测荧光,并对样品进行分析的方法。它把显微镜技术的精确性和免疫学检测的特异性、敏感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一方法的特点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作为一种快速诊断方法,目前广泛应用于病毒、细菌病的诊断,也是许多动物寄生虫病(如弓形虫病)的常规诊断方法。随着标记抗体、抗原的普及,免疫荧光技术在寄生虫病诊断方面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相似文献   

11.
十三五时期,食品安全问题受到了普遍关注与各级政府的重视。其中,食源性致病菌是食品卫生问题的主要源头,对其进行早期及时检测,可以有效预防疾病发生和准确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免疫学检测技术、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生物传感器检测技术、代谢学检测技术、噬菌体识别检测技术等。本文总结了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虽然检测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但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仍需不断改进。  相似文献   

12.
蚕病检测中免疫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有关应用免疫学技术蚕病进行检测的研究。根据已有研究和养蚕业的特点,认为家蚕微粒子病的检测是一项非常值得研究的技术。家蚕微粒子病检测的技术根本是解决基于实际应用条件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兽药在降低畜禽发病率与死亡率,提高畜禽养殖经济效益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随着兽药品种和数量不断增加,以及兽药甚至违禁药品在临床中的大量滥用,兽药蓄积在动物机体及其动物产品中造成兽药残留,由兽药残留导致的微生物耐药性、生态环境毒性、食品安全等问题日益受到重视。故加强兽药残留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对保障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现代免疫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兽药残留免疫学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14.
饲料中微生物污染阻碍畜牧生产的良性发展。微生物检测时控制污染的源头,快速有效的检测方法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饲料安全。根据国内外已发表的文献和最新的研究进展,本文总结了动物饲料中微生物污染快速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基于基因技术的检测、基于免疫学方法的检测以及基于蛋白质技术的检测。  相似文献   

15.
弓形虫病是世界分布最广泛的一种人兽共患病,此病在温暖潮湿的地区感染率极高,所以建立高效敏感的检测方法是非常必要的。目前,国内检测弓形虫病的技术有多种,其中以免疫学技术为主。虽然病原学检测方法的敏感性高,特异性强,但其成本高,对人体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所以并不适宜推广。近年来,通过对弓形虫表面抗原的大量研究,检测弓形虫病的免疫学技术也有了显著提高。从敏感性差、操作复杂到现在的特异性强、快速简便,从单一抗原的检测到现在的多表面抗原的检测,无疑为检测弓形虫带来了新的思路。论文主要对检测弓形虫的ELISA、改良凝集试验以及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畜禽肠道中常患有多种寄生虫,可影响动物生长发育甚至造成死亡。检测肠道寄生虫对畜禽疾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根据畜禽常见肠道寄生虫的流行情况,从病原学鉴定、免疫学诊断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畜禽肠道寄生虫检测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生产实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概述了布鲁氏菌病的实验室检测方法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病原分离、免疫学检测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荧光偏振试验(FPA)、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技术)、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GIGA)、补体结合试验(CFT)、新型可视化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技术)和PCR技术等,希望可为布鲁氏菌病基层实验室检测的技术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动物疫病影响了畜产品生产。甚至威胁到了人类健康。所以,国内外都将动物疫病监控提升到了重要位置,抗体检测技术已经得到普及。免疫学抗体检测技术除了能应用疫病的初步诊断,在疫病的监测、疫情的预警、免疫的质量评估、疫病的控制发挥重要作用。1抗体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19.
禽流感作为禽类的烈性传染病,该病的暴发不仅对养禽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还威胁到世界的公共卫生安全。2013年暴发的H7N9的禽流感疫情及2014年报道人感染H5N6流感死亡案例,使医学工作者高度重视禽流感病毒的检测技术。本文就当前常用的禽流感病毒检测技术及国内外新报道的检测技术展开综述,包括病毒分离鉴定、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和免疫学检测技术,为禽流感的监测、防控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流感在全球范围的频繁暴发,使科研工作者关注的焦点转移到对流感病毒进行方便、快速、准确的鉴定上.论文介绍了国内外流感病毒的检测方法,重点介绍了免疫学检测方法,尤其是酶联免疫法和胶体金免疫标记法.通过对各方法优缺点的比较,提出了免疫学检测方法在方便、快速检测流感病毒方法中的特有优势,尤其是胶体金免疫标记法和酶联免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