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索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Bb 080717菌株对榕母管蓟马Gynaikothrips ficorum的毒力效果,进行了该菌对榕母管蓟马成虫和若虫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接种后8d,该菌株4.5×108孢子/mL浓度对榕母管蓟马成虫的累计死亡率是86.77%,致死中浓度(LC50)是2.268 6×105孢子/mL,最短致死中时间是4.37 d;对若虫的累计死亡率是84.35%,致死中浓度(LC50)是2.468 4×105孢子/mL,致死中时间是4.53 d.说明球孢白僵菌Bb 080717菌株对榕母管蓟马具有很高的毒性,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室内采用虫体喷菌法,测定了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SJ-05菌悬液及其微胶囊剂对不同昆虫幼虫的致病力。SJ-05菌悬液对枸杞负泥虫Lema decempunctata幼虫的LC50为3.45×107个/mL孢子;SJ-05菌悬液及其微胶囊剂对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s superans幼虫的LC50分别为2.92×107个/mL和1.03×107个/mL孢子;对沙棘木蠹蛾Holcocerus hippophaecolus幼虫的LC50分别为9.79×106个/mL孢子和2.95×106个/mL孢子。菌株SJ-05对不同昆虫的致死中浓度不同,对沙棘木蠹蛾幼虫的致死中浓度低,致病力强。微胶囊比同浓度分生孢子悬液的致病力更强。  相似文献   

3.
松褐天牛成虫高毒力病原真菌筛选及林间感染试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选用 7株虫生真菌对松褐天牛成虫进行了生物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菌株的毒力存在差别 ,其中以金龟子绿僵菌Ma83菌株的毒力最强 ,校正死亡率及感染率分别为 1 0 0 %和 79% ,致死中时LT50 为 5 2 4d ,致死中浓度LC50 为 1 3 8× 1 0 6孢子 /mL。松褐天牛虫体不同部位接触白僵菌Bb2 0 2 1无纺布菌条的感染试验表明 ,触角、口器、足和腹的感染率依次升高 ,致死中时依次下降 ,表明足与腹部是白僵菌感染天牛成虫的主要部位。林间感染试验表明 ,球孢白僵菌Bb2 0 2 1菌株有较高的致病力  相似文献   

4.
疑山郭公虫对纵坑切梢小蠹捕食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疑山郭公虫对纵坑切梢小蠹成虫捕食量及对纵坑切梢小蠹繁殖过程和繁殖率的影响.在室温为22~24 ℃条件下,繁殖期疑山郭公虫平均每天可捕食纵坑切梢小蠹成虫0.61±0.043头.在实验室内,先将纵坑切梢小蠹引入云南松新鲜木段,7 d后再引入疑山郭公虫成虫.结果表明:疑山郭公虫成虫对纵坑切梢小蠹成虫的产卵过程形成干扰,从而导致后者繁殖率下降.疑山郭公虫幼虫可以捕食木段内纵坑切梢小蠹幼期各虫态,捕食率为8.3%.在野外,将疑山郭公虫成虫放到受到纵坑切梢小蠹危害的树干上,再用尼龙网将其包裹起来.研究结果表明,疑山郭公虫对树干内纵坑切梢小蠹幼期(幼虫和蛹)的捕食率大体为10.6%.疑山郭公虫对繁殖期纵坑切梢小蠹的影响主要包括捕食繁殖期纵坑切梢小蠹成虫、干扰纵坑切梢小蠹繁殖过程以及捕食纵坑切梢小蠹幼虫等.研究初步认为,疑山郭公虫对纵坑切梢小蠹种群增长具有明显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肋果茶提取物对纵坑切梢小蠹的毒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肋果茶Sladenia celastrifolia提取物对纵坑切梢小蠹成虫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肋果茶提取物杀虫的作用方式比较复杂,除胃毒作用外,可能还有内吸、拒食等作用.云南松树梢经肋果茶提取物水溶液浸泡,在室内条件下,对纵坑切梢小蠹成虫的致死中浓度(LC50)(剂量)15 d时为6.781 g/L,20 d时为1.316 g/L.  相似文献   

6.
使用4种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在室内对美国白蛾5龄幼虫进行了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白僵菌菌株Bb11对美国白蛾有较高的侵染效果,同时明确了其致死中浓度(LC50)。田间试验表明,浓度为5×108孢子/mL的白僵菌防治效果为89.8%,浓度为1×109孢子/mL的白僵菌防治效果为94.2%,浓度为2×109孢子/mL的白僵菌防治效果为96.9%。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应保持一定的孢子浓度以保障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在室内利用不同浓度的球孢白僵菌Z28菌悬液对小蠹的幼虫和成虫进行了感染,随浓度增加幼虫和成虫死亡率均随之增加.在相同条件下,白僵菌侵染幼虫能力高于成虫,侵染致死时间幼虫也短于成虫.在室外使用涂刷和注菌2种方式对小蠹虫进行了防治.浓度为0.1亿孢子/mL和1亿孢子/mL利用注菌方式防治小蠹效果明显高于涂刷;但当浓度达到10亿孢子/mL时,2种接菌方式之间无显著差异.经过连续3年监测发现,未防治区有虫株树和虫口密度相对比较稳定,虫口密度居高不下.化防区有虫株数和虫口密度波动性大,与化防区相比白僵菌防治区表现出持续有效控制的优势,但2年后控效基本消失.  相似文献   

8.
为了有效阻止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病的传播,本文通过对比不同浓度的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孢子悬浮液对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4龄幼虫的毒力筛选出最佳浓度,在此基础上将球孢白僵菌蛋白酶、几丁质酶、脂肪酶作为增效剂测试其对球孢白僵菌毒力的增效作用,通过对松墨天牛幼虫致死率的比较,筛选出最佳增效酶。结果表明:1×108cfu/ml的孢子悬浮液对松墨天牛4龄幼虫的毒力最高,蛋白酶液为球孢白僵菌毒力的最佳增效剂。本研究证明了在球孢白僵菌制剂中加入酶增效剂可提高杀虫效果,为防治蛀干害虫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对粉拟青霉菌菌株的毒力复壮技术和其复壮菌的应用效应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经不断的探索获得了粉拟青霉菌复壮用的Pf-Ⅱ号培养基,对其复壮菌株作室内及林间的毒力测试,结果显示:(1)经复壮后的粉拟青霉菌菌株对松纵坑切梢小蠹成虫的感病死亡率为88.5 %,比未经复壮的菌株感病死亡率48.8 %提高了39.7 %.(2)林间温度对粉拟青霉菌使松纵坑切梢小蠹成虫感病死亡的影响不明显,但林间使用该菌防治松纵坑切梢小蠹成虫的适宜温度为15℃~20℃;粉拟青霉菌致使松纵坑切梢小蠹成虫感病的死亡率与林间相对湿度成正相关,最适相对湿度为90 %~95 %,下限不能低于80 %;1月中旬、6月下旬至10月下旬是应用粉拟青霉菌防治松纵坑切梢小蠹的最佳时期.用复壮后的粉拟青霉菌菌粉在云南省沾益县西平镇文家坟、火石梁子的150 hm2蠹害林区对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进行防治.其林分的松纵坑切梢小蠹成虫受害株率由防治前的32.9 %降至4.6 %,受害株减退率为86.1 %,进一步表明:用毒力复壮后的粉拟青霉菌,防治松纵坑切梢小蠹虫虫害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从自然感病的光肩星天牛虫尸上分离出球孢白僵BF菌株,在室内用109孢子/mL、108孢子/mL和107孢子/mL3种浓度的孢子液侵染光肩星天牛低龄幼虫。试验结果表明:感染天牛幼虫累积死亡率分别为73.3%、64.8%、14.4%,接种前2种浓度的天牛幼虫第6 d后死亡率显著增大,而107孢子/mL没有出现急速死亡现象。在野外试验中,用108孢子/mL菌液喷于木段表面并将天牛成虫置于罩网木段上产卵。结果显示,皮下大量天牛幼虫及少量卵感染了白僵菌致死,防治效果可达76.8%。  相似文献   

11.
利用病原菌防治害虫是森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研究采用2003年4月从山西省灵丘县下关林区油松林内采集的越冬油松毛虫DendrolimustabulaeformisTsaietLiu幼虫的僵虫尸,经实验室分离、培养和鉴定后得到的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菌株,用2×108孢子/mL、2×107孢子/mL和2×106孢子/mL3种浓度的孢子液对靖远松叶蜂DiprionjingyuanensisXiaoetZhang幼虫分别进行室内和林间感染,试验结果显示:室内感染4龄幼虫校正致死率分别为83.37%、78.82%、62.05%,LT50分别为5.794d、6.237d、7.603d;感染5龄幼虫校正死亡率分别为68.23%、59.1%、45.79%,LT50分别为7.244d、8.414d、12.274d;林间感染幼虫校正死亡率分别为65.26%、54.21%、38.23%,LT50分别为16.788d、19.187d、30.2d。结果表明靖远松叶蜂幼虫校正死亡率与白僵菌孢子液浓度呈正相关,与LT50呈负相关,与龄期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于2011年在室内采用人工饲养法测定了生物农药400亿孢子/g球孢白僵菌WP对美国白蛾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400亿孢子/g球孢白僵菌WP对美国白蛾2~3龄幼虫具有很强的侵染力,其致死中浓度(LD50)为58.0229×10-6,LD90为154.4771×10-6。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对纵坑切梢小蠹Tomicus(=Blastophagus)piniperda在云南的发生危害及防治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以营林措施为基础,以清除蠹害木为急救措施,以白僵菌为主要生防手段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4.
沙棘木蠹蛾白僵菌扩繁及接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野外采集的沙棘木蠹蛾白僵菌进行室内提纯扩繁,扩繁出的菌粉含孢量1.6×106亿孢子/g。用扩繁的白僵菌进行了沙棘木蠹蛾幼虫室内接种试验和野外感染试验,室内接种致死率高达100%,野外接种致死率达11.5%~50%。  相似文献   

15.
两种蛀干昆虫消化酶组成和活性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松墨天牛幼虫、纵坑切梢小蠹幼虫和成虫消化酶的主要种类和活性.分析结果表明,松墨天牛幼虫有10种消化酶,纵坑切梢小蠹幼虫和成虫有8种消化酶.松墨天牛幼虫的消化酶活性大小排列顺序为:果胶酶>淀粉酶>Cx酶>半纤维素酶>转化酶>β-1,4-葡萄糖苷酶>C1酶>脂肪酶>类胰蛋白酶>胃蛋白酶;小蠹幼虫和成虫不含Cx酶和β-1,4-葡萄糖苷酶,活性顺序均为:果胶酶>淀粉酶>半纤维素酶>转化酶>C1酶>类胰蛋白酶>脂肪酶>胃蛋白酶.在55℃、pH值8.6时,果胶酶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对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al)有高毒力的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菌株,本文选取了对双翅目蝇类有致病性的球孢白僵菌菌株12株(Bb1824、Bb1840、Bb1853、Bb1981、Bb1995、Bb2003、Bb268、Bb853、Bb886、Bb1035、Bb1205、Bb2264),通过菌落生长形状观察、产孢量测定、孢子萌发率的测定的方法筛选出菌株营养生长速度快、产孢量大、孢子萌发率高的优势菌株6株(Bb886、Bb1035、Bb1824、Bb1981、Bb2003、Bb1840);再通过生物测定的方法,在6株优势菌株中筛选出了对桔小实蝇幼虫感染率最高、死亡率最高、LT50最小的Bb886菌株,该菌株对桔小实蝇幼虫的感染率为86.7%,校正死亡率达89.2%,在孢子浓度为2×107个/mL时的LT50仅为5.18天。  相似文献   

17.
为了得到用于防控紫薇梨象的高毒力菌株,本试验从野外萤火虫僵虫体表分离出一株白僵菌,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为球孢白僵菌。致病力研究表明,菌株的孢子浓度达到10~6个孢子/mL时,对紫薇梨象的致死率为62.5%,具有成为紫薇梨象成虫生物农药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宁夏本地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对枸杞蚜虫Aphis sp.的控制作用,选取4株球孢白僵菌研究其对枸杞蚜虫的室内致病性及影响致病性的环境因素。结果表明:2号菌株对枸杞蚜虫控制作用最好,其致死中浓度LD50为1.7×106孢子/m L,致死中时LT50为4.46 d(1.0×106孢子/m L);随着温度的升高,球孢白僵菌对枸杞蚜虫的侵染校正死亡率逐渐升高,在22~28℃范围内,校正死亡率的升高速率最快,在31℃下,校正死亡率最高,最有利于白僵菌侵染枸杞蚜虫;随着湿度的升高,球孢白僵菌对枸杞蚜虫的侵染校正死亡率逐渐升高,相对湿度90%时,校正死亡率极显著高于其他湿度,最有利于白僵菌的侵染;随着照射时间的延长,紫外线对球孢白僵菌孢子萌发抑制率升高,在孢子萌发抑制率50%时,照射时间为3.18 min,田间施用应避免阳光强烈时段。  相似文献   

19.
在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虫寄生真菌种类的调查基础上,对所得的球孢白僵菌不同菌株的生态学特性、生长特性及致病力等方面的差异性进行了研究。从同一罹病虫虫尸上分离得到4个菌株,在致病力上表现出不同菌株间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20.
室内测定了7株莱氏野村菌Metarhizium rileyi菌株对草坪害虫淡剑灰翅夜蛾Spodoptera depravata 3龄幼虫的毒力,结果表明,25℃下1×108个/m L孢子浓度莱氏野村菌对淡剑灰翅夜蛾的致死中时LT50为3.75~5.21 d。选取室内毒力测定中效果较好的菌株DT2011N7分别在8月和9月进行2次野外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8月高温条件下,莱氏野村菌对淡剑灰翅夜蛾无防治效果,而9月份防治效果明显,药后7 d,1×10~8个/m L和1×10~7个/m L孢子悬浮液的校正防效分别为78.53%和54.29%,药后10 d达到最佳防效,分别为79.33%和89.85%,药后20 d,仍有一定的防效,分别为46.17%和41.55%。试验表明莱氏野村菌对淡剑灰翅夜蛾具有良好的杀虫活性和持效性,具有作为生防菌株开发利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