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为有效防治水稻穗颈瘟和保障水稻生产,在不同施药次数、是否进行前期叶瘟防治的条件下开展了不同药剂对水稻穗颈瘟的防效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水稻长势无差异,供试药剂对水稻较安全。总体上,破口期、齐穗期各施药1次的各处理对水稻穗颈瘟的病穗防效和病指防效优于破口期施药1次,且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600 g/hm2防效较好。分蘖期进行叶瘟防治,不同处理对穗颈瘟的防效均明显好于未进行叶瘟防治,且破口期施药1次对水稻穗颈瘟的防效提高程度较破口期、齐穗期各施药1次略大。  相似文献   

2.
2014年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水稻穗颈瘟暴发流行,其特点:发病面积大,危害损失重;病穗发病早,发展蔓延迅速,发病重;不同品种穗颈瘟发病程度差异明显;同一品种不同栽培方式、生育期不同,其发病程度也明显不一样。究其原因主要是:菌源充足;水稻破口抽穗期遇连续阴雨,与病菌最佳侵入期相吻合;种植的水稻品种大都是感病品种。防治穗颈瘟的配套关键技术:推广种植抗稻瘟病或耐病的水稻品种;掌握穗颈瘟防治的最佳适期,即在水稻破口抽穗5%时突击用药防治;防治穗颈瘟必须用药2次,即在适期用药的基础上,隔5~7 d再用药防治1次;防治穗颈瘟的有效药剂及其经济有效的用药量分别为20%三环唑WP 100~120 g/667 m2、20%井烯·三环唑WP 150 g/667 m2;提倡低容量喷雾,推广弥雾机或低水量细喷雾,这样用水量少,浓度高,雾滴细,粘着力强,防效好。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明确吡唑醚菌酯对水稻纹枯病、穗颈瘟的防治效果及其应用技术,为该药剂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于2015年8月在南通市通州区东社镇等地进行了相关药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穗颈瘟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防治水稻纹枯病、穗颈瘟效果明显,适期用药1次对纹枯病的防效可达80%以上,对穗颈瘟的防效可达90%左右;其每667m~2经济有效的用药量以用吡唑醚菌酯70mL为好;防治纹枯病用药适期掌握在穴发病率5%左右,防治穗颈瘟用药适期宜掌握在水稻破口5%~10%,兼治水稻纹枯病,在穗颈瘟发生较重的情况下,吡唑醚菌酯提倡用药2次,即在第1次用药后隔5~7d再用1次药。  相似文献   

4.
为正确评价10%嘧菌酯微囊悬浮剂(CS)防治水稻纹枯病、穗颈瘟的效果及其最佳用药量等应用技术,于2015年进行了其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用嘧菌酯防治水稻纹枯病、穗颈瘟效果明显,适期用药1次,对纹枯病的防效可达85%左右,对穗颈瘟的防效可达80%以上。用嘧菌酯防治水稻纹枯病每667m~2经济有效用量为75g,防治穗颈瘟每667m~2经济有效用量为90g。纹枯病防治适期为穴发病率在5%左右时用药,以后视纹枯病发生情况,再择机用药;穗颈瘟用药适期为破口抽穗5%~10%时进行第1次用药,隔5~7d后再用药1次。  相似文献   

5.
进行10%丙硫唑悬浮剂防治水稻穗颈瘟病试验。结果表明:10%丙硫唑悬浮剂对水稻穗颈瘟病的防治效果较好,且随着用药量的增加防效提高。考虑经济成本及中晚熟水稻破口期限较长等因素,建议在密植直播中晚熟水稻田用药1~2次(破口期或破口期+5 d后各1次),且根据天气状况建议用药量为1 200~1 500 g/hm~2。  相似文献   

6.
陈小兵  王述明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1):224-224,210
本文就50%多菌灵·硫磺水悬浮剂防治水稻穗颈瘟药效试验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每hm2用多菌灵·硫磺水悬浮剂1440g,在水稻破口初期用药1次,对水稻穗颈瘟的病穗防效和病指防效均达65%左右,与单用40%多茵灵水悬浮剂的防效相当,对水稻穗颈瘟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在生产上可作为防治水稻穗颈瘟药剂品种之一与其它药剂交替使用且用药剂量不宜低于1440g/hm2.  相似文献   

7.
稻曲病、水稻穗颈瘟防治药剂筛选及其协同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防治稻曲病、水稻穗颈瘟高效、安全的药剂及探讨两病协同防治的效果,对戊唑醇等多种杀菌剂进行了水稻穗期防治稻曲病、穗颈瘟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戊唑醇、氟环唑等三唑类杀菌剂及嘧菌酯等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对稻曲病、穗颈瘟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治效果分别为83.56%~88.32%和78.61%~90.93%。三环唑、稻瘟酰胺、稻瘟灵等杀菌剂对穗颈瘟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治效果达89.68%~90.66%。在孕穗末期使用戊唑醇主治稻曲病,兼治穗颈瘟;在破口期使用嘧菌酯主治穗颈瘟,兼治稻曲病,对稻曲病、穗颈瘟的防治效果可达87.87%和85.98%。为此,生产上可根据两病的防治适期及两病发生趋势预测,选择对两病具有良好防治效果的药剂及药剂组合,在水稻孕穗末期和破口期至齐穗期合理施用,可达到协同防治两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正>一、水稻稻瘟病长期灌深水或过分干旱、偏施氮肥等导致稻瘟病发病重。水稻一生中有3个易感病时期,分别是苗期、分蘖盛期和抽穗齐穗期。穗颈瘟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大,应在破口期及齐穗期及早预防。稻瘟病分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防治应采用以种植抗病优质品种为中心、健身栽培为基础、药剂保护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①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近年来水稻病虫害呈日益严重的趋势,对我国水稻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本文就当前常见水稻病虫害进行分析,并探讨如何防治这些水稻病虫害一、水稻稻瘟病长期灌深水或过分干旱、偏施氮肥等导致稻瘟病发病重。水稻一生中有3个易感病时期,分别是苗期、分蘖盛期和抽穗齐穗期。穗颈瘟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大,应在破口期及齐穗期及早预防。稻瘟病分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防治方法:1.合理利用抗病品种。2.科学田间管理。培育  相似文献   

10.
水稻两病三虫是指稻瘟病、纹枯病、水稻螟虫、稻飞虱、稻赤斑黑沫蝉,它们对水稻的危害较大,应重视防治。1.水稻稻瘟病:长期灌深水或过分干旱,偏施氮肥等致导稻瘟病发病重,水稻一生中有三个易感病时期,分别是苗期、分孽盛期和抽穗齐穗期。穗颈瘟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大,应在破口期及齐穗期及早预防。稻瘟病分:苗瘟、叶瘟、节  相似文献   

11.
正水稻两病三虫是指稻瘟病、纹枯病、水稻螟虫、稻飞虱、稻赤斑黑沫蝉,它们对水稻的危害较大,应重视防治。水稻稻瘟病:长期灌深水或过分干旱,偏施氮肥等致导稻瘟病发病重,水稻一生中有三个易感病时期,分别是苗期、分孽盛期和抽穗齐穗期。穗颈瘟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大,应在破口期及齐穗期及早预防。稻瘟病分: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稻瘟病防治应采用以种植抗病优质品种为中心,健身栽培为基础,药剂保护为辅的综合防治措  相似文献   

12.
水稻病虫害是指稻瘟病、纹枯病、水稻螟虫、稻飞虱、稻赤斑黑沫蝉,它们对水稻的危害较大,应重视防治。水稻稻瘟病:长期灌深水或过分干旱,偏施氮肥等致导稻瘟病发病重,水稻一生中有三个易感病时期,分别是苗期、分孽盛期和抽穗齐穗期。穗颈瘟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大,应在破口期及齐穗期及早预防。稻瘟病分:苗瘟、叶瘟、节  相似文献   

13.
针对汉中稻区使用"16%井·酮·三环唑WP"防治稻曲病防效不佳、适期不准以及药量过大等问题,对主栽品种"华盛3号"进行防治适期和用药次数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6%井·酮·三环唑WP"防治稻曲病,最佳防治适期是水稻破口前5~7 d,重发区和水稻抽穗期阴雨较多时,应在破口至始穗期再防治第2次,可较好控制病情危害。  相似文献   

14.
不同用药时期防治水稻稻曲病的试验结果表明:破口期、齐穗期喷施20%瘟曲克星2250g/hm2 水525kg防治稻曲病效果好,以破口期最好.  相似文献   

15.
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几年来,通过开展对大庆大田作物水稻病虫的测报工作,以及发布防治措施,调查防治效果,总结出大庆区水稻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现介绍如下。一、水稻稻瘟病长期灌深水或过分干旱、偏施氮肥等导致稻瘟病发病重。水稻一生中有3个易感病时期,分别是苗期、分蘖盛期和抽穗齐穗期[1]。穗颈瘟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大,应在破口期及齐穗期及早预防。稻瘟病分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防治应采用以种植抗病优质品种为中心、健身栽培为  相似文献   

16.
大多水稻病虫害主要有: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恶苗病、菌核病、病毒病、赤枯病、黑粉病、二化螟、大螟、稻飞虱、稻叶蝉、稻纵卷叶螟、稻蓟马、稻苞虫、稻螟蛉、稻蝗等. 一、水稻病害 1.水稻稻瘟病 长期灌深水或过分干旱、偏施氮肥等导致稻瘟病发病重.水稻一生中有3个易感病时期,分别是苗期、分蘖盛期和抽穗齐穗期.穗颈瘟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大,应在破口期及齐穗期及早预防.稻瘟病分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防治应采用以种植抗病优质品种为中心、健身栽培为基础、药剂保护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1、水稻稻瘟病长期灌深水或过分干旱、偏施氮肥等导致稻瘟病发病重。水稻一生中有3个易感病时期,分别是苗期、分蘖盛期和抽穗齐穗期。穗颈瘟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大,应在破口期及齐穗期及早预防。稻瘟病分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防治应采用以种植抗病优质品种为中心、健身栽培为基础、药剂保护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①合理利用抗病品种。②科学田间管理。培育壮秧,施足基肥,增施钾肥、锌肥、有机  相似文献   

18.
试验结果表明,75%肟菌.戊唑醇WG对水稻穗瘟、稻曲病、纹枯病等主要病害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用药量150g/hm2,水稻破口前3d、齐穗期各防治1次,对水稻穗瘟防效最高;水稻破口前13d、齐穗期各防治1次,对稻曲病防效最高;各时期施药对水稻纹枯病防效均较好。防治水稻穗瘟、稻曲病、纹枯病等主要病害,一般发生年份,以水稻破口前5~7d第1次施药、水稻齐穗期第2次施药较好;防治感稻瘟病的水稻品种,以水稻破口前3d第1次施药、水稻齐穗期第2次施药较好;防治感稻曲病的水稻品种,以水稻破口前10~15d第1次施药、水稻齐穗期第2次施药较好。  相似文献   

19.
<正>一、水稻病害及防治1、水稻稻瘟病长期灌深水或过分干旱、偏施氮肥等导致稻瘟病发病重。水稻一生中有3个易感病时期,分别是苗期、分蘖盛期和抽穗齐穗期。穗颈瘟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大,应在破口期及齐穗期及早预防。稻瘟病分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防治应采用以种植抗病优质品种为中心、健身栽培为基础、药剂保护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1合理利用抗病品种。2科学田间管理。培育壮秧,施足基肥,增施钾肥、锌肥、有机  相似文献   

20.
田茂对水稻穗期病害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水稻破口5%~10%时喷施田茂(36%多.咪鲜可湿性粉剂)35~55 g/667m2,可同时防治稻曲病和穗颈瘟,效果均显著,且大大降低施药工本。在水稻破口时用药1次,防治效果好于常规使用的井冈霉素和三环唑;防病效果均随用药量的增加而上升,但经济有效的用药量为45 g/667m2。在病害偏重发生的情况下,宜用药2次,即第一次适期用药后隔5~7 d再用药1次,以确保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