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黄早4自交系在生产中的重要地位黄早4自交系自1976年育成以来,受到全国各育种单位的高度重视和利用。它具有株型紧凑、穗位以上叶片上举、配合力高、抗病等特点。先后用黄早4自交系组配的杂交种有:烟单14号、掖单2号、烟单15号、京早7号、掖单4号、豫玉1号、黄莫、吉单122号、冀单24号、晋单19号、新黄单85—1等20多个品种。据全国种子总站统计,1987年  相似文献   

2.
晋单37号玉米1品种来源:原名屯玉1号,由山西省屯留玉米种子专业公司以新选育的高光效、紧凑型自交系冲72为母本、辐80为父本组配而成。1996年12月在山西省品审委三届一次会议上通过审定,并命名为晋单37号。2特征特性:苗色深绿,叶片直立上冲,属紧凑...  相似文献   

3.
正1品种来源母本自交系Q24:由瑞德血缘小群体选育株系于2004年选择自交。2005年从自交株系内选择抗病性好株型紧凑,优良株系自交稳定同时杂交组配,经多代自交选留稳定。父本R22:为兰卡血缘小群体选择株系,经多代提纯选优稳定的抗性高、适应性广、配合力高的自交系。  相似文献   

4.
多抗优质玉米自交系‘早48’的选育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玉米育种和生产上种质遗传基础狭窄,缺乏抗病优质自交系的问题,以国内自交系‘掖478’与含有热带血缘的外引杂交种后代选系‘P249’杂交、回交及多代自交,培育出具有温-热带种质的多抗优质自交系‘早48’。该自交系抗茎腐病、矮花叶病、小斑病、大斑病、穗腐病等多种病害;籽粒粗蛋白、粗淀粉含量高,品质优良;株型紧凑,秆矮抗倒,配合力高,适应性广。利用‘早48’自交系组配育成的‘强盛31’、‘晋单44’、‘忻玉110’、‘咏丰1号’、‘晋阳2号’、‘晋单70’等6个杂交种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这些新品种已在中国东华北早熟区、黄淮海夏播区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山西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于 1999年以自选热带改良自交系 R8-96为母本、冀 53R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优质抗病高产新品种忻 5344(曾用名运协单 1号 ). 2004年 1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晋单 48号,审定编号晋审玉 2004019.  相似文献   

6.
玉米自交系5003是沈阳市农科所从美国先锋种子公司“3144”中选育出的二环系,属瑞德血统。该系是沈单7号、农大60号、晋单27号等优良杂交种的亲本之一。这些杂交种在河南试验、示范中均表现较优,但均因该自交系在繁殖、制种时产量较低而未大面积利用。加之该系配合力高,秆低壮,配出的杂交种多属大穗、抗倒品种,故各育种单位近年来利用该系做亲本又组配出不少新的苗头杂交种。所以,研究解决5003自交系在豫繁殖、制种产量偏低问题显得十分重要。我们自1990年起,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调查、试验和总结。经过两年的工作,根据该系的  相似文献   

7.
我们稷山县种子公司从1978年起,开展了玉米自交系提纯工作。经过三年时间,使塘四平头自交系的纯度由92%提高到99.5%,测比试验比对照增产13.3%。实践证明,在提纯材料混杂年限较短、纯度较高的情况下,提纯的效果是较为显著的。  相似文献   

8.
在玉米制种工作中经常沿用“宁叫母等父,不可父等母”的作法。实践中我们发现,如果按照上述作法安排花期,经常出现结实很差甚至不结实的现象。为了摸清玉米自交系花丝的生命力,准确安排花期,我们于1979~1990年对玉米自交系花丝的生命力进行了试验研究。 1 材料和方法供试材料为我县制种用的玉米自交系和生产的杂交种威59依、武302、自330、M_(017)、武110、武105、矮154、中单2号×武302、陕单1号、中单2号等共10个。除1980年在制种田中专门安排试验外,其余都结合制种或自交系提纯进行。在抽丝前一天剪去苞叶3厘米左右套袋,每处理四五株,分别在花丝吐出的第2~16天授粉,授粉后继续套袋直至收获。 2 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9.
以河南省2种主要玉米品种濮单6号和晋单51号为材料,研究高温胁迫下,这2种玉米在种子萌发、幼苗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濮单6号和晋单51号萌发率都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而濮单6号下降得更为明显;2)随温度升高,濮单6号和晋单51号幼苗叶片的电导率都会增加,其中濮单6号增加得更显著;3)丙二醛、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晋单51号较濮单6号的积累量更多.在高温胁迫下,晋单51号的耐受性比濮单6号强.  相似文献   

10.
张兆雄 《种子》1991,(3):66-67
随着1976年烟台市农科所从北京市农科院引入黄早4自交系后,紧凑型玉米在我省就拉开了序幕。首先,由烟台市农科所和莱州市李登海同志先后组配了烟单14号、鲁玉1号、鲁玉2号等紧凑型杂交种,1980年相继用于大田生产。1982年后,莱州市农科所育成  相似文献   

11.
晋单27号是我省日前生产上推广的主干玉米品种之一,但由于该品种的种子生产难度较大,技术性较强,制种产量较低,相应地给该品种的推广带来一定的困难。为此,我们经二年的详细观察和实践,从中摸索出晋单27号优种在临汾地区春播和麦茬套种制种亩产300多公斤的几项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玉米新品种晋单39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单 39号 ,原名运单 13号 ,是由山西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 1995年以自交系 98- 1为母本、运 98- 4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 2 0 0 0年 3月经山西省审定通过并命名。1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夏播早熟玉米杂交种 ,生育期 90~ 93d(晋南 ) ,比对照晋单 34号早 1~ 2 d;春播 10 5~ 110 d(晋南 )。形态特征表现为叶浅绿 ,叶片宽厚坚硬并上举 ,叶色正绿。株高 2 2 0 cm,穗位高 70~ 80 cm。下部叶片斜上举 ,上部叶片宽短坚硬上冲 ,属紧凑型品种。叶功能期长 ,持绿性好 ,成熟时茎秆及叶片仍保持绿色。雄花发达 ,花粉充足 ,花药粉红色。雌穗穗柄较短 ,包叶…  相似文献   

13.
武艳芍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10):239-242
比较了晋单35、恒丰1号、农大3138和晋单34的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净同化率、干物质积累。结果表明:在整个生育期内,四个品种的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势变化均呈现先升高而后逐渐下降的变化趋势。不同生育阶段,晋单35的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均高于其它三个品种;四个品种净同化率变化为,先下降后升高然后又逐渐下降。平均净同化率恒丰1号最大,晋单35的最小;在整个生育期内干物质积累为,恒丰1号最多,晋单35、农大3138次之,晋单34最少。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玉米育种新途径,缩短玉米育种周期,提高育种效率,自1990年开展了利用高粱花粉诱导玉米结实选系的研究。1991、1992年先后从高粱花粉诱导农大60和晋单21的诱导一代自交果穗上获得突变隐性基因控制的甜玉米籽粒。第2年分别单粒点播穗行种植、自交。第3年再穗行种植、自交,性状已趋于稳定。第4、5年在病圃进行玉米大、小斑病,丝黑穗病,青枯病,矮花叶病等病害接菌鉴定,从中选育出抗病甜玉米自交系“诱19-4”(来源于农大60突变甜粒)和“诱19-7”(来源于晋单21突变甜粒),用这两个系组配,获得一高产、优质甜玉米单交种,即“晋品甜1号”。1996…  相似文献   

15.
一、玉米1、晋单16号:系山西省农科院作物遗传研究所用长1宽做母本与太79—5htl 杂交育成。原名“太单早1号”。1983年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准于推广,定名为“晋单16号”。在我省中部复播,生育期95—  相似文献   

16.
晋单27,原名忻黄单62,系山西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用自交系5003为母本,关17-1为父本单交选育而成。该品种突出特点是株型透光性好,春夏播兼宜,抗旱、高产。1990年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16次会议审定定名。  相似文献   

17.
丰黎98是浚县种子公司2000年用自选系F484作母本, 用自选系L846作父本组配而成的超高产玉米杂交新品种。 1 产量表现 2003年参加山西省南部玉米夏播区试,7点试验7点增产,平均亩产551.0kg,较对照晋单39号增产9.7%,居试验第5位;2004年继续参加山西省南部玉米夏播区试,7点试验7点增产,平均亩产610.4kg,较对照晋单39号增产 14.4%,居试验第1位;同时参加山西省南部夏播区苗头品种生产试验,6点试验全部增产,平均亩产582.1kg,较对照晋单39号增产9.2%,居试验第1位;综合两年区试、生产试验结果,丰黎98平均亩产581.2kg,较对照晋单39号增产11.1%,现已完成全部试验程序,即将通过山西省玉米新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8.
龙薯9号是福建省龙岩市农科所于1998年以岩薯5号为母本、金山57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的甘薯品种,具有特早熟、超高产、适应性广等特点,在福建、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湖北、新疆等地成为主栽品种。2004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了防止龙薯9号劣变、混杂和病毒感染所引起的退化减产,采用提纯选优与甘薯脱毒技术,建立龙薯9号脱毒繁育体系,确保良种的特性及产业化利用优质健康种苗。  相似文献   

19.
玉米抗低温灌浆种质的创新及其育种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超低温处理浸泡6h的特早熟玉米F1种子15min,后代出现了3.3%~10.0%的变异。通过育种选择获得了抗低温高灌浆速率自交系99-3,在16.3℃低温下灌浆速率为4.6mg /(粒·d),比一般玉米材料平均高82 5%,能充分利用自然能量,延长灌浆期。用其组配的特早熟单交种极早单2号在16.3℃低温下灌浆速率比对照冀承单3号高67.9%,比晋单43号高97.6%,区试增产20.5%。  相似文献   

20.
杨俊文 《种子科技》2002,20(4):226-226
玉米自交系 VG187— 4是山西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选育成的高产、高配合力的优良自交系 ,用其组配育成不少优良杂交种 ,如晋单 33号 (VG187— 4×旱2 1— 1)、忻黄单 6 6号 (VG187— 4× H10 7)、忻黄单 71号 (冀 5 3×VG187— 4 )等。这些品种在省内外广为推广种植 ,据不完全统计已累计推广 6 0 0万 hm2以上。但是 ,由于在繁育过程中保纯防杂工作注意不够 ,混杂现象比较严重。为恢复及提高其种性 ,充分发挥增产作用 ,我们采取选株自交测交方法进行提纯 ,获得了良好的效果。1 选株自交用忻黄单 71号的母本自交系冀 5 3作测验种。抽雄散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