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到1999年.绥化市可繁母牛达47.6万头,其中黄牛可繁母达 36万头.奶牛 11. 6万头,年产牛犊 21.4万头,可繁母牛繁殖率平均 44. 9%、两年不足一个犊。影响了养牛业的发展。通过对全市所辖10个县、市(区)的抽样调查分析.母牛繁殖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繁殖疾病造成的.占可繁母牛的21. 8%.每年平均有10. 37万头可繁母牛国繁殖疾病不产犊.造成养牛经济效益下降。所以.积极防治母牛繁殖疾病是提高养牛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经过近3年对全市多点、多牛进行观察、分析和总结.母牛繁殖疾病主要有三种。…  相似文献   

2.
灵台县是省列肉牛基地重点县之一,1985年以来,灵台县坚持走逆向开发,以销促产的路子,使养牛业在全县农业经济中的地位不断加强。首先是养牛数量及商品量大幅度增长。1991年全县牛饲养量达9.1万头,比1984年净增4.5万头,年均增长10.2%;累计出栏商品牛7.4万头,年均出栏10.6万头。目前,全县已形成31个养牛集中区、12个专业村、1.3万家养牛专业户,占总农户的28%。其次是牛群结构趋于合理,质量有所提高。全县繁殖母牛上升到3.5万头,比1984年增长了1.5倍,占存栏牛总数的46.5%。良种化程度由20%上升到78%,出口肉牛的优质率达90%以上。第三是养牛收入增加,效益显著。1991年全县养牛收入1136万元,是1984年的19倍,人均养牛纯收入68元,是1984年的  相似文献   

3.
正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养牛业历史悠久,素有"黄牛之乡"之美誉,是"科尔沁黄牛"和"中国西门塔尔牛(草地类型群)"的主产区。2015年6月末,科左后旗黄牛存栏达70万头,其中能繁殖母牛35.65万头。科左后旗近几年黄牛产业呈现出"三增一降一提升"的喜人局面,即黄牛存栏数逐年增加、农牧民养牛收入逐年增加、农牧民科学养殖的意识不断增强、养牛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逐年降低和规模养殖水平不断提升。1黄牛存栏数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4.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省养牛业获得了持续稳定的发展.1994年,全省牛存栏630.24万头,比1978年净增294万头,其中黄牛274万头,占总存栏数的65.7 %,能繁母牛237万头,占总存栏数的37%,当年产活犊84万头,繁殖成活率为32%,1994年共出栏牛54万头,生产牛肉5.32万吨.牛群结构趋于合理,肉牛生产技术普及及丰富的饲草资源,为改良我省地方黄牛发展商品牛生产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5.
一、牛的主要品种在西德的畜牧业中,养牛业发展最快。1980年全国共养牛1,506万头。其中成年母牛547万头,约占牛群总数的40%。养牛产值占畜牧业总产值的60%以上,全国有黑白花、西门塔尔、红白花、褐牛、黄牛等十多  相似文献   

6.
欧盟统计局日前发表统计数字显示,欧盟15国2002年的养牛存栏数为7830万头,同比减少了2.5%,2003年将继续减少。欧盟2002年底牛的存栏总数占世界养牛存栏总数的6%。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表的统计数字,2002年世界养牛存栏总数为13.6亿头。欧盟2003年预计养殖肉牛近2700万头,同比减少了1.8%。在欧盟成员国中,除了希腊、英国和西班牙的养牛数量有所增加外,其它国家都有所减少,其中意大利下降幅度最大,为9.5%。欧盟养牛业近几年来受到疯牛病的沉重打击,1998年欧盟养牛存栏总数为8277万头,逐年下降到目前的7830万头。  相似文献   

7.
(一)克服重育肥轻母牛思想,因地制宜发展养牛业 由于养母牛生长周期长,见效慢,许多养牛大户愿意购买架子牛搞中短期育肥,而不愿养母牛。其实,饲养母牛的效益并不比育肥架子牛差,1头母牛1年繁殖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由于实行了开放搞活,全面振兴经济的方针,四川盆周山区有条件的已把养牛作为一个致富的门路。苍溪县政府、业务部门引进兼用牛改良本地母牛,采用秸秆氨化等技术措施,以改变过去养牛只耕田的观点,从肉乳等方面考虑提高牛的经济效益,使养牛业成为贫困山区经济发展的产业,为振兴经济作贡献。为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1 重视母牛,保护母牛。 母牛淘汰要严格控制,严禁屠杀能繁母牛。苍溪县存栏牛已由七十年代中期的9.2万头逐年下降到现在的7.2万头,其中:能繁母牛仅有2万多头,占28%。近年来,每年出栏肉牛不到5000头,商品率低,如不切实加强  相似文献   

9.
1养牛业现状 根据固原市门统计,2007年全市肉牛饲养量71.48万头,牛存栏45.94万头,其中基础母牛23.77万头,牛出栏25.54万头.有养牛专业村112个,5~10头的养牛专业户4 888户,10~20头的587户,20头以上的25户.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湛江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市积极调整畜牧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肉牛生产,加快养牛产业化步伐,促进了全市养牛业的迅速发展。据统计,2002年全市牛存栏67.8万头、出栏11万头、牛肉产量1.13万吨,分别比1994年增长17%、115%和113%;牛出栏率从10%提高到20%;每头牛的产肉量从80 kg提高到103kg,养牛业产值2.7亿元,增长29%。饲养杂交牛效益十分明显,南德文杂交牛初生重平均  相似文献   

11.
陕西省渭南市为了在新形势下,选育、提高秦川牛,保住这个优良品种。在秦川牛主要产区建立母牛繁育核心群。从1982年8月至1983年6月由市财政部门先后投资3.4万元,建立社员养牛承包饲养户35户,选购秦川繁殖母牛38头;其中特级10头,一级21  相似文献   

12.
目前.随着我国养牛业的不断发展和养牛专业户的不断增加.提高牛繁殖受胎率已成为增加养牛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为了了解当地黄牛的繁殖情况,并针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我们对吉林省舒兰市的3个乡镇的12984头黄牛进行了调查。调查牛中有可繁殖母牛7315头,产犊5705头.产犊率占78%。调查发现受胎率低直接影响养牛户的积极性和经济收入.并给黄牛繁殖改良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13.
为了加快我省养牛业的发展,进一步优化畜牧产业结构,确保全省畜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最近,根据局党组的安排,我与饲草料处处长、省畜牧兽医研究所所长和省原家畜育种站站长一行四人赴山东、河北、河南三省就他们发展养牛业的经验专题进行了为时10天的考察学习。纵观三省养牛业生产,具有以下显著特点与经验:l三省养牛业生产的主要特点1.l养牛生产快速发展3个省1998年存栏牛达到3253万头(山东1269万头、河北678万头,河南1307万头),其中出栏牛1522.2万头(山东480.2万头,河北450万头,河南592万头)。1990年河北省存栏牛220.6万…  相似文献   

14.
农村家庭养牛业如何采用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在农村家庭养牛业中投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使不同规模的养牛户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笔者提出10项措施,以供基层技术人员及养牛户参考。1不宜盲目确定养牛规模 截止到2000年,我区的牛存栏头数达到380万头,生产母牛仅在170万头左右,养牛规模的局限性制约了我区的畜牧业发展。家庭养牛规模既不能过大,也不能太小,应量力而行,可根据农牧民家庭的  相似文献   

15.
南江县所辖12个区(镇),72个乡镇,全县草山草坡资源及宜牧面积154万亩.其中:农耕地48万亩,饲草资源十分丰富.适宜发展养牛业.据1989年末统计.存栏牛88490头.其中黄牛67267头.能繁母牛36276头.其中能繁黄母牛26708头,全年繁殖小牛11681头,其中黄牛8287头.产犊率分别为32.2%和32.9%.母牛空怀时间长,既耗费了人力又耗费了资源.致使我县养牛业发展缓慢,长期徘徊在8~10万头内,为了充分利用母牛有限的一生.提高其繁殖率.增加牛源,提高养牛的经济效益.我们选择了县内养牛生产特具代表性的黑潭乡开展了本研究.在该乡8个村随机选出参试牛只118头.参试前一年产犊44头,产犊率为37.2%经三年多时间的研究.三年共产犊352头.年产犊率达99.4%,基本实现了黄母牛一年一产.1 材料与方法1.1 参试农户选择具有初中文化程度以上成员的家庭,愿意接受技术指导,签订合同后三年内不得将参试牛只出售,并如实记载试验情况.1.2 参试牛只随机选择3~10岁能繁黄母牛118头.1.3 药械、丙硫咪唑片,产科疾病药,产科器械、输精器械、冻精等.  相似文献   

16.
<正>内蒙古通辽市是全国闻名的养牛大市,但由于受传统养牛生产方式的影响,牛繁殖成活率较低。为摸清造成牛繁殖成活率低的原因以及给出提高牛繁殖成活率措施,笔者于2014年9月份,深入养牛生产第一线,进行了本次调研。1调查对象、地点1.1调查对象中国西门塔尔牛(草地类型群,下同)基础母牛712头和黑白花适龄母牛365头。1.2地点科尔沁区、科左后旗、科左中旗、扎鲁特旗  相似文献   

17.
我区养牛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正向广度和深度方向延伸,由小到大,从分散到集中,由量变到质变,由农村型到商品型,在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方面迈进了可喜的一步。然而,落后的经营管理体制与肉牛生产快速增长的形势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开始出现“卖牛难”,已成为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1我区肉牛生产的现状1.1养牛数量大,改良面积大1997年有存栏牛82万头,比1996年增长了5.7%;出栏牛18万头,比1996年增长17%。牛的饲养量第1次突破百万头大关,牛改面积发展到现在11个县市,87个乡镇建立了101个牛人工授精站。1997年能繁母牛36…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养牛业经过长期徘徊以后,从1983年开始回升,从1983年到1986年的4年中,全省牛存栏数平均每年增加20万头左右,1986年达到292.53万头,比上年增加34.55万头,增长13.4%,是建国以来38年中增长头数最多的一年。1987年预计达到328.75万头。1986年全省共出栏牛32.27万头,比上年多4.77万头,出栏率可达到12.5%,比上年上升0.7%,1987年预计出栏牛39.3万头,出栏率达13.4%。1986年牛肉产量为5.1万吨,比上年多3,800吨,增长8%,预计1987年产牛肉6.4万吨,比1986年增长25%。  相似文献   

19.
<正>维西县常年牛存栏达6万头以上,其中能繁母牛2. 88万头,属牛存栏较多的县。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传统的养牛模式一直制约着维西县养牛业的发展,肉牛生产科技含量低、饲养周期长、成本高,经济效益不明显,农牧民养"长寿牛"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养牛主要以自食、役用和积肥为主,缺乏商品经济观念。加之维西县的肉牛繁殖一直处于自然交配和近亲繁殖状态,造成了肉牛品种的严重退化,肉牛生长速度缓慢,个体小,出栏率、产肉率和商品率  相似文献   

20.
养牛业在大牧畜中占绝对优势,以闻喜县为例养牛达到52467头,占到大牲畜的85.0%以上.所以大力发展养牛业,将左右着大牲畜发展。养牛业的发展,主要是加快母牛的繁殖,充分发挥母牛的繁殖率,达到一年繁殖1头,才能促进养牛业和大牲畜的发展。如何发挥母牛的繁殖率?除及时参加配种外,在饲养管理上要坚持两点: 一是要多喂干草,少喂拌草,要一次喂饱,不得喂喂停停,影响食欲。二是在母畜产后要坚持饮温水.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也要坚持饮温水,使机体特别是胎盘保持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