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种子世界》2012,(6):51-51
农业部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正式启动实施东北地区玉米“双增二百”科技行动。该行动将统筹玉米科技创新、转化推广和技术培训工作,以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等四省、区为重点区域,以玉米增产和节本增效协调促进为目标,强化优良品种、栽培技术和工程机械三大支撑,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科研教学单位、龙头企业和农民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依靠科技支撑玉米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推动玉米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力争到“十二五”末,在东北地区玉米种植中,实现666.7hm^2玉米平均增产1500kg/hm^2以上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玉米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云南玉米生产的历史沿革、种植制度、制约因素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云南省"十二五"玉米产业的发展策略:以"强科技、增投入、延链条"技术措施和以良种为中心的综合配套技术,政策措施为完善机制、促进联合、健全体系、加强交流。  相似文献   

3.
正日前,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在浙江衢州举办"第六届全国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发展研讨会、2015农机装备产业科技发展青年论坛",并对第二届全国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优秀创新项目、优秀论文进行了颁奖。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申报的"土壤机械化消毒装备在消除连作障碍的应用"成果获得优秀创新项目。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升印度尼西亚国家玉米产业发展水平,服务国家“一带一路”、“科技服务外交”等国家战略,执行国家科技部对发展中国家科技援助项目,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开展了印尼本土化玉米育种、新品种与新技术集成和玉米产业科技园区建设等项目内容。利用黄淮海优异种质与印尼富含热带资源种质组配了育种基础材料,育成的10份玉米优异杂交组合正在参加印尼国家玉米品种审定试验;实现了山东省第一次境外农业技术培训班和玉米现场观摩活动,高产栽培技术集成创造了印尼雨季玉米13.70 t/hm2的高产纪录;建成的50 hm2中国-印尼玉米产业科技园区,正在为印尼玉米产业的快速发展发挥重要作用。通过科企合作模式,发挥国内农业企业优势,将中国的玉米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到印度尼西亚,将会加速印尼玉米产业发展水平,为国家科技外交和“一带一路”战略服务。  相似文献   

5.
正刘景圣,吉林农业大学副校长、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带头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国家有突出贡献青年专家、吉林省首批"长白山学者"特聘教授、"学科领军教授"、吉林省高级专家、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吉林省食品学会理事长、中国食品学会常务理事。作为小麦和玉米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长春)常务副  相似文献   

6.
<正>1.小麦所青工委开展"精准扶贫科技下乡"服务活动2017年5月19日科技活动周期间,小麦所在襄汾县南小张村开展了以"精准扶贫科技下乡"为主题的"农民科技日"活动。为配合活动开展,小麦所青工委组织青年积极参加并完成了产业发展技术需求调研及活动现场技术资料、农资发放服务工作,受到领导和群众称赞。  相似文献   

7.
<正>由江苏省农业委员会主办、江苏省花木协会承办的2010长三角地区花卉产业发展论坛于5月6~7日在江苏省常州市举办。来自国内外的8位专家围绕"科技引领创新发展"的主题,针对目前制约我国花卉产业发展的  相似文献   

8.
<正>中央"一号文件"2010年1月31日正式发布,该文件推出了一系列含金量高的强农、惠农新政策。在关于种子方面,文件指出:"切实把农业科技的重点放在良种培育上,加快农业生物育种创新和推广应用体系建设"、"推动国内种业加快企业并购和产业整合,  相似文献   

9.
《种子世界》2012,(10):57-57
种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专家论坛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召开。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在论坛上强调,种业是农业先导性产业和科技密集型产业,是农业生产的源头和粮食安全的关键。要加快种业科技创新,建立中国特色的种业科技创新体系,推进种业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全面提升现代种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0.
kyczhs@zaas.org     
 分析了现行体制下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存在的制约问题,对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主要模式和实践效果进行了研究,提出以组建股份制科技企业为纽带,技术、资金入股并参与经营;以共建研发中心为平台,技术依托、技术入股、资金三管齐下;以龙头企业为支撑,创建科技创新中心,提供农业新技术服务;以产业发展为前提,技术与资金参股,共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以建设农业园区为载体,整合相关科技资源等五种模式为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有效途径。进行科技成果产业化模式和运行机制以及农业技术、成果产业开发市场创新、成果产业化管理等创新的研究,加速推进农  相似文献   

11.
正本刊讯为深入推进"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国家天敌昆虫科技创新联盟日前在山东济南启动,这是农业部批准成立的34个"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之一。联盟以天敌昆虫扩繁和应用企业为龙头,成员包括山东鲁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浙江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等9家大学或研究所和7家天敌昆虫企业,将为我国农作物病  相似文献   

12.
<正>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和用种大国,农作物种业是国家基础性、战略性的核心产业,也是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首要产业。多年来,依托丰富的科技资源和人才资源优势,北京市积极推进"种业之都"建设,搭建种业科研、新品种展示、籽种交易、企业孵化和国际交流的平台,促进种业科技创新,成果显著。创制了世界首个水稻全基因组芯片、首张西瓜全基因组图谱,建成了全球最大的玉米DNA指纹库,每年育成各类粮菜新品种超过400个,杂交小麦、玉米在全国占有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13.
<正>9月2日,山西省人民政府颁布了2015年山西省"现代青年农场主计划",计划培育1 000名现代青年农场主。通过培育青年农场主,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新活力、新血液,这也是全省为积极响应农业部制定的2015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所推出的一项新举措。据了解,山西省以产业需求和农民意愿为导向,与"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七大产业振兴工程等农业农村重点工作相结合,在全省遴选  相似文献   

14.
杨曙辉  李江 《中国种业》2019,(11):10-15
当下,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愈益成为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主题和新常态,农业和玉米产业绿色高质、持续高效发展亦同步迎来了破题立项、攻坚克难的大好机遇。文章阐述了中国玉米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在法律政策、粮食安全、财政实力、产业基础和消费理念等方面具备的基础条件和优势;从制度体系、基础设施、资源环境、绿色科技和经营方式等层面,浅析了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主要障碍;进一步提出了强化制度建设、优化产业布局、改善产业发展条件、整治产地生态环境、推动绿色科技创新、培育规模经营主体等若干战略路径及对策建议;同时,从全球发展大势、深改不断、耕地保育等5个方面描绘了中国玉米产业绿色、持续、高质量发展的近期前景。  相似文献   

15.
增加中央财政投入促进地方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是基础产业,也是战略产业.党中央高度重视农业和粮食安全问题,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和全国工作的重点.由于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科技进步将是解决农业问题、粮食安全问题的最关键因素.公共财政支持农业科技创新是一项基本的支持和保护农业的政策措施,农业科技创新的基本特点和我国农业的经营现状决定了我国的农业科技创新必须以财政投入为主.地方农业科研机构是我国农业应用科技创新的主体,为我国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应高度重视地方农业科研机构在农业应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加大中央财政对地方农业科研机构的投入,促进地方农业科研机构的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16.
赵桂范 《中国种业》2013,(Z1):14-15
我国农业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科技创新是促进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将以"博学精业、守信笃行、锐意创新、和谐发展"的治院理念,与各界携手,为黑龙江省农业又好又快发展不懈奋斗。黑龙江省合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发展壮大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  相似文献   

17.
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农业科技创新为核心,大力推动农业科技产业化。食品产业在杨凌示范区集聚度高,人才和科技资源优势突出,产业特色明显,龙头企业带动效应彰显,预期发展成效显著。今后将研究制定示范区食品产业集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以龙头食品企业为主体,构建食品产业科技创新体系,以专业孵化器等服务机构为加速平台,加大食品产业政策扶持力度,加强食品安全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形成食品产业集聚和快速发展的战略模式。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以"科技支撑产业扶贫"为主题的中国农业科技管理研究会成果转化工作委员会2019年会在河北省赤城县召开,全国20多家农业科研单位带来了涉及种植、养殖、机械、加工等的258项农业实用科技成果,将为赤城县、河北省以及全国的农业产业发展起到有力的支撑作用。"要引导和调动全国农业科研力量开展科技帮扶,着力壮大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出席年会的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有关人员表示,近年来,全国农业科研力量从科技创新、技术服务、人才培育、  相似文献   

19.
玉米是聊城市第二大粮食作物,通过调研本市玉米产业现状与制约因素,结合玉米产业发展的优势,提出加快转变产业发展理念、确保高标准示范田面积、加强科技创新与农技推广、加快推进生产全程机械化、合理引导土地规模化经营等对策作参考,以期促进玉米产业稳定且可持续发展,确保全市粮食安全、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20.
以提升渭南市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水平,增强种业科技创新能力,着力推进本市农业现代化建设,构建全面小康社会为目的,借助开展"科技创新,助推农业现代化建设"专题调研活动机会,特对本市种业创新方面的现状与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对目前种业创新方面存在的现状问题进行详尽分析,提出了新形势下种业发展建议,即构建育、繁、推、管的种业创新发展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