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以火地塘林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资料为主要数据源,选取华山松林小班的面积、坡度、坡向、海拔、地形指数、灌丛盖度、草本盖度、土层厚度、小班蓄积和优势木年龄10个调查因子作为输入变量,以小班分维数作为输出变量,建立了火地塘林区华山松景观格局的BP神经网络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部分华山松景观格局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网络收敛效果理想,泛化能力强,为林区森林景观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2.
1985年、1986年我们对该林区进行了森林经理二类清查,同时开展了有关林型研究的专项调查,对该林区做了进一步的林型划分。近几年来,作者又做了补充调查,力求切合实际,日趋完善。  相似文献   

3.
金沟岭林场生态公益林经营类型划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汪清林业局金沟岭林场73个林班,1 333个小班的中的183个生态公益林小班调查数据进行分析,阐述了金沟岭林场生态公益林的特点,并将金沟岭林场的生态公益林根据森林起源、树种、立地类型和经营目的4个划分依据划分为34个经营类型,为森林分类经营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北京八达岭林场森林燃烧性及防火措施研究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该文根据北京八达岭的自然条件和森林分布状况,对林区植被的易燃性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选取了八达岭林场121个小班作为研究对象,以其样地内的植物(树种)组成、郁闭度、坡度、坡向、海拔高度、灌草生物量、枯落物生物量、森林类型和平均枝下高等因子作为燃烧性分量,对各小班的燃烧性综合指标进行计算、排序,划分了5个燃烧等级,统计不同等级所包含小班的面积和所占百分比, 并利用GIS绘制了八达岭林区燃烧等级分布图. 结合目前所进行的森林健康经营,提出采用原生森林植被近自然恢复、游憩设施建设、现有林地肥力恢复降低火险等级综合措施、监测体系建设措施降低森林火险等级,对该地区森林防火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大兴安岭水湿地改造造林后植被变化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湿地是分布在大兴安岭林区的特殊地类,近年来,林区各林管局对水湿地进行改造,并营选了大面积的落叶松人工林。本文通过对水湿地造林前后的植被调查资料进行比较分析,探讨水湿地造林后植被变化规律,为水类型的划分及各类型水湿地的利用方向和改造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集体林区生态公益林经营类型划分方法,为简化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技术和规范管理生态公益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广西武鸣县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结果为数据支持,以调查因子优势树种、林种、起源、立地类型等为集体林区生态公益林经营类型划分的依据,建立小班属性数据库,利用Excel 2003“数据透视表”按各调查因子在经营类型划分中的重要程度及小班个数进行划分和整合.[结果]武鸣县的生态公益林2921个小班划分为人工八角丘斜水土林、飞播马尾松低险水土林、人工速生桉丘缓水土林、天然石山灌木丘险水土林、天然杂木丘急保护区林等18种经营类型,划分结果符合当地的林地生态公益林实际和经营实际.[结论]以小班属性数据库、Excel 2003“数据透视表”对原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整合、按目标逐层压缩减少类型数量以合理划分经营类型的集体林区生态公益林经营类型划分方法可用于简化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技术和规范管理生态公益林.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地处澜沧上游的青海江西林区的自然环境条件,探讨了江 源头森林经营类型划分的依据,据此将该林区划分了八个经营类型,并对类型划分的可靠性作了进一步的论述。  相似文献   

8.
东峡林区中国沙棘表型性状分析与类型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峡林区中国沙棘天然种群的表型性状存在有较大程度的变异,通过样方调查,统计分析,其中叶片密度、百果重、种子千粒重三个表型性状存在有分化的趋势。依据表型性状的变异状况和其变异频数分布情况,井针对百果圣作了回归分析。通过分析,并进行了种质资源类型的划分,由东峡林区中国沙棘采种基地建设和林区改造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北京喇叭沟门林区森林燃烧性及防火区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该文根据北京市怀柔县喇叭沟门自然保护区的自然条件和森林分布状况 ,对森林和林区植被的易燃特性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选取了植物 (树种 )组成、郁闭度、林分年龄、森林类型、坡向、坡度、海拔高度等 7个林分因子作为燃烧性分量 .通过对各小班的燃烧性综合指标的计算、排序 ,划分了 5个森林燃烧性等级 .并在此基础上 ,对喇叭沟门乡进行了防火区划分 ,为制定自然保护区规划和开展森林防火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针对我国南方集体林区基层林场的森林经营现状和资源分布与生长特性,以魏坊林场为研究对象,运用ViewGIS3.0和Visual PoxPro软件,建立场级森林资源地理信息系统。利用GIS强大的数据管理、分析和处理功能,对以小班为单位的森林资源进行数字化、动态化、可视化管理,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森林资源信息管理方式,为提高林场森林经营管理水平,实现由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提供了科学决策平台。  相似文献   

11.
集体林森林经理调查技术体系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集体林是我国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内容,森林经理调查是提高集体林经营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通过调查与实践,认为当前集体林森林经理调查工作中存在实施单位设置不当等问题,由此提出了不同类型的森林应采用不同的小班调查周期与数据更新方式等森林经理调查技术体系,以确保森林经理调查的科学性,经济性,可行性与调查成果的有效性和实有性。图1表参9.  相似文献   

12.
基于GIS的漳平市生态公益林建设监测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2007年漳平市森林资源和生态公益林二类调查小班数据库、当地社会经济资料以及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平台,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权重比例,建立生态公益林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分析生态公益林的空间分布、资源结构以及社会经济对生态公益林建设的影响。对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灰色系统理论进行验证计算,并将生态公益林建设监测评价结果分为Ⅰ、Ⅱ、Ⅲ、Ⅳ级,对评价监测结果应用GIS进行可视验证,使生态公益林评价建设管理达到细化、区域化、合理化,充分发挥生态公益林的各种效益。  相似文献   

13.
将乐林场常绿阔叶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方集体林区常绿阔叶林的健康问题备受关注,根据18块典型样地调查数据,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测算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常绿阔叶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使用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对样地进行健康评价。结果表明,疾病样地占调查总面积的5.6%,没有不健康样地,亚健康样地占22.2%,健康样地占55.6%,优质样地占16.7%。将乐林场常绿阔叶林处于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论我国集体林权流转的现实困境与制度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体林权流转是实现集体森林资源有效配置和切实保障林农权益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集体林权流转实践正面临着“不愿意流转、不方便流转和不规范流转”的三重困境。立法价值取向偏差、立法模式功能困顿、部分立法内容冲突、法律规制体系残缺等因素造成的集体林权流转制度的激励性、服务性和规范性不够是导致这种困境产生的制度原因。为此,需要从以下方面完善集体林权流转制度:更新集体林权流转立法的价值取向,追求经济、社会和生态等多元价值和谐;实现集体林权流转立法从管理型立法向促进型立法变革,加强集体林权流转制度的服务功能;出台促进集体林权流转的国家专门立法,完善集体林权流转的法律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15.
林权抵押贷款能够有效缓解农户信贷约束,对实现林业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意义。以南方集体林区为例,利用福建、湖南和江西3省农户调研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分析集体林区农户林权抵押贷款的收入效应,探讨不同结构视角下的收入效应差异性。结果表明,样本农户中,获得林权抵押贷款农户占比较低,仅为11.81%;且获得林权抵押贷款农户与未获得林权抵押贷款农户在收入水平、农户基本特征和林地资源禀赋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未考虑农户差异的情况下,林权抵押贷款可以显著增加农户收入水平,且获得林权抵押贷款农户总收入均值明显增加1.74万元。林权抵押贷款具有正向收入效应,但不同收入结构和农户结构下林权抵押贷款的增收效应存在差异。从收入结构来看,林权抵押贷款仅增加农户总收入和林业收入,而对非林收入不显著;从农户结构来看,林权抵押贷款仅对劳动力资源配置占比25%~50%、中高收入水平和大规模经营农户显著。因此,建议进一步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探索林权抵押贷款多元运行机制,建立基于农户结构差异化的信贷产品设计。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中国南方集体林区经济发展过程基本态势的分析,指出人口与资源、经济与生态、经济与社会组织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都存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带有综合的结果。在探讨新起点的经济发展时,以发展经济学与生态经济学理论为指导,提出确立林业为林区建设的基础产业,以工业化提高林区产业结构层次,以城镇化改善林区城乡结构,是中国南方集体林区经济持续发展的抉择。  相似文献   

17.
乡村林场在南方集体林区林业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对浙江省乡村林场的大量调查研究,剖析了乡村林场在发展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明晰产权主体,扩大经营规模,调整产业结构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等巩固和发展乡村林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与典型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福建省建瓯市房道、徐墩、吉阳3个乡镇的森林资源经营现状和集体林权改革的成效进行调研,总结分析了集体林权改革对地区经济、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广西那坡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创新措务,被自治区验评定为先进集体。现进行总结,全面提前完成全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任务。  相似文献   

20.
集体林权改革驱动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体林权改革既可认为是林业生产过程中生产关系的调整与确立,也可认为是集体林区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创新。实践证明:集体林权改革是集体林区林业经济体系中各种要素重新配置的复杂过程,这一过程具有明显的现实基础,也具有科学的理论依据;林权制度改革是林业现代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山区林农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合理的林权制度是实现森林可持续利用的前提条件;林业资源合理高效配置作为政府主管部门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是其加强林业管理,实现林业产业现代化的基础,也是实现南方集体林区和谐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