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明确了乡村滨水绿道及植物景观的概念,分析了其空间构成;根据相关文献整理分析,提出了乡村滨水绿道植物景观设计时需满足生态性、地域特色、观赏性及以人为本等原则;并阐述了其对植物选择的要求以及植物景观设计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2.
伍叶丹  钟欢 《现代园艺》2022,(2):119-120+123
采用实地调研与文献相结合的方法,调查成都市极具代表性的滨水绿道景观植物,立足植物具体应用、形态特质、观赏价值、色彩、季相变化、珍稀濒危等级及毒性类型,探讨成都市滨水绿道景观植物应用特点。旨在丰富绿道相关理论,总结植物配置的应用方法、特点,以期为锦江绿道后期建设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3.
对南京江宁大学城高校校园绿化中彩叶植物应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常用的彩叶植物84种,分属于45个科;其中蔷薇科常用植物最多有11种,其次为槭树科有8种、禾本科有6种。将彩叶植物按生活型分为乔木、灌木、藤本、地被植物4个类别,其种类数量由多到少依次为乔木、地被植物、灌木、藤本类植物,分别占总数的42%、35%、16%、7%。从叶片色彩的呈现和最佳观赏时间将其分为春色叶、秋色叶、常色叶3类进行统计,其所占比例分别为11%、46%、43%。彩叶植物在校园中常用于花坛、路边、水边等处,配置方式有孤植、片植、绿篱、色块等。  相似文献   

4.
半干旱地区观赏地被植物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通辽市园林地被植物为研究对象,对半干旱地区地被植物应用进行调查研究,以期为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观赏地被植物应用与开发提供借鉴。结果表明:绿地中应用的地被植物种类共有91种。其中一二年生草本地被12种;多年生草本地被31种;灌木共43种;藤本类地被植物4种。蔷薇科植物种类最多,共有14种,木樨科次之,共有8种。水蜡、红瑞木、绣线菊、小叶丁香、桧柏、景天类、萱草、玉簪等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大量应用,常绿植物应用品种有桧柏、砂地柏、铺地柏、小叶黄杨等,种的数量偏少。  相似文献   

5.
通过样方法调查统计北京陶然亭公园园区内野生地被植物的种类、观赏部位及观赏期、生境特点、生活型和频度后发现,北京陶然亭公园内共有野生地被植物45种,隶属22科40属,其中一二年生植物27种,多年生植物18种;各科中菊科10种,豆科4种,蔷薇科和十字花科各3种,茄科、蓼科、萝藦科、堇菜科、玄参科、大戟科和酢浆草科各2种,余下藜科、车前科、天南星科等11科各1种植物;车前的出现频度最高。结合调查结果和生长现状进行分析,提出适用于不同生境条件的野生地被植物种类,为陶然亭公园今后野生地被植物的研究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成都市植物园绿地地被植物为研究对象,对其应用种类、形式进行调查与分析,并根据地被植物特点特性从观赏性、适应性和适用性建立应用质量综合评价体系,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和K-Means聚类分析法对主要地被植物进行评价和分级,并介绍了地被植物在园内主要应用形式,涵盖了与花坛、路缘、滨水、林下、草坪、山石配置.对应用于园内38种主要地被植物逐一进行应用质量综合评分.结果表明:成都市植物园内应用地被植物共计93种,隶属47科、82属;其应用质量达标率为97.39%,能够满足园内生态功能、美化功能和社会功能要求.  相似文献   

7.
游雨聪  杨洁 《现代园艺》2024,(10):11-13+16
绿视率是反映城市绿色空间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以宜宾市三江新区滨水绿道为研究对象,通过语义分割计算绿视率,结合环境要素及PRS-11量表,评价环境心理恢复效益,探究城市滨水绿道绿视率与环境要素、环境心理恢复效益间的作用关系。结果表明,(1)绿视率与环境要素中的绿化面积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水景质量为负相关。(2)绿视率为24%~34%的滨水绿道空间恢复效益并无显著差异。(3)环境要素:绿化面积、植物丰富度、地形层次及水景质量与环境恢复效益都呈显著正相关。(4)环境的心理恢复效益与绿视率、地形层次、水景质量之间存在正向的多元回归关系。同时,提出绿视率视角下城市滨水绿道的设计意见,希望能对城市绿道建设发展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结合新沂“水环”滨水绿道慢性空间项目,科学组合滨水绿道慢性空间的设计要素进行合理规划设计,首先分析了新沂“水环”项目滨水绿道慢行空间的设计原则,总结了滨水绿道慢行空间规划设计方法,探讨了科学规划设计策略,有效组织了滨水绿道慢行空间设计要素,为研究滨水绿道慢行空间规划设计方法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王永刚  李冉  陈红芝 《现代园艺》2022,(16):144-146
通过调查分析濮阳市濮上园、中原绿色庄园、戚城公园3个主要公园的植物种类、生活型及观赏特性等方面。结果表明,濮阳市公园内植资源较丰富,最终调查到175种观赏植物,隶属60科123属,优势科8种,为蔷薇科、豆科、禾本科等;亚优势科10种,为百合科、菊科、杨柳科等,其中观赏乔木占比47.43%,观赏灌木占比28.57%,观赏草本占比20%,其他观赏植物占比4%;根据观赏特性,其中有42%的多样型观赏植物,31%的观叶植物,22%的观花植物和5%的观果植物。总体来说,濮阳市公园观赏植物资源丰富,植物资源的利用和配置也形成较完整体系,但仍有进步的空间,就濮阳市观赏植物资源现状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关建议,进一步研究濮阳市观赏植物的应用,拓宽其发展领域,为生态园林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广州市二沙岛植物为研究对象,对景观配置进行实地调研,统计体育公园植物的种类分布及数量和应用范围。结果显示,二沙岛共有74种植物,乔木类23种,灌木类33种,草本类18种,多种乡土植物,其适应性强,植物配置多种多样,不同植物的形态、比例、观赏特性和颜色的差异,形成丰富的植物景观。通过调研二沙岛的植物种类、结构观赏特性等找到配置的优缺点,可以为二沙岛其他公园乃至珠江水系滨水公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实地调查广西南宁石门森林公园园林植物种类及配置现状,共统计园林植物156种,隶属于71科130属,其中乔木植物种类最多,为58种,占总种数的37.2%;灌木和草本类次之,分别为49种和44种,分别占总数的31.4%和28.2%;而藤本种类最少,仅为5种,仅占总数的3.2%。根据公园的功能分区及景观节点,对入口区、滨水休闲区、樱花谷主题园、激光野战区及体能拓展区、森林保健区等区域植物景观构成及特色性进行分析并总结其造景特色,为南宁市公园绿地植物景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对广州市海珠湿地核心区—"花溪景区"内植物种类及其配置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景区内植物种类共140种,隶属于67科,其中乔木38种,灌木43种,地被植物27种,湿生、水生植物32种。陆生植物群落多以常绿阔叶群落和落叶阔叶群落为主,水生植物群落以挺水植物为主。植物配置主要有乔木+地被植物结构、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结构、乔木+灌木+水生植物结构、乔木+地被植物+水生植物结构、灌木+地被植物+水生植物结构、乔木+灌木+地被植物+水生植物等模式,配置手法上多采用孤植、片植、丛植、群植等。  相似文献   

13.
为掌握三明市城市绿道一、二期园林绿化植物种类及生长状况,对三明市城市绿道一、二期园林绿化植物种类、生长情况、冻害状况等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三明市城市绿道一、二期园林绿化常见园林绿化植物种类有89科、328种。在该绿道园林绿化植物群落中,超过90%的植物生长发育处于良好及以上水平。但在园林绿化植物的种植、应用等方面,存在树种选择不当、资源利用不足、养护管理不够、设计与施工脱节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青岛(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滨水绿道设计为例,主要阐述基于地域文化背景下的滨水绿道设计原则和营造方法,以期为国内其他地区滨水绿道的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休闲绿道的建设在每个城市休闲开放空间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以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梅溪滨水休闲绿道台山大桥至溪口大桥段设计为例,探析滨水休闲绿道带来的社会效益及为城市滨水休闲绿道建设提供一个有参考价值的例案。  相似文献   

16.
采用实地调查法,对琼台师范学院桂林洋校区的植物种类进行调查和鉴定,并分析了植物的生活类型及其功能。结果表明:桂林洋校区植物种类共有61科137属167种,其中被子植物居多,有59科131属161种,占比为96.4%;裸子植物2科3属3种,占比为1.8%,蕨类植物3科3属3种,占比为1.8%。校园植物以乔木种类最多,主要分布在校园的道路两旁以及图书馆附近;以观赏类植物为主,并具有热带地区植物特点。该调查结果可为校园绿化建设及其植物养护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根据实地踏查法和文献资料调查法详细调查分析了郑州市龙子湖公园的园林植物资源和绿地现状,以期为城市滨水公园的绿化、植物景观营造以及园林建设等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郑州市龙子湖公园共有122种园林植物,隶属于44科96属,木本植物(含竹类植物)有87种,占总植物种数的71.31%;草本植物有30种,占总植物种数的24.59%;种类最少的是水生植物和藤本植物,分别占总植物种数的2.46%和1.64%。植物资源以乡土植物为主,体现出区域特色,但水生植物和常绿植物种类较少,植物景观的营建受限。最后对龙子湖公园的植物资源应用提出了结论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顾骧  张晓颖  黄心言 《现代园艺》2019,(12):137-138
采用外业实地调查与内业数据分析整理、拍摄照片的方法,研究调查了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滨水区中的地被植物应用现状,分析评价了滨水地被植物的应用配置现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点建议,以期能够逐步改善滨水驳岸的处理,加强地被植物的应用及配置,丰富岸线景观和绿意,并为其他滨水公园地被植物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地被植物种类非常丰富,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观赏效果较好,而且养护管理比较简单。由于地被植物所具有的诸多优势,被广泛地应用于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种类,提高了城市园林绿化观赏性,对保护城市园林绿化生态平衡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选择适合的地被植物,并进行科学设计应用于园林绿化中,能够促进稳定性植物群落的形成,增加城市园林植物多样性,还利于实现城市绿化建设目标。因此,以地被植物为研究对象,探讨分析海北城市园林绿化中地被植物应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希望能为当地园林绿化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武汉地区野生地被植物资源引种筛选及其园林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为了丰富武汉地区地被植物的种类,对武汉市周边的野生地被植物进行引种,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长期观察,筛选出适应性强、观赏性佳、生态效益好的17种野生地被植物,并对其在园林运用提出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