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园林植物滞尘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园林植物可以有效地吸滞灰尘,净化空气.我国对园林植物滞尘效应的研究已经取得了相当多的成果.现从不同植物个体、同种植物不同位点以及不同绿地类型3个角度对我国园林植物的滞尘能力研究作了详细的综述,并对园林植物叶片滞尘机理作了介绍,更深层的认识到园林植物滞尘能力的评价、量化控制以及绿量的研究是滞尘效应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城市粉尘污染已经成为许多地区的严重环境问题,植物对大气中的粉尘有一定的吸收和净化作用。国内的研究者从3方面阐述绿化植物的滞尘研究现状,分别为:不同植物个体滞尘能力的研究、影响因素的不同对植物滞尘能力的研究、绿地类型的不同对滞尘能力的研究和园林植物叶片滞尘机理研究,并对滞尘效应进行研究和今后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周梦艳  周晓燕 《花卉》2017,(16):106-107
园林植物具有美化绿化、遮阳挡阴、调节小气候等多种功能,在抵抗风沙灰尘方面更发挥着突出的作用。迄今为止,研究人员已经掌握了大量关于园林植物滞尘功能的研究成果,并将滞尘能力当做选择园林的重要指标,进一步研究园林植物滞尘功能,对更好地发挥园林植被绿化环保功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青岛市城阳区主要绿化树种滞尘能力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青岛市城阳区的21种园林植物进行了滞尘能力的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树种的滞尘能力存在很大差异,其滞尘量能相差4倍以上;第一周滞尘量对总滞尘量的贡献最大;同一树种在不同位点滞尘量不同.因此,在城市绿化中选择滞尘能力强的树种,并进行合理配置,是提高城市道路绿地滞尘效应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主要从昆仑大道、嘉和城周边道路以及校园道路上各选择14中常见的绿化植物来测定其叶片滞尘量。从植物单叶滞尘量、单位面积滞尘量、滞尘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植物叶面特征、同一植物在不同地点滞尘量分析所调查植物的滞尘能力,为本地区道路绿化植物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城市交通道路绿化植物滞尘效应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石家庄市7条主要交通干路,11种常见绿化植物为研究对象,研究比较了不同绿化植物的滞尘量,构建了绿化植物单位叶片面积累积滞尘量与滞尘时间的对数曲线方程,并通过滞尘时间、叶表微形态结构、叶片性状、叶面距地高度及交通道路环境等因素分析了绿化植物综合滞尘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金叶女贞、大叶黄杨综合滞尘能力最强,平均累积滞尘量达到4.0g/m2以上;棣棠、海棠、迎春、紫叶李的滞尘能力居中,单位面积累积滞尘量介于2.0~4.0g/m2之间;毛白杨、大叶女贞、白丁香滞尘能力一般,单位面积累积滞尘量介于1.0~1.5g/m2之间;七叶树、月季滞尘能力相对较弱,单位面积累积滞尘量分别为0.996g/m2和0.730g/m2。通过2个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表明,城市交通道路车流量及周边环境的差异对植物的滞尘效果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抚顺市主要绿化植物滞尘能力的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绿化树种因其叶片特征、枝叶形态和周边环境影响因子等不同,其滞尘量有较大差异。灌木植物中滞尘能力较强的植物是紫丁香和水蜡,平均滞尘量分别达到4.20g·m-2和1.97g·m-2;乔木植物中,毛白杨和白桦的滞尘量最大,达到3.17g·m-2和3.04g·m-2。研究结果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8.
参考目前国内外有关园林植物生态效益及经济价值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园林植物胸径、株高、冠幅等的普查,建立不同园林植物个体的绿量计算模型,并结合植物的生理特性测定,确定城市园林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降温增湿、滞尘的生态效益及其对应的经济价值定量计算方法。采用Visual Basic语言进行"德州市园林植物生态价值定量计算"软件的研制,以解决园林绿化生态价值定量计算过程较为繁琐的弊端,同时利用此软件对德州市建成区的常用树种及园林绿化生态效益进行定量评价及分析。  相似文献   

9.
边廷廷  夏德美 《花卉》2022,(6):193-195
为解决大气中的粉尘污染问题,本文对街道绿化建设中的不同类型绿色植被的滞尘及吸收粉尘能力进行研究.以芜湖市街道绿化常见树种为例,分析不同绿色植物对粉尘污染物的阻隔、过滤、吸附能力的差异.得出植物叶片表面特性以及植物结构特征是影响植物滞尘及吸收粉尘能力的重要因素.提出在街道绿化建设工程中应优先选择滞尘吸尘能力强的植被树种或...  相似文献   

10.
西安市绿化树种滞尘效应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志海 《中国园艺文摘》2010,26(8):30-31,162
针对西安市植物的滞尘能力,选取重度污染区(大明宫建材市场、小寨)、中度污染区(土门商厦、长安立交)和轻污染区(西安工程大学临潼校区)作为对照区,其中分别采集法国梧桐、国槐、石楠、腊梅等8-10种植物的叶片,采用重量称量法对其雨后第1、第3、第5天的滞尘量的差值进行滞尘能力的大小测量。结果表明:通过计算重度污染区与清洁区之间的净相对滞尘通量,得出不同地区同一树种的滞尘能力大小。乔木滞尘能力:法国梧桐(0.2669g/m2)〉国槐(0.1284g/m^2)〉红叶李(0.1990g/m^2)〉垂柳(0.1104g/m^2)〉樱花(0.0881g/m^2);灌木滞尘能力:石楠(0.2081g/m^2)〉腊梅(0.1726g/m^2)〉五角枫(0.1054g/m^2)〉紫荆(0.0605g/m^2)〉冬青(0.0428g/m^2)。故在大气重污染区进行绿化时,应该考虑那些在重污染区叶片具有高度滞尘能力的植物种类;同一地区不同树种的滞尘能力大小,乔木:法国梧桐〉国槐〉红叶李〉垂柳〉樱花;灌木:石楠〉腊梅〉五角枫〉紫荆〉冬青;其滞尘能力的大小决定于各树种的自身生长情况和生理特征。要合理配置绿化树种,以达到滞尘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园林植物具有滞尘、吸收有毒有害物质等生态作用,可以有效缓解雾霾现象。文章以北京创逸公园项目为例,阐述园林植物对治理雾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丁艳丽  张雷  付涌玉 《北方园艺》2017,(20):100-104
以龙爪槐(Sophora japonica var.pendula)、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洋白蜡(Fraxinus chinensis)、枫杨(Pterocarya stenoptera)、二乔玉兰(Magnolia×Soulangeana)、桑树(Morus alba)和银杏(Ginkgo biloba)为研究对象,采用洗脱法对7种园林树木单位面积的叶片吸附总颗粒物和PM2.5能力进行了测定,并测定了7种树木叶片滞尘前后叶片脯氨酸含量的变化,以研究不同种树木叶片滞尘效应,以及叶片滞尘后对植物生理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树种单位面积的滞尘量不同,银杏滞尘量较高,为0.034mg·cm-2,桑滞尘量仅有0.010mg·cm-2。叶片滞尘之后,银杏、枫杨、龙爪槐、桑、二乔玉兰叶片脯氨酸含量均有21.73%~338.25%等不同程度的升高,脯氨酸增长量由大到小排列为银杏、枫杨、龙爪槐、桑、二乔玉兰;而金银花和洋白蜡叶片脯氨酸含量不升反降,洋白蜡降低了59.77%,金银花降低了66.14%。综上说明银杏滞尘(PM2.5)能力最强,桑滞尘(PM2.5)最弱。  相似文献   

13.
赵宇 《北方园艺》2006,(1):55-55
1 园林植物的生态效应 园林植物具有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增加空气湿度、降温、防风,净化空气(如杀菌、滞尘、吸收有毒有害气体)以及减弱噪声等生态效应.  相似文献   

14.
园林植物防治雾霾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重工业生产导致空气中大气颗粒物含量剧增,大气污染严重,全国各大城市雾霾天气频发,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对居民身体健康产生极大的危害。该研究阐述了雾霾的概念、产生的条件和原因、对人体的危害,从而总结出园林植物的滞尘效应,吸收和转化有毒物质,光合作用保持空气清新,蒸腾作用降低大气颗粒物浓度。提出了扩大城市的绿化率,发挥城市道路绿地的生态廊道作用,形成乔灌草多种层次的植物配置结构,植物种类配置要有针对性等利用园林植物防治雾霾的途径,并列举出减轻PM 2.5污染的相关园林植物,以期为现阶段雾霾治理开辟新途径提供新的参考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五种城市道路绿化常绿灌木滞尘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天津市5种常绿灌木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采样与实验室分析,对5种常绿灌木不同季节的滞尘能力进行比较研究,同时探讨了不同季节蒙尘对5种常绿灌木叶绿素含量及抗坏血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植物滞尘能力差异显著(P0.05),5种常绿灌木年平均滞尘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小叶黄杨7.81mg·cm~(-2)、小龙柏5.80mg·cm~(-2)、沙地柏3.68mg·cm~(-2)、大叶黄杨3.66mg·cm~(-2)、凤尾兰2.18mg·cm~(-2),凤尾兰仅为小叶黄杨的28%。不同季节植物表现出了不同的滞尘能力,大叶黄杨、沙地柏、小龙柏为秋季冬季春季夏季,凤尾兰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小叶黄杨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不同植物之间抗坏血酸含量及叶绿素含量差异显著(P0.05),夏季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季节,抗坏血酸含量、叶绿素含量均与滞尘量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王松  康红梅  王晋  王君  薄伟 《北方园艺》2021,(14):80-86
以太原市4种常绿植物叶片为试材,采用称重法测定了山西省太原市4种常绿植物叶片单位质量和单位叶面积滞留细颗粒物质量,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叶表微结构,对常绿植物叶片滞尘能力进行了分析比较,以期阐释常绿植物叶表微结构特征对空气细颗粒物吸附能力的影响机制.结果 表明:不同植物单位质量和单位叶面积滞尘量均存在一定差异,滞尘范围分别为0.012~0.035μg·cm-2和2.39~8.52μg·cm-2.叶表沟槽宽度差异可能是不同植物吸附细颗粒物不同的主要原因之一,叶片沟槽过窄不易滞留细颗粒物,而沟槽越深细颗粒物吸附量越大.气孔宽度与叶表细颗粒物吸附效果存在一定相关性.灌木单位叶面积对细颗粒物的滞尘量高于草本;叶表面沟槽较宽、较深的金叶女贞(Ligus-trum×vicaryi)和小叶黄杨(Buxus microphylla)相比其它参试植物单位叶面积可滞留更多PM2.5等细颗粒物.  相似文献   

17.
校园内绿地植物滞尘效应及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空气污染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汽车尾气的排放、工厂中的废气未经处理和化石燃料等的燃烧,致使CO、SO2等有毒气体和大气固体颗粒物向空气中排放,而绿地植物可以有效地对空气中的降尘和飘尘进行截留和沉降。由于外界环境因素的多变性和复杂性,不同绿地植物在滞尘效应方面具有显著性的差异。本文通过对吕梁学院新校区中的6种不同绿地植物(毛白杨、国槐、垂柳、紫叶小檗、白丁香和黄刺玫)的滞尘量于雨后1、3、5d分别测定,同时分别以土壤温度、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叶面积指数和风速为自变量,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的滞尘量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剔除次要因子,对各主要影响因子对于滞尘效应的响应进行通径分析,阐明主要因素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和风速对滞尘效应的影响过程,为校园绿地植物的种类选择、空间配置和绿化带的合理规划提供有效的数学模型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以青岛市城阳区道路绿地8种乔木为试验材料,采用洗脱法和质量差值法研究8种乔木的滞尘能力,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JEOL7500F)、扫描探针显微镜(SPI3800-SPA-400,Seiko Instruments Inc.)和Image J观察叶表面结构并测定叶表面粗糙度、叶毛数量、气孔大小和气孔密度,分析了8种乔木的滞尘能力与叶表面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8种乔木的季节滞尘量总体上表现为秋季>春季>夏季。紫叶李、悬铃木和毛白杨单位叶面积滞尘量较大,洋白蜡、绦柳单位叶面积滞尘量较小,紫叶李的单位叶面积滞尘量最大,平均达到2.044 7 g·m^-2,最小的绦柳为0.574 7 g·m^-2,前者是后者的3.6倍左右。通过分析叶表面结构与滞尘量的关系得出,具明显网状结构、叶表面粗糙且具明显褶皱、叶表面具沟槽或绒毛,气孔较多且开口大等特征的植物滞尘能力较强。8种乔木叶片粗糙度、叶毛数量、气孔大小和气孔密度与单位叶面积滞尘量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叶片粗糙度、气孔大小和气孔密度越大,叶毛数量越多,叶片滞尘量越大。  相似文献   

19.
《现代园艺》2020,(1):164-166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经济结构的不合理等诸多因素导致大气污染严重,雾霾天气频发,从2010~2013年成都市雾霾天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2014~2017年有所缓解,但大气中NO_2浓度和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仍然严重超标。园林植物有明显的滞尘作用及对SO_2、NO_2有毒气体吸收和转化的作用,如何科学地利用园林植物的生理特性来防治雾霾值得深思。针对成都市雾霾天气的发生特征,根据园林植物防治雾霾的机理,探讨如何来选择园林植物和搭配植物,以及重视城市绿地规模化和发挥城市道路绿地的生态廊道作用,以期为成都市雾霾治理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新疆轮台县3种果树(苹果、核桃、杏)叶片为试材,对其滞尘量和叶片表面微形态结构进行观测,探究了3种果树叶片平均滞尘量在不同时间段和不同高度的变化及叶表面结构与其滞尘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果树的滞尘量不同,其中苹果叶片的滞尘量最大,可达到5.295mg·cm~(-2),杏叶片的滞尘量最低,仅为2.697mg·cm~(-2)。叶片滞尘量随时间延长而增加(P0.01);不同高度的滞尘量差异极显著(P0.01),叶片平均滞尘量依次为1m[(1.716±0.800)mg·cm~(-2)]2m[(1.217±0.355)mg·cm~(-2)]3m[(0.950±0.362)mg·cm~(-2)]。叶片表面观察结果表明,果树叶片表面在微形态结构上存在明显差异,滞尘能力较强的苹果叶表面结构粗糙,具有绒毛;滞尘能力较弱的杏叶表面结构光滑,无毛。叶表面结构不同,滞尘能力也出现明显差异,说明滞尘能力与叶表特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