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目的]该研究指在探究一品红雌花柱头发育形态与柱头可授性的关系。[方法]以一年生一品红‘千禧’为材料,对其雌花发育进行了宏观及扫描电镜(SEM)观察,并采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和活体花粉萌发法检测柱头可授性。[结果]一品红雌花发育进程可分为显花期、初开期、Y字期、八字期和翻卷期5个时期。雌花发育与柱头可授性具有相关性:柱头可授期在柱头裂片微张(初开期)和柱头开始翻卷(八字期)之间,最佳授粉期为八字期,持续时间3~5 d,柱头倒八状,SEM观察柱头表面可见大量渗出物;采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检测柱头不同形态时期的可授性结果与活体花粉萌发法基本吻合。[结论]该研究表明在育种实践中,可根据雌花柱头发育形态来判别一品红最佳授粉时期。 相似文献
2.
月季柱头形态发育进程与可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月季柱头的形态发育进程与可授性的相互关系,提高授粉效率。以切花月季为材料,显镜观察柱头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形态变化,田间定期授粉后荧光显微观察柱头花粉萌发情况,并采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检验柱头可授性。结果表明,月季柱头发育阶段可分为4种形态时期,分别为柱头中间凹陷期、丫状期、柱头2裂片平展期、柱头乳突组织衰老期;最佳授粉时期为柱头2裂片平展180°左右时,持续时间24~60h;定期授粉观察以及联苯胺-过氧化氢检验发现,柱头不同形态时期的可授性结果一致。说明月季柱头形态发育与可授性存在直接联系,可通过观察柱头形态来确定最佳授粉时期。 相似文献
3.
黑杨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黑杨的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为黑杨派树种有性繁殖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黑杨派树种钻天杨、欧美杨109、山海关杨雄株为材料,采用离体萌发法测定花粉活力。采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山海关杨、欧美杨108雌株柱头的可授性。[结果]在温室水培条件下,黑杨派树种雄花的散粉期为0.5~2.0d,其中钻天杨的较长,为27h;山海关杨的散粉期最短,仅有6h。花粉活力以欧美杨109的最强,为23.4%~30.9%;山海关杨的活力为11.3%~17.3%。黑杨派树种雌花可授期为3~4d,其中山海关杨花期较长,为4d;欧美杨108的为3d。黑杨雌花的柱头从开花到萎蔫一直保持可授性,其中山海关杨在第3天可授性最强,欧美杨108在第2~3天可授性最强。山海关杨的柱头可授性最强时,张开的角度为150°~180°,欧美杨108整个花期柱头形态未有大的变化。[结论]不同黑杨派树种间在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方面都表现出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对普通油茶和小果油茶的花性状、花粉特性及柱头可授性等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普通油茶和小果油茶在花色、花瓣等性状上接近,但前者花冠直径、雄蕊数、花柱长、萼片数和单花药花粉量等花部表型性状均大于后者;两者在花粉表面纹饰等花粉形态上也有明显差异,普通油茶花粉表面纹饰呈皱波—穴网状,小果油茶花粉表面纹饰呈皱波状;普通油茶花粉活力(日均665.3%)高于小果油茶(61.78%),但两者开花后花粉活力变化和日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开花后1-4 d的9:00-16:00花粉活力保持较高水平,为最佳传粉期;普通油茶花后柱头可授期(6 d)长于小果油茶(5 d),但两者的柱头可授性变化趋势相似,开花后1-3 d柱头活性能维持较高水平,其中花后48 h为最佳授粉时机。 相似文献
5.
糖果鸢尾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测糖果鸢尾及其亲本射干(Iris domestica)和野鸢尾(I.dichotoma)开花散粉时期花粉生活力和柱头可授性的变化规律,为提高人工授粉效率并为糖果鸢尾杂交育种提供依据。采用悬滴法测定花粉活力,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测定柱头可授性,结合田间花部性状随着时间变化的实际观测进行研究。刚散粉时,糖果鸢尾的花粉活力最大,随后逐渐下降。在花朵初放时柱头的可授性最弱,之后呈现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柱头萎蔫后,可授性低或丧失。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性强期没有重叠,且花粉比柱头先成熟,是糖果鸢尾避免自花传粉的适应机制;散粉1~2h内收集花粉,并在柱头可授性最强时进行授粉,可以提高杂交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用噻唑蓝染色法测定屏边三七花粉不同保存条件下的活力和寿命,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柱头可授性。结果表明,屏边三七花粉离开母体后活力较高,达到89.91%。在冷藏条件(4℃)下,贮藏时间在12d之内,屏边三七花粉活力的衰减程度小于20%,具有较高的活力;屏边三七花粉保存60d后完全失去活力;在冰冻条件(-20℃)下,屏边三七花粉保存35d后活力下降至2.05%,至46d后完全失去活力。屏边三七的柱头在小花开放后第8天开始具有强可授性,可授性高峰期持续时间为5d,柱头可授性在1d之中的高峰期为11∶00~16∶00。研究结果为杂交育种时间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夏蜡梅Sinicalycanthus chinensis、光叶红蜡梅Calycanthus floridus var. glaucus及两者杂交后代的花色变化进行比较和分析,明确导致花色差异的代谢物质基础。【方法】利用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对夏蜡梅、光叶红蜡梅及两者杂交后代花瓣中相关代谢产物进行测定,筛选差异代谢物,并对差异代谢物参与的代谢通路进行分析,解析花瓣呈现不同颜色的代谢物质基础。【结果】(1)花色表型测量显示:夏蜡梅内外轮花瓣明度(L*)、黄度(b*)、色相角(h)显著高于光叶红蜡梅(P<0.05),夏蜡梅外轮花瓣红度(a*)显著低于光叶红蜡梅,夏蜡梅内轮花瓣彩度(C*)显著高于光叶红蜡梅(P<0.05)。杂交后代花瓣L*显著低于夏蜡梅内外轮花瓣,也显著高于光叶红蜡梅,a*显著高于双亲,b*显著低于夏蜡梅内外轮花瓣,C*显著低于夏蜡梅内轮花瓣,也显著高于夏蜡梅外轮花瓣和光叶红蜡梅,... 相似文献
8.
以野生青蒿中形态差异较为明显的绿秆(品系Y03)和紫红秆(品系Y07)为材料,分别以碘-碘化钾染色法、TTC染色法、联苯胺-甲萘酚染色法和离体萌发法测定其花粉活力,并从中选取较适宜的检测方法研究其贮藏特性,采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其柱头的可授性.结果表明,碘-碘化钾和TTC染色法不适宜青蒿的花粉活力检测,联苯胺-甲萘酚染色法可以用于快速测定青蒿花粉活力,但测定值偏高,离体萌发法能准确可靠地反应花粉活力;两个品系的新鲜花粉在室温条件下只能贮藏2d,4℃,-19℃条件下可以贮藏3d,干燥处理显著加快了花粉活力的丧失;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得两个品系青蒿柱头可授期为8~10d,边缘雌花可授性比中央两性花的强,且其可授期比中央两性花长1~2d. 相似文献
10.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花粉粒的形态特征,采用I2-KI染色法测定云南黄连花粉活力,并通过联苯胺+过氧化氢反应液和3%的过氧化氢测定其柱头可授性。结果表明:云南黄连的花粉粒为近圆球形,具有萌发孔,表面具有刺状雕纹;花粉活力一天中最强的时间段是13∶30—15∶30,最强的时期是散粉时期;I型(雌蕊长于雄蕊)的云南黄连柱头可授性高于II型(雄蕊长于雌蕊)的。在散粉初期,云南黄连普遍具有较高的柱头可授性。 相似文献
11.
夏蜡梅和美国蜡梅属间杂种形态与光合生理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从花形态、结实性、光合和水分利用效率等3个方面,比较了属间杂种与母本夏蜡梅Sinocalycanthus chinensis,父本美国蜡梅Calycanthus floridus之间的差异;另外,对濒危园模拟生境条件下生长的夏蜡梅和苗圃自然光照条件下的夏蜡梅植株的光合作用和水分利用的生态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①花外形、颜色和气味,花被片形态,外、内花被片(数量、大小、颜色、形状和质地),雄蕊(可育雄蕊、不育雄蕊和食物体),雌蕊(花柱和柱头)等方面,属间杂种均表现出双亲的中间性状,结合了双亲优异之处,具有很高观赏价值;②夏蜡梅在南京地区结实正常,美国蜡梅在南京地区的结实能力差,而属间杂种7年生植株开花的2a中都表现为不结实;③光合作用和水分利用特性上,属间杂种与父本美国蜡梅相似,较母本夏蜡梅有明显优势,没有严重的光合午休现象和灼伤叶片、花苞片现象。另外,濒危园中遮光条件下的夏蜡梅植株尽管净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较小,但没有午休现象,而且表观量子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显著大于自然光照条件下的夏蜡梅植株,乃至美国蜡梅及属间杂种,显示出夏蜡梅的喜阴习性。图1表3参17 相似文献
12.
红檵木的花器构造与花粉生活力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对红檵木花器构造和花粉形态观察,并测定其花粉粒的形态、可染率和萌发率。结果表明:花药开裂第1天的花粉生活力与第2d、第3d相比差异显著。花粉管萌发的适宜pH值为6.0-6.5。 相似文献
13.
对中国特有植物夏蜡梅(Calycanthus chinensis)营养器官的游离蒽醌含量进行测定,并分析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夏蜡梅各营养器官均含有游离蒽醌,但叶片的含量最高,枝、茎、根等器官的含量很低,叶片的含量是其它器官的4~11倍,其它器官之间差异不显著。(2)夏蜡梅叶、茎中游离蒽醌含量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3)夏蜡梅阴、阳坡植株相应营养器官之间游离蒽醌含量无显著性差异。(4)夏蜡梅7个样地叶片的游离蒽醌含量在0.120 4%~0.243 5%之间,平均为0.183 8%,其中临安5样地含量较高,大雷山2样地较低,差异极显著。(5)通径分析显示,土壤有机质、土壤pH值对夏蜡梅叶片游离蒽醌含量起正作用,土壤氮、C/N、土壤磷起负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采用Weibull分布模型、对数正态分布模型、对数级数模型、分割线段模型、几何级数分布模型来拟合珍稀植物南方红豆杉群落物种-多度分布格局,并用卡方临界值检验模型的拟合效果。结果表明:Weibull分布、对数正态分布、对数级数分布可用于描述南方红豆杉群落乔木层种-多度分布格局;而Weibull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适合于灌木层种-多度关系的描述。 相似文献
16.
南方红豆杉种子透性及甲醇浸提液的生物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南方红豆杉种子休眠原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种皮的透水性不是引起休眠的主要原因。南方红豆杉种子各部分的甲醇浸提液作生物测定,表明种子的内种皮、中种皮及胚乳均含有某些抑制物质,对白菜苗高和根长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以内种皮的抑制能力为最高,胚乳次之,中种皮最少。表明南方红豆杉种子的胚乳、内种皮和中种皮存在的多种有机化合物是造成南方红豆杉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以植物群落调查样地资料为基础,对福建龙栖山和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方红豆杉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进行了研究,测定了群落植物生长型构成以及各层次植物物种的重要值,采用多种测度方法计算了群落各层次植物物种的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群落总体上物种多样性高,种类组成复杂;龙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方红豆杉—毛竹群落植物生长型在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等多样性指数上表现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的规律;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方红豆杉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则表现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的规律。 相似文献
18.
南方红豆杉种子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南方红豆杉种子的形态特征和萌发特性。[方法]以当年采收的南方红豆杉种子为试材,通过测定其形态指标、生活力及发芽力分析了其形态特征和萌发特性。[结果]种子呈坚果状,紫褐色,先端有突起的短钝尖头,种脐呈椭圆形。种子长为3.78~5.84mm,直径为3.84~5.86min,平均含水量为8.5%,千粒重为65.048g。种子由种皮、种胚和胚乳构成,种皮重量占完整种子重量的51.83%。新鲜南方红豆杉种子的种胚长约1.3~1.9mm。有生活力种子的比例为77%,无生活力和空粒种子的比例分别为21%和2%。层积8个月后,200mg/L赤霉素溶液浸泡处理的种子发芽率最高,达71.8%;流水处理的种子发芽率次之,为61.5%;自然层积处理的种子发芽率最低。f结论]南方红豆彩种子具有一定的侏眠特性.赤垂素浸泡时箕萌发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以中国原产野生植物华蔓茶藨子为材料,采用压条进行无性繁殖试验研究,探讨不同压条处理、枝条处理和激素种类及其浓度对生根率和生根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压条试验中枝条刻伤、激素及不同浓度处理生根率均达到80%以上,刻伤和激素处理的生根率差异不显著,但能明显促进生根数量和根质量,刻伤后施加激素能够显著缩短愈伤组织和不定根出现时间,提高根数和根质量,加速生根进程,其中NAA促进新根萌生的效果略优于IBA,而IBA促进根生长的效果较好;枝条刻伤处理效果比外源激素处理更显著。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低海拔生长的14株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mairei)的形态学观测,比较了叶片和孢子叶球的形态差异,结果表明:4号雄株和5号雌株存在显著变异,其中孢子叶球的变异为新种质资源的鉴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