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16×16完全双列杂交的120个杂种 F_1及相应的亲本进行了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同一性状不同亲本间或同一亲本不同性状间一般配合力有明显差异;同一性状不同组合或同一组合不同性状间特殊配合力也存在明显差异。所测120个组合各性状的杂种优势与特殊配合力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有些组合特殊配合力较低,但仍可表现较强的杂种优势,经Gardner & Eberhart 配合力模型分析,证明这些组合的一般配合力效应中含有较高的杂种优势效应。若双亲一般配合力效应中杂种优势效应都较低,即使该组合特殊配合力较高,也难以表现明显杂种优势,强优势组合选配应在亲本高一般配合力的基础上选择高特殊配合力组合。  相似文献   

2.
杂种小麦强优势组合选配规律的研究:Ⅱ.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6×16完全双列杂交的120个杂种F1及相应的亲本进行了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同一性状不同亲本间或同一亲本不同性状间一般配合力有明显差异,同一性状不同组合或同一组合不同性状间特殊配合力也存在明显差异,所测120个组合各性状的杂种优势与特殊配合力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有些组合特殊配合较低,但仍可表现较强的杂种优势,经Gardne&Eberhart配合力模型分析,证明这些组合的一般配合力效应中含有  相似文献   

3.
采用6×6双列杂交(不包括反交),研究了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有关产量性状的配合力及其与亲子的关系。结果如下: (1)所有产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均极显著,除单株籽棉产量外,其他9个性状的特殊配合力方差均显著或极显著。所有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与特殊配合力方差之比值均大于2(3.139~30.520)。 (2)相同性状不同亲本之间、相同亲本不同性状之间的一般配合力不同。同一性状不同组合之间、同一组合不同性状之间的特殊配合力各异。 (3)亲本的一般配合力与其组合的特殊配合力相对独立。 (4)产量性状的亲本表现与其一般配合力呈明显正相关,而与特殊配合力无必然联系。F_1表现与其特殊配合力呈不明显的正相关,而与双亲一般配合力及总配合力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陆地棉亲本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双列杂交方法,研究了6个陆地棉(GossypiumhirsutumL.)亲本材料有关产量性状的配合力、亲子关系和F1的杂种优势。结果表明:所有产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相同性状不同亲本之间以及相同亲本不同性状之间的一般配合力不同;同一性状不同组合之间,以及同一组合不同性状之间的特殊配合力各异;F1与双亲一般配合力及总配合力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产量性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杂种优势,以籽棉产量、皮棉产量的杂种优势最高;555的一般配合力高且本身表现优良,是一个很好的高产亲本,可在棉花杂交育种及杂种优势中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5.
对马铃薯8个亲本利用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组配的36个组合的10个植株性状和发病率的群体遗传和配合力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青薯2号、青薯5号、青薯6号、陇薯3号、陇薯6号具有较好的一般配合力效应,是理想的亲本材料。(2)组合08-18、08-2、08-23和08-15的生长势具有较高的特殊配合力,产生较强的杂种优势。(3)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之间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两个由一般配合力高的亲本所组配的组合,其特殊配合力不一定高,但特殊配合力好的组合,至少有一个亲本的一般配合力较好。因此,要选择一般配合力高的亲本,在此基础上再考虑其特殊配合力的大小。  相似文献   

6.
甜玉米主要数量性状配合力及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四甜等7个甜玉米自交系为亲本,按griffing(Ⅳ)配成21个杂交组合,分析了单株粒重等10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行粒数主要受加性基因控制,其余大部分性状的加性和非加性基因效应同时存在.在一般配合力效应上,同一性状不同亲本的效应值不同,各性状值的效应最高出现于不同亲本.在单株产量上,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大小为黑甜>遗甜>黄平白甜;特殊配合力效应较大的组合有遗甜×黑甜>遗甜×黄平白甜>黑甜×黄平白甜等.相关分析表明,行粒数与产量关系最为密切,其次为株高、穗长,且一般配合力高的亲本容易产生特殊配合力高的组合,但也不排除一般配合力都不高的双亲获得较高的特殊配合力的可能性.根据配合力互补原理,可望从7个亲本间选配出高产优质的组合.  相似文献   

7.
玉米自交系果穗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6个玉米自交系进行双列杂交,获得15个杂交组合。利用格列芬方法4模式(1)对果穗性状(即单株粒重、百粒重、单株有效穗长、单株有效穗数穗粒行数、单株粒数)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进行估算,主要结果如下:1.果穗各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为特殊配合力方差的1.27—11.88倍说明6个性状的遗传均以加性效应为主,它们之间仅是程度上的差别。其加性效应的大小顺序为百粒重、单株有效穗长,穗粒行数、单株粒数、单株穗数、单株粒重。2.一般配合力效应在同一性状不同的亲本之间有很大的差别,同一亲本的各个性状之间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差别也很大。亲本的大多数性状,如果一般配合力达显著水平,用它们组配杂交组合,可能产生高的特殊配合力效应。3.特殊配合力效应在同一性状不同组合间有很大差别,在同一杂交组合内各性状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差别也很大而且在同一杂交组合内大多数性状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高,其单位面积的产量也高。4.在一般配合力效应分析的基础上,又进行了特殊配合力的方差分析,以矮广_9、获白、黄早_4 为最优亲本自交系,用它们组配的杂交组合都有高的特殊配合力效应。  相似文献   

8.
配合力是指杂交组合中亲本各性状配合能力的一种指标。估测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对于选配具有杂种优势的杂交组合有着实际的意义。本试验以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估测各为4个陆地棉品种的两套亲本的6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  相似文献   

9.
以15个茎瘤芥亲本为材料,按7×8不完全双列杂交组配组合,分析茎瘤芥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及杂种优势。结果表明,同一性状不同亲本间及同一亲本不同性状间一般配合力存在较大差异。瘤茎产量一般配合力相对效应值变幅为-29.88~13.48,其中显著或极显著正向效应值有5个,占33.33%。组配的56个组合瘤茎产量特殊配合力相对效应值变幅为-35.86~34.24,其中显著或极显著正向效应值有24个,占42.86%。在茎瘤芥杂种优势利用中,既要重视一般配合力选择,更要重视特殊配合力选择。瘤茎产量平均超亲优势为6.24%,变幅为-46.34%~77.22%,正向优势组合占64.29%,茎瘤芥亲本间瘤茎产量存在较明显的杂种优势。相关分析表明,瘤茎产量的超亲优势与特殊配合力间相关系数达极显著水平,且相关系数较大,说明可用特殊配合力效应预测瘤茎产量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10.
小麦品种的耐湿性及其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4个耐湿亲本和3个不耐湿农艺亲本,按双因素交叉式遗传设计(NCⅡ),配制12个组合,以孕穗期湿害为主要研究对象,观察绿色叶片数、株高、每穗粒数、千粒重等主要性状。结果表明:过湿处理后的绿叶片数在组合间存在着极显著差异,表明不同亲本在受渍后的耐湿程度是显著不同的。其绿叶片数的一般配合力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耐湿组亲本中农家品种水里占的一般配合力最好,Pato最差;组合间特殊配合力的差异也达显著水平,以西风/鄂麦6号的特殊配合力最高,Pato/鄂麦6号最低,初步认为耐湿性受加性和非加性效应控制,以加性效应为主。耐湿亲本在株高、主穗粒数和千粒重上的一般配合力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准,而农艺亲本除株高外,其每穗粒数和千粒重的一般配合力差异不显著。特殊配合力仅在千粒重上有显著差异,表明在农艺性状的遗传中,以加性效应为主。根据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效应及方差,评价了耐湿亲本在育种中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对胡麻11个亲本材料的10个主要性状的配合力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方法,测定和估算亲本各性状一般配合力相对效应,特殊配合力相对效应,群体配合力方差以及亲本各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结果表明:各亲本,组合的主要性状都表现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基因差异,一般配合力方差和特殊配合力方差亦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为评估大花三色堇自交系的遗传潜质,指导大花三色堇杂交育种,对大花三色堇5个亲本自交系及其按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Ⅱ组配的10个杂种F1的7个主要数量性状进行了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亲本C是综合性状相对优良的亲本;在培育大花、丰花品种时,亲本E可作为重要亲本。对杂交组合进行特殊配合力效应分析表明,组合E×B、B×A的综合表现较好。在进行亲本选择和杂交组合配制时,应同时兼顾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特殊配合力效应,且一定要在选择一般配合力较高的基础上注重较高特殊配合力效应的选择。根据总配合力效应可以有效预测杂交组合的表现。  相似文献   

13.
花生主要营养品质性状和农艺性状配合力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白沙1016、东平立蔓、青岛小洋花生3个高脂肪、高亚油酸品种(其中白沙1016和青岛小洋花生为高蛋白质品种)和牟平兔子墩、五莲大粒墩、文登大粒墩3个低脂肪、高油酸品种进行完全双列杂交。利用Griffing方法2,研究荚果产量、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氨基酸和脂肪酸组分等22个主要营养品质性状和农艺性状的配合力。结果表明,多数性状一般配合力方差达极显著水准,而且大多数性状一般配合力方差都大于特殊配合力方差,说明由加性和非加性基因共同决定这些性状,而以加性基因效应为主。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效应分析显示,同一亲本不同性状间一般配合力效应差异较大,同一性状不同亲本间差异亦较大。同一性状不同组合间特殊配合力的变幅较大,而且一般配合力低的亲本间杂交也可以出现特殊配合力高的组合。  相似文献   

14.
以8个超甜玉米自交系为亲本,按照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方法Ⅱ配制组合,分析了超甜玉米果糖含量的配合力效应.结果表明,①果糖含量受加性基因和非加性基因的共同控制;②供试亲本T14的一般配合力较高,其次是亲本T4;T4×T8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较高,T14×T1次之;总配合力以T14×T1组合较大,其次是T4×T8, T14×T3;③参试组合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及其变异幅度均存在较大差异;④集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之合的总配合力效应,能更好地反映各个杂交组合的杂种优势程度.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烤烟的产量遗传特性,以7个重要烤烟亲本及其组配的42个杂交组合为材料,分析烤烟亲本间产量的杂种优势及其配合力,探讨高优势组合的遗传基础。结果表明:7个亲本间存在超亲优势,平均19.2%,组合间差异较大,变幅为-7.3%~65.6%。66401、秦烟96与其他亲本表现较强的一般配合力,是优秀的亲本材料;从42个组合中优选出高产优势组合中烟100×秦烟96,超亲率达65.6%。高优势组合的亲本产量配合力特点是亲本具有较高的产量表现,且双亲至少有一个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二亲本间具有较高的特殊配合力。  相似文献   

16.
了解杂交水稻亲本配合力和遗传率,为杂交水稻的亲本选育及强优组合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以4个不育系和7个恢复系为亲本,采用4×7不完全双列杂交(NCII)模式对9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9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除有效穗、株高和单株产量等性状主要受组合特殊配合力的影响外,其余性状主要受亲本一般配合力的制约;父本一般配合力的作用明显大于母本一般配合力的作用;不育系广仔占S、连籼1A和恢复系RH-1、RH-2和RH-6等亲本多数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特殊配合力效应较高,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胡麻主要数量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有代表性的9个胡麻亲本,配成9×9个双列杂交组合,对胡麻14个数量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作了研究,结果表明:(1)各亲本所研究性状的配合力表现不一致,没有一个亲本具备所有性状的高配合力。一般配合力较好的品种有内亚2号和瑞士红。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同其所配组合的特殊配合力并没有必然联系,而各亲本的特殊配合力方差与特殊配合力效应相关,在强优势组合中,亲本之一的特殊配合力方差也较大。(2)工艺长度、花冠直径、株高、蒴果直径、主茎分枝数、分茎数、现蕾期和开花期主要受基因加性遗传效应影响,而单果粒数、产量等性状既受基因加性效应的影响,又受基因非加性效应影响。工艺长度、花冠直径、株高、现蕾期、开花期、蒴果直径、千粒重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都较高。  相似文献   

18.
玉米产量及相关性状的配合力分析和遗传参数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7个玉米自交系为母本,5个自交系为父本,按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设计,组配了35个杂交组合,对其产量及相关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和遗传参数估算。结果表明:产量及相关性状在不同亲本间以及同一亲本不同性状间一般配合力效应存在着显著差异,同一自交系同一性状不同组合间特殊配合力也存在着显著差异,一般配合力低的自交系也有特殊配合力较高的组合出现。产量一般配合力较高的亲本为P4(济533)、P7(K1516)与P12(PH4CV)。在特殊配合力分析中,产量以P5(浚0566)/P12(PH4CV)特殊配合力最高,P5(浚0566)/P10(986)最低。百粒重、粒长、穗长与穗行数狭义遗传率较高,可在早代选择;穗粗、穗位高、轴粗与虚尖长狭义遗传率也较高,但这些性状对产量是负向效应,应综合考虑这些性状;产量与单穗重的狭义遗传率低,应在晚代选择。  相似文献   

19.
几个杂交水稻亲本配合力测定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用5个不育系与4个恢复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配成20个组合进行配合力测定的结果,杂交水稻的主要性状同时受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和组合特殊配合力的影响,只有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和组合特殊配合力都高的组合才获得真正高产。就一般配合力而言,三系不育系的汕A和特A明显优于两系不育系05S、培S及安S;而恢复系明恢63和直龙则优于桂99和桂33。  相似文献   

20.
为了正确评价抗病亲本和选配杂交组合,本研究选用3个感病亲本和3个抗病程度不同的抗性亲本,采用p×q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置9个组合,用播种沟接菌法对各组合杂种F1进行纹枯病诱发鉴定,研究小麦纹枯病抗性的配合力。试验结果表明,杂交组合的病情指数都一致倾向于病害较轻的亲本;品种之间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差异明显。一般配合力效应变幅范围在-9.59%~14.54%之间,既有正向又有负向,亲本P1中N iavt14的一般配合力的相对效应值最低,为-9.59%,其次是AR z,为-4.95%,在抗性育种中,这两个品种可以作为抗性亲本利用。特殊配合力效应值的变化范围为-12.66%~19.15%,组合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AR z×宁麦8号、N iavt14×宁麦8号、水涝麦×徐州25、水涝麦×扬麦158,这些组合的特殊配合力较低,可在抗病育种中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