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针对大庆油田外围葡萄花油层水平井高含水比例逐年增大的情况,深入分析了水平井高含水原因并提出相应措施挖潜对策:对于低产液高含水水平井砂体发育较差、动用程度低的水平段采取压裂措施;对于同层发育、投产初期高含水井,可以在危险出水水平段实施堵水技术;对于高产液、高含水的射孔投产水平井,若出水层段明晰,可实施机械堵水工艺,若出水层段模糊,可采用机械可调式堵水工艺;常规机械堵水方式不适用的压裂投产水平井,可以实施化学堵水工艺。以便为改善水平井开发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经过多年的稳产高产,大庆油田进入高含水阶段,由于油层多,层系之间的差异大,井网划分跨层系现象较为普遍,剩余油分布越来越复杂,给油田稳产和调整挖潜带来的难度越来越大,剩余油分布预测成为高含水期油田的开发关键。为定量分析大庆油田进入高含水期的剩余油分布特征,以精细油藏描述为基础,结合油藏开发动态,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再现油藏生产过程和不同时期油水分布。基于大庆油田北三区西部开发数据和监测资料,利用地质模型对区块生产过程进行了模拟,再现了油藏开发历程。由于层段多、砂体形态复杂、层内非均质性较严重,油层部分部位控制程度相对较差,在油层的边角部位、差油层及层内差储层段成为剩余油分布的集中区。以该剩余油的分布特征提供相应的措施调整,从而解决油藏注水开发中的3大矛盾,对油田开发生产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吞吐技术在高含水油田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含水期采用堵水与驱油剂驱油是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方法。介绍了吞吐技术的原理,在室内进行了驱油剂的筛选、浓度的确定,并进行了室内驱油试验。试验表明,该技术可以大大提高采收率。同时在室内试验基础上,并在现场进行了应用。在2口井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根据建立的反映断层附近注采关系特点的概念模型并结合渗流理论知识,分析研究了断层附近剩余油的影响因素。断层避让距离是影响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因素,此外井网形式和井距对剩余油分布也会产生影响。在断层避让区域,井距越小,相同含水率时的采出程度越低,注入水突破油井排的最大距离约等于井距之半。根据水平井方案优化计算结果,利用水平井挖潜断层附近剩余油时,水平段应尽可能靠近断层,可以最大程度动用边部剩余油,井网形式要根据该区域原井网实际情况,选用联合井组或水平井井组。  相似文献   

5.
目前赵凹油田安棚区核桃园组三段4亚段2层(Eh4(2)3)进入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在空间分布上十分复杂,挖潜难度大。从储量丰度、水淹级别统计剩余油的分布规律,确定各小层剩余油的形成因素和对应的剩余储量;同时对小层叠合后的剩余油富集区进行定量评价,确定剩余油潜力区,为油田下一步对剩余油的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新民油田民3区块进入高含水期阶段,综合利用地质、测井、岩心及动态资料研究其目前生产现状,发现该区块裂缝断层发育,水淹水洗严重。针对问题,为实现稳产,对该区块进行研究,综合分析提出解决矛盾的对策。研究该区块扶杨油层隔夹层类型、分布特征、砂体特征,分析出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剩余油挖潜同时针对高含水特征采取精细注水调控,水井排加密和堵水主力层位、压裂接替层等对策,取得了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7.
对于能量充足的层状边水薄层油藏,利用水平井开发总体效果理想,但开发后期随着含水率的不断上升,油水关系复杂,剩余油分布分散。以水平井开发的塔中16油田为例,利用流动单元方法建立地质模型,结合生产动态分析,通过数值模拟方法总结了塔中16油田剩余油分布特征。以剩余油分布规律为基础,从垂向和平面2个方面分析了剩余油控制因素:剩余油垂向上受物性、隔夹层和韵律3个因素影响;平面上受微构造、井网完善程度、井间压力分布、断层、水平段不均匀见水等5个因素影响。利用分析结果,可以较为可靠的发现剩余油富集区,为油田剩余油潜挖提供了有利依据,对高含水期油藏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渤海海域拥有丰富的稠油资源,长期注开发使稠油储层物性发生了较大变化。通过室内试验、油藏数值模拟及测井参数解释方法对渤海Z稠油油田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2种主要物性参数进行分析,总结出了注水开发前后储层物性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经过长期水驱后,油田的平均孔隙半径、平均孔隙度和渗透率整体都有所增加,但表现出2种相反的变化趋势:低渗透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减少;高渗透储层渗透率增加,大孔隙的数量逐渐增多。储层这2种相反的变化趋势导致储层非均质性更加严重,储层层间矛盾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9.
位于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龙虎泡大安阶地的龙虎泡油田受储层纵向及平面非均质性影响,开发效果逐年变差,表现出油田含水上升速度加快,自然递减率上升的问题。为改善油田开发效果,应用数值模拟方法优化了不同剩余油类型的油水井对应调整方式,通过室内岩心驱替试验得到不同渗透率储层的合理注采调控参数。现场应用结果表明,采用水驱综合挖潜技术后,含水上升速度和自然递减率下降,注采剖面得到调整,提高了储层动用程度,取得了较好的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10.
水平井压裂技术是特低渗透油田开发非常有效的一项开采技术,该技术通过多年的发展已日趋成熟但在施工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难题。以延长石油特低渗油藏的薛平1井为例,重点介绍了降破压技术、覆膜石舅砂和连续混配供液技术在该井的应用,并结合油藏实际效果,分析了这3项技术的应用效果和前景。  相似文献   

11.
垦12断块为典型的复杂断块,断层复杂、沉积类型多、油层类型多而薄,各层开发效果相差大。在油藏精细描述的基础上,利用各种动态资料,结合数值模拟技术对该研究区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垦12断块油层类型多而薄;复杂边底水断块油藏的剩余油主要分布在高部位,而物性相对较差的边部和断层遮挡部位也是挖潜剩余油的有利区域。  相似文献   

12.
春风油田的石炭系是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重要的勘探层系之一,属于裂缝型油气藏,具有巨大的勘探潜力。春风油田的石炭系储层勘探程度较低,目前仅部署少量直井进行试采,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直井钻探沟通裂缝少,产能较低。对于储层较薄、直井钻探评价效果不理想的区域,可以部署侧钻水平井进行开发,充分利用老井,节省开支。老井排664井为直井,因储层油气显示不理想,采取裸眼完井,水泥固封。排664井在技术套管下方裸眼处侧钻,采用短半径水平井技术,顺利钻至目的层,分析了技术难点,列举了轨迹优化、钻头选择、轨迹控制、钻井液技术等相应技术措施,顺利钻至目的层。排664井侧井的成功为该区块利用老井开发石炭系储层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3.
长垣油田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期,剩余油分布高度零散,断层附近成为主要的剩余油富集区。利用井震结合精细断层解释成果,分析了断层附近潜力部位,采取部署高效井及相应配套调整措施,高效井设计思路由原来躲断层向贴断层、保注采、整体配套调整的方向转变,取得了较好的开发调整效果,拓宽了特高含水期油田挖潜技术路径。  相似文献   

14.
随着勘探评价的深入,安塞油田浅层逐渐成为下步开发的主力区块之一。由于浅层具有含油层系多、油层厚度相对较小、储量丰度低、渗透率低、油水分异差等特点,且分布较为分散,用常规技术开发单井产能太低,不能实现Ⅱ类和Ⅲ类储层有效动用。为了提高开发效果,在对浅层沉积相、储层物性与已开发老区差异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室内研究及现场试验,从布井、钻井、储层改造方式等方面提出了一套适应安塞油田浅层开发的水平井技术,实施效果证明了该技术对安塞油田特低渗透储层有效开发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应用井震结合技术对大庆长垣油田储层构造进行了深入研究,对断层的分布认识更加细致。断层附近局部区域剩余油仍相对富集,是进一步挖潜的重点。对断层边部剩余油潜力进行了评估,明确了影响断层边部剩余油富集程度的影响因素;利用数值模拟技术研究分析了断层边部储层动用情况,断层上下盘对采出程度没有影响,剩余油潜力主要分布在非主力油层中,断距大的断层附近剩余油更为富集。在井震结合三维精细地质研究成果基础上,优选潜力区域、找准剩余油富集部位,对大斜度井井轨迹进行优化设计,近年来已设计投产42口大斜度井,取得了很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6.
高含水期砂岩油藏治砂研究包括出砂预测和防砂技术研究。通过分析油井出砂和防砂存在的问题,从油藏出砂机理、出砂预测方法和防砂技术3个方面阐述疏松砂岩油藏治砂研究现状和应用水平,指出预测方法和防砂技术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7.
油藏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后,油水渗流规律极其复杂,开发效果逐渐变差,如何合理而准确地对油藏水驱开发效果进行评价,关系到油藏下步挖潜方向及调整措施的有效性。首先筛选影响高含水油藏开发效果的24个关键开发指标,利用相关性分析方法,确定关联度较小的14个开发指标作为水驱开发效果评价体系,应用统计学方法确定了不同开发指标的评价标准;然后,利用主客观组合赋权法构建高含水油藏开发效果综合评价模型,计算不同开发指标权重,综合分类评价油藏开发效果。实例表明,应用评价分类结果,针对不同类油藏制定了针对性开发调整措施,均取得了较好开发效果。该水驱开发效果评价技术可为高含水油藏下步开发调整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超短半径水平井技术是曲率半径为0.3m,利用水力破岩钻孔的一项先进钻井技术,该技术在油田开发中后期的老油田、区块及注采井组综合改造调整、改善注水效果及难动用储量方面,可发挥其积极优势。阐述了超短半径水平井技术原理、技术特点及适用地质条件,并在文南油田进行了超短半径水平井技术试验,试验后初期日产液7.0m^2,日产油2.8t,日产气140m^3,措施效果良好。该技术的盛功实施,将为油田的增储上产提供一条重要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9.
伊拉克Missan油田储层段地层上下易漏、中间易塌,且密度窗口窄,极易引起井壁失稳,导致井漏、井塌、卡钻等井下复杂情况。强封堵高性能水基钻井液主要针对Missan油田水平井面临泥页岩、泥灰岩的井壁失稳及灰岩漏失问题,从解决井壁失稳入手,采用物理-化学协同封堵,加强钻井液的封堵性,提高地层承压能力,降低漏失风险;采用活度调控、渗透压原理,提高泥、页岩半渗透膜特性,降低钻井液的活度,抑制地层中泥岩的水化膨胀能力,使井壁在钻井液静压力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渗透压,进一步提高了井眼的稳定性。该体系在使用中体现出稳定的流变性,能够很好地封堵地层微裂缝,大大提高地层承压能力,延迟井壁稳定时间,保证钻进中井眼的稳定性,为Missan油田首口水平井的顺利完成及后续水平井的开发提供了很好的保障。  相似文献   

20.
长庆油田水平井通过压裂改造的技术攻关,单井产量提高至定向井的3倍以上,已成为低渗透油田转变开发方式的重要技术手段。但受非均质程度、裂缝展布、边底水分布等因素影响,水平井部分井段水淹,含水快速上升、单井产量突降,严重影响水平井开发效益。针对上述问题,攻关研究形成了井下取样找水技术和单封拖动管柱找水技术,实现了多段压裂水平井快速低成本找水,为水平井控水增油措施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