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国际农业研究中心协商组介绍随着国际农业研究的发展,197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银行等机构成立了国际农业研究协商小组(CGIAR)①。这个组织承担了指导国际农业研究中心的责任。经过20多年的发展,CGIAR已由3个部分,即:国际农业研究中心(IARC...  相似文献   

2.
日本的农业生物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日本的农业生物技术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文献信息中心孙国凤进入90年代,日本的农业生物发展迅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一、作物水稻是日本最重要的作物,它是生物技术研究和开发的主要对象,取得的成绩骄人。1.抗病育种1990年,农林水产省农研中心育种工程研究...  相似文献   

3.
澳大亚利国际农业研究中心南京农业大学韩纪琴澳大利亚国际农业研究中心(AClAR)旨在通过研究领域的国际合作及相关活动,开发持续农业体系及合理的自然资源管理战略,并以此来提高发展中国家及澳大利亚人民的生活水平。该中心所开展的研究工作推动了发展中国家及澳...  相似文献   

4.
以转基因植物为重点之一的农业生物技术在80年代中期取得了重大突破,90年代初开始迅速走向商品化和产业化。这种起爆式的迅速发展与一些国家政府和社会重视大型农业生物技术综合研究基地建设分不开,特别是研究、开发设施的现代化、智能化和试验规模的集约化极大地推动了生物技术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和转化。  相似文献   

5.
武力 《世界农业》1999,(8):52-53
国际农业研究蹉商组织(ConsultativeGrouponInternationalAgriculturalResearch,简称CGIAR)是支持和组织面向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农业研究系统。1983年以来,中国与CGIAR及其所属研究机构的合作是全...  相似文献   

6.
由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和新加坡技术管理中心联合举办的2000年中国农业与食品生物技术国际研讨会于2000年4月4~5日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美国、日本、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学者、企业代表和政府官员150人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主要就全球转基因生物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情况及其安全管理、中国对转基因生物的研究和应用状况及其安全管理等议题进行了交流和探讨。一、全球转基因生物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及对其安全性的认识(一)转基因生物的研究和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在20世纪70年代诞生后 ,至今已取得了迅速发展 ,一些与病虫害防…  相似文献   

7.
茶胚胎发育研究的历史沿革彭海峰严学成(华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学院,广州,510642)RESEARCHADVANCESONTHEDEVELOPMENTOFEMBRYOINCameliasinensisPengHaifengYanXuecheng(Col...  相似文献   

8.
国际农业研究磋商小组(以下简称CGIAR,即:ConsultativeGrouponInternationalAgriculturalResearch),是由世界银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开发计划署(UNDP)、环境规划署(UNEP)等国际组织和?..  相似文献   

9.
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胡银岗博士和澳大利亚科工组织植物所A.G.Condon博士联合申报的"提高中国和澳大利亚旱地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国际合作研究项目,近日获得澳大利亚国际农业研究中心批准,该项目的合作备忘录日前已通过了澳大利亚国际农业研究中心和我国科技部及项目实施单位的联合签署,合作项目自2008年7月1日起开始执行.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与CGIAR合作的回顾中国农业科学院戴小枫程高翔王韧国际农业研究磋商小组(ConsultativeGrouponInternationalAgriculturalResearch,简称CGIAR)成立于1971年,总部设在美国华盛顿。它是支持和组...  相似文献   

11.
浙江大学数字农业与农村信息化研究中心成立于2007年9月。借助浙江大学多学科交叉的优势,由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联合组成,聚集了农业与生物技术、生物系统工程、农业信息与遥感技术、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传感技术等多个学科方向的骨干学者,形成了产学研推一体化的创新发展模式。数字农业与农村信息化研究中心以中心主任为核  相似文献   

12.
真菌也能转导基因农业研究中心(ARS)的科学家发现,一种普通的土壤寄生真菌(Olpidiumzospore)具有在生物技术上多用途的作用,可用于转导新基因到植物体内,并且价格便宜。通常某些基因转导是依赖于细菌作为基因媒体,多局限在诸如马铃薯、烟草和番...  相似文献   

13.
国际传真     
<正>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胡银岗博士和澳大利亚科工组织植物所A.G.Condon博士联合申报的"提高中国和澳大利亚旱地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国际合作研究项目,近日获得澳大利亚国际农业研究中心批准,该项目的合作备忘录日前已通过了澳大利亚国际农业研  相似文献   

14.
国际传真     
《北京农业》2008,(8):54-54
<正>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胡银岗博士和澳大利亚科工组织植物所A.G.Condon博士联合申报的"提高中国和澳大利亚旱地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国际合作研究项目,近日获得澳大利亚国际农业研究中心批准,该项目的合作备忘录日前已通过了澳大利亚国际农业研  相似文献   

15.
韩福光 《世界农业》1994,(10):18-19
印度重视农业生物技术研究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高粱所韩福光为了增强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印度生物技术部建立了三个植物分子生物学中心:JawaharlalNahru大学、TamiINadu农业大学和MahatmaGandhiKrishi大学,组成重点项目网,主...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业生物基因工程的安全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制定并实施农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法规近年来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 ,生物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自1983首例转基因作物(Genetically ModifiedCrops ,简称GMC)问世以来 ,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迅速增加 ,1996—1999年 ,全球种植面积由170万hm2 增加到3990万hm2。基因工程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深刻影响到农业的生产方式和效益 ,在解决人类所面临的环境恶化、资源匮乏、效益衰减等问题方面显示出巨大的作用。世界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农业生物基因工程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政府…  相似文献   

17.
CAB农业数据库光盘检索系统及其主要功能与检索技巧高安娜,林海,袁醉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杭州310021)CAB数据库是由国际农业和生物科学中心[CentreforAgricultureandBiosciencesInternational(CABI...  相似文献   

18.
陈锴  李季 《世界农业》2000,(6):24-26
一、农作系统研究的起源与发展绿色革命后的困惑国际上农作系统研究(FarmingSystemResearch,FSR)的兴起实际上是对绿色革命在部分发展中国家失败的反思中产生的。从50年代开始,许多发展中国家为解决贫困问题采取了“满足基本需求”的缓贫开发战略,绿色革命便是这一战略的尝试。在国际发展组织援助和研究机构如国际小麦玉米改良中心(CIMMYT)、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指导下,许多发展中国家,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绿色革命取得了巨大成功。主要是通过引进、培育和推广高产作物品种和实施一系列配套措…  相似文献   

19.
亚太经合组织第五次农业生物技术国际研讨会于2201年9月3~12日在泰国曼谷召开,21个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中的14个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亚太经合组织农业技术工作组(ATCWG)农业生物技术研发小组(Sub-Group)与日本国际农业科学研究中心(JIRCAS)共同组织召开。会议主要研讨:APEC成员国农业生物技术能力建设;农业转基因生物风险评估与管理框架,达到以透明的和以科学为基础的方法使用生物技术产品的目的;建立联系机制,加强技术合作和信息交流。 亚太经合组织农业技术工作组(ATCWG)成立…  相似文献   

20.
《饲料博览》2001,(4):21-23
应加拿大动物营养学会(Animal Nutrition Asso-ciation of Canada)和加拿大饲料生物技术信息中心(Feed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 Center)邀请,由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秘书长刘同占先生任团长的中国饲料工业代表团一行 22人于 2000年 9月 19日至 9月30日赴加拿大参加“中-加饲料及饲料生物技术交流会”(Th First Canadan-China Feed andBiotechnology Infomation Exchange),并对加拿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