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蜜蜂微卫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蜜蜂个体在遗传上是不同的,其本质不是在基因产物上,而是在DNA水平上的差异.分子标记能在DNA水平上反映蜜蜂遗传基础的差异,是蜜蜂遗传育种领域内的一项新兴技术.微卫星(microsatellite)是指以少数几个核苷酸(多数为1-5个)为单位多次串联重复的DNA序列,人们也称之为简单序列重复(simple sequence repeats)、短串联重复(short tandem repeats)或简单序列长度多态性(simple sequence length polymorphism).是当今四大分子标记技术之一.1989年,3个独立的研究小组几乎同时建立了这一技术,并且证实它作为位点特异遗传标记具有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2.
基因芯片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基因芯片(DNA芯片,微阵列)是20世纪后期在杂交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一个分子生物学技术,将大量的核苷酸探针以点阵列方式排列于特定的固相支持物上,与放射性或荧光标记的样品靶DNA杂交,通过激光共聚焦等技术来分析靶DNA的存在和量的方法-基因芯片技术已基本实现了自动化,应用于功能基因研究.杂交测序、药物筛选诊断、基因表达、基因多态性和突变检测等,在生物学、医学、制药学、环境保护学和农林业等领域上都有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EST (Expressed Sequence Tag,EST)指的是一组cDNA的部分序列,一般长度为150~500bp,是由大规模随机挑取的cDNA克隆测序得到的组织或细胞基因组的表达序列标签。一个EST代表生物某一时期的某种组织或细胞的一个表达基因。主要综述了EST技术的原理方法以及EST技术在构建遗传学图谱、分离与鉴定新基因、基因表达谱的研究、比较基因组学的研究和制备DNA芯片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基因文库与基因库基因文库 (genelibrary)与基因库 (genepool)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基因文库是用重组DNA技术建立起来的 ;而基因库是指某一生物群体所拥有的全部基因。显然基因库是不需要建立的 ,它是客观存在的。基因文库的建立过程相当复杂。首先将某种生物的全部DNA或染色  相似文献   

5.
DNA芯片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DNA芯片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迅猛的生物高新技术,它是利用光刻合成、高速打印或电定位等技术,在支持物硅、玻璃或尼龙膜上胺照特定的排列方式有序地固化大量的基因探针,形成DNA微阵列。生物样品DNA/RNA通过PCR/RT-PCR扩增和荧光标记后与DNA微阵列杂交,通过荧光扫描器及计算机分析,即可获得样品的基因序列及表达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RNAi技术概述     
RNAi(RNA interference)是指外源性双链RNA(dsRNA)能抑制细胞内与其序列同源的基因的表达。在进化上,这可能是生物调控基因表达及抵御病毒侵染或转座子诱导DNA突变的一种共有的生理机制。本文对RNAi技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Gn RH基因SNP与榕江小香羊繁殖性状关联性,试验以榕江小香羊为研究对象,采用DNA池法及PCR-SSCP技术检测Gn RH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表明,榕江小香羊Gn RH基因内含子3检测到1个SNP位点T-68G,该位点表现为3种基因型,分别命名为TT、TG和GG。基因型与繁殖性状关联分析显示,榕江小香羊GG基因型个体的产羔数显著高于TT和TG基因型个体(P0.05)。研究结果提示Gn RH基因可能是影响山羊产羔数的主效基因或与主效基因连锁,T-68G位点可望作为提高山羊个体繁殖性能的分子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8.
借助纳米珠制作单分子DNA芯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统的单分子DNA芯片制作技术主要依靠稀溶液铺设,有很大的随机性,即有许多DNA分子重叠而无法观察,还有一部分基片上没有样品,造成浪费,为克服上述缺点,作者采用了一种新的单分子芯片铺设技术,纳米珠作为单分子DNA的连接载体,利用其空间位阻作用将DNA分子沉降到经过表面化学处理的基片表面,纳米珠的直径和DNA长度控制芯片上样点间距,去除纳米珠后,获得单分子DNA纳米阵列芯片。为单分子、高通量DNA芯片的制作做了新的探索。这个技术的完善将为今后单分子DNA研究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TALEN靶向基因修饰新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SNP标记技术及其在农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是指DNA序列上的单个碱基变异,它具有分布广、多态信息量大和易于检测等优点,被称为继RFLP和微卫星标记后的第三代基因遗传标记。本文就SNP标记方法的结构特征、特点、识别与检测技术和应用等几个方面对其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1.
基因芯片在动物医学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因芯片(Gene chip)又称DNA芯片(DNA chip)或DNA微阵列(DNA microarray),是生物芯片的一种。其应用已不局限于最初的DNA序列测定,现已在基因表达分析、基因诊断、基因突变、多态性分析、药物筛选和药物开发、环境科学等多个领域  相似文献   

12.
在DNA芯片平台上探测AIV不同亚型 cDNA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对以基因芯片技术为基础的检测H5、H7、H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快速诊断技术进行了研究。试验中所使用的病毒为A/Goose/Guangdong/1/96(H5N1)、A/African starling/983/79(H7N1)和 A/Turkey/Wisconsin/1/66(H9N2)。通过RT-PCR获得大约500 bp的禽流感病毒基因cDNAs片段,克隆,从重组质粒扩增DNA片段,并点到玻璃载体上,制成芯片。在病毒RNA反转录过程中,用Cy5标记样品 cDNAs。样品 cDNAs是一个包括禽流感病毒HA和M基因的混合物。依据M基因鉴别型,依据HA基因鉴别亚型。扫描芯片上探针结合位点,杂交信号与预期设想基本一致。结果显示,DNA芯片技术可以提供一种有效的AIV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3.
聚合酶链反应(PCR)是对DNA或cDNA某一特异片段(即目的基因片段)进行体外酶促扩增的方法。它应用特异的寡核苷酸引物和DNA聚合酶在2小时内能合成1百万以上的拷贝。这种简便快速合成目的基因片段的技术,极大地方便了核酸探针的制备、基因组DNA或cDNA的分子克隆、核苷酸顺序的直接测定、基因突变的检测与鉴定、转位因子的转位机制研究、寡核苷酸探针对基因顺序多态性的分析、以及病原体或致病因子的检测和遗传性疾病的诊断等。  相似文献   

14.
董钻 《新农业》2004,(7):56-57
转基因是一种技术.即基因工程.也叫遗传工程。转基因技术主要是指利用重组DNA技术和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方法.把重组DNA分子导入生物体的技术。具体地说.转基因通常是指,通过人工的方法.把一种生物体的某一个基因从一连串的基因中分离出来,将它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体内.从而使后者获得被植入基因所携带的遗传性。  相似文献   

15.
转座因子 (transposableelement)与转座子 (transposon)转座因子是细胞中能改变自身位置的一段DNA序列。转座因子可从染色体的某一位置转移到另一位置 ,或从质粒转移到染色体上。第 1个转座因子是麦克林托克夫人在玉米中发现的 ,当时称之为“跳跃基因”。以后人们在果蝇、啤酒酵母、大肠杆菌等生物的染色体上以及多种细菌的质粒上找到了不同类别的转座因子。某些噬菌体DNA本身就是转座因子。转座子常被误认为是转座因子的简称 ,其实它仅仅是转座因子家庭中的一员。原核生物中的转座因子分为 3类 ,转座子是其中之一。现已发现数十种转座子…  相似文献   

16.
<正>一、概念介绍基因是生物体遗传信息的载体,它操纵和调控一切生命的遗传性状,"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转基因技术是指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它物种中,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该生物获得新功能。基因片段的来源可以是提取特定生物体基因组中所需要的目的基因,也可以是人工合成指定序列的DNA片段。使遗传物质得到改造的生物,在性状、营养和品质等方面向人类需要的目标转变。通俗地说就是人为将一种生物的一个或几个已知功能基因转移  相似文献   

17.
外源基因导入作物的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有性杂交育种是在双亲的整套染色体水平上使其重组交换以实现基因交流改良作物的常规技术,常由于杂交不亲和而局限于遗传资源范围较窄的近缘品种间交流基因。近年已知基因是DNA分子的一个区段,一个DNA分子含有几个至几千个基因。尽管生物千变万化,一种生物组成DNA的核苷酸排列顺序有数百万至数十亿种,但任何生物的DNA都是由4种基本核苷酸排列而成的,不  相似文献   

18.
19.
运用主基因一多基因模型分离分析法对低磷土壤条件下玉米082×掖107组合的须根数的P1、P2、F1、F2和F2∶3五世代联合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玉米须根数遗传符合一对加性主基因 加性显性多基因模型(D-2)。玉米须根数是由1对独立主基因控制的加性遗传,主基因遗传率为19.71%,但是微效多基因的遗传力大于主基因的遗传力,多基因控制的玉米须根数遗传力为75.06%,可见,玉米082×掖107组合须根数的遗传主要由微效基因控制。表明,以基因重组或聚合为基础的杂交育种方法仍然是改良玉米须根数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20.
ESR基因与文昌鸡产蛋性状的关联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海南文昌鸡为研究素材,运用PCR-SSCP和DNA测序技术检测了ESR基因多态,运用SPSS软件分析ESR基因多态对产蛋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①ESR基因出现了两个多态位点,并发现了在第580位AATA 4个碱基缺失,②ESR基因多态与产蛋性状中的300日龄产蛋数相关显著(P<0.05),与平均连产天数(ADCE)相关极显著(P<0.01),与400日龄产蛋数、双黄蛋数相关不显著(P>0.05)。ESR基因对文昌鸡产蛋性状有作用,但是仅仅关联性分析的结果是不能肯定ESR基因是影响鸡产蛋性状的主效基因或与主效基因紧密连锁的标记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