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寻找延边晒红烟的最佳施氮量,以8804为材料,研究不同施氮量处理对晒红烟的生理特性、于物质积累和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为135 kg/hm2时,会显著增加单株光合叶面积,提高Pn、E、C等生理指标,而施氮量为180 kg/hm2时,单株光合叶面积减少,光合生理指标下降.在移栽后30和45d,干物质积累量随施氮水平的增加先增加后下降,施氮量为135 kg/hm2时达到最大;而移栽后60和80 d,随施氮水平的增加而持续增加,但高氮处理(180 kg/hm2)导致烟株贪青晚熟.随施氮水平的提高,总糖、还原糖、钾离子、糖/碱含量逐渐降低,而总氮、蛋白质和烟碱含量有所提高,氮/碱变化不显著,内在化学成分最协调的施氮处理为45和90 kg/hm2,其次是135 kg/hm2.综合分析表明,135 kg/hm2施氮量处理表现最优.  相似文献   

2.
以鄂杂棉29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密度和施氮量对麦后直播棉产量及其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施氮量条件下,随着密度的增加,株高、总果节、单铃重、单株成铃数、成铃率下降,现蕾果节位升高,群体总铃数增加,伏桃比例上升.在施氮量225 kg/hm2条件下产量随密度增加而增加;施氮量300kg/hm2条件下,产量先随密度增加而增加,达一定密度后产量反而下降.施氮量225 kg/hm2条件下以60000株/hm2产量最高,施氮量300 kg/hm2条件下以52 500株/hm2的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3.
在胡麻上基施有机生物复合肥的研究结果表明,基施有机生物复合肥比施用常规化肥胡麻籽粒增产18.6%,纯收益增加676.71元/hm3.基施量在300kg/hm2、600kg/hm2、900kg/hm2和1200kg/hm2范围内,籽粒产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且呈显著正相关(r=0.9687).与对照(不施肥)相比较,增产率分别为6.5%、39.3%、88.1%和97.0%,净增产值分别为17.66元/hm2、1036.02元/hm2、2 716.32元/hm2和2684.11元/hm2,产投比分别为0.05∶1、1.44∶1、2.51∶1和1.86∶1.胡麻籽粒产量以基施1200kg/hm2最高,产投比以900kg/hm2最大.  相似文献   

4.
在陇南石灰性褐土上玉米施不同量钾肥的试验结果表明 ,在施钾 ( K2 O ) 32 .5~ 15 0 .0 kg/ hm2 的范围内 ,玉米籽粒产量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而提高 ,各处理较对照增产 90~ 6 30 kg/ hm2 ,增产率为 1.78%~ 12 .48%;而当施钾量增至 30 0 .0 kg/ hm2 时则与施钾 15 0 .0 kg/ hm2 的产量相当 ;在试验设计施钾范围内 ,玉米干物质产量随着施钾量的增加而提高 ;随钾肥施量的增加 ,田间玉米幼苗长势增强 ,抗倒性及抗旱性亦逐渐增强 ,病害明显减轻 ;从产量与投入综合考虑 ,以施钾 15 0 .0 kg/ hm2 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氮肥与密度对青贮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以渝单8号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比较研究了100 kg/hm2、200 kg/hm2、300 kg/hm2和400 kg/hm2 4个氮肥(纯氮)水平及1 hm260 000 株、75 000 株、 90 000 株、105 000 株和120 000 株 5个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蜡熟期单位面积地上部干物质产量随施氮量和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果穗率在施氮量适中时即200 kg/hm2和300 kg/hm2时大于处理100 kg/hm2和400 kg/hm2.地上部干物质中粗蛋白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随密度增加有下降的趋势;单位面积粗蛋白产量在氮肥水平300 kg/hm2和1 hm290 000 株时最大.地上部干物质中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略有降低,但各施氮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酸性洗涤纤维含量随密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综合氮肥与密度处理对青贮玉米地上部干物质产量及饲用品质的影响,施纯氮300 kg/hm2、密度1 hm290 000 株为南京地区渝单8号青贮栽培利用的适宜组合.  相似文献   

6.
施钾对兰州百合叶片抗旱性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钾肥对兰州百合开花期叶片抗旱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钾量在0~150kg/hm2范围内,随着钾肥施入量的增加,丙二醛含量降低,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增加,但施钾量超过150 kg/hm2时,丙二醛含量略有上升,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脯氨酸含量有所下降.在施氮量225 kg/hm2和施磷量150 kg/hm2的不打顶处理下叶片丙二醛含量低于其它处理,脯氨酸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高于其它处理;且在施氮量225 kg/hm2、施磷量150 kg/hm2和施钾量150 kg/hm2的不打顶处理下,丙二醛含量出现最小值,脯氨酸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呈现最高值.  相似文献   

7.
崇明岛轻质土壤小麦配方施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建立适宜小麦种植的施肥指标体系,对崇明岛轻质土壤进行小麦田间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小麦增产率、单位养分籽粒产出率、产投比均以施氮肥最高;肥料利用率以钾肥最高,氮肥次之,磷肥最低;施氮肥0~255 kg/hm2、磷肥0~76.5 kg/hm2、钾肥0~76.5 kg/hm2,小麦产量随着肥料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继续增加施肥量,产量则逐渐下降;施肥量配比为氮274.7 kg/hm2、磷69.9 kg/hm2、钾74.0 kg/hm2时,产量最高为5 766.6 kg/hm2.  相似文献   

8.
试验结果表明,玉米平衡施肥可促进其生长发育,改善群体结构和经济性状,施钾可增加穗粒数和粒重,施磷可促进穗分化,降低穗位高,增加双穗率.P、K单施或配施较CK增产16.9%~24.0%,施P较不施P增产10.7%~12.5%,增收1 283.6~1 717.5 元/hm2,施P增产玉米10.2~10.9 kg/kg,产投比3.3~5.5;施K较不施K增产5.8%~12.2%,增收473.1~1 559.8 元/hm2;施K增产玉米5.3~33.6 kg/kg,产投比1.5~14.9.该区种植玉米在施N 225 kg/hm2、S 75 kg/hm2基础上,适宜的P、K肥施用量为P2O5 120 kg/hm2、K2O 45~90 kg/hm2,即P∶K=2.7∶1.0~2.0.  相似文献   

9.
华北中部平原麦田土壤供硫水平及施硫肥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土壤采集测定和田间试验,研究了华北中部平原区麦田土壤供硫状况和施硫效果。田间试验设计了施硫水平0 kg/hm2、45.0 kg/hm2、67.5 kg/hm2、90.0 kg/hm2和112.5 kg/hm2共5个处理,研究了不同施硫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域麦田土壤供硫水平偏低;在中等地力条件下,随着施硫量的增加,小麦产量呈增加趋势;最适宜施硫量为67.5 kg/hm2。  相似文献   

10.
定位试验结果表明 ,在覆盖黑垆土上连续 5 a种植冬小麦条件下 ,不施氮、磷肥耕层土壤氮、磷养分含量逐年递减 ,冬小麦产量年均递减 2 40 .3 kg/ hm2 ,减产率为 9.7% ;施 N 112 .5 kg/ hm2 、P2 O580 .0 kg/ hm2 的处理 ,冬小麦产量年均递增 2 41.2 kg/ hm2 ,增产率为 7.6% ,耕层土壤年均残留 N0 .2 kg/ hm2 、P2 O2 5 .1kg/ hm2 ,肥料施入量与冬小麦吸收量基本持平或略有增加 ;以施 N180 .0 kg/ hm2、P2 O510 0 .0 kg/ hm2的处理 ,冬小麦产量年均递增 2 83 .5 kg/ hm2 ,增产率为 8.9% ,耕层土壤年均残留 N64 .0 kg/ hm2、P2 O52 2 .7kg/ hm2 ,氮、磷施入量大于冬小麦吸收量。据此 ,生产中推荐施肥量为 N112 .5 kg/ hm2、P2 O580 .0 kg/ 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