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一株来自云南昆明核桃疫病幼果上的细菌YKW14进行生理生化特性和分子鉴定。【方法】通过传统的细菌显微形态观察,不同培养基生长状况比较,生理生化特性测定,抗药性及冰核活性测试,结合16S-rDNA和gyrB基因序列比对分析,用MEGA7.0构建进化发育树对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菌株YKW14在LB培养基平板生长良好,在含2%氯化钠的培养基上不能生长,致死温度为55℃。该菌株对石硫合剂、稻瘟灵和戊唑醇有抗性,对壮观霉素、卡那霉素和氨苄青霉素钠也表现出抗性,而对头孢无抗性。菌株的16S-rDNA和gyrB基因序列与NCBI中的栖稻假单胞菌同源性和相似性为100%。结合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和基因序列,将菌株YKW14鉴定为栖稻假单胞菌Pseudomonas oryzihabitans。【结论】栖稻假单胞菌为首次在核桃疫病幼果上分离报道。该菌可能为核桃果实疫病的复合侵染病原菌之一,其致病性或在疫病发生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2.
稻鸭共生模式下鸭饲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稻鸭共生模式下鸭的饲养技术,包括鸭品种选择、育雏、适时放养、科学管理、疫病防治、及时收鸭等内容,以期为该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双链型"稻-鸭-鱼循环农业模式集约化种养的配套技术体系及经济效益表现。[方法]采用田间试验示范方法,研究明晰该模式的资源配置、配套工程建设方案以及稻田养鸭、鸭鱼共育的配套技术。以常规稻-麦轮作方式为对照,分析稻-鸭-鱼循环农业模式的比较效益。[结果]集成了"双链型"稻-鸭-鱼循环农业模式生态系统的时间、空间、水资源、疫病防控等耦合技术及其配套技术体系,阐明该模式的运行效益是稻-麦轮作方式的2.11倍。[结论]推广"双链型"稻-鸭-鱼循环农业模式,是实现农牧渔种养结合、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益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正稻水象甲是国际性重大检疫性害虫,我国二类检疫性害虫,也是国内水稻植物检疫的主要防控对象。稻水象甲幼虫食根、成虫食叶,严重危害水稻生产,被害水稻一般减产20-30%,严重达70-80%,甚至绝收,严重影响粮食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稻水象甲疫病综合防控主要措施包括检疫控制措施和防治技术措施两大部分,防治技术措施又由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三部分组成,其中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为配套技术,核心技术为化学防治。  相似文献   

5.
以植物病害防治的六大方法为出发点,针对水稻稻瘟病、水稻白叶枯病、水稻纹枯病、水稻稻曲病、玉米大斑病、玉米黑粉病、玉米弯孢叶斑病、马铃薯晚疫病、马铃薯早疫病、黄瓜霜霉病10种病害的主要症状和防治方法进行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湖南农业》2013,(6):27
根据历年病虫发生资料和冬后病虫调查基数,结合作物布局、耕作栽培特点及气象因素等综合分析,预计:2013年全省水稻病虫总体偏重发生,其中纹枯病、稻飞虱大发生;稻纵卷叶螟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二化螟、稻瘟病、稻曲病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潜在流行风险大。玉米病虫中等发生,主要有玉米螟、玉米蚜、玉米纹枯病、玉米大斑病、小斑病等。马铃薯病虫中等发生,其中马铃薯晚疫病偏重发生,蚜虫、马铃薯早疫病、二十八星  相似文献   

7.
<正>马铃薯又名洋芋、土豆、山药蛋,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仅次于稻、麦和玉米。在我国马铃薯的种植面积近年约300万hm2,居世界第一位。马铃薯具有营养丰富、粮菜兼用、高产高效、生育期短的特点。种植马铃薯还是农民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首选的一条致富之路。但是目前马铃薯的病害较重,在黑龙江省常见的病害主要有晚疫病、早疫病、环腐病、黑胫病、病毒病等,其中以晚疫病、早疫病为害最为严重,是影响马铃薯减产的主要因素,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根据历年病虫发生资料和冬后病虫调查基数,结合作物布局、耕作栽培特点及气象因素等综合分析,预计:2013年全省水稻病虫总体偏重发生,其中纹枯病、稻飞虱大发生;稻纵卷叶螟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二化螟、稻瘟病、稻曲病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潜在流行风险大.玉米病虫中等发生,主要有玉米螟、玉米蚜、玉米纹枯病、玉米大斑病、小斑病等.马铃薯病虫中等发生,其中马铃薯晚疫病偏重发生,蚜虫、马铃薯早疫病、二十八星瓢虫和地下害虫偏轻发生.  相似文献   

9.
不同种植制度的经济效益及对土壤肥力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对稻-稻-油、稻-稻-肥和稻-稻-菜3种不同种植制度3 a的定位研究,考察了长期单一种植制度对土壤肥力指标的影响,并对全区种植制度进行3 a跟踪调查,结果表明,永定区种植面积最大的是稻-冬闲、稻-油和稻-稻-油3种种植制度,其中经济效益最好的是稻-菜、稻-稻-菜和稻-稻-油。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豫南稻区直播稻发展迅速,已成为豫南稻区主要种植方式之一。文章阐述了豫南稻区直播稻的现状,同时指出了目前豫南稻区直播稻生产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为豫南稻区直播稻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5种传统模式,肥—稻、肥—稻—稻、油—稻、油—稻—稻和麦—稻作对照,研究了麦—瓜—稻模式在产量和经济效益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麦—瓜—稻比肥—稻—稻、肥—稻和油—稻相应增产-15.8%,14.05%和18.15%,而经济收入提高1.05~2.21倍,土壤有机质、N、P_2O_5、K_2O含量也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2.
为给水稻栽培前期有效防除杂草稻提供科学依据,对浦东新区3个镇的杂草稻及常规栽培稻的耐低温发育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镇杂草稻耐低温特性不同,唐镇杂草稻忍耐低温的能力远强于常规栽培稻,而张江镇和康桥镇的杂草稻耐低温能力弱于常规栽培稻。  相似文献   

13.
在滨海盐碱稻区实行中春稻——冬小麦——夏稻——晚春稻三年四作,将全场土地分成三片,每年种一片中熟春稻、一片晚熟春稻和一片麦茬稻.并实行秸秆还田,克服了常年种稻严重减产的现象,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质,调节了农活和用水矛盾,使稻麦产量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14.
在常规粳稻的繁育过程中,自生稻越来越成为困惑种子生产者的问题。总结了自生稻的特征特性,介绍了自生稻与其他杂株类型的区别,在分析自生稻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防止自生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以杂草稻JS-Y1和栽培稻南粳44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黄腐植酸(Fulvic Acid,FA)(0、4、6、8 g/L)浸种对不同密度杂草稻(0、4、8株/m2)胁迫下栽培稻光合性能、根系活力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杂草稻胁迫不同程度抑制了栽培稻不同生育期生理指标,影响栽培稻正常的生理功能,对不同发育期栽培稻叶绿素含量、干物重、净光合速率、根系活力、根系伤流液等抑制率分别达5.61%、24.91%、18.00%、25.23%、20.51%,最终导致栽培稻产量下降10.02%~23.06%。而黄腐植酸浸种处理明显提高了栽培稻光合性能、根系活力等,改善了杂草稻胁迫下栽培稻生理功能,降低了杂草稻对栽培稻产量的不利影响,说明黄腐植酸浸种处理经栽培稻-杂草稻相互生态关系的调控,能提高栽培稻对杂草稻的竞争能力,降低杂草稻对栽培稻生长发育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6.
扬州市稻作方式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江苏省扬州市近几年手栽稻、机插稻、抛栽稻、直播稻、麦套稻等5种稻作方式应用情况的回顾,分析了不同稻作方式应用效益和优劣势,指出了扬州市水稻生产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稻作方式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随着轻型栽培技术的推广,杂草稻在崇明地区发生面积呈扩大趋势,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危害。本文介绍了杂草稻形态特征、杂草稻分类,分析了杂草稻传播途径,提出了防治杂草稻的具体措施,以期为减轻杂草稻对种源农业、种粮农业生产的危害,保障农业种源生产、种粮生产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调查了近2a山丘区杂交中稻稻曲病的发生危害情况,分析了稻曲病的发生特点和流行原因,初步提出了稻曲病的防治对策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直播稻田耳叶水苋、杂草稻、假稻发生与防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上海市嘉定区直播稻田耳叶水苋、杂草稻、假稻发生危害情况的调查和分析,提出了当前嘉定区直播稻田耳叶水苋、杂草稻、假稻的防除对策,以期为有效控制该地区直播稻稻田耳叶水苋、杂草稻、假稻等杂草危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对江苏省仪征市手栽稻、机插稻、直播稻等不同栽插方式水稻田的褐飞虱及其天敌的发生动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3种栽插方式水稻上褐飞虱的发生程度各不相同,总体表现为手栽稻重,机插稻次之,直播稻最轻;不同栽插方式水稻上褐飞虱天敌蜘蛛和黑肩绿盲蝽的数量存在明显差异,蜘蛛量表现为机插稻上最高,手栽稻次之,直播稻最低,黑肩绿盲蝽的数量手栽稻显著高于机插稻与直播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