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对泰兴地区特色旱杂粮作物产业的调查研究,阐述了发展特色旱杂粮作物产业的现实意义和生产现状,分析泰兴地区特色旱杂粮作物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培育壮大特色旱杂粮产业、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和思路。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南京市特色旱杂粮生产的发展机遇与现实意义,概括分析和讨论了“十五”期间的主要成效和存在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对策措施,旨在为加快特色杂粮的现实高效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兰坪县是典型的旱粮生产区,在云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兰坪县依托农业生产自然优势,重点发展杂粮优势作物,并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成效,使得杂粮产业成为了兰坪县农业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本文通过分析兰坪县杂粮产业现状,进而提出促进兰坪县杂粮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湘西州旱粮生产现状、主要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全面分析了发展旱粮生产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了今后旱粮生产发展要突出旱粮种苗工程,重点抓好玉米、马铃薯、红薯、大豆四大作物生产,兼抓小宗旱杂粮开发,牢牢把握稳定面积和努力提高单产的方向,着力建设一批高产稳产示范基地,重点培育和扶持旱粮加工龙头企业,使湘西州旱粮生产发展到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全国旱播粮食作物座谈会提出要给旱粮摘掉“杂粮”粗粮”的帽子。这个问题提得好,提得是时候。这绝不仅仅是个名称的问题,而是纠正轻视旱粮作物的思想,把旱粮生产摆在和水稻、小麦生产同等重要地位的问题。 旱粮,卽过去习惯所称的“杂粮”、“粗粮”,包括玉米、谷子、高粱、豆类、薯类等。在旧社会,剥削阶级把这些粮食叫作“杂粮”“粗粮”,只称大米、白面为“主粮”“细粮”,因为他们自己是只吃大米、白面的。剥削阶级的这种偏见,至今还影响着我们的一些干部,他们只重视水稻和小麦生产,不重视所谓“杂粮”“粗粮”的生产。这是解放以来我国旱粮生产发展比较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要改变旱粮生产的面貌,使之有更快更大的发展,就必须给旱粮摘掉“杂粮”、“粗粮”的帽子,提高旱粮生产在整个粮食生产上的地位。 旱粮作物的播种面积,占我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第一位。比水稻种植面积大一倍多,比小麦种植面积大近两倍。我国北方和南方丘陵山区的广大人民以旱粮为主食;而谷子、高粱、玉米等旱粮作物的秸秆,又是农村中修房子、喂牲口、烧柴火、编用具等的重要原料和材料。因此,抓好旱粮生产,对于全面发展农业生产,进一步改善人民生活,增加粮食储备,有重大的意义。 旱粮作物是“懒庄稼”、“低产作物”,这  相似文献   

6.
旱粮又称杂粮,是指稻谷以外的粮食。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旱粮的需求增强。杭州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旱粮生产的意见》,把发展旱粮生产作为杭州地区粮食生产新的增长点和突破口。该文介绍了杭州市旱粮发展现状与优势,并分析了旱粮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争取政策扶持、重点培育生产经营主体、大力推广三新技术、拓宽旱粮销售渠道等优化措施。此外,以小香薯为例,进行了推广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湖南省旱杂粮开发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提出湖南旱杂粮产业化开发的目标是推出品牌5-8个,实现产值(含量加工产值)100亿元,选育新品种5-10个;思路是发展适用,营养保健型的旱杂粮作物,实施企业化的产业开发;内容是组织技术,开发攻关,建设生产和创汇基础,扶持重点加工企业;措施是订单位,组织示范,建立样板,政府支持,技术培训,科技引导/  相似文献   

8.
辽西地区是典型的低山丘陵半干旱和易旱地区,土地资源丰富,土质瘠薄,光照充足,雨热同季,有着得天独厚的生产杂粮的自然条件。为使该地区杂粮产业能够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并与国际市场接轨,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应该采取多策并举,发展杂粮生产。  相似文献   

9.
杂粮是我国特色优质农产品,无序落后的杂粮市场、名优杂粮品牌缺乏是制约我国杂粮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通过分析杂粮生产及品牌建设现状,剖析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通过标准化生产、培育龙头企业、培养人们消费杂粮意识等途径创建杂粮名优品牌、推动杂粮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2016 年一号文件提出,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在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基本形成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与资源禀赋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并明确提出要发展优质特色杂粮。我国是杂粮生产大国,杂粮种植历史悠久。杂粮在历史上以及灾害、战争年份曾一度是人们解决温饱的重要粮源。但一段时期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趋于精细化,以及受农业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杂粮的生产面积不断缩小,杂粮产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随着人们对饮食健康认识的不断提高,对杂粮的需求将不断增长。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发展杂粮生产对于落实新的粮食安全观,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政府对杂粮生产重视不足,杂粮生产面临种植分散、生产方式落后等问题。政府应加大对政策扶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质杂粮,促进杂粮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烟台市水稻、旱稻、大豆、甘薯、谷子、高粱、绿豆和红豆等特色杂粮作物的生产情况,从生产和加工销售2个方面分析了当地杂粮作物生产存在的问题,指出其发展潜力,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包括加强政府引导、注重品牌创建、推广实用技术、加大扶持力度等方面内容,以期促进该地区特色杂粮作物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2016年一号文件提出,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在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基本形成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与资源禀赋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并明确提出要发展优质特色杂粮。我国是杂粮生产大国,杂粮种植历史悠久。杂粮在历史上以及灾害、战争年份曾一度是人们解决温饱的重要粮源。但一段时期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趋于精细化,以及受农业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杂粮的生产面积不断缩小,杂粮产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随着人们对饮食健康认识的不断提高,对杂粮的需求将不断增长。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发展杂粮生产对于落实新的粮食安全观,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政府对杂粮生产重视不足,杂粮生产面临种植分散、生产方式落后等问题。政府应加大对政策扶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质杂粮,促进杂粮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浏阳河农业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浏阳河集团")自2006年起全面实施杂粮产业化项目以来,秉承"红色企业、科学管理、服务‘三农’、创新发展"的指导思想,科学整合湖南和全国旱(杂)粮类产业资源,做大做强旱(杂)粮主食产业,大力发展合作社和循环经济、"庭院经济",促进农民致富、农村搞活、农业产业化,取得了较好成效。实施的杂粮产业研发项目已经被省委、省政府列入湖南农业产业"十二五"规划重大专题项目和"万企联村,共同发展"省级优秀示范  相似文献   

14.
山西省是重要的杂粮生产省之一,素有"杂粮王国"之称。文章以推进山西杂粮产业化发展为目的,详细研究分析了目前山西杂粮产业化发展的优势、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着力抓好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工程与良种工程、加大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培育和整合力度等实现山西杂粮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色杂粮在膳食结构中的比重不断加大,消费量呈增长趋势,在国内外农产品市场上很受欢迎。为研讨特色杂粮在粮食安全、农产品贸易和农民增收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高生产技术和产业化开发水平。促进特色杂粮产业发展,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定于2005年秋季在青岛市召开全国特色杂粮产业化发展研讨会,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6.
威宁县特色杂粮豆生产现状及发展规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威宁县苦荞、燕麦、芸豆、蚕豆、绿豆等特色杂粮豆的种植分布、生产现状,指出其发展潜力及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发展规划,以期促进该地区的特色杂粮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大同市小杂粮产业化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现代商品市场对粮食多样化的需求,使杂粮生产在粮食生产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山西省素有"杂粮王国"之称,杂粮分布广泛、种类繁多、品种优良,杂粮一直是重要的出口商品。大同市作为"杂粮之乡"在全省杂粮板块中占有重要席位,全市盛产30多种具有大同特色的优质杂粮,以绿色、环保、安全、健康饮誉三晋,名扬华夏,在国际市场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生产优势和食品安全优势。文章着重分析了大同市小杂粮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今后发展小杂粮产业的具体措施,为大同市杂粮产业的发展壮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配合农业研讨特色杂粮在粮食安全、农产品贸易和农民增收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高特色杂粮生产技术和产业化开发水平,促进特色杂粮产业发  相似文献   

19.
杂粮是白城市的优势和特色作物,种植面积逐年递增,加工能力稳步提升,专业交易市场已成规模,但仍存在生产管理粗放、科技含量低、加工业严重滞后等问题,提出应采取建立优质杂粮生产基地、加快杂粮的科研步伐、大力发展杂粮食品加工业、拓宽销售渠道、加大扶持力度等方式发展杂粮产业。  相似文献   

20.
杂粮是白城市的优势和特色作物,种植面积逐年递增,加工能力稳步提升,专业交易市场已成规模,但仍存在生产管理粗放、科技含量低、加工业严重滞后等问题,提出应采取建立优质杂粮生产基地、加快杂粮的科研步伐、大力发展杂粮食品加工业、拓宽销售渠道、加大扶持力度等方式发展杂粮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