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收获机械谷粒损失过程的研究,以单片机为主体对收获机械谷粒损失信号进行监测,给出了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硬软件结构。实验结果表明,该谷粒损失监视仪可人为地使谷粒亩损失率降低到1%以下。  相似文献   

2.
<正>1.使用前的准备工作。收获之前要组织人力对收获机械进行全面检修、试运转和试割,并准备好各种备用品及防火设备。同时作出整个收获计划,确定机组的作业小区及行走路线,整平田间沟道,以使机组的空行时间尽量减少。为了便于机组回转和减少谷粒损失,在  相似文献   

3.
水稻 水稻收获早与晚,对产量及品质有很大影响。收割早了,谷粒轻,青米多,降低产量;收割晚了,稻穗易脱落、穗子易断、茎杆也易断,造成损失。  相似文献   

4.
针对谷子机械化收获过程中籽粒损失、谷壳破损、含杂及对小米品质有负面影响等问题,本文以“金苗K1”谷子为试验材料,以人工收获为对照,试验了不同型号机械一段式联合收获和谷子刈割后晾晒不同天数再机械化捡拾收获等7个收获处理方式,以籽粒损失率、含杂率、谷壳破损率和米色口感为衡量指标进行比较,并对刈割晾晒过程中谷粒含水量的变化进行观测。结果显示:应用雷沃谷神GM100-10M6+稻花香机械公司4sx-3300稻麦割晒机,割倒自然晾晒5天,谷子含水量在17%左右分段收获的效果最优,不但损失率最低,而且对小米色泽口感品质的负面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5.
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机械收获已经成为农业环节的重要一环。机械化收获能够减少损失,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得到了广大农民的认可。在很多地方,机械化收获已经成为农民节本增效的重要手段,但是很多机手在使用收获机械时候,没有注重收获机械的维护保养,出现损坏,减少机具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6.
周文  谭蕊  左峰  吴滴 《湖南农业》2024,(2):32-33
<正>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更新,水稻机械化收获已经成为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为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水稻机械收获损失的情况,提高机械收获效率,降低损失,受长沙市农业农村局农业机械化管理处委托,湖南省农业装备研究所开展了2023年长沙市水稻机械收获损失监测调查工作,综合长沙县、望城区、浏阳市、宁乡市4个县(市、区)以及长沙市本级水稻机械收获损失上报材料及数据,总结出长沙市水稻机械收获平均损失率等相关监测调查结果。  相似文献   

7.
<正>谷物联合收割机是能够一次完成谷类作物的收割、脱粒、分离茎杆、清除杂余物等工序,从田间直接获取谷粒的收获机械。谷物联合收割机  相似文献   

8.
收获机的收获损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脱粒不净:往往从抛出的茎秆堆内发现有未脱尽的谷穗,这时应从提高滚筒转速、减小脱粒间隙、减少喂入量等方面解决。谷粒破碎:如果在收获的谷粒中发现有较多的碎粒,则首先要判明碎粒是滚筒的原因还是复脱器的原因。如果是滚筒的原因,则多数是脱粒间隙过小或滚筒转速过高所造成。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我国马铃薯收获损失大小及其影响因素,在广东、内蒙古和甘肃3省共11个地块进行田间小区试验,测试不同收获方式、地块和品种下的马铃薯收获损失率的变化情况。研究发现:相较于传统的人工收获方式,机械化收获尽管效率高,但由于机械适用性方面的限制,收获损失率也高;地形尤其是土壤条件对马铃薯机械收获损失有很大影响,在其他收获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低洼地、土壤有板结地块中的机械收获损失率明显高于平地;品种主要对马铃薯机械收获的损失有直接影响,块茎体形大、生长深、结薯不集中的马铃薯品种,机械收获的损失率相对更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机械收获模式对苜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以CLAAS系列和New Holland系列两种机械收获模式为对象,采取大田试验验证两种机械模式对苜蓿产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New Holland系列机械收获的干草产量和密度显著高于CLAAS系列机械收获的(P<0.05),草捆水分含量极显著低于CLAAS系列机械(P<0.01)。两种机械作业在刈割阶段对苜蓿养分的损失差别不大;而在搂草翻晒和打捆环节,CLAAS系列机械对苜蓿的养分损失较大,养分损失显著高于New Holland机械作业后对苜蓿养分的损失(P<0.05),RFV也低于New Holland机械作业后的值。【结论】采用New Holland系列机械收获模式作业时,苜蓿干草的营养损失较小,品质更好。  相似文献   

11.
大豆收获损失是指大豆在田间收割过程中造成的损失。一直以来,我国致力于从增加大豆产量的角度增加大豆有效供给,而对减少大豆产后损失的关注较少。本文聚焦于大豆收获环节的损失,采用实地测量的方法,对我国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大豆机械收获环节进行试验。结果显示:内蒙古大豆机械收获环节的损失率约为5.55%~5.77%;黑龙江大豆机械收获环节的损失率约为8.06%~10.23%。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农业机械的推广是否能够减少收获损失,本研究基于2016年中国20个省市1 032户农户水稻产后收获损失调研数据,利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定量分析农业机械的使用对水稻产后收获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1)目前我国水稻的产后收割、脱粒、田间运输和清粮的总损失率为3.92%;2)不同环节的机械减损效果不同。在收获环节使用联合收割机可以降低农户的水稻损失率。在田间运输环节使用机械可以降低水稻的产后收获损失率。在清粮环节使用机械会加大水稻的产后收获损失率;3)购买农机社会化服务可以降低联合收获中水稻收获损失率较低的农户损失率,同时也会降低分段收获中水稻收获损失率较高的农户损失率。  相似文献   

13.
优质稻成熟后的收获,包括收割期、扬晒和包装等工序.适时收获和扬晒是确保稻谷产量、稻米品质的重要环节,也是确保农民增产,加工企业增效的农业生产上的最后一道技术环节.收获过早,稻谷未完全发育成熟,灌浆不足,出现青谷粒和空秕粒多,结实率低;收获过迟,稻谷营养物质倒流,谷粒千粒重和容量降低,谷粒强度下降,从而影响产量和品质,为了探讨优质稻最佳的收获期,特进行本试验.  相似文献   

14.
针对收获机械复杂的田间作业条件,传统联合收获机械仅靠人工方式调整割台作业参数,实时性和准确性较差,且不能实时获取和分析割台作业状态与作业性能数据,收获机械智能化程度较低,极大地增加了驾驶员的劳动强度。为了便于高产稻麦作物收获作业割台损失测量和适应收获割台智能化的发展要求,本文设计了收获机械智能割台预收集装置,开发了收获机械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收获机械作业过程实时监控以及作业信息采集、显示、存储等功能。  相似文献   

15.
2011年秋季,我们使用新疆牧神-2200青贮收获机在大河湾农场执行了倒伏青储玉米的收获任务。在此之前,已有其他机型试收未能成功。我们的机械也只能收获没有倒伏的作物,已倒伏的作物只是对机械的影响较小而已,损失已成定局。300多亩作物半倒伏以上约30%,产量损失25%以上。在多年的青贮机械收获作业推广工作中,也遇到过很多倒伏  相似文献   

16.
栽培方式对油菜中双11生长及收获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油菜机械化生产是油菜生产发展的方向,机械播种、机械收获是主要的技术环节.研究采用高含油量油菜品种中双11,比较了育苗移栽和机械直播栽培方式下油菜的生物学特性及机械收获性能.结果表明,机械直播油菜主根长,单株生长势稍弱,群体产量高,比育苗移栽油菜生育期缩短22d.机械化一次性收获总损失率比育苗移栽油菜机械收获损失率低8....  相似文献   

17.
据越南芹苴大学(Can Tho University)最新调查研究表明,越南农民因在水稻收获季节没有足够的人力和机械,年收入损失数千美元。  相似文献   

18.
正根据当地的天气变化,水稻采取合理的收获方式和适时的收获时间,直接影响着水稻产量和米质。据测定:水稻的最佳收获时期以完熟期为最好,此期谷壳变黄,籽粒变硬,米粒水份少且不易破碎,籽粒干物质重达最大值。完熟期的标志是:每穗谷粒颖壳95%以上变黄或95%以上谷粒小穗轴及护颖变黄,米粒定型变硬,呈透明状。这时期是水稻谷粒生理成熟的重要标志。水稻过早收获,籽粒成熟度不高,青瘪粒多,千粒重低,且出米率下降,容易造成减产。过迟在枯熟期收获的水  相似文献   

19.
研究对2016~2018年黑龙江省八五五农场使用直收与玉米机械下棒收获玉米作业进行对比,总结出玉米机械下棒可使收获期提前,收获损失降低,减少经济损失,可实现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20.
刘兴禹简介     
(1)谷粒饱满度差。杂交稻种不饱满粒比例大,一般占20%左右。杂交水稻在制种时,大田授粉时间长达10~15天。先授粉结实的种先成熟,谷粒饱满比重大,浸种催芽时发芽势强,发芽又快又整齐,成秧率高;后授粉结实的种子在收获时往往只是黄熟,谷粒不饱满,催芽时根芽长短不一。尤其在早春气温不高的情况下,许多成熟度低的种子,抗逆性弱而难以成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