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植酸酶及其在鱼饲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酸 (phyticacid)的化学名称是环已六醇六磷酸酯 ,分子式为C6H18O2 4P6,分子量6 6 0 0 8。植酸广泛存在于植物体中。植酸与磷结合形成有机磷化合物植酸磷(phytatephosphorus)。鱼类消化系统内因缺乏内源性植酸酶 ,无法利用饲料中的植酸磷 ,导致大量磷的浪费及粪磷排放带来的水环境污染。植酸可形成高度离子化的正磷酸基团 ,常与Zn2 +、Ca2 +、Mn2 +、Fe2 +以及蛋白质、鱼体内的某些消化酶络合形成络合物 ,影响鱼类对这些矿物质元素和蛋白质的生物利用率及部分营养素的消化率。植酸酶的开发利用 ,…  相似文献   

2.
随着水产养殖集约化、工厂化的迅速发展,饵料和排泄物中氮、磷等营养素对水体的污染日趋严重,如何提高饲料的利用率,积极发展优质、高效、无污染的生态水产养殖业已成为世界各国水产生产者日益追求的目标。植酸酶作为一种环保棗促生长型饲料添加剂,不仅能水解饲料中的植酸及其盐类而提高蛋白质和磷、钙、锌、铁、铜等矿物元素的利用率,改善饲料的潜在营养价值,节约饲料资源,降低饲料成本,而且具有无残留、无污染、无毒副作用等特点,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开发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一、植酸及植酸酶植酸即肌醇六磷酸,由6个含磷基团与环己醇结合而…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水产饲料行业也迅猛的发展起来,对植酸酶在虹鳟饲料中的作用也有了新的认识。植酸酶能水解植酸最终释放出无机磷,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可以提高水产动物对植物原料中磷的利用率并减少粪便中磷的含量。植酸在中性pH值条件下,具有极强的螯合能力,  相似文献   

4.
王琤 《科学养鱼》2016,(3):69-70
正植酸的化学名称是环己六醇六磷酸酯,是一种黄色液体,呈强酸性,易溶于水。植酸是一种抗营养因子,具有极强的络合能力,通常与钙、镁、钾、钠、锌、铁、铜、锰等物质形成不溶性的盐类,从而影响动物对矿物元素的吸收和利用。植酸还可以络合蛋白质,降低营养素的利用率;抑制胰蛋白酶、胃蛋白酶和α-淀粉酶等消化酶的活性。植酸酶(肌醇六磷酸酶)是能将植酸分解为肌醇和无机磷的一类酶的总称。日粮中添加植酸酶能有效提高植酸磷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5.
中性植酸酶在鲤鱼饲料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植酸盐(phytate)的化学名称是肌醇-6磷酸盐,广泛存在于谷物、豆类和油料作物中。植酸盐中的磷称为植酸磷,在谷物、豆类和油料作物中的含量约为1%-2%,约占总磷含量的60%-80%。植酸盐非常稳定,由于单胃动物自身不分泌能分解植酸盐的植酸酶,故植酸磷基本无法被单胃动物利用,造成饲料中磷相对不足,需另外添加无机磷(成本最高的矿物质)。植酸盐还能与饲料中的锌、镁等矿物质和赖氨酸、精氨酸等氨基酸反应生成难溶的化合物,降低这些营养素的利用率,因此植酸盐被认为是一种抗营养因子。植酸盐还可造成鱼的幽门盲…  相似文献   

6.
刘建明  伏秀梅 《畜禽业》2004,(11):27-27
植物中含有相当多的植酸,而植酸易与磷结合形成植酸磷,生猪、家禽植物性饲料中植酸磷约占植酸盐总量的50%~80%。但由于缺乏内源性植酸酶,猪、禽不能吸收和利用饲料中的植酸磷,而需添加外源性无机磷来满足其对磷的需求,这导致日粮中大量的植酸磷被浪费,且未被利用的植酸磷随动物粪便排出体外后,将造成土壤以及地下水中磷的积聚,成为危害极大的环境污染源。植酸酶是一种新型的饲料添加剂,通过它对植酸磷的水解,可提高猪、禽对日粮中磷的吸收和利用率,从而达到降低饲料成本,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及减轻饲养场周围环境的磷污染等作用。国家《1996—…  相似文献   

7.
植酸酶对黄河鲤鱼生长性能及植酸磷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用120尾当年鱼种,体重50.10±1.43g,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Ⅰ组、Ⅱ组、Ⅲ组,每组 30尾、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Ⅰ组饲喂基础日粮+500U植酸酶,Ⅱ组饲喂基础日粮+1000U植酸酶, Ⅲ组饲喂基础日粮+1500U植酸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Ⅰ、Ⅱ、Ⅲ组鲤鱼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 采食量都有升高,而饵料系数、死亡率都降低了。而且,饲料中添加植酸酶,提高了植酸磷的利用率, 减少饲料中无机磷的添加量,减少植酸磷对养殖水体的污染。本试验证实:在黄河鲤鱼的饲料中添加 植酸酶可促进鲤鱼的生长和提高植酸磷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8.
植酸酶对异育银鲫生长避料中磷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在植物性饲料中 ,磷主要以植酸及其盐的形式存在 ,而单胃动物缺乏分解植酸的植酸酶 ,故植酸磷基本上不能被单胃动物所利用[1] 。因此 ,必须在饲料中添加无机磷酸盐 ,这样不仅提高了饲料的成本 ,而且饲料中不能被利用的植酸磷排出体外 ,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大量的研究表明 ,在猪、鸡和小鼠植物性饲料中添加微生物植酸酶能提高这些动物对植酸磷的利用率 ,降低磷的排泄量。但是目前商品化生产的植酸酶最适活性 pH值和温度范围与鱼体胃肠道内的pH值和温度范围不相接近 ,尤其是鲤科鱼类属无胃鱼类 ,无胃酸分泌 ,消化道中 pH值为 6 .5~ 8.4[…  相似文献   

9.
王久昌 《畜禽业》2003,(1):36-36
大家知道,植物中含有相当多的植酸,而植酸易与磷结合成植酸磷,而植酸磷是不能被动物吸收的,降低了磷的利用率。而植酸酶能将结合物分解,生成游离态的磷,游离态磷才能被吸收。而现在植酸酶已是一种新型的单胃动物饲料添加剂,自1991年荷兰首次用于畜禽饲料后,植酸酶一直用于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及减轻饲养场周围环境的磷污染。植酸酶在养殖业中的积极作用已被世界各国畜牧专家广泛重视并得到确认。现在,植酸酶替代无机磷饲料已进入规模应用阶段,中国农科院饲料所承担的国家“863”科技攻关项目——植酸酶获得成功。我国是单胃动…  相似文献   

10.
植酸酶在鱼类饲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饲料植物原料中含有0.24%~0.89%(占干重)植酸盐.本文介绍了植酸和植酸酶的结构性质,综述了微生物植酸酶对鲤、异育银鲫、虹鳟、狼鲈和斑点叉尾鮰等养殖鱼类在磷和蛋白质利用率方面的资料,讨论了饲料原料、鱼类(种类、规格等)和环境(温度、pH等)对植酸酶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植物性饲料中,磷主要是以植酸及其盐的形式存在。而植酸、植酸盐被公认为是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植酸酶可以解除植酸的抗营养作用,使无机磷的用量大幅度降低,降低鱼体粪便排泄物中磷的含量,提高鱼类增重率,改善动物生产性能。由于鱼体内缺乏分解植酸的植酸酶,大量未被鱼体利用的植酸磷随着粪便排出体外,造成磷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从而使水中溶氧含量起伏变化、水质恶化、鱼体生病或鱼肉带异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试验初步探讨植酸酶对异育银鲫生长及植酸磷降解的影响,从而为植酸酶和无机盐在鱼类配合饲料中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和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正>植酸酶具有消除植酸的抗营养作用,提高动物对日粮中蛋白质、矿物质的利用率,减少动物粪便中磷对环境的污染等独特的生理功能,越来越成为营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同时,作为一种外源饲料添加剂在动物营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针对植酸酶的酶学性质、生物学功能以及在水产动物营养中的作用效果及机理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植酸酶在水产动物营养中的进一步应用奠定理论基础。植酸又名肌醇六磷酸或环己六醇磷酸酯,广泛存在于  相似文献   

13.
EM产品由光合细菌、乳酸菌、酵母菌、放线菌以及发酵型丝状真菌等80余种有益菌种复合培养而成,与一般生物制剂相比,它具有结构复杂、性能稳定、功能齐全的优势.将EM用作饵料添加剂,其中的有益微生物能分解饵料中的粗纤维,使这些不易被消化吸收利用的粗纤维转化成能被动物吸收的营养物质,提高动物对饵料的消化吸收利用率;这些微生物还能生产品种全、数量多的各种抗生素,提高动物的抗病力,杀死病原微生物,提高成活率;还能在肠道内形成优势菌群,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能抑制腐败菌生长,去除粪便恶臭,改善生态环境.因此它是一种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为一体的多功能饵料添加剂,是目前最有发展前途的无害、无毒的新型饵料添加剂,可取代或部分取代抗生素的作用.EM技术在日本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于1992年引入我国,在农业生产中的多个领域所表现出来的应用效果引人注目.EM技术在畜禽业中的应用和研究较多,而在水产养殖业中的应用和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报道较为少见.而其研究结果对于我们进行饵料的研究并且改良目前的养殖方式、推广水产业健康养殖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就其使用方法、使用效果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期望能使读者对EM技术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植酸酶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兴旺  张璐 《齐鲁渔业》2006,23(10):34-34
水生动物消化系统缺乏植酸酶,所以对饲料原料中以六磷酸肌醇钙镁盐形式存在的磷(植酸磷)不能利用(NRC,1993)。另外,植酸还会与饲料中的铁、锌、镁、锰等形成复杂难溶的植酸盐复合物,从而导致这些营养素的生物利用率降低。这严重制约了植物蛋白在水生动物饲料中的添加量。生产中通常要添加含磷矿物质饲料,如各种形式的磷酸盐、骨粉等补充可利用磷的不足,而  相似文献   

15.
周玮  赵燕 《水产科学》1991,10(1):23-25
饵料中蛋白质的质量是衡量养鱼饵料质量优劣的主要标准。蛋白质的质量一般是指饵料中蛋白质的含量和组成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的比例是否平衡。研究表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与含量决定了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即生物对蛋白质的利用率。村井武四等也在研究中指出,饵料中某些氨基酸的缺乏,会降低鲤鱼体内抗体的形成,从而增加了对细菌感染的敏感性,使鲤鱼发病甚至死亡;与之相反,饵料中某种氨基酸的过剩不仅会使饵料效率下降,还会使生物患热应激症,生长缓慢。因此研制全价蛋白饵料使饵料蛋白质中氨基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16.
浅谈降低水产养殖饲料的氮、磷污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水产养殖中,对养殖环境的主要污染源是残饲和饲养动物的排泄物,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磷(P)和氮(N),降低养殖过程的磷,氮排放量是水产健康养殖的关键之一,对磷污染,可以通过研究低磷含量配方,如选用低磷含量的植物蛋白源替代高磷含量的动物蛋白源,同时通过添加植酸酶等提高磷的利用率,保证鱼,虾对磷的需要,对于氮污染,主要来源是蛋白质作能量代谢产生的含氮废物,可通过对各种水生动物不同发育阶段最适宜蛋白(氨基酸)需求研究,补育限制性氨基酸等,降低饲料蛋白质水平和添加L-肉碱等提高脂肪作能源的利用率,从而降低饲料对养殖水体的污染。  相似文献   

17.
<正>植酸酶是一类能分解植酸及其盐的酶。它能减少单胃动物的饲料中减少无机磷的添加量,提高饲料中磷的利用率,解除植酸对一些矿物元素如钙、锌、铁、铜等的抗营养效应。不仅可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节约无机磷饲料资源,又可减少由于动物粪便排泄物中高磷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近年来,世界各国以大学、研究所为主投入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生产出植酸酶产品,并在  相似文献   

18.
光合细菌在无公害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广 《河南水产》2005,(2):18-19
光合细菌是一种广布于自然界的能进行光合作用的一类微生物,在水产养殖中,能够降解水体中的亚硝酸盐、硫化物等有毒物质,实现充当饵料、净化水质、预防疾病、饲料添加剂等功能,它的诸多特性,使其在无公害水产养殖中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植酸酶对3种植物性原料中植酸磷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微生物植酸酶分别对3种植物性原料(豆粕、玉米蛋白粉、小麦)进行酶处理,研究不同浓度植酸酶作用下3种植物性原料中植酸磷含量的变化。3种原料分别有6组处理(植酸酶对照0 U/kg,柠檬酸对照,500U/kg,750 U/kg,1000 U/kg,1500 U/kg),每组处理3个重复。结果表明:植酸酶能够显著降低3种植物性原料中植酸磷的含量(P<0.05),同时提升有效磷的含量。通过对磷当量的分析,本试验中以植酸酶组1000 U/kg最为经济有效。植酸酶对照组中植酸磷含量也有所下降,说明柠檬酸单独对植酸起到了一定的分解作用。  相似文献   

20.
L—肉碱的研究及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肉碱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及生物活性的新型添加剂。在水产饲料中添加适量的L-肉碱,不但可以提高饵料利用效率,降低饵料系数,加快生长速度,还能节约蛋白质日粮,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水产动物生长性能与肌肉品质,是一种前景广阔、利用价值高的绿色营养性饲用添加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