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黄建辉 《福建水产》2013,(5):375-380
为了保护和利用双线紫蛤资源,利用莆田市南日岛的野生双线紫蛤资源,开展双线紫蛤规模化繁育技术研究.报道了2012年在莆田市平海僧帽牡蛎原种场开展双线紫蛤规模化繁育技术的研究结果,探索双线紫蛤的繁殖习性、幼虫和稚贝培育、幼虫对附着底质、饵料需求及水质要求等方面的关键技术,总结了双线紫蛤规模化繁育技术及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双线紫蛤(Sanguinolaria diphos)幼贝最适生长条件,采用响应面法研究了温度(24℃、27℃、30℃)、盐度(20、25、30)和p H(7.3±0.03,8.3±0.03,9.3±0.03)对双线紫蛤幼贝日生长率的联合效应。实验结果表明:1)温度对幼贝生长率影响极显著(P0.01),3种生态因子对幼贝生长率影响程度大小顺序是:温度盐度pH;2)通过Design-Expert 8.0.6软件进行响应面分析实验,得出双线紫蛤幼贝最适生长环境组合是温度为26.43℃、盐度为25、pH为8.3,理论最佳日生长率为2.90%。经模型验证实验后,得到的日生长率为2.76%。实验验证结果与预测结果较接近,响应面分析法可靠。研究结果为双线紫蛤池塘大面积养殖的推广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对双线紫蛤(Sanguinolaria diphos)幼贝的存活与生长进行了研究。实验设置了7个盐度梯度(10~40)、5个密度梯度(500~10 000 ind/m2)和5种底质类型(全细砂、90%细砂+10%细泥、80%细砂+20%细泥、70%细砂+30%细泥、全粗砂),研究了不同盐度、密度、底质对其存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盐度20、25和30组存活率、生长率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密度条件下幼贝存活率、生长率差异显著(P0.05);不同底质类型对幼贝生长影响差异明显。双线紫蛤幼贝最适生长盐度范围为20~25;最适养殖密度范围为500~1 000 ind/m2,最佳养殖底质为细砂底质。研究结果为双线紫蛤池塘人工增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莆田南日岛泥东风螺(Babylonia lutosa)种质情况,采集泥东风螺养殖群体,对其样本的壳高(H)、壳宽(B)、体重(W)数量性状进行测量、推导关系式,以线粒体16S rRNA与COI、核18S rRNA与18S-28S rRNA基因为靶序列进行扩增和测序,结合同源序列与同属的其他7种东风螺或蛾螺总科(Buccinoidea)相关序列比对计算,以蝾螺属(Turbo)中华蝾螺(T.chinensis)作外群构建系统发育树,并提取样本个体的酯酶(EST)、苹果酸酶(M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乳酸脱氢酶(LDH)、苹果酸脱氢酶(MDH)和异柠檬酸脱氢酶(IDH)进行同工酶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南日岛泥东风螺(B.lutosa)个体之间壳面斑块不规则、螺壳形态差异不明显;系统发育树显示在东风螺属内泥东风螺和台湾东风螺(B.formosae)优先聚支、亲缘关系最近;个体间EST、SOD和IDH电泳观察到酶位点表达多态性,ME、LDH和MDH检测未发现酶带数多态性,仅存在酶活性表达差异。  相似文献   

5.
在不同的温度下,测定了中国血蛤、双线血蛤肝脏组织中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LP)和过氧化氢酶酶(CAT)活性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中国血蛤和双线血蛤肝脏中3种酶的最适温度均为加℃.双线血蛤ACP、ALP和CAT的酶活力分别为(61.5±1.78)U、(21.4±1.23)U、(218.7±5.49)U;中国血蛤ACP、ALP、CAT的酶活力分别为(67.7±1.21)U、(22.4±1.36)U、(267.7±6.23)U.温度为20~40℃,3种酶活力上升,至试验最高温度40℃,酶活力下降.  相似文献   

6.
紫贻贝SOD和POD同工酶的组织特异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慧慧  黄云  赵淑江 《河北渔业》2006,(3):14-15,57
用聚丙烯酰胺垂直电泳对紫贻贝的鳃、性腺、外套膜、足、闭壳肌等5种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SOD在各组织器官中均表达,共表现为5条酶带,酶带a和b在上述五种组织中均出现,酶带c在除鳃以外的其他4个组织中有表达,酶带d则在除外套膜以外的4个组织中表达,酶带e仅在性腺中存在,所有上述酶带在性腺和鳃中活性相对较强;POD在不同组织中表达各不相同,酶带a仅在外套膜中存在,酶带b存在于除外套膜外的4个组织中,酶带c在性腺、闭壳肌和外套膜中表达。从检测结果来看,SOD和POD在紫贻贝体内的表达有一定的组织特异性,这种特异性不仅与各组织的不同生理分工相关,而且也与机体对自身基因表达进行调控相联系。  相似文献   

7.
黄海和日本海黄(鱼安)(鱼康)的形态和同工酶差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中国黄海及日本新泻县粟岛近海的黄(鱼安)(鱼康)形态进行了比较研究,并采用水平淀粉凝胶电泳技术分别分析了黄海和日本海黄(鱼安)(鱼康)的遗传结构及其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黄海和日本海黄(鱼安)(鱼康)群体计数性状中除第2背鳍鳍条数平均值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其余性状没有明显差异;二者在体长/臀鳍基长、头长/眼径指标未表现出显著差异,其余可量性状比上表现出了显著差异.同工酶分析表明,中国黄海黄(鱼安)(鱼康)群体共记录了8个基因位点,其中,LDH*、AAT*、GPI*和G3PDH*共4个基因位点呈多态,其多态座位比例为0.5,平均观测杂合度和预期杂合度分别为0.027和0.026,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028,遗传偏离指数均大于零;而检测的日本海群体的6个基因位点中,没有出现多态位点.黄海和日本海黄(鱼安)(鱼康)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为0.000 46,二者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群体间没有明显的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8.
采用流式细胞仪对菲律宾蛤仔、中国蛤蜊、文蛤和紫石房蛤4种双壳贝类的血细胞分类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比较4种贝类的前向角散射光(FSC)和侧向角散射光(SSC)双参数点图以及FSC和SSC单参数直方图,发现4种贝类的血细胞均可根据其细胞质中是否有颗粒分为透明细胞和颗粒细胞两种基本类型,中国蛤蜊和紫石房蛤的颗粒细胞又可分为小颗粒细胞和大颗粒细胞两个亚群,菲律宾蛤仔的颗粒细胞又可以区分为小颗粒细胞、中颗粒细胞和大颗粒细胞3个亚群,而文蛤只有颗粒细胞,通过统计分析双参数点图中的各细胞亚群,4种贝类血细胞亚群的含量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9.
紫贻贝(Mytilus edulis Linnaeu)大量死亡原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发病紫贻贝(Mytilus deulis)的内脏团内分离出一株菌SS1,通过人工感染试验,证实其为致病菌。经形态、生理生化等几项指标鉴定,该菌株性状与溶藻弧菌基本相符。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表明羧苄青霉、万古霉素、克林霉素、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等9种药物对该菌株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紫贻贝(Mytilus edulis Linnaeus)大量死亡原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发病紫贻贝(Mytilus edulis)的内脏团内分离出一株菌SS1,通过人工感染试验,证实其为致病菌。经形态、生理生化等几项指标鉴定,该菌株性状与溶藻弧菌基本相符。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表明羧苄青霉、万古霉素、克林霉索、氨苄青霉索、阿莫西林等9种药物对该菌株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以中国紫蛤(Hiatula chinensis)为研究对象,调查其自然产区——饶平县大埕湾的环境条件,研究其生殖腺发育、肥满度的季节变化等。结果显示,大埕湾产区的中国紫蛤垂直分布于潮间带的低潮区至5m水深以内区域,年水温变化范围16.3~29.0℃,盐度变化范围18.5~33.7,底质以粒径63~250μm的细砂质为主。中国紫蛤的肥满度变化范围5.74%~21.66%。由肥满度的变化规律结合性腺发育情况推断,中国紫蛤一年中有1个繁殖期,为7~9月。满1龄的贝可达性成熟。  相似文献   

12.
淇河鲫鱼细胞遗传学和同工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淇河鲫鱼(简称淇鲫)因产于河南淇河而得名。据汤阴县志记载:“淇鲫产于西北乡许家沟、大来店一带之淇河中,体皆双脊,形扁圆,其肉嫩肥美,片片呈蒜瓣状,汤暖尤其啜于冬日,昔在封建时代常专差向皇帝贡献,为三大贡品之一,颇受嘉许,时称可与黄河之鲤并列,故名声大噪,驰誉南北”。在古诗中也有“以其食鱼,唯淇之鲫”的佳句。另外,中科院考古研究所曾经在河南辉县从事发掘,在琉璃阁区的战国时代墓中,找出鼎、鬲等器,里面都有鱼骨,其中尤以鲫鱼为普遍。可见淇鲫在历史上久负盛名。  相似文献   

13.
紫石房蛤生物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报道了对紫石房蛤生物学调查研究的初步结果。紫石房蛤是狭盐、冷水性贝类,栖息于4—20米水深,潮流畅通,水质清澈的沙砾底质海区;适应的水温是2—28℃,盐度是20-34‰,营埋栖生活。其食物以硅藻为主。V龄以前的个体生长迅速。体重和体长的关系为:W=0.000014 L^3.69-18。紫石房蛤为雌雄异体,繁殖期在6月至9月上旬。据测定,其生殖腺指数在7月初达到最高值,为19.8%。此外,本文还对紫石房蛤的胚胎发育过程作了描述。  相似文献   

14.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技术对乌苏里江哲罗鱼肌肉、心脏、肝脏和眼4种组织中ADH、EST、G-6-PDH、IDH、LDH、MDH、ME、POD和SDH等9种同工酶的分布及表达进行研究。结果表明,9种酶在4种组织中的表达呈现出明显的组织特异性。遗传多样性分析共记录11个基因座位,其中有2个位点(Adh-2和Est-1位点)为多态,多态座位比例为18.2%;群体平均杂合度(H)为0.0395,位点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0511,Shannon’s信息指数(I)为0.068,表明哲罗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程度处于较低水平;卡方检验结果表明哲罗鱼偏离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大西洋浪蛤的生态习性,在人工养殖条件下观察和分析了不同的底质和水温、盐度、pH值等理化因子对大西洋浪蛤稚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西洋浪蛤养殖池的底质以沙质为好,稚贝对泥沙底质和无底质的栖息环境也有较好的适应能力;稚贝的生存温度为-1~30℃,适宜生长温度为10~25℃;适应盐度为10.0~50.5,pH值为4~9.  相似文献   

16.
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电泳法对紫贻贝Mytilu sedulis的鳃、消化腺、外套膜、足、闭壳肌等5种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三磷酸腺苷酶(ATPase)、苹果酸脱氢酶(MDH)、苹果酸酶(ME)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SOD在紫贻贝的5种组织中均有表达,共有4条酶带,但迁移率最大的酶带在足和外套膜中未出现,而在另外3种组织中呈弱表达;ATPase在除消化腺外的组织中都表现为2条带;MDH在5种组织中都表达出1条酶带,其中足和闭壳肌的MDH染色最深;ME存在1~2条酶带,其中迁移率大的条带在5种组织中都有表达,而迁移率小的条带只存在于外套膜、闭壳肌和足中。从检测结果来看,上述4种酶在紫贻贝体内的表达有一定的组织特异性.  相似文献   

17.
丁(鱼岁)不同组织的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对丁的晶状体、心脏、脑、肾脏、肝脏、肌肉等6种组织进行了8种同工酶(LDH、MDH、α-AMY、G6PDH、ADH、AKP、EST、POD)的电泳研究,分析了各种酶的同工酶基因位点表达、亚基组成及酶谱表型,讨论了8种同工酶在组织中分布特异性的生理意义。结果表明:8种同工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组织特异性;与其他硬骨鱼类相比,丁的8种同工酶具有明显的种属特异性。  相似文献   

18.
对中国黄海及日本新泻县粟岛近海的黄鮟鱇形态进行了比较研究,并采用水平淀粉凝胶电泳技术分别分析了黄海和日本海黄鮟鱇的遗传结构及其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黄海和日本海黄鮟鱇群体计数性状中除第2背鳍鳍条数平均值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其余性状没有明显差异;二者在体长/臀鳍基长、头长/眼径指标未表现出显著差异,其余可量性状比上表现出了显著差异。同工酶分析表明,中国黄海黄鮟鱇群体共记录了8个基因位点,其中,LDH*、AAT*、GPI*和G3PDH*共4个基因位点呈多态,其多态座位比例为0.5,平均观测杂合度和预期杂合度分别为0.027和0.026,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028,遗传偏离指数均大于零;而检测的日本海群体的6个基因位点中,没有出现多态位点。黄海和日本海黄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为0.00046,二者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群体间没有明显的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19.
中华鳖和台湾鳖的同工酶初步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垂直板聚丙烯酰按凝胶电泳对中华鳖、台湾鳖的肝、肾、眼、肌等几种组织中几种同工酶系统(LDH、EST)进行了研究 ,首次发现了爬行类中台湾鳖LDH由A、B、C三其因编码并构建了 2种鳖的 2种同工酶酶谱。  相似文献   

20.
美国硬壳蛤为中科院海洋所从美国引进的新贝类养殖品种,在国内尚无大规模育苗与养殖.我们于2003年进行了室内规模化人工育苗与室外保苗的自选课题研究工作,通过对硬壳蛤亲贝的性腺促熟培育,了解和掌握美国硬壳蛤的性腺成熟规律.通过对受精卵的孵化和幼体的发育进行探索,初步掌握了幼体发育的一般规律,为以后进行大规模生产提供可行性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