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3种类型的福建野生蕉进行了离体繁殖研究,以宦溪野生蕉、北峰野生蕉吸芽为材料建立无菌株系;以三明野生蕉试管苗为材料,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比较了不同生长调节剂对其不定芽增殖、薄片出芽以及类原球茎增殖的影响,并进一步比较3种野生蕉试管苗增殖的基因型差异;最后将所得福建野生蕉试管苗进行生根及移栽研究。结果表明:MS+NAA 0.1 mg/L+6-BA 4 mg/L+Ad 30 mg/L培养基较适宜三明野生蕉试管苗不定芽的增殖;MS+NAA 0.2 mg/L+Ad 30 mg/L培养基较适宜三明野生蕉试管苗薄片出芽;MS+6-BA 6 mg/L+Ad30 mg/L培养基较适宜三明野生蕉类原球茎(多芽体)的增殖,MS+NAA 0.2 mg/L+6-BA 4 mg/L培养基较适宜三明野生蕉类原球茎(大芽)的增殖。三明野生蕉试管苗不定芽增殖培养基S5也适合福州宦溪野生蕉、福州北峰野生蕉不定芽增殖。培养基S4还可用于福建野生蕉试管苗的生根。三种野生蕉试管苗在0.5∶1∶1的沙土、园土、泥炭土基质中移栽效果较好,成活率分别达到97%、95%、90%。  相似文献   

2.
二○○三年蒙山县引种新台糖26、桂引5号品种,现将一年的种植品种表现,以及调查各种数字结果介绍如下:1基本情况种子来源北海市,引种品种:新台糖26号、桂引5号,数量10吨,种植地点:西河镇大塘村和文圩镇大龙村,土壤类型有旱地、水田,种植面积约10亩,播种时间为3月20 -25日,种植管理方法与当地种植习惯一样。试种简单对比,对比品种为新台糖16号。2种植表现2.1植株形态新台糖26号:叶片中等、叶色较绿、茎长一般、大茎,呈淡绿色、叶鞘包茎较紧、不易脱落;桂引5号:叶片细窄、直立、叶色浅绿、蔗茎较长,节间园筒形、中茎、呈紫色颜色,从植株形态看…  相似文献   

3.
‘福矮1号’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研究所于漳州市云霄县莆美镇收集,经多年种植筛选出的优异种质资源,属于香牙蕉类型(AAA. Cavendish),于2022年在漳州龙文区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福矮1号’适应漳州地区栽培,生育期比‘闽选矮蕉’少11 d,假茎高度比‘闽选矮蕉’高,假茎基部粗度、假茎中部粗度比闽选矮蕉细,叶长、叶宽比比‘闽选矮蕉’长和宽,单株产量为18.12 kg,比‘闽选矮蕉’增产27.34%,差异均达显著水平。表明两个香蕉种质的挥发性成分组成相同,共检测出34种相对含量>0.05%的挥发性物质,主要为醛类、酮类、酯类及醇类物质,其中酯类成分含量最高,主要为丁酸异戊酯、异戊酸异戊酯、乙酸仲戊酯和丁酸2-戊酯。  相似文献   

4.
香蕉新株系"热蕉1号"生物学特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蕉新株系"热蕉1号"来源于台湾北蕉的田间芽变体,报道其在香蕉种质资源圃所表现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第一茬果假茎高度、围度和巴西蕉相近而高于北蕉,单株产量比巴西蕉和北蕉都高.在第二茬果,"热蕉1号"的假茎高度、围度和单株产量都比其他二个品系高.整体株型表现为茎杆高、叶片宽大较紧密,果型外观整齐、大小适宜,果实主要营养成分指标含量也高,内在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完善福建野生蕉遗传背景研究,对采自福建省三明市和福州市的3个野生蕉自然居群共100份叶片样本进行ISSR分析,并结合NTSYS、STRUCTURE和POPGENE等软件,进行居群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3条引物共扩增获得175个稳定、清晰的条带,平均扩增条带数为13.5个,扩增产物主要介于200~2 000 bp,其中总的多态性条带为158个,居群总多态性条带百分率为90.3%;通过NTSYS和STRUCTUR软件聚类分析发现,岩前、莘口和赤壁野生蕉共100份样本严格按照地理来源划分为3个大组,3个大组可进一步分别划分为3、3和4个亚组;采用POPGENE进行遗传多样性参数分析发现,野生蕉居群总的变异中,群体内变异大于群体间变异,野生蕉居群内存在丰富的基因交流,3个野生蕉居群总体多样性水平较高,从高到低依次为岩前、莘口和赤壁。说明福建野生蕉居群遗传结构具有相对独立的特点,水和人为因素在野生蕉群体演变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引种福建、广东血叶兰野生种质资源,进行形态比较、移栽等初步研究,以期为血叶兰野生种质资源的引种、保护、利用提供参考。研究结果显示,两省血叶兰野生资源按照外观形态特征大致可分为7份种质,在漳州地区1-6月份,月均温15℃至30℃间,均可进行引种移栽,3-6月份引种有利于其地下茎的二次萌发;除"绿密银"种质成活率较低外,其余种质引种成活率均可达70%以上;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引种移栽成活率越高;相近温度条件下,引种地的距离可直接影响到引种移栽成活率,距离越近,成活率越高。  相似文献   

7.
报道来源于台湾北蕉田间芽变体的香蕉新品系"热蕉11号"在香蕉种质资源圃中所表现的生物学特性。观测和分析结果表明:1、假茎高度比巴西蕉略低而比北蕉略高、围度则大于巴西蕉和北蕉,株型表现为粗壮、叶片宽大较紧密。2、产量高于巴西蕉和北蕉;果型外观漂亮整齐、大小适宜,果实主要营养成分指标含量也高于巴西蕉和北蕉,内在品质较好。3、叶片POD同工酶谱带有13条,"热蕉11号"多了1条强谱带4,缺乏谱带5,这说明与巴西蕉和北蕉比较,有明显遗传上差异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对福建东南部7个野生蕉自然居群289份样品进行ISSR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①16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条带174条,其中多态性条带121条,多态性百分率(P)69.54%。②7个野生蕉自然居群的多态位点百分率为17.24%~45.4%,且差异显著,但遗传多样性水平均不高。③总的遗传变异中,58.24%基因变异来源于各野生蕉居群之间,41.76%基因变异来源于各个野生蕉居群内部交流。7个野生蕉居群间基因流较低,不能维持较高的基因变异多样性。④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其亲缘关系与地理分布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培养基、激素配比、外植体等主要因素对野生苎麻组织培养的影响,野生苎麻茎尖经过诱导不定芽、长苗分化培养和生根培养三个步骤,在相应的培养基上获得完整的试管植株,对野生苎麻资源利用组培法保存效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利用组织培养法保存野生苎麻资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瑛 《中国麻业》2002,24(6):1-3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培养基、激素配比、外植体等主要因素对野生苎麻组织培养的影响,野生苎麻茎尖经过诱导不定芽、长苗分化培养和生根培养三个步骤,在相应的培养基上获得完整的试管植株,对野生苎麻资源利用组培法保存效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中国芭蕉属野生种表型性状和SSR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表型性状和SSR分子标记2种聚类方法对中国分布的3组12份野生蕉进行多样性分析,表型聚类以芭蕉属种质资源25核心表型性状为依据,将供试材料分为两大类,其中染色体数为10对的红花蕉组分为一组,染色体数为11对的真蕉组和观赏蕉组分为一组。除M.basjoo分到观赏蕉组外,其他的材料因形态特征的明显差异分为真蕉组和观赏蕉组两个亚类。SSR分子标记采用12对多态性较好的SSR引物,共产生51个多态性条带,供试的12个材料相似系数范围为0.60~0.96,供试材料分为3类,供试的真蕉组材料和M.paracoccinea、M.yunnanensis聚为一组,观赏蕉组的材料聚为一组,红花蕉组的M.coccinea聚为一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野生蕉种质资源丰富,对其分类需将形态特征与分子标记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香蕉根颈象甲在海南香蕉上的产卵特性,指导田间防控技术,室内研究了香蕉根颈象甲成虫对寄主植物、叶鞘部位的产卵选择性及不同饲养方式下的产卵率。结果表明,在巴西蕉和泰国蕉上,香蕉根颈象甲的产卵率分别为32.87%和30.93%,均显著高于台蕉、大蕉、皇帝蕉和粉蕉;香蕉根颈甲成虫嗜好在香蕉假茎中部叶鞘产卵,在第2层叶鞘的选择性最高,选择系数为45.78%,显著高于其它几层叶鞘的选择系数;分别提供腐烂和新鲜的香蕉假茎让香蕉根颈象甲产卵,周平均产卵量分别为4粒和2粒,可见,香蕉根颈象甲喜欢在腐烂的假茎上产卵。  相似文献   

13.
以天宝野生蕉Musa spp.AB为材料,采用不同染色方法检测天宝野生蕉花粉活力,对野生蕉花粉进行离体萌发培养,通过染色检测与花粉培养结果之间的对比验证,筛选快速、准确检测野生蕉花粉活力的方法。联苯胺——甲萘酚染色法处理花粉形态较模糊;醋酸洋红染色法、I2-KI染色法、TTC染色法,花粉形态清晰,均能取得较好的染色效果;联苯胺——甲萘酚染色法、醋酸洋红、I2-KI染色法检测结果与花粉培养结果差异极显著;TTC染色法出现深红、浅红两种染色差异,其结果与花粉培养结果相关性最好,筛选TTC染色法作为野生蕉花粉活力快速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4.
引进镰刀菌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高抗品种‘中蕉9号’,在广西南宁1—10月不同时段移栽,以‘桂蕉1号’作为对照,并观察其生长特性、产量和果实品质等表现,以期为广西优异抗病品种的选择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与当地传统品种‘桂蕉1号’相比,‘中蕉9号’在广西种植有较大的产量优势,其平均产量较‘桂蕉1号’高16.2%;2月15日及10月1日移栽期处理产量最高。不同移栽期的‘中蕉9号’生育期较‘桂蕉1号’长140~181 d,且其夏秋季种植较冬春季种植生育期平均延长161 d,主要是由于抽蕾推迟。此外,‘中蕉9号’假茎粗壮,在抽蕾前有较高的叶片光合势和叶面积指数,是其生物量和产量形成的基础。品质方面,1月1日移栽的‘中蕉9号’果实催熟后总糖和可滴定酸含量较‘桂蕉1号’分别高出29.0%和63.0%,而脂肪含量显著低于‘桂蕉1号’,‘中蕉9号’果实表现出高糖、高酸、低脂的特点。综上,‘中蕉9号’在广西种植有一定产量优势,但生育期较长,抽蕾晚,冬春季2月15日移栽可获得高产的同时缩短生育期,但仍需进一步在病区试验种植观察其综合表现。  相似文献   

15.
张锐  赖钟雄 《热带作物学报》2014,35(11):2215-2222
以旗山野生蕉(Musa spp.,AB group)试管苗幼嫩叶片为材料,利用RT-PCR结合RACE技术克隆获得野生蕉试管苗Mn-SOD基因c DNA序列。结果表明:旗山野生蕉Mn-SOD的c DNA全长序列共831 bp,其中5′UTR为137 bp,3′UTR为151 bp,3′端含有17个poly(A)尾。开放阅读框(ORF)共有543个碱基组成,编码181个氨基酸。蛋白理化性质预测结果显示:Mn-SOD蛋白分子量为20 108.8 u,等电点7.92,属于碱性蛋白。  相似文献   

16.
为了评价不同香蕉品种在广西的表现,对广西崇左市龙州县 10 月秋植的 6 个香蕉品种(桂蕉 6 号、中蕉3 号、中蕉 4 号、中蕉 6 号、巴西蕉、南天黄)的生长发育、结果性状和产量进行了比较,旨在为广西香蕉生产的品种结构调整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在整个生长发育阶段的同一时期,生长最旺的是中蕉 3 号,最弱的是南天黄,中等的是桂蕉 6 号、中蕉 4 号、中蕉 6 号和巴西蕉。生育期最长的是桂蕉 6 号和巴西蕉,比生育期最短的中蕉 3 号和中蕉 4 号多 17.8 d,南天黄和中蕉 4 号居中。产量最高的是桂蕉 6 号、中蕉 3 号、中蕉 4 号和中蕉 6 号,但 4 个品种间产量没有显著差异,其次是巴西蕉,最低是南天黄。果实综合性状较好的是中蕉 4 号、桂蕉 6 号、中蕉 3 号和中蕉 6 号,南天黄和巴西蕉较差。从综合表现看,中蕉 3 号、桂蕉 6 号、中蕉 4 号和中蕉6 号表现较好,适合在广西种植并获得较高产量,南天黄和巴西蕉表现较差。香蕉不同品种的假茎高度、假茎和叶片数的月增长量与月积温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高温促进香蕉植株的生长,低温则抑制香蕉植株的生长。  相似文献   

17.
在闽南地区对齐尾蕉与台湾北蕉进行品种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北蕉相比,齐尾蕉的适应性存在地区差异性,在高温多湿的漳州地区种植齐尾蕉生长更快,产量更高,梳形更好,但果实品质不如北蕉好,生长周期比北蕉长约25天。在漳州地区种植齐尾蕉是一个具有发展前途的香蕉品种,但如果作为春香蕉种植,建议提早种植或者延长组培苗假植时间,并加强水肥管理等措施。  相似文献   

18.
<正>微型薯在种薯繁育中的应用正在扩大,多用于继代培养、繁殖小薯、扦插和田间种植.田间种植是种薯繁育的新途径,还用于种质保存及理论性研究.国外对微型薯贮藏亦有报道.本文是微型薯贮藏、继代培养、繁殖小薯、茎扦插和田间种植的研究结果.1 材料和方法1.1 贮藏下寨65离体诱导植株干枯后微型薯在①诱导瓶内,②置室内散光、10±2℃的培养箱内,③散光、10±2℃的培养室内,④散光、4~6℃的培养室内,每隔1个月观察1次发芽情况.1.2 继代培养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闽侯野生蕉(阿宽蕉,Musa itinerans)果皮为研究对象,对不同颜色(绿色和紫色)果皮进行转录组测序,旨在探讨miRNA在野生蕉不同颜色果皮转录后水平中发挥的作用及其可能参与的调控通路,为芭蕉属植物果皮颜色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取野生蕉同一果梳上不同颜色(紫色和绿色)的果皮为材料,利用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野生蕉不同颜色果皮组织的miRNA表达谱,筛选不同颜色果皮差异表达的miRNA并预测相关靶基因,通过靶基因分析,获得与调控野生蕉果皮颜色可能相关的信号通路。结果从不同颜色野生蕉果皮中共获得34.11兆条原始读长,经过滤后得到28.73兆条clean reads,从中鉴定出132个已知的miRNA序列和122个新的miRNA;筛选出36个差异表达miRNA,其中10个在紫色果皮中上调表达,26个在绿色果皮中上调表达。表达量最高的miRNA为mit-miR167,而差异倍数最大的为mit-miR172a-3p-2。差异表达miRNA共预测出1164个靶基因可能参与野生蕉果皮颜色调控,并主要在DNA结合、离子跨膜运输活动等功能和植物病原互作等途径富集。其中,有7个基因直接与苯丙烷生物合成途径相关,主要受到miR156和miR482家族的调控。同时,选取6个差异表达miRNA进行定量验证,结果表明,3个miRNA在绿色果皮中上调表达,3个miRNA在紫色果皮中上调表达,定量结果与高通量测序的结果一致。本文通过高通量测序获得了野生蕉果皮miRNA表达谱,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得到可能和调控野生蕉果皮颜色性状相关的miRNA和代谢通路。综上所述,野生蕉果皮颜色可能受到多种miRNA的调控,并涉及多个代谢通路,这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果皮花青素转录后水平的调控过程,并对进一步的功能验证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引种的台湾长丝瓜通过2005-2007年三期的试验观测,分析台湾长丝瓜物候期、开花结瓜期、茎蔓生长与温度的关系、台湾长丝瓜产量与性状以及反季节塑料大棚覆盖的小气候效应,验证台湾长丝瓜具有抗逆性强、长势旺盛、采瓜期长、产量高的特点,得出了物候期的长短和茎蔓的生长速度与平均气温有着密切的关系,提出采取适宜的农业气象措施,改善产量、品质和商品整齐度,从而提高种植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