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州植物园是集科研与游览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是福州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相关资料总结特色植物景观涵义及其对植物园建设的意义,并以福州植物园为例,分析其特色植物景观营造的概况、特色及建设情况。  相似文献   

2.
在阐述自然教育内涵、功能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选取牛津大学植物园、剑桥大学植物园、加州大学植物园、莱顿大学植物园和韦尔斯利大学植物园等5所国外高校植物园,分析高校植物园在场地概况、场地内部设计和自然教育活动设计等方面的特点,探讨5所高校植物园在空间布局、景观规划和活动开展等方面的共性和个性。结合国内高校植物园的发展,提出国内高校植物园景观的更新思路、利用高校学科特色优化自然教育课程、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平台改善运营体系等建议,以期为国内高校植物园自然教育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福州植物园桃花专类园为研究对象,对桃花专类园的现状调查、设计理念、总体布局、环境细部设计和植物造景进行分析,以期为同类植物专类园的营造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网上植物园是植物园的一种虚拟表现形式,以互联网为基础,通过网络来管理植物园的大量信息,可使植物园的信息实现数字化管理,并为公众提供一个交互访问平台.建立网络平台可以解决当前植物园教育困难,促进科普教育、环境教育的发展,提高民众素质,还可以通过网上植物园促进世界植物种质资源的交流和合作,实现植物资源共享等.分析了现有植物园模式状况,现有植物园的教育潜在问题,着重论述植物园网络平台搭建对促进科普教育、促进世界植物种质资源的交流和合作以及实现植物资源共享等方面的优势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植物园规划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近年来,我国各地恢复、创建并正在筹建不少植物园。植物园在科研和科普工作方面取得不少成绩,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贡献。同时,万紫千红、景色宜人的植物园也是大量游人和宾客向往的游览胜地。植物园在外观上往往是环境宁静、风景如画的游览休息场所。然而,其主要作用是进行植物的引种驯化,选种和育种工作,是园林植物实践方面的科学研究机构,同时也是科普教育的园地。它既不同于单纯教学用的标本园、生产用的果园或苗圃,又有别于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和游览休息用的公园。植物园应该是植物丰富多彩、风光明媚,既有科学内容又具园林外貌的的公共绿地。  相似文献   

6.
兴隆热带植物园是一座集科研、科普、生产、加工、观光和种质资源保护为一体的综合性热带植物园,是我国重要的热带植物科普教育基地,在科普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阐述兴隆热带植物园发展科普旅游的优势及在科普旅游中的主要实践经验,并探讨兴隆热带植物园开展科普旅游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农业科普教育与生态休闲基地规划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农业科技》2015,(18):311-313
根据热带亚热带经济植物园丰富的种质资源和多年科研成果积累,探讨了植物园开展科普教育的意义、优势和生态休闲旅游开发途径。通过科学规划,开创科普教育新模式,建设集生态农业观光、农艺与科技示范、农业科普知识展示于一体的亚热带农业科普教育及旅游基地。  相似文献   

8.
论昆明植物园科普旅游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普旅游是以旅游活动为载体,以传播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新兴旅游形式,能够满足人们在闲暇游憩之余获取知识的欲望。昆明植物园是国内最早建立和规模最大的植物园之一,形成了极为有利的科普旅游开发平台。本文以昆明植物园为研究对象,通过科普旅游资源及旅游发展现状的分析,对昆明植物园科普旅游开发的原则、目标、对策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为把昆明植物园开发成既能为昆明市民提供科学教育功能、又能提供体验以及休闲娱乐的场所,发挥植物园旅游和环境教育功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主要介绍了兴隆热带植物园科普教育工作的实践和效果,并针对目前存在问题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开展科普教育工作的对策,以期为今后园区的科普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沙生植物园是沙漠公园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针对临泽小泉子国家级沙漠公园沙生植物园科普资源建设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沙生植物园开展科普工作的对策及建议,为今后开展科普活动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1.
正规化的植物园最早是在16世纪出现在欧洲,首先由意大利先后建立了波杜瓦植物园和比萨植物园。接着英国在1621年建立第一个牛津大学植物园,1670年建立爱丁堡皇家植物园,1673年又建立了奇尔西植物园,1759年在伦敦建立邱植物园,1762年建立剑桥植物园,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收集植物标本,引种植物资源的工作。俄国  相似文献   

12.
<正>药用植物园是以科学研究、保护、展示和教育为目的,并具有完整档案的药植物活体保育机构。药用植物园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大型的药用植物园,另一种是植物园中的药用植物专类园,植物园中的药用植物专类园是目前药用植物园最为常见的形式,现在很多植物园中都设有药用植物专类  相似文献   

13.
山地公园在建设过程中产生了大量裸露的破损山体边坡,对景区的景观环境品质及生态安全产生了影响.本文结合福州植物园森林体验与森林养生示范区防火路沿线边坡类型调查,有针对性地对每种类型边坡提出了相应的生态复绿与绿色防护措施,为福建省,乃至全国的“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提供工程技术经验。  相似文献   

14.
植物科普基地拥有丰富的植物品种和科研力量,而这些重要的植物资源和人才资源为开展科普教育活动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和条件。基于此,本文介绍广西亚热带植物园充分发挥植物科普基地的优势,在基地开展特色的科普教育活动实践。通过对具体的科普活动进行讨论和研究,从而摸索出一条多元化的植物科普教育方式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科普能力,促进科普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论厦门园林植物园的旅游资源整合与经营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群 《江西农业学报》2006,18(6):190-192
运用SWOT分析法对厦门园林植物园所处的旅游环境及其拥有的优势资源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对植物园的旅游资源整合及核心竞争力的构建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植物园基于核心竞争力的旅游经营策略,以期为厦门园林植物园旅游的长足发展与经营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江西农业学报》2022,(6):190-192
运用SWOT分析法对厦门园林植物园所处的旅游环境及其拥有的优势资源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对植物园的旅游资源整合及核心竞争力的构建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植物园基于核心竞争力的旅游经营策略,以期为厦门园林植物园旅游的长足发展与经营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福州三叠井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森林公园开展生态旅游规划必须预测游客规模和环境容量,使生态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深入福州三叠井森林公园进行实地调查,并使用游道测算法测量环境年容量和游客年容量,得出其环境年容量与游客年容量分别为1 330 500人和470 250人,其结果为福州三叠井公园的生态规划和保护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植物园科普教育的效果,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参观植物园的3~6年级的450位青少年,从参观方式、参观时间、科普活动和参观效果4个方面展开调查.结果表明:青少年参观植物园的主要方式是与家长一起;参观植物园的时间主要以2h为主;游戏和观看影片是青少年最希望在植物园参与的科普活动;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参观植物园对增长科普知识有帮助.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上海辰山植物园科普工作的综述,结合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教育活动的实践,针对辰山植物园科普工作提出了建立科技化植物体验馆及相应的服务类设施;增加教育类解说牌;打造辰山科普品牌;加大园内科普人才建设等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与原产地生活环境差异较大的热带雨林植物的生长发育,通过对不同温室的环境条件分析和不同温室的热带植物生理指标的测试,结果表明:(1)植物园温室相对湿度和温度分别低于和高于科技馆;(2)植物园的二氧化碳浓低于科技馆;(3)植物园植物的gs比科技馆大,gs和Tr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4**、0.973**,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