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内外紫苏研究进展概述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本文概述了紫苏在开发利用、种质资源收集评价、栽培与生理、活性物质提取、组织培养、转基因及基因克隆表达分析等生物技术研究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情况,以期为紫苏的深入研究和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参考,有效促进紫苏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紫苏属植物的叶具多种生物活性,且有特异性香气。为探究紫苏属不同植物鲜叶挥发性物质异同,以紫苏、白苏和柠檬紫苏为研究对象,采用固相微萃取进行富集提取,运用气相质谱对鲜叶挥发物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1)紫苏属植物鲜叶的挥发物存在较显著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3种紫苏属植物的样本点分别独自聚为一类;(2)3种紫苏属植物高匹配(匹配度≥90%)、高相对含量(相对含量≥2%)的挥发物存在不同。柠檬紫苏为柠檬醛、顺式-柠檬醛和蘑菇醇等,紫苏为α-石竹烯、β-石竹烯和洋芹脑等,白苏则包括β-石竹烯、蘑菇醇和芳樟醇等;(3)3种紫苏属植物存在各自特异性挥发物。柠檬紫苏叶片中检测出特异性挥发物19种,为柠檬醛、β-柠檬醇等。紫苏有8种,如洋芹脑等。白苏有6种特异性挥发物,为芳樟醇等;(4)3种紫苏属植物同时存在4个共有挥发物,分别为β-榄香烯、大根香叶烯、β-石竹烯和蘑菇醇;(5)以所测挥发物为指标,通过聚类分析得到白苏和紫苏的样本聚为一个类群,而柠檬紫苏的样本单独聚为另一类群。本研究为紫苏属植物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利用14条引物对滇产16份紫苏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ISSR分析,共扩增出128条条带,其中81条为多态带,平均多态率为62.54%,表明云南紫苏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程度较高。采用SPSS16.0软件分析,16份滇产紫苏资源间的Rogers-Tanimoto相似性系数界于0.463~0.882之间。UPGMA法聚类将16份紫苏资源分为5类,分别对应紫苏种下的5个变种,研究结果为云南紫苏种下变种的分类提供了分子水平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吕彦节 《人参研究》2007,19(3):44-44
紫苏为一年生草本唇形科植物,叶面和面背都呈紫红色,有特异芳香,又称香苏、苏子,原产我国。叶、梗、种子、根均可入药,其生长期可长可短(3—4个月),而且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又是一种时尚蔬菜和保健品,是卫生部公布的第一批60种食药兼用植物,在食品和医药领域有着重要开发价值的经济作物。近年来,随着对紫苏价值的不断开发研究,紫苏更重要的更广泛的用途将被发掘,对其开发利用价值的广泛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在中老年人健康保健中的重要作用,已引起了广范的注意。1食用价值紫苏茎叶清香扑鼻,嫩叶可生食,作汤或煎炒,茎叶可腌渍后食用,也可作解…  相似文献   

5.
苏子又名荏、荏子,是我国种植历史悠久的作物之一。有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var.arguta)和白苏(Perilla frutescens)两种。紫苏又名红苏、赤苏,可作药用。白苏种子可以榨油和食用。历史上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选紫苏黑木耳乳制备工艺。方法对紫苏黑木耳乳配方中黑木耳多糖与紫苏子油用量配比、多糖粉粒度以及助悬剂的用量进行了实验考察。结果确定紫苏黑木耳乳制备工艺为:将蜂蜡加入到紫苏子油中,于60℃加热熔融,放冷备用。黑木耳提取多糖,粉碎成能过120目筛的细粉,加入到上述冷却的紫苏子油蜂蜡的混合液中,充分混匀,用胶体磨均质乳化。结论紫苏黑木耳乳的制备工艺合理可行,可为紫苏黑木耳乳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不同产地的紫苏籽油活性成分检测与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油品质与营养功能,有效开发不同产地的紫苏籽油,收集19个产地的紫苏籽,分析了油的理化性质,脂肪酸、维生素E、植物甾醇等活性成分的组成及含量。结果发现:紫苏籽油主要含有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五种脂肪酸,亚麻酸含量58.8%~70.9%,不饱和脂肪酸含量91.1%~93.8%;紫苏籽油含有△-5燕麦甾醇、菜籽甾醇、β-谷甾醇及环阿廷醇,总甾醇含量67.0mg/100g~94.4mg/100g;紫苏籽油含有α-生育酚、β-生育酚、γ-生育酚,γ-生育酚占总生育酚含量95%左右,总的生育酚含量为63.4mg/100g~99.4mg/100g。通过主成分分析及主成分中各性状载荷分析发现,α-亚麻酸、γ-生育酚、菜籽甾醇是紫苏籽油的特征活性成分,对不同产地的紫苏籽油差异影响较大。对紫苏籽油的12个脂溶性活性成分进行分层聚类热图分析,可将19个产地的紫苏籽油分成6大类。   相似文献   

8.
白苏[Perilla frutescens(L.)Britt.]和紫苏[Perilla frutescens(L.)Britt.Var.Crispa(Thunb.)Decne]都是属于唇形科紫苏属的植物,一年生直立草本。白苏种子含油量为42.58%,紫苏种子含油量为47.04%。种子油干燥性能与桐油近似,油膜坚靭而有弹性,可作为造漆原料,油亦可食用和制皂、油墨等。为了给更好的利用这一  相似文献   

9.
以紫苏下胚轴为材料,研究影响紫苏外植体芽再生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苗龄、黑暗时间、激素浓度及配比对紫苏芽再生均有较大影响。取13d苗龄的下胚轴先在分化培养基(MS+3.0mg/L BA+0.3 mg/L NAA)黑暗预培养8d后转为14h/d光照条件培养可获得较高的再生频率。诱导芽苗生根最佳培养基为1/2MS +1.0mg/L BA+0.3 mg/L IAA。  相似文献   

10.
茉莉花茶香气挥发油与窨次、配花量的相关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前言 茉莉花茶的香气是决定品质和价格的主要因子,我们曾初步研究了茉莉花茶香气挥发油的化学组成,茉莉花茶香气挥发油与品质等级的相关性。本文则对茉莉花茶香气挥发油与窨次、配花量等因子的相关性进行探讨,以期对研究茉莉花荼香气的形成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实验 样品为1986年苏州、福州、宁德等茶厂的窨花试验样,包括茶坯、在窨品及成品。 样品的处理和仪器、实验条件同本刊前报“我国茉莉花茶香气挥发油与品质等级的相关性”一文。  相似文献   

11.
百里香为具有芳香气味的半灌木药用植物,常被用作香辛料,主要用于祛风镇痛、止咳化痰、祛风散热及治疗消化不良等。近年来,随着对百里香的不断研究,百里香在食品开发、园林美化和美白抗衰等领域的价值逐渐凸显出来。我国多位学者对百里香的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百里香中富含挥发油、黄酮、有机酸、单萜糖苷、三萜和微量元素等,其中挥发油的药用价值最高,它含有多种抗氧化和抗菌的活性成分。本文总结了百里香在化学成分及应用价值方面的研究成果,以期为该植物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苏子属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目前我国有四个品种,即:紫苏、白苏、回回苏、野苏。我站于1986年对其中的紫苏、回回苏进行了试种并对其籽粒进行了测定,从结果来看,该作物的适应性极强,育苗移栽即便不浇水也能成活,在有机质含量不到1%的土壤上粗放种植,亩产籽粒可达40—80多公斤,刈割一刀的再生后茬(头茬茎叶可作牲畜青饲料)可达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木薯茎和叶的挥发油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方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了茎的挥发油中25个成分和叶挥发油中22个成分,分别占总挥发油含量的83.53%和83.46%。其中茎挥发油主要成分为棕榈酸(31.39%)、油酸(8.94%)、亚油酸(5.57%),叶挥发油主要成分为棕榈酸(16.85%)、植醇(15.02%)、异植醇(11.21%)。用滤纸片琼脂扩散法测定茎和叶挥发油的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和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ASA)活性,结果表明:茎的挥发油具有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叶的挥发油具有抗MASA活性。细胞毒活性结果表明,茎的挥发油对人慢性髓原白血病细胞K562有显著细胞毒活性,其IC50值为7.0μg/mL。  相似文献   

14.
利用水酶法进行紫苏油脂的提取时会形成乳状液,乳状液是由油脂、蛋白、磷脂以及碳水化合物共同组成的稳定的乳化体系,由于乳状液中富含油脂,因此如何对乳状液进行有效的破乳是提高水酶法油脂得率的关键。以水酶法提取紫苏油过程中所形成的乳状液为研究对象,通过二次酶解的方法对其破乳工艺进行研究,考察了酶解时间、酶解温度、pH以及加酶量对紫苏油脂回收率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法对破乳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Protex6L酶解时间1.6 h,酶解温度62.6℃,pH 9.4,加酶量1.9%条件下,紫苏油脂回收率为85.52%;利用酶解进行破乳,此方法可行,操作安全,具备工业化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5.
紫苏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构成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建立紫苏理想株型,系统分析了紫苏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构成因素间的相关性。在贵阳和开阳2个试验点种植209份来源于主要生态区域的紫苏材料,采集主要农艺学性状指标,分析各性状值与单株产量间的相关性,确定单株穗数(X4)、主穗果数(X6)、千粒重(X7)为紫苏产量构成的3个主要因素,两个试验点的回归方程为:Y贵=-5.972 8+0.025 0X4+0.194 0X6+2.647 8X7,Y开=-11.453 1+0.019 4X4+0.212 9X6+4.557X7,回归方程均达极显著水平。依据各性状与单株产量间的回归关系求极值,得出其理想株型:贵阳点理想单株产量约为29.25~30.21g,理论产量约为2 475kg/hm2;开阳点理想单株产量约为24.81~25.17g,理论产量约为2 040kg/hm~2。  相似文献   

16.
人参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用索氏提取法乙醚提取人参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确定化学成分的种类及相对含量。方法采用乙醚为溶剂用索氏提取法提取人参中的挥发油(即人参的脂溶性成分),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体积分数,并采取气质联用(GC-MS)对挥发油进行鉴定及含量测定。结果鉴定了71个化合物,主要为脂肪酸和酯、挥发油。结论乙醚提取人参,得到的化合物经知网、万方数据库查询,在人参挥发油中未见报道的有23种。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紫苏的营养成分、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及生长过程。提出在富硒紫苏高产优质栽培时,应掌握选用品种、整地施肥、适期播种、田间管理、科学富硒、留种采收等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18.
几种植物挥发油对螺旋粉虱的生物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浸渍法研究飞机草、艾蒿、假蒟、腰果、菠萝蜜、海棠果、含羞草等7种植物叶片的挥发油对螺旋粉虱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供试艾蒿与含羞草挥发油在50mg/mL的浓度下对螺旋粉虱的校正死亡率超过70%,表现出一定的生物活性。通过比较不同挥发油对螺旋粉虱的LC50结果表明,艾蒿挥发油表现出较高的生物活性,LC50为3.97mg/mL,含羞草挥发油表现出较低的生物活性,LC50为11.76mg/mL。  相似文献   

19.
贵州紫苏资源主要品质性状的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贵州紫苏资源的分布及材料间的品质差异,推动资源利用和育种,对274份来自贵州的紫苏资源进行归类整理,并对其中188份资源的主要品质性状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发现紫苏资源广泛分布于全省境内,以黔南、黔西南和毕节市居多,占资源总数的55.11%。贵州紫苏的脂肪和蛋白质平均含量分别为36.69%和25.96%。在脂肪酸组分中,亚麻酸含量最高(平均59.27%)。相关性分析显示,含油量和蛋白质呈极显著正相关(r=0.43),亚麻酸与其它4种脂肪酸组分均呈极显著负相关(r=-0.70^-0.52)。通过聚类分析将资源可分为高脂-高蛋白-高亚麻酸、高脂-高蛋白-低亚麻酸、低脂-低蛋白、中等品质和超高脂-超高亚麻酸等5个类型。  相似文献   

20.
干旱胁迫对紫苏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不同浓度的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紫苏种子及幼苗进行处理,测定种子萌发率(Gr)、萌发指数(GI)、发芽势(Gp)、活力指数(Vi)以及幼苗的主根长、苗高、鲜重、SOD、POD、CAT和MDA含量等指标,以探讨紫苏的抗旱机理,为其种植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干旱胁迫强度的增加,紫苏种子的萌发率、萌发指数、发芽势、活力指数均呈现下降趋势,轻度干旱(PEG质量分数为2.5%~10%时)胁迫下,上述指标的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中度干旱胁迫下(PEG-6000溶液浓度为15%~20%),种子发芽率显著降低(P0.05);而当PEG-6000溶液浓度达到25%(重度干旱胁迫)时,种子几乎不能萌发。随干旱强度的增加,紫苏幼苗的苗高、鲜重显著降低,主根长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SOD、POD及CAT等3种抗氧化酶活性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MDA质量分数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上述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对紫苏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同时紫苏种子及幼苗也能够通过其自身的生理生化变化来主动适应外界的干旱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