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4 毫秒
1.
以中红麻3号、中红麻16号、中杂红328号、红麻K1703A、红麻H1701、红麻H1704等6个红麻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中轻度镉污染农田土壤修复试验,对镉胁迫下红麻植株不同器官镉的累积、转运和富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6个红麻品种各器官的镉富集情况为叶茎根花,各器官富集系数范围为2. 08~17. 08,各器官转移系数范围为0. 45~13. 15,红麻栽种后的土壤镉含量明显下降。综上所述,6种红麻都具有较强的吸收和转运重金属镉的能力,植株内存在较好的镉运输机制,可以用来治理土壤镉污染。  相似文献   

2.
2016年进行油葵镉高积累品种筛选,结果表明:(1)在同一镉污染土地上,不同油葵品种吸镉量有差异,同一油葵品种的不同部位镉含量也不一样;(2)同一镉背景值下,不同品种油葵产量差异明显,同一品种在不同镉背景值下产量差异不明显;(3)不同油葵品种在不同镉含量土壤上籽粒镉含量差异不明显;(4)不同品种油葵在不同镉含量土壤上秸秆镉含量差异不明显;(5)各品种秸秆—籽粒的转运系数都小于1,秸秆和籽粒的富集系数都大于1,且秸秆的富集系数都大于籽粒的富集系数;(6)无论是中度还是重度镉污染土地上种植的油葵,其籽粒初加工的原油中镉含量极低,可以放心食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红麻在泥炭土改良的铅锌矿渣下的耐性,试验以红麻品种闽红362和T14为材料,在不同泥炭土处理(对照组:0、改良一:15%、改良二:30%)改良铅锌矿渣下进行盆栽试验,分析Pb、Zn的富集与转运能力,以及各部位的亚细胞分布和形态。结果表明:Pb、Zn在不同红麻品种及不同部位的分布存在差异,其主要分布于根部,两红麻品种对Zn的富集与转运能力高于对Pb的富集与转运能力,且随着改良剂浓度的增加,Zn的转运系数呈增大的趋势;Pb主要存在于红麻的细胞壁组分中,改良剂的加入降低了Pb在细胞器的占比,Zn则主要分布于植物的细胞壁和细胞液中,改良剂的加入使闽红362茎部Zn在细胞液的占比上升,而在T14中则呈现下降趋势;Pb和Zn在红麻体内主要以氯化钠提取态和醋酸提取态存在,改良剂的加入,使在植物体内活性较强的Pb化学形态占比下降,而根部Zn活性较强的化学形态占比上升。因此,液泡区隔化、细胞壁固持和重金属以低活性的化学形态为主可能是两红麻品种应对重金属胁迫的重要耐性机制。  相似文献   

4.
在漂浮育苗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浓度镉胁迫对棉花幼苗生长及各器官镉的积累分配和转移特性。结果表明,随Cd浓度升高,棉苗株高、鲜重、根系体积和干重均降低,降低的大小表现为株高单株干重根系体积单株鲜重,茎干重降低最多,达到42.8%,叶鲜重降低最少,为19.5%。在1.0 mmol/L和2.0 mmol/L镉浓度处理时,4、5、10和11号品种的茎干重下降幅度较大,受镉影响程度较明显,而6、21和22号品种则受镉影响较小。棉苗镉含量随着镉胁迫浓度的增加而增加,Cd在根、茎和叶中的分配表现为根茎叶片(含叶柄),但品种间差异极显著。茎的转运能力大于叶的转运能力,随着Cd浓度的增加,转运率(TE)则降低。  相似文献   

5.
不同吸镉能力油菜各器官累积镉的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筛选出的高吸镉能力和低吸镉能力油菜品种进行全生育期土培盆栽实验,研究两个油菜品种各器官吸收累积镉特征及体内镉分配差异。试验结果表明,两个不同吸镉能力油菜品种全生育期地上部总吸镉量与苗期地上部吸镉量高低一致,地上部不同器官累积镉量两个品种存在显著差异。随土壤镉含量的增加,高吸镉能力油菜朱苍花籽地上部吸收的镉主要转运至叶中,而低吸镉能力油菜川油Ⅱ—93则主要转运至茎中。在土壤镉含量大于1 mg.kg-1时,高吸镉能力油菜籽粒中镉含量显著高于低吸镉能力油菜,当土壤镉含量小于1mg.kg-1时则相反。两个油菜品种地上部吸收的镉主要累积在茎和叶中,各器官中镉含量两品种均表现为叶>茎>角果壳>籽粒。  相似文献   

6.
铅-镉复合胁迫下玉米品种间积累铅、镉的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25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盆栽条件下研究铅-镉复合胁迫下,玉米不同品种积累铅、镉的差异。结果表明,铅-镉复合胁迫下供试玉米品种各器官含铅、镉量总体表现为根>叶>茎>子粒;与对照相比,根、茎、叶的铅、镉含量均大幅度提高;供试玉米品种各营养器官间铅、镉均呈显著相关,但营养器官与子粒间无显著相关;复合胁迫条件下,9个供试玉米品种子粒中铅含量超过了国家规定的粮食卫生标准,所有供试玉米品种子粒中镉含量也超过了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而且镉的生物富集系数比铅的生物富集系数高,子粒重金属超标程度大的玉米品种,其生物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7.
以代表性红麻品种中红麻318为材料,对红麻留茬收获模式进行初步探究,通过不同留茬收获方式对产量、营养价值的影响进行比较,筛选出使红麻具有较高产量和营养价值的收获方式,为红麻饲用价值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90 cm留茬高度试验组在整个生长期的干物质产量(15943 kg/hm~2)和粗蛋白产量(1613 kg/hm~2)均高于60 cm试验组和120 cm试验组。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低镉累积、达标、高产的水稻品种,选择衡阳地区当前种植的6个主导早稻品种,研究了施用生石灰对土壤p H值和镉含量及稻米镉富集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水稻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土壤p H值,不同水稻品种降低土壤p H值的能力存在差异;施用生石灰则可以提高土壤p H值;种植水稻和施用生石灰均不能显著改变土壤镉含量(p0.05),施用生石灰却可以降低水稻对镉的富集量,除陵两优942外,稻米镉含量下降了0.03~0.14mg/kg,但未达到显著水平。在本试验条件下,施用生石灰对水稻镉富集的影响要低于水稻品种的影响,即水稻富集镉的多少更主要取决于水稻品种。  相似文献   

9.
花生对土壤中的镉(Cd)具有较强的富集能力,我国花生Cd超标现象局部地区较为严重,Mn、Zn离子可通过拮抗作用降低作物对Cd的吸收,本研究探究Mn肥、Zn肥种子包衣处理对花生Cd吸收转运的影响,以期为花生产地土壤Cd污染风险管控与修复提供技术支撑。首先通过种子萌发试验筛选出3个锰(Mn)和锌(Zn)较适宜的包衣剂浓度,再进一步通过盆栽试验筛选出降镉效果最优的Mn和Zn包衣剂浓度,并探究了Mn肥和Zn肥种子包衣对Cd污染土壤上花生富集转运Cd的影响。种子萌发试验结果表明,中低浓度的Mn肥、Zn肥种子包衣处理不会影响种子发芽率且可以促进根生长,浓度过高则会明显抑制种子萌发。盆栽试验结果表明,Mn肥和Zn肥种子包衣剂中,3%锰肥包衣剂(Mn3)和2%锌肥包衣剂(Zn2)包衣处理籽粒降镉效果最显著,降镉率分别达到19.0%和24.1%,其中Zn2降镉效果更优。与对照相比,Mn3和Zn2处理根系Cd富集系数均显著降低,根向茎叶Cd转运能力明显增加,茎叶向籽粒Cd转运系数呈下降趋势,根系向籽粒Cd转运系数则无明显变化。Mn3和Zn2处理花生植株总Cd吸收量相比对照分别下降了9.18%和13.6%,...  相似文献   

10.
选取62份大豆品种在土壤镉含量为0.63 mg/kg的农田中进行小区试验,通过检测不同大豆品种的籽粒和秸秆镉的含量,比较不同大豆品种对镉转运能力的差异。结果显示:不同大豆品种,其籽粒和秸秆镉含量存在很大差异,且所有大豆品种秸秆镉含量明显高于籽粒镉含量,产量对大豆镉的吸收和积累有一定的影响。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014品8和2014品10这两个粒用品种可视为高产组品种分类;益阳紫皮豆、桂阳紫金豆和望城酱色豆等8个粒用品种可视为低产组品种分类;其余52个大豆品种可视为中产组品种分类。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各地选育和推广了一些不同熟期类型的黄红麻新品种,已经打破了那种品种都是晚熟型、种子全部依靠“两广”调运的局面,使麻农对品种熟期类型的选择有了较为充分的余地。为了明确不同熟型的黄红麻品种在不同时期收剥对其麻皮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为各地根据  相似文献   

12.
对红麻夏播留种进行较优配套栽培技术筛选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影响地上部生物产量、种子产量的主要因素是品种,影响单株结子数和去果后干皮产量的主要因素是密度和施肥。综合评价,可获得较高种子产量和麻皮产量的组合是处理2,即:品种为福红991,密度8000株/667m2,苗期667m2施P肥10kg+尿素5kg、旺长期施尿素10kg+K肥2.5kg、开花期施尿素5kg+K肥2.5kg。  相似文献   

13.
以地上部镉含量不同的籼稻和粳稻品种各6个为材料,采用水培试验,设置6个镉浓度,研究了不同浓度镉处理对不同水稻品种植株生长、镉含量和相关重金属转运蛋白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镉胁迫对水稻生长有抑制作用,表现为苗高、地上部干物质量和叶绿素含量下降。在不同镉浓度处理下,植株根部和地上部的镉含量存在显著的基因型差异,植株中镉从根部向地上部的转运可能是水稻品种间以及籼粳亚种间地上部镉含量差异的主要原因,根部镉的吸收量影响较小。在0.50到2.00mg/kg的高镉处理梯度间,部分水稻品种地上部出现镉积累饱和现象(镉含量增加较少,部分水稻品种地上部镉含量甚至显著降低);在此镉浓度处理下,OsNRMAP1、OsIRT2和OsNAS2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这可能与植株对镉的吸收调节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14.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铅镉复合污染胁迫下11个蕹菜品种在生物量、铅镉吸收量及其对铅镉转运系数等的品种间差异。结果显示:不同品种蕹菜的生物量受重金属铅镉复合污染胁迫的影响不同,其中品种K1、K2、K4和K9的地上可食部分生物量被抑制,抑制率在11.8%~44.1%,而其他7个蕹菜品种地上可食部分生物量均有所提高,促进率在11.2%~72.6%。在铅镉复合污染胁迫下,地上可食部分生物量依然较高的蕹菜品种有K2、K3、K6、K7、K8、K10和K11;吸收Pb、Cd能力均较高的蕹菜品种有K4、K7和K8,吸收Pb、Cd能力均较低的蕹菜品种有K2和K11。所有品种蕹菜对重金属Cd的转运系数平均值为60%,而对Pb的转运系数平均值为26%,说明Cd由蕹菜根部转运到其地上可食部分的能力更强,对蕹菜的毒害作用更强。研究还表明,不同品种蕹菜在重金属铅镉复合污染胁迫下其生物量、铅镉累积量和转运系数存在差异性,以产量高、铅镉吸附量低为原则,蕹菜品种K2青梗大叶空心菜和K11半青白空心菜是栽培在重金属铅镉复合污染土地上相对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不同黄麻品种对土壤重金属镉污染的修复能力,以5个黄麻品种为材料,种植于湖南浏阳的重度镉污染试验农田中。黄麻栽种后,每月测一次根、茎、叶的镉含量,并测定纤维成熟后黄麻各生理性状,计算黄麻镉累积量、富集系数、转移系数等。结果表明:黄麻在重度镉污染农田中仍能正常生长,随着植株的生长,不同黄麻品种和组织间镉含量差异显著(p0.05),并呈现持续下降趋势;不同黄麻品种的镉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均大于1;叶的镉转移能力强于茎。在5个黄麻品种中,中黄麻11号、菜用黄麻3号、桂菜黄麻2号均对重金属镉具有较强的吸收和富集能力,可以用于修复农田镉污染。  相似文献   

16.
小麦镉(Cd)污染日益加重,严重威胁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培育和应用低镉积累品种是降低镉污染小麦风险的最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分子标记辅助手段可加快低镉积累特性小麦的筛选和培育。本研究选用175份小麦种质材料,种植于陕西省镉中度污染农田,对灌浆初期小麦茎部镉含量、镉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进行聚类分析,筛选出10个低镉积累特性种质。同时利用小麦660K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芯片,通过3种模型对茎部镉含量、生物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共鉴定到33个相关遗传位点,其中28个是新的SNP位点。针对茎部镉含量和转运系数3A上的2个主效QTL,开发了KASP标记,并在验证群体中明确了其准确性和实用性。基于基因注释和同源基因比对,预测了10个基因可能直接参与小麦镉积累转运相关生物过程;其中TraesCS3A02G289200基因是一个热休克转录因子,它在水稻中的同源基因(OsHsfA4a)被验证能够提高水稻对镉的耐受性。10个低镉积累特性种质及相关基因可用于小麦耐镉污染育种及有效分子标记开发。  相似文献   

17.
不同镉积累型水稻品种苗期镉积累及转运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米镉污染成为国家和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为了解不同水稻品种对土壤中镉离子的吸附特性,本研究通过水培试验分析了不同镉积累型水稻品种(高镉积累品种:玉针香、天优华占;低镉积累品种:湘晚籼12号、金优59)在苗期的镉吸收及转运时间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4个品种苗期根系和地上部的镉积累时间动力学特征均符合米氏方程,根系和地上部分的α值均表现为高镉积累品种大于低镉积累品种;镉胁迫72 h之后各品种镉总累积量表现为玉针香金优59天优华占湘晚籼12号,其中高镉积累品种天优华占苗期累计量未达到饱和状态。4个品种镉转运速率随着胁迫时间延长均呈显著下降趋势,72 h后表现为高镉积累品种大于低镉积累品种。相关分析表明,参试品种根系镉含量、地上部分镉含量及根部向地上部的镉转运速率三者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可见,水稻高、低镉积累特性的显现具有一定的时限性,其中,以湘晚籼12号等为代表的低吸收、低转运品种类型在镉污染田块种植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红麻皮籽兼收的新技术,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进行了红麻不同种植时期、不同种植密度、不同收获时期、不同红麻品种等处理的研究。试验表明,红麻的种植时间为5~7月、红麻的种植密度为10.5~13.5万株/hm2、红麻籽收获时间为12月中下旬、红麻果柄最下一粒朔果下10~15cm位置收割,可皮籽兼收,麻籽产量达1 755~2 940 kg,麻皮产量达4 350~5 670 kg。  相似文献   

19.
不同生育时期温度处理对水稻镉积累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2个应急性低镉积累水稻品种为研究材料,采用盆栽试验分别在水稻生长的分蘖期、孕穗期、灌浆期设置连续7d低温、中温、高温3个温度处理,旨在探究温度与水稻镉吸收、转运、分配的关系,为探明低镉积累水稻品种的环境温度稳定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温度对水稻糙米镉含量有极显著的影响,不同温度处理下品种间的平均糙米镉含量最大相差55.42%。分蘖期和灌浆期高温处理糙米的平均镉含量高于低、中温处理,原因是高温促进了水稻对镉的吸收、转运和分配。孕穗期高温处理促进了茎叶镉向枝梗空粒的转运和分配,导致糙米镉含量以中温处理最高。不同处理条件下低镉积累水稻品种糙米镉含量的温度稳定性存在一定的差异,各处理时期中灌浆期处理的品种稳定性最高。12个供试品种中,Z17(中嘉早17)、X42(湘早籼42)、L17(两优早17)、Z189(株两优189)综合糙米镉含量较低且温度稳定性较好,在实际生产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为了筛选适于我国南方栽培的饲用红麻品种,在闽南地区对8个饲用红麻品种进行产量、品质、适口性等方面研究。结果表明,供试饲用红麻品种1号和6号综合表现较好,其鲜茎叶产量分别达25.4t/hm2和23.6t/hm2;粗蛋白含量分别达19.42%和22.84%;鲜茎叶饲喂肉牛适口性一般,青贮后外观品质属中等偏上青贮料,饲喂肉牛适口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