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以野牡丹科植物幼叶为材料,对影响野牡丹科植物DNA提取质量的主要因子进行研究,以期建立适宜野牡丹科植物DNA提取的优化反应体系。结果表明,当提取液中CTAB浓度为4%,沉淀时加入0.6倍体积预冷异丙醇、1/2倍体积5 mol/L NaCl、2倍体积无水乙醇时,所提取的DNA纯度较高,电泳条带清晰。且在此条件下,能提出野牡丹科7种植物的DNA。  相似文献   

2.
以6种国外野牡丹科植物为试验材料,进行5种不同浓度盐胁迫处理。通过观察植株的叶片形态特征、测定细胞膜透性和叶绿素的含量,分析其耐盐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野牡丹植物叶片形态对不同盐胁迫浓度的响应存在差异,其中蒂牡花和美洲野牡丹盐害浓度为100 mmol/L,角茎野牡丹、紫花巴西野牡丹和粉花巴西野牡丹为400 mmol/L,而印度野牡丹则都能正常生长;各种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均不同程度升高,叶绿素总量除了印度野牡丹外,均呈下降趋势,这与叶片形态特征表现相一致。印度野牡丹耐盐性最强,比较适宜在沿海或盐碱地种植。  相似文献   

3.
介绍野牡丹科植物种质资源、观赏特性及园林应用形式,以期为园林绿化配置、室内花卉装饰应用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福建野牡丹科植物资源初步调查及评价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初步调查了福建省野牡丹科植物资源的分布特点,并结合它们的株型、花色、花期等审美要素进行观赏应用评价,同时提出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对从福建省内引种的6份野牡丹科植物进行物候观测,初步了解了其生物学特征表现和生态适应性,掌握了其季相变化,为引种栽培提供生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桉树因其生长快、抗逆性强、用途广而被世界各国广泛种植。但随着规模化的种植,桉树人工林结构过于简单,林下植物多样性下降等问题不容忽视。通过对普洱市桉树人工林下植物种类的调查,发现桉树人工林下植物的结构为灌木一草本类型和纯草本类型:灌木层主要以紫金牛科、野牡丹科、锦葵科、蝶形花科等植物占优势;草本层则是以菊科、禾本科、蕨科等植物为主要优势种。这些植物多属当地先锋植物或耐旱种类,而非地带性森林植被下的常见组成种类。  相似文献   

7.
从形态学、细胞学和DNA水平对野牡丹属资源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针对野牡丹属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与展望,旨在为推动野牡丹属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合理利用和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对国产野牡丹属6种16个居群的22个表型性状进行观测,通过方差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对其表型变异、种间亲缘关系等进行探讨,以揭示野牡丹属植物的表型多样性,并为其提供分类依据。结果表明:野牡丹属种间与种内居群间在数量性状上均存在丰富的表型变异,15个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为6.77%~34.50%,其中花序花朵数、小苞片宽、叶柄长、花梗长的变异较大,果径、花径、花萼长、花瓣长和叶长宽比的变异较小;质量性状的多样性主要存在于种间,种内居群间在叶柄颜色、花色上存在差异。表型聚类结果显示当平均距离为34时,16个居群可分为3类,展毛野牡丹、多花野牡丹、细叶野牡丹和野牡丹为1类,毛菍、地菍各为1类,同种下各居群没有严格依地理距离聚类。因子分析结果显示,花部形态变异是野牡丹属植物表型分化的主要因素,基出脉、花梗长、茎被毛的变异对其表型分化的作用较小,在进行表型分类时可避免次要性状的干扰。  相似文献   

9.
介绍野牡丹属(Melastoma)植物在福建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情况,并从城市环境建设作用、植物多样性、生态作用等方面分析该属植物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所发挥的作用,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厦门的城市生态系统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观察紫毛野牡丹种子的形态特征并测定其基本参数。结果表明:紫毛野牡丹种子的萌发需要光照条件,全黑暗条件下种子发芽受到限制;低浓度(0-20 mg.L-1)的6-BA可提高紫毛野牡丹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浓度为10 mg.L-1时,效果最为显著。IAA抑制紫毛野牡丹种子的萌发,在一定范围内,发芽率随着IAA浓度的提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11.
多效唑对银毛野牡丹的矮化效果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对银毛野牡丹Tibouchina aspera var.asperrima进行叶面喷施处理。结果表明:200-1600mg/L多效唑处理对银毛野牡丹都有矮化效果,以400mg/L多效唑处理矮化效果最好,提高了银毛野牡丹的观赏效果。  相似文献   

12.
对展毛野牡丹的种子特性和花粉活力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展毛野牡丹的种子细小、数量多,千粒重约0.053 g,每果种子数3 000粒左右;种子为不规则三角形,有深浅2种颜色,浅色与深色种子数量比约为1∶1.45。展毛野牡丹种子的适宜萌发温度为25℃,发芽率可达64.73%;能萌发的是浅色种子,深色种子基本不萌发;光对其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在展毛野牡丹的异型雄蕊中,具有紫色花药的较长雄蕊的花粉活力要高于具有黄色花药的较短雄蕊。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细叶野牡丹(M.intermedium Dunn)传粉生物学特性,对福建省漳州天宝五峰的细叶野牡丹居群的花部形态、花期、访花昆虫等进行观察,同时对其繁育系统相关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细叶野牡丹花瓣和内轮黄色雄蕊对访花昆虫有吸引作用;访花昆虫主要有蜂类、食蚜蝇类、瓢虫类和蚁类;主要传粉昆虫有木蜂、蜜蜂;细叶野牡丹具典型的异型雄蕊,为自交亲和的异交种,需要昆虫传粉;人工自交和异交均具有较高的坐果率;不存在无融合生殖、主动自交和自交不亲和现象;其繁育系统是兼性异交。  相似文献   

14.
采用ISSR和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9个种44份野牡丹属种质资源进行了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11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91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90条,多态性条带的比率为98.9%;16条RAPD引物共扩增出113条谱带,其中101条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率为89.38%。2种分子标记相比较,ISSR分子标记检测出的多态性比率更高。44份野牡丹属种质明显聚为2组,种质资源遗传相似系数在0.61~0.88,平均相似系数0.75。基于不同引物的条带组合构建了供试的44份野牡丹属种质资源的ISSR和RAPD指纹图谱,采用这2种指纹图谱可对供试的所有野牡丹属种质资源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惠州市东湖花园的植物资源调查结果表明:该小区的植物种类可分为55科102种, 其中蕨类植物3科3种,裸子植物5科5种,被子植物47科94种,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36科61种,单子叶植物11科33种;分析其植物配置现状,并就其今后园林规划中植物的配置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云南三种野生稻原生境植物种群的调查及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云南省境内的3种野生稻40个原生境的植物群落进行了考察,共记录植物159种,分属于51科。按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对野生稻原生境植物种类进行分类,乔木层植物共6科1亚科11种,灌木层植物共29科60种,草本层植物共20科88种;普通野生稻原生境的植物种类95%为草本层,疣粒野生稻的植物则有明显的垂直层次结构。普通野生稻原生境植物共计20种,均为特有植物种,分属于5科,主要为禾本科和莎草科;药用野生稻原生境植物共计25种,分属于19个科,特有种15个;疣粒野生稻原生境植物共计125种,分属于45科,特有植物种数达117个。最后就3种野生稻原生境植物种类调查的意义、外来物种对野生稻的原生境威胁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热带地区植物种类丰富,其中一些有毒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经济或药用价值。但因其有毒,容易给校园安全造成隐患。本文首次对海南大学儋州校区的有毒植物进行调查,并整理出了44科90属106种有毒植物。其中有毒植物种类较多的科主要为大戟科、夹竹桃科、苏木科和天南星科,分别占有毒植物总数的20.8%、11.3%、4.7%和4.7%。调查结果可以提高师生对有毒植物的安全意识,同时为这些有毒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角茎野牡丹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双因素试验设计研究了两种部位插条(顶部和中部)、6种不同NAA浓度对角茎野牡丹扦插生根的影响,同时研究了5个不同时间扦插对角茎野牡丹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100 mg/LNAA处理顶部插条效果最好;在5月和11月采用100 mg/LNAA处理顶部枝条2 h扦插效果最好,其余时间扦插效果都不理想。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有毒植物资源丰富,共有119科378属563种,主要以蝶形花科、菊科、大戟科、天南星科、茄科、百合科、夹竹桃科、蔷薇科、杜鹃花科、芸香科等为优势。有毒植物在省内9个地市的物种丰富度指数表明,三明有毒植物最为丰富,厦门最为贫乏;Bray-Curtis距离系数表明,福州和泉州两地区间有毒植物资源最为相似,三明和厦门之间的相似性最小。  相似文献   

20.
新优多花花灌木巴西野牡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巴西野牡丹的品种特性、繁殖技术、栽培管理、园林应用,旨在为厦门及周边城市绿化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