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以"翠冠×圆黄""翠冠×华梨2号""丰水×圆黄""丰水×华梨2号"等4个杂交组合沙梨果实为试材,经2℃冷藏后,采用组织培养法,研究了消毒方法、种皮、不同浓度6-苄氨基腺嘌呤(6-BA)和吲哚丁酸(IBA)组合、暗培养时间对沙梨种子萌发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沙梨杂交果实冷藏后根据果实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方法消毒处理,可提高种子组织培养效率。4个组合沙梨杂交种子去种皮后接种在MS+6-BA 0.5mg·L-1+IBA 0.05mg·L-1的培养基中暗培养7d后,转入光照14h、黑暗10h条件下培养,发芽率为60%~86.67%,苗健壮,生长速度快。  相似文献   

2.
刘海全  沈军  马建芳 《西南园艺》2005,33(6):29-29,34
新兴梨为日本品种,1941年从日本新潟县农业实验场的二十世纪梨实生苗中选出.2000年春季日本果树专家末永武雄先生直接带来新兴梨品种的接穗,同期高接在天水市果树研究所梨品种园内.经过多年的观察,该品种抗病虫、易成花、丰产、质优,适宜沙梨产区及部分白梨产区栽植.  相似文献   

3.
2005-2007年从浙江等地引进国内外梨优良品种(系),在福建建宁县采取高接方式进行对比观察试验.结果表明,"若光"、"喜水"果实成熟期早、丰产稳产、品质优异,可作为早熟、特早熟梨品种在翠冠梨产区推广种植."圆黄"果形特大、品质优良,着果率高,丰产稳产性好,宜作为中熟偏迟品种在黄花梨产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梨树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及亲缘关系探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采用淀粉凝胶水平平板电泳,对10余个梨树品种(或类型)的若干器官或部分(新梢韧皮部、初始功能叶片、花药、幼果、贮藏期果实)进行了过氧化物酶(Peroxidasc)同工酶的测定,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梨树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可分为A、B、c、a四区);新梢韧皮部、幼果和贮藏期果实的皮部最适于同工酶分析;西洋梨与中国梨有种质区别;白梨和沙梨系统可视为一个种,该种中的品种又可分为两个类型;槎子梨和茌梨的幼果酶谱有一定差异;青皮槎和黄皮槎应属于同一营养系;鲁南一带的子母梨、面梨和油面梨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低产子母梨与子母梨在遗传上有差异,并非生态条件所致;新近选出的优良品系子母槎梨其亲本一是槎子梨,另一极可能是面梨。  相似文献   

5.
套袋对翠冠梨果实氨基酸含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翠冠梨属沙梨系统品种,果个大,肉质细嫩松脆、味甜、汁多、品质上等,果实于7月上旬成熟,深受消费者欢迎,已经成为南方主栽梨品种之一[1].  相似文献   

6.
以川梨Pyrus pashia Buch.-Ham.、豆梨P.calleryana Decne.和杜梨P.betulaefolia Bunge果实以及嫁接在这3种砧木上的沙梨品种"丰水"果实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比较了3种砧木果实与接穗品种果实中有机酸组分和含量变化特点,探讨了砧木对接穗品种果实中有机酸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砧木和接穗品种果实中有机酸种类上并无显著性差异,均含有草酸、奎宁酸、苹果酸、莽草酸和柠檬酸等5种有机酸,不同砧木对接穗品种丰水梨果实中有机酸代谢具有调控作用,杜梨可以降低丰水梨果实中柠檬酸的含量,导致苹果酸含量与柠檬酸含量的比值升高,从而提高果实品质,梨果实中苹果酸和柠檬酸的含量变化与砧木种类有关,特别是当果实中苹果酸和柠檬酸的含量无显著性差异时,将梨果实有机酸代谢类型分为苹果酸优势型和柠檬酸优势型的分类方法难以应用。  相似文献   

7.
早熟梨免套袋技术可有效减少果园劳动用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果实内在品质,在梨园节本增效方面作用突出,是未来果园生产的发展趋势。系统总结了早熟梨免套袋栽培关键技术,主要包括:适宜品种的选择、高光效树形培养和省力化栽培模式、精准绿色病虫害防控技术等,以期为济宁早熟梨产区开展早熟梨免套袋栽培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8.
华梨 2号是 1978年华中农业大学以二宫白为母本、菊水为父本杂交选育出的沙梨新品种。1997年以玉水梨 (原代号 78- 45 39)在全国早熟梨鉴评会上评为有希望的品系 ,2 0 0 2年 2月通过新品种审定 ,定名为华梨2号。该品种平均单果重 180 g,最大果重 2 5 0 g;果面浅绿色 ,果形整齐 ,圆整 ,贮藏后果面黄色 ;肉质细嫩 ,汁液多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12 % ,可滴定酸含量 0 .1% ,果心小 ,常温下可贮存 2 0天。幼树以长果枝结果为主 ,成年树以短果枝结果为主。果实成熟期 7月中旬对梨黑星病和梨黑斑病的抗性强于双亲。在多雨地区和低洼地栽培 ,在栽培上…  相似文献   

9.
梨果及石细胞团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前言 对梨果及石细胞团发育过程的研究,在国外虽有报道,但仅涉及西洋梨;国内研究多限于梨果实增大动态及石细胞大小与品质关系等方面。本研究对不同种和品种梨的果实生长发育动态,幼果果肉薄壁细胞的分裂、增生;原基厚壁细胞的出现,聚簇、木质化与石细胞团的形成;团围薄壁细胞与团间薄壁细胞的发育动态进行了观察和分析。 材料与方法 本研究于1985—1986年进行。选择沙梨系统苹果梨,白梨系统真红肖,秋子梨系统酸梨锅子、小香水、大香水及白梨与秋子梨的杂交种白糖梨等6个品种。从盛花期开始至果实成熟期为止,每10天进行一次果实增大调查,调…  相似文献   

10.
沙梨果实贮藏性能与其乙烯释放量相关。基于ACS(1-氨基环丙胺-1-羧酸合酶)基因PPACS1(A)、PPACS2(B)建立一套CAPS分子标记体系,对15个沙梨品种的ACS基因型进行鉴定,并与果实成熟后的乙烯释放量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沙梨品种基于CAPS分子标记鉴定的ACS基因分型结果与其果实成熟后乙烯释放量状况吻合,AB型品种乙烯释放量最高,其次为Ab型,再次为aB型,A、B均缺乏的ab型(鄂梨2号等5个品种)乙烯释放量最低、显示为非呼吸跃变型特征。该分子标记体系可用于沙梨品种的贮藏性鉴定和耐贮藏沙梨育种中的早期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11.
1982—1989年对国家梨种质资源国内5个栽培种252个品种的始果年龄进行了调查、统计、分级,在辽宁兴城地区一般管理条件下,梨始果年龄多集中在5年左右,白梨、沙梨和新疆梨居中,多为5年;日本沙梨偏早,为4年左右;秋子梨和西洋梨偏晚,一般为6年左右,  相似文献   

12.
研究徽州雪梨中主要品种梨花粉对"初夏绿"梨果实品质的影响。以"金花早""细皮""木瓜""回溪""药梨""溪源白"等6个徽州雪梨主栽品种的花粉,分别对"初夏绿"梨进行人工授粉,分析不同果实的单果质量、纵横径、果形指数、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维生素C含量、石细胞含量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不同花粉对"初夏绿"梨果实的单果质量、纵横径、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糖酸比及石细胞含量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以"回溪"授粉的果实单果质量最高(316.57 g),果实纵横径较大;各授粉组合果实在果形指数上显著差异;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上以"药梨"授粉最高(12.04%);"细皮"授粉时果实可滴定酸含量最低,为0.052%,糖酸比最高为144.97;"金花早""回溪""木瓜"授粉的石细胞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通过梨果实品质综合评价比较6个供试的授粉品种中,以"金花早"及"溪源白"授粉所得"初夏绿"果实综合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3.
<正>梨黄粉蚜又叫黄粉虫,在我国各梨产区普遍发生,主要为害梨树果实、枝干和果台枝等,很少为害叶片。梨树各品种间均有发生,但为害  相似文献   

14.
梨在植物分类学上属蔷薇科梨属,全球约有35种,原产我国的有13种。我国生产上栽培的梨主要有沙梨、白梨、秋子梨和西洋梨4种,通常将前3种合称为东方梨。现重点介绍一下西洋梨的生态适应性及在我国的发展前景。1西洋梨生物学特性西洋梨原产欧洲地中海及中亚一带,在我国常被称为“香蕉梨”。树势直立,树冠圆锥形;叶片较小,卵形、近圆形或椭圆形,边缘锯齿圆钝,少数全缘;果实多为瓢形,绿色或黄色,多数带红色,有斑点,萼片宿存,果实需经7~10天后熟方可食用,熟后肉质细软、石细胞少、汁液多、味香甜。据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研究,西洋梨对生态…  相似文献   

15.
梨锈病发生规律研究汪季常胡万芬(四川省开县果品办公室634400)梨锈病是开县各梨产区普遍发生的一种病害,主要为害叶片、新梢和果实,造成早期落叶,果实畸形、易脱落,新梢折断,严重影响梨树生产。为此,笔者于1995~1996年对梨锈病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我国梨品种染色体数目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共观察我国梨品种112个,分属于秋子梨、白梨、沙梨和新疆梨四个栽培种。其中24个秋子梨品种和26个沙梨品种均为二倍体;在55个白梨品种中,发现库尔勒香梨的芽变系沙-01为四倍体;软枝青为三倍体;经观察的新疆梨共7个品种,其中埃昆切克、红那禾均为三倍体,其多倍体比例很高,占新疆梨品种观察总数的28.57%。观察结果可供生产栽培和遗传育种利用。  相似文献   

17.
梨树是辽宁省果树产业中重要树种之一,广泛分布于省内各地区。近年来,梨果实黑点在辽宁省梨产区广泛发生,严重影响着梨果实品质,为了有效控制病害发生蔓延,生产上急需明确引起梨果实黑点的病原。通过病原菌致病力测定、形态比较,以及基于多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对采自辽宁省的梨黑点病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形态学与分子鉴定均表明梨黑点病病原菌为暹罗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siamense;C.siamense在不同梨品种上致病性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对‘茌梨’(白梨)致病性最强,对‘南果’‘花盖’(秋子梨)最弱。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论述我国南方沙梨的栽培现状、分析沙梨在我国的生态适应性和比较部分产区气候因子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我国南方地区发展优良的早中熟沙梨品种,并采用简易式棚架栽培技术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阐述了棚架式栽培的配套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正>‘翠冠’梨是目前上海郊区和南方地区推广面积最大的早熟梨品种,在成熟期、果实大小和内在品质方面具有明显的综合优势。然而,‘翠冠’梨成熟时覆盖果面的锈斑严重影响果实外观品质和商品性。如何消除或减轻‘翠冠’梨果锈斑是上海郊区乃至整个南方产区共同面临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20.
乙烯是参与果实成熟、软化和衰老的重要植物激素,果实成熟时的乙烯释放水平是决定货架期的关键因素。本研究以涵盖不同成熟期的28个沙梨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成熟果实采后常温贮藏过程中乙烯释放量和硬度的变化,判断其呼吸跃变类型。结果显示,多数早熟沙梨品种成熟后乙烯释放量较高,并且于采后常温贮藏的第10~15d迅速上升抵达峰值,表现为呼吸跃变型果实;而多数中晚熟品种,乙烯释放量较低且采后释放量增加极为缓慢,显示为非呼吸跃变型特征。本实验还发掘出特异种质2份,即早熟非呼吸跃变型品种"鄂梨2号"和晚熟呼吸跃变型品种"金水1号"。本研究结果可为沙梨品种的生产和育种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