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颉志刚  杨范利 《中国水产科学》2021,28(10):1263-1271
为探究溪流性鱼类光唇鱼(Acrossocheilus fasciatus)对光色的偏好是否存在性别差异, 以及芳香化酶作为催化睾酮(T)向雌二醇(estradiol, E2)转化的限速酶在行为调节中的关键角色, 本研究采用行为学方法研究了雌鱼和雄鱼对 6 种单色 LED 光源的选择偏好, 并尝试利用药物抑制体内芳香化酶活力从而改变血浆性激素水平和鱼的行为表现。结果表明, 雌鱼和雄鱼分别相对偏好红光(峰值为 637 nm)和黄光(590 nm), 两者均相对排斥蓝光(465 nm)、 紫光(405 nm)以及含有蓝光波段的白光(447 nm), 而对绿光(518 nm)的偏好不明显。摄食含有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letrozole, LZ)的实验饲料 10 d 后, 雌性和雄性光唇鱼脑和性腺组织内芳香化酶活力和血浆 E2 水平均显著下降, 但血浆 T 水平无显著变化。值得注意的是, LZ 也导致处理鱼对光色选择偏好的改变, 雌鱼转为相对偏好蓝光, 雄鱼转为相对偏好红光。然而, 摄入含 LZ+E2 实验饲料后除芳香化酶活力降低外, T、E2 两种性激素水平和光色偏好行为表现均未出现明显变化。因此推测光唇鱼对光色偏好的性别差异极可能与体内芳香化酶活力和雌二醇水平的性别差异有关, 而与睾酮水平无明显关联。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环境光色对工业化养殖豹纹鳃棘鲈(Plectropomus leopardus)幼鱼生长、肤色和生理指标的影响,本试验设计了红色光、蓝色光、黑暗和昼夜4种养殖光照环境处理,进行豹纹鳃棘鲈幼鱼(64.2g±1.1g)94 d动物实验及其相关指标检测。结果表明:1)试验鱼增重率,昼夜组较黑暗组和红光组分别显著和极显著提高28.6%和39.2%(P0.05,P0.01),与蓝光组差异不显著;而蓝光组比红光组显著提高31.2%(P0.05)。2)试验鱼皮肤胡萝卜素含量,昼夜组分别显著高于蓝光组和黑暗组45.7%和68.5%(P0.05),与红光组的差异不显著。同时新发现,各处理组试验鱼皮肤胡萝卜素和黑色素含量出现增减同时进行,但增减量前者较大后者较小的"同步异幅"现象。3)昼夜组试验鱼胃蛋白酶活性较其他组显著提高48.0%~88.5%(P0.05),血清SOD和LZM活力极显著提高20.4%~39.7%和140.4%~161.2%(P0.01);蓝光组试验鱼胰蛋白酶活力显著高于红光组和昼夜组(P0.05);红光组试验鱼Na~+,K~+-ATP酶活力极显著高于蓝光组和黑暗组(P0.01)。总之,豹纹鳃棘鲈幼鱼在昼夜组光照下,生长、肤色及生理等指标都表现出显著优势;蓝色光提高蛋白质消化能力、促进生长;红色光提高皮肤胡萝卜素含量和吸收能力;"同步异幅"新发现,对调控和优化鱼类肤色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系统研究了人工养殖条件下圆斑星鲽(Verasper variegatus)亲鱼血浆性类固醇激素的年周期变化规律及其与卵巢发育成熟及温光调控的关系.结果表明,圆斑星鲽卵巢发育属非同步分批发育模式,一年一次成熟分批产卵类型.卵巢年周期发育过程中可见5个发育时相的卵母细胞,卵巢发育可化分为4个成熟阶段,6个发育时期.性腺指数(GSI)、肝脏指数(HSI)和肥满度(CF)在亲鱼的年周期发育中呈现规律性的变化.亲鱼血浆中雌二醇(E2)在产卵期达峰值;排卵结束后,E2表达水平降至较低水平.血浆中睾酮(T)含量在10月达峰值,并在产卵期间保持相对较高表达水平.统计分析表明,血浆E2水平与GSI和HSI值的变化都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水温和光周期对卵巢发育具有明显的影响并显著影响E2的表达,GSI与水温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HSI与水温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而CF与光周期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认为,圆斑星鲽雌性亲鱼血浆性类固醇激素表达水平变化与性腺发育(卵母细胞成熟)、水等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本研究结果可作为温光调控人工亲鱼性腺发育成熟、激素诱导亲鱼产卵的重要参考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4.
采用正交实验法,研究了不同光色(白光,A1;蓝光,A2;红光,A3)、光周期(24L︰0D,B1;12L︰12D,B2;8L︰16D,B3)和光强(0.88 W/m2,C1;4.55 W/m2,C2;8.60 W/m2,C3)对循环水养殖系统中体质量(850.97±82.77)g的大西洋鲑(Salmo salar)生长和摄食的影响。实验设A1B1C1(1)、A1B2C2(2)、A1B3C3(3)、A2B1C2(4)、A2B2C3(5)、A2B3C1(6)、A3B1C3(7)、A3B2C1(8)、A3B3C2(9)9个处理组,在相应设定条件下饲养180 d。结果表明,在光色为红光、光周期为12L︰12D和光强8.60 W/m2条件下大西洋鲑的成活率最高,但光色、光周期和光强对成活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期间各组鱼的相对增重率和肥满度差异均不显著(P0.05);至第120天,2、5、6组鱼的体长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1组(P0.05);至第180天,1、2、4、7、8组鱼的体质量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6组(P0.05),1、2、3、4、7、8、9组鱼的日增重显著高于6组(P0.05),9组鱼的体质量变异系数显著低于7组(P0.05)。9组鱼血浆中生长激素显著高于1、2、3、4、6、7和8组(P0.05);摄食率、饲料转化效率和饲料系数最佳时的光照条件为:红光、12L︰12D、8.60 W/m2,但光色、光周期和光强对摄食率、饲料转化效率及饲料系数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本实验条件下,较为适宜的光照条件是:红光、12L:12D、8.60 W/m2。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建立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生理雄鱼诱导技术, 以出膜后 15 d 体长(15.1±0.09) mm 的大口黑鲈为研究对象, 分别使用含有 17α-甲基睾酮(MT)的日粮饲喂 60 d。饲料 MT 添加量分别为 0 mg/kg (MT0)、 50 mg/kg (MT50)和 100 mg/kg (MT100), 分析其对大口黑鲈生长、性别分化、性类固醇激素含量及性腺发育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 MT50 和 MT100 组大口黑鲈的体长和体重均显著低于 MT0 组(P<0.05), MT50 和 MT100 组的雄性率均为 100%, 显著高于 MT0 组(45%); 性腺组织切片显示, MT 诱导获得的生理雄鱼性腺结构与 MT0 组雄鱼相似。性类固醇激素测定结果显示, MT50 和 MT100 组生理雄鱼血清中雌二醇的含量均显著低于 MT0 组雌鱼(P<0.05), MT50 组生理雄鱼睾酮的含量显著高于 MT100 组(P<0.05), 与 MT0 组雌鱼无显著差异(P<0.05)。 此外, 与 MT0 组雌鱼相比, MT50 和 MT100 组生理雄鱼性腺中 Dmrt1 和 Gsdf 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 而 Foxl2 和 Cyp19a1a 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研究结果表明, MT 添加投喂能有效诱导出膜后 15 d 的雌性大口黑鲈转为生理雄性个体, 适宜添加量为 50~100 mg/kg。本研究为大口黑鲈全雌品种培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黄山浦溪河光唇鱼的性腺发育周年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组织切片法,对黄山浦溪河光唇鱼(Acrossocheilus fasciatus)的性腺发育、产卵时间和产卵类型等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其性腺的发育分为六6个时期,卵母细胞的发育分为5个时相。产卵时间始于四月,持续到八月。光唇鱼属于一次性产卵类型,每年成熟一次。在整个性腺发育过程中,雌性个体右侧性腺先于左侧性腺发育;雄性个体右侧性腺在整个发育过程中一直处于优势。  相似文献   

7.
在水温25.2~28.2℃下,将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体质量120.65±1.57g)饲养于底面积为0.75m2的圆形水族内(30尾/箱),用黑塑料布遮光,研究了4种光照周期(0L/24D,6L/18D,18L/6D,24L/0D)对生长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28 d的饲养结果表明:光照周期为6L/18D时,饲料系数最低、增重率和净增重最大;光照周期为18L/6D时,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最高,而在24L/0D光照周期下,肝脏中SOD比活力最高,在四种光照周期下,脾脏、肾脏SOD比活力差异不显著(P>0.05);光照周期为6L/18D时,血清过氧化氢酶(CAT)活力最高,6L/18D组鱼脾脏中CAT比活力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肝脏、肾脏中CAT的比活力差异不显著(P>0.05);肝脏的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均显著高于血清、脾脏和肾脏,6L/18D组鱼肝脏中(GSH含量显著高于0L/24D组和24L/0D组(P<0.05);6L/18D组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肝脏中0L/24D组MDA含量最低,18L/6D组MDA含量显著高于0L/24D组(P<0.05),6L/18D组鱼脾脏、肾脏中MDA含量最低。光照周期为6L/18D时最适合半滑舌鳎生长。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大西洋鲑(Salmo salar)银化期间光色和光照周期对其生长及生理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分析法,设计3种光照周期和3种光源颜色,在红光条件下,设置24 h开灯(24L∶0D)(全光照)、24 h关灯(0L∶24D)(无光照)以及12 h开灯12 h关灯(12L∶12D)(半光照)3种光照周期,在半光照条件下,设置红光、白光和蓝光3种LED光源颜色。试验周期为4个月,测定各组大西洋鲑的生长性能指标及血清生化指标。结果显示,半光照时,大西洋鲑的日增重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无光照组(P0.05),而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光源颜色对大西洋鲑银化期的生长具有显著影响(P0.05),采用红光时,大西洋鲑的日增重最高,白光组次之,蓝光组最低,而饲料系数呈现相反的规律。盐度耐受试验表明,半光照组的死亡率为10%,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而红光组死亡率约为10%,显著低于白光组和蓝光组(P0.05)。血清指标分析表明,半光照组的钠离子和氯离子含量低于其他两组,说明该组的大西洋鲑在海水中具备了渗透压调节的能力。综上,红光光源半光照为大西洋鲑银化期的适宜养殖条件。  相似文献   

9.
半滑舌鳎卵巢发育的组织学和形态数量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组织学方法系统研究了人工养殖条件下半滑舌鳎亲鱼卵巢的组织发育周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卵母细胞发育可分为6个时相,卵巢发育分为6期.卵巢不同发育时期都由不同类型的卵母细胞组成,半滑舌鳎为非同步分批多次产卵类型.周年发育过程中,6月龄前的鱼卵巢发育处于第Ⅰ期;9~12月龄卵巢可发育至第Ⅱ期;12月龄半滑舌鳎性腺可发育达到Ⅲ期,并一直保持至24月龄.3龄雌鱼达到性成熟,卵巢可发育至第Ⅳ期;随着水温和光周期的调控,卵巢发育进入成熟期(Ⅴ期),发生水合现象是卵母细胞成熟并准备排卵的信号;产卵结束后卵巢退化至第Ⅵ期,排出的卵母细胞退化吸收,以Ⅲ期卵巢越冬后,卵巢退化至Ⅱ期并持续至下一个繁殖周期.人工养殖条件下,卵巢内存在卵母细胞闭锁现象.性腺周年发育过程中,性腺指数(GSI)在性腺达到成熟期时达到峰值,产卵结束后性腺快速退化,GSI值各月份差异显著(P<0.05),亲鱼性腺重量在卵巢发育成熟过程中一直处于生长状态.亲鱼肝脏指数(HSI)在产卵前7~8月份(性腺达到成熟期前30 d左右)达到最大,表明7~8月份是性腺进行卵子发育、卵黄能量储备的重要时期,亲鱼在产卵前通过积极摄食储备体内能量,肝脏在卵母细胞卵黄积累方面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肥满度(CF)值在繁殖盛期10~11月份达到最大,表现出与GSI类似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0.
雌核发育彭泽鲫后代理论上应为全雌群体,前期研究发现实验室养殖彭泽鲫F1代(相比池塘养殖)和实验室高密度养殖F2代(1.28尾/L,相比低密度0.64尾/L)组中出现了高比例的雄鱼。之前研究认为Vtg B和ZP2基因是雌性特异性表达的基因,本试验对F1、F2代雌雄鱼Vtg B和ZP2表达及卵黄蛋白原含量差异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实验室养殖F1代雄鱼性腺中Vtg B和ZP2的表达分别极显著和显著高于雌鱼(P0.01,P0.05);池塘养殖F1代雄鱼性腺中Vtg B和ZP2的表达分别极显著高于和低于雌鱼(P0.01);F2代低密度养殖组中雄鱼性腺中ZP2的表达极显著高于雌鱼(P0.01)。实验室养殖F1代雄鱼肝胰脏中Vtg B和ZP2的表达分别极显著高于和低于雌鱼(P0.01);池塘养殖F1代雄鱼肝胰脏Vtg B和ZP2的表达均极显著低于雌鱼(P0.01);F2代雄鱼肝胰脏中Vtg B和ZP2的表达极显著高于雌鱼(P0.01)。F1代实验室养殖雄鱼全鱼卵黄蛋白原含量极显著低于雌鱼(P0.01);F1代池塘养殖雄鱼性腺、肝胰脏中卵黄蛋白原含量分别极显著高于和低于雌鱼(P0.01);F2代雄鱼性腺、肝胰脏中卵黄蛋白原含量极显著高于雌鱼(P0.01)。本研究表明,彭泽鲫Vtg B和ZP2基因并非雌性特异性表达,且不同的养殖方式、密度影响雌雄鱼Vtg B和ZP2表达及卵黄蛋白原含量。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恒定高温对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生长和繁殖的影响, 以孵化后120~420 日龄的幼鱼为研究对象, 对性腺发育以及与繁殖相关的基因gnrh、fshβ和lhβ表达进行了研究。对照组为自然水温(13.2~27.1 ℃)饲养, 实验组为26 ℃恒温饲养。每隔30 d或40 d采样1次, 比较两组中鱼的体长、体重、性腺指数(GSI)、性腺发育情况以及gnrh、fshβ和lhβ基因表达的差异。结果表明, 从240日龄开始, 实验组鱼的体长和体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结束时, 实验组体长约为对照组的1.3倍, 体重约为对照组的2倍。对照组GSI一直维持在0.25%以下的低值, 实验组GSI在330日龄前处于0.4%以下, 但在360日龄时出现GSI 1%以上的个体。在360、390和420日龄的个体中, 实验组GS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结束时, 对照组中未检测到具有卵黄形成期卵母细胞的个体, 但实验组在330、360和390日龄出现了具有卵黄成熟期卵母细胞的个体。对照组和实验组间幼鱼脑中gnrh基因表达在各年龄段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但脑垂体中fshβ表达在360、390和420日龄, lhβ在390和420日龄时, 实验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 26 ℃恒温调节不仅能促进赤点石斑鱼幼鱼体长、体重和GSI的增加, 同时也能显著提高脑垂体中fshβ和lhβ基因含量, 从而加速性腺发育成熟。  相似文献   

12.
光照对眼斑拟石首鱼行为和摄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设置4种光照强度梯度和红、白、橙、绿和蓝5种光照颜色,研究了光照对眼斑拟石首鱼Sciaemops ocelletus摄食和分布行为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眼斑拟石首鱼对光色和光强均有反应;从光照颜色对眼斑拟石首鱼的摄食影响来看,蓝光对其摄食的影响最大,4种光照强度下的摄食率都为零,其次是绿光和橙光;从光照强度对眼斑拟石首鱼分布的影响来看,鱼对中强度的橙光和红光表现为正趋性,对其他各光强和光色均表现出负趋性。  相似文献   

13.
在水温分别为20(常温对照组)、25、30℃条件下,采用RT-PCR方法,研究性腺成熟期雄性黄颡鱼组织中P450芳香化酶(P450aromA和P450aromB)的mRNA表达水平,同时测定性腺成熟系数(GSI)、肝重指数(HSI)、肥满度(CF)和血浆睾酮(T),雌二醇(E2)含量.结果表明,P450aromA在性腺...  相似文献   

14.
采用组织学方法、形态测量法、放射免疫法(RIA)等技术方法,研究了人工养殖条件下条斑星鲽雌性亲鱼卵巢发育成熟和性类固醇激素的年周期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条斑星鲽属于非同步分批产卵类型.卵母细胞按其组织学特点可分为6个时相,卵巢发育依据其形态特征可划分为相应的6个时期.卵巢年周期发育过程中,性腺指数(GSI)、肝脏指数(HSI)和肥满度(CF)发生变化,表现出与性腺发育协同一致的变化规律.统计分析表明,卵巢年周期发育过程中,GSI和HSI值与CF值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GSI值的变化与水温调控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亲鱼血浆中雌二醇(E2)在6月份开始升高,9月份达到年周期中的第1个小高峰,翌年2月份,E2表达水平达到最高峰值,4月产卵结束后,E2表达水平降低并维持较低水平至下一个生殖季节.血浆中睾酮(T)含量在7月达到第1个峰值,并在翌年1月份达到第2个峰值,在4月份产卵后降至最低水平并维持至下一个生殖季节.统计分析表明,E2与T存在正相关关系,E2与光周期调控存在正相关关系,同时与GSI和CF呈弱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温台渔场日本鲭的繁殖生物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利用2012年春季在温台渔场对日本鲭(Scomber japonicus)繁殖群体连续6批取样的生物学测定数据,对其繁殖生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叉长340 mm以下群体中,雌雄比基本符合1∶1的性比关系;叉长340 mm以上群体中,雌鱼显著多于雄鱼(P0.05)。GSI随时间的变化结果显示,温台渔场日本鲭的主要繁殖期为3月中旬至4月中旬;不同时间段的雌鱼和雄鱼GSI均总体表现为雌鱼大于雄鱼(P0.05)。不同性腺发育阶段的平均摄食强度总体表现为雄鱼大于雌鱼。不同性腺发育阶段的雌性和雄性的肝指数均雌性显著大于雄性(P0.05)。绝对繁殖力范围为44 017~734 684粒/尾,平均值为(173 867±15 719)粒/尾,优势组为(10~30)×104粒/尾,占70.37%;相对繁殖力范围为187~1 403粒/g,平均值为(538±31)粒/g,优势组为(390~700)粒/g,占66.67%。卵径范围为0.27~1.22 mm,平均值为(0.86±0.01)mm,优势组为0.7~1.1 mm。温台渔场日本鲭的绝对繁殖力低于黄海北部而高于台湾海峡,相对繁殖力高于历史水平,平均卵径小于20世纪80年代,雌雄鱼的最小性成熟叉长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以上结果都说明日本鲭为应对高强度捕捞和环境胁迫压力而采取增加相对繁殖力、减小卵径、提早性成熟等繁殖策略来维持种群数量和保证种群的延续。  相似文献   

16.
温度对金钱鱼卵巢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比色法、放射免疫测定法(RIA)、连续组织切片及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了不同温度(23℃、26℃、29)℃处理6周对2龄金钱鱼卵巢发育过程中血清中蛋白磷(SPP)、蛋白钙(SPC)、性类固醇激素(雌二醇 E2,睾酮T)及肝和卵巢中卵黄蛋白原mRNA (vtg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实验结束(6周)时,23℃和26℃组卵巢中出现Ⅲ时相卵母细胞,29℃组仅出现Ⅱ时相卵母细胞.除肝体指数(HSI)随处理时间延长而减小外,其他检测指标随时间延长而增加.实验中温度对血清中T水平无显著影响;3周时,23℃和26℃组性腺成熟指数(GSI)及血清中E2水平略高于29℃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6周时,两组GSI及血清中E2水平显著大于29℃组(P<0.05);实验期间23℃和26℃组血清中SPP含量显著高于29℃组(P<0.05),而血清SPC含量仅23℃组显著高于29℃组(P<0.05).此外,实验中vtg基因在卵巢的表达量明显低于肝的表达量(P<0.05);肝中vtg表达量与GSI及血清中E2水平变化趋势一致;实验期间卵巢中仅26℃组vtg表达量显著高于29℃组(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金钱鱼卵巢发育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3~26℃,在此温度范围内vtg在肝中的表达量与血清E2含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旨在探讨光色对红壳色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仔蟹生长、摄食及体色的影响,为其体色研究提供参考。固定光照强度为(1 800.0±50.0)Lx,记录观察红壳色与正常壳色仔蟹在5种常见光色(红、绿、黄、白和蓝)下养殖35 d的存活、相残、蜕壳、生长及摄食量等情况,并利用色调-饱和度-亮度(HSB)颜色模型分析体色变化。Duncan多重比较分析发现:不同颜色光照对两种壳色中华绒螯仔蟹生长的影响不同。绿光有利于红壳色仔蟹的生长,而黄光则对正常壳色仔蟹更有利。两种壳色仔蟹的体质量特定生长率和致残率在不同颜色光照中差异显著。红壳色仔蟹在红光和绿光中的蜕壳率明显高于正常壳色仔蟹(P0.05)。除蓝光组外,各颜色光照中正常壳色仔蟹致残率均高于红壳色仔蟹,其中白光组的致残率比红壳色仔蟹高78.72%(P0.01)。红壳色仔蟹在绿光组中的体质量特定生长率(1.69%/d)和头胸甲特定生长率(0.69%/d)最高;在红光组中特定生长率最低(分别为1.40%/d,0.38%/d),而正常壳色仔蟹在蓝光中的特定生长率最低。两种壳色仔蟹各光色组的夜间摄食占比均高于白昼,尽管差异不显著(P0.05),但表现出了昼夜摄食节律。红壳色仔蟹的日摄食率、食物转化率受光照颜色影响不明显(P0.05)。但对正常壳色仔蟹蓝光会抑制摄食和食物转化,而黄光则会促进摄食和食物转化。与蜕壳前相比,蜕壳后红壳色仔蟹红光、绿光、黄光组H值下降,红色加深;而白光、蓝光组H值上升,红色变浅;各组S值、B值下降,体色变浅,变暗,而正常壳色仔蟹红色深浅度在不同光照下则表现相反;除红光、黄光B值上升,体色变亮,S值均下降,体色变浅。因此,绿光和黄光分别利于红壳色和正常壳色仔蟹的生长,而绿光能促进两种壳色仔蟹体色变黑,加深。本研究将为中华绒螯蟹体色形成与调控机理的解析,以及养殖过程中光照条件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利用漂流金枪鱼延绳钓作业方式,于2018年6月~2019年3月对热带中西太平洋海域(WCPO,2°03''S~11°17''S,163°14''E~173°35''E)的大眼金枪鱼(Thunnus obesus)进行了取样,对其中886尾进行了繁殖生物学测定。使用广义线性模型(GLM)和有序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结合圆形统计方法,分析个体叉长等生物因素、渔获水深和月度等时空因素对繁殖生物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 雄性和雌性平均叉长分别为132.2(±19.1) cm和125.4(±16.8) cm;取样群体中,雌雄比为0.54(±0.74),且叉长与雌雄比具有负相关关系(r=0.323, P =0.003),叉长大于140 cm后,雄性占主导;GLM模型结果显示,性腺指数(GSI)与叉长之间存在显著的二次方关系(P<0.001),即个体GSI随着叉长增加,当雄性和雌性叉长分别达到130~140 cm和140~150 cm后GSI随叉长下降;基于圆形统计发现,月度对个体GSI具有显著影响,其中雄性GSI上半年较下半年高(正弦显著,P<0.001),而雌性GSI年末和年初高于年中(余弦显著,P=0.021);有序多元Logistic模型结果显示,性腺成熟度随叉长显著增加(P<0.001),雄性性腺成熟度在5~7月较高(余弦显著,P=0.004);此外,栖息水层对雄性个体的性腺成熟度具有显著的影响(正相关,P<0.001);雄性和雌性个体50%性成熟叉长分别为96.13(?1.24) cm和104.93(?2.60) cm。研究结果为更好地了解热带WCPO大眼金枪鱼的繁殖生物学特征、科学养护热带WCPO大眼金枪鱼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水温分别为20(常温对照组)、25、30℃条件下,采用RT-PCR方法,研究性腺成熟期雄性黄颡鱼组织中P450芳香化酶(P450aromA和P450aromB)的mRNA表达水平,同时测定性腺成熟系数(GSI)、肝重指数(HSI)、肥满度(CF)和血浆睾酮(T),雌二醇(E2)含量。结果表明,P450aromA在性腺发育成熟期雄性黄颡鱼心脏、肝、脾、胃、肾脏、精巢、鳃、脑、头肾、肠管组织中均无表达,P450aromB只在脑和肠中有表达,在脑中表达量高于肠,表达量随着水温升高而显著下降;各组实验鱼血浆T和E2含量与芳香化酶基因表达量存在相关关系。该实验结果表明,P450aromA可能与精子发生相关,可能不参与黄颡鱼精子排放过程;P450aromB在雄鱼脑中高度表达,可能参与性腺成熟期精子活力保持与排放过程,且应激温度越高,对性腺成熟期精子活力保持与排放过程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20.
为查明盐度驯化对5龄雌性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形态特征及性腺发育的影响,通过150 d的模拟盐度驯化实验,分析雌鳗在不同盐度驯化下的形态特征和性腺发育状况。结果显示,从盐度0~35依次驯化至90d(在盐度15、25、35依次分别驯化30d)时,雌鳗的胸围(PC)、胸鳍指数(PI)、性体指数(GSI)和肝脏指数(LI)随盐度的升高均显著增加(P<0.05);而消化道指数(DTI)和眼径指数(EI)随盐度的升高均无明显变化(P>0.05)。通过对卵巢切片观察发现,雌鳗的卵母细胞直径(OD)随盐度的升高显著上升(P<0.05),但卵母细胞始终处于脂肪泡时期。在盐度35中继续驯化,发现雌鳗在第90、120和150天的上述7项指标在各盐度组间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为了解流水对雌鳗性腺发育的影响,设置了同步盐度驯化的流水组。结果显示,在整个盐度驯化过程中,流水组雌鳗7项指标的变化趋势与静水组一致,除卵母细胞直径(OD)外的其他6项指标与同一驯化盐度下的静水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流水组的卵母细胞直径(OD)均显著高于同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