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吉林省通化地区地处吉林省的东南部,无霜期平均为136d,年降雨量平均为749mm,大于0℃有效积温3210℃,大于10℃有效积温2740℃。我地区适宜放养春柞蚕和秋柞蚕,以放养秋柞蚕为主。下面就根据我们多年管理放养柞蚕的实践,谈一下如何加强放养管理才能取得秋柞蚕的稳产高产。1搞好蚕  相似文献   

2.
鲁山县秋柞蚕放养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金广 《北方蚕业》2011,32(1):50-52
针对河南鲁山柞蚕主产区一年放养一季春蚕的生产现状,进行了"一化二放"秋柞蚕放养技术试验,科学总结了秋柞蚕放养的主要技术和成功经验,并取得了较好的饲养成绩。  相似文献   

3.
省力化高效饲养是现代柞蚕产业的发展方向之一。秋柞蚕生产中常用的二移五龄窝茧放养法需要将5龄幼虫集中移入窝茧场,为减轻5龄期集中移蚕的劳动强度,研究建立了一种省工省力的放养新方法,即一移四龄窝茧放养法。通过对秋柞蚕不同龄期食叶量的测算,确定4龄期幼虫集中窝茧所需窝茧场的面积占全龄用柞园面积的70%~75%较为合理;测算2种放养方法窝茧期蚕体质量相差接近7倍,4龄期幼虫集中窝茧比5龄期幼虫集中窝茧节省移蚕用工量近40%。一移四龄窝茧放养法与二移五龄窝茧放养法比较,收蚁结茧率和单蛾产茧量均略有提高,说明采用这种新的放养方法对柞蚕生命力无不良影响。采用一移四龄窝茧方式放养秋柞蚕具有省工省力的优势,适用于秋蚕期柞园捕食性害虫发生量较小的年份。  相似文献   

4.
论开展柞蚕省力化放养新技术研究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柞蚕业在我国历史悠久,柞蚕放养每年为宜蚕山区农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但由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加速,农村养蚕劳动力年龄老化日趋严重,当前难以承载柞蚕放养过程中部分关键环节的高劳动强度,急需在春小蚕保护育、秋柞蚕剪移方式等方面研究出比现行方法更为省力高效的新技术,研制出高效、快捷的省力化机械代替人力完成剪移、喷药、摘茧、剥茧等高强度作业。  相似文献   

5.
韩冰 《北方蚕业》2022,43(1):45-47
放养秋柞蚕可为翌年春蚕生产提供优质种茧。辽宁省秋柞蚕放养期为7月末至9月底,影响秋柞蚕放养的因素较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秋柞蚕放养方法,真正做到良叶饱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放养柞蚕是我省柞蚕区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但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越来越多的蚕农感到放春蚕不合算.改年放二次为年放一次秋柞蚕,20世纪70年代始于东北蚕区.我省在20世纪80年代也相继研究试验,如山东省蚕业研究所试验成功的"一化秋放".改革后能否影响全年的产茧量及其影响幅度有多大,成为极待搞清楚的问题.为此,我们调查了年放一次秋柞蚕的增产效果,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柞蚕种茧是柞蚕生产的重要材料,种茧质量的优劣不仅影响蚕种场产卵量高低,更关系到蚕农养蚕过程中蚕茧产量和质量的提高以及柞蚕产业的良性发展。现将优质柞蚕种茧培育技术介绍如下。1养蚕农户选择选择家庭劳动力充沛、养蚕技术好、责任心强、房屋多的农户作为原蚕放养对象。每户放养0.75~1.0kg为宜,以保证放养过程中,原蚕保苗率高,良叶饱食,体质强健,种茧保护科学。2蚕坡选择小蚕期(1~3龄)蚕坡选择背风向阳,坡势平  相似文献   

8.
杨瑞生  秦利 《中国蚕业》2012,33(4):91-94
柞树芽叶害虫依据危害时期可分为春季害虫和秋季害虫二大类,春期害虫主要集中在早春危害冬芽芽苞、嫩芽、嫩叶以及嫩梢生长点,秋期害虫的发生与秋蚕放养时期基本一致,与秋柞蚕争食或污染柞树叶片。柞树芽叶害虫的危害,不仅降低了柞树叶片的质量和产量,影响柞蚕生产;同时还影响柞树的长势,不利于柞树的绿化和水土保持效果。  相似文献   

9.
<正> 柞蚕化性一般以北纬35度作为分界线。35度以北是二化性地区,35度以南是一化性地区。我县位于北纬37度18分,属二化性地区,历年放养的柞蚕是二化性品种,每年放养春蚕和秋蚕两季。但近几年出现滞育(群众叫二化变一化)较多,一般达20-30%,个别严重的高达70-80%,致使秋蚕缺种,严重影响了柞蚕生产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自1978年以来,作了多次调查和试验,初步找到了柞蚕卵感光是发生滞育的主要因素。肯定这一因素后,1981年我们又做  相似文献   

10.
柞蚕密破稀窝放养法有利于增产增收和降低劳动强度,适合秋柞蚕丝茧生产,关键要做好蚕场规划,掌握好剪移窝茧技术,严防鸟虫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