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素敏  张哲 《植物医生》2011,24(1):29-30
近30年来,小地老虎在忻定盆地发生为害的上升之势明显,偏重发生、大发生的频率增加。根据忻州市忻府区南胡区域测报站、代县赵村测报站积累的资料,结合田间的虫口密度调查,发现忻定盆地第一代小地老虎的发生为害程度与当年成虫的始见期、4月上旬至5月上旬灯下成虫量、4月份降水量、4月份平均气温等因子相关性密切。一般成虫始见期早、成虫量大、4月份多雨中温的年份,发生为害重;第一次成虫高峰日19~24d(多数年份是21~23d)为第一次化学防治的适期。  相似文献   

2.
正小地老虎又叫土蚕、切根虫。除为害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外,近年来在洋县蔬菜上的为害也十分严重,轻则造成缺苗断条,重则翻犁补种。2014年3月下旬田间调查,洋县洋州镇西南坝村马铃薯被害株率达34.7%,最高达61.5%。2015年4月上旬调查,辣椒、番茄等被害株率达26%。据2016年4月上中旬在洋县戚氏、谢村、龙亭等蔬菜主产区调查,小地老虎被害田率达64.2%,蔬菜苗平均被害率达  相似文献   

3.
刘时第 《植物保护》1965,3(3):111-111
在小地老虎幼虫三龄以前突击用药,是防治小地老虎的关键时期,但一、二龄幼虫在田间极不易发现。因此,必须作好测报工作,准确掌握虫情。 一、虫情观察围预报:在容易发生小地老虎的地方,种植小地老虎喜食的寄主植物。  相似文献   

4.
小地老虎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书文 《植物医生》2009,22(1):32-33
小地老虎也叫土蚕、切根虫,主要以幼虫为害玉米、辣椒、豆类、瓜类、胡麻、蓖麻、棉花等,是忻州、晋中、吕梁等地作物苗期重要的地下害虫之一。  相似文献   

5.
小地老虎发生主导因子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书欣 《植物保护》1982,8(6):15-16
小地老虎一代幼虫的发生量、为害程度与其越冬代蛾的数量、性比,4月份的温度、相对湿度、雨日、雨量以及食物、天敌、活动的土壤等多种因子有关,常年发生程度很难测报。如1974年,我站糖酒醋液诱蛾量是十年中最小的一年,然而发生却是较重的一年;1979年,诱蛾量在十年中仅次于1980年,  相似文献   

6.
小地老虎越冬与迁飞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7.
2008年4月至5月上句,忻州市大部分地区降水多,如定襄县4月降水43.1 mm,是历年平均降水量16.9 mm的2.55倍.由于降水偏多,田间湿度大,小地老虎在沿河两岸平川水地和下湿地、盐碱地、沟坝地大发生.发生为害的主要特点:一是发生时间提早.忻府区的高水肥地,于5月1日前后就在地膜覆盖糯玉米田发现了小地老虎幼虫为害,比往年提早15~20 d;地处黄河岸边的县比往年提早10~15 d.二是发生面积大.全市14个县(市、区)普遍发生,小地老虎发生面积6.52万hm2.其中田间被害株率达30%以上的1.73万hmz.三是虫口密度高.5月28日,五台县唐家湾水库附近的玉米,被害株率95%,平均每平方米有虫7头;繁峙县东山乡甜瓜地,平均每平方米有虫30头,严重地块达50头以上.5月30日.  相似文献   

8.
吴豫 《植物医生》2016,(5):62-63
根据小地老虎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为害特点、发生环境,采取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以减少小地老虎的为害。  相似文献   

9.
黄地老虎在南通棉区发生危害逐年加重,春季一代幼虫危害棉苗,被害株率3—37%,平均10.2%,断茎率平均2.4%。秋季四代幼虫危害蚕豆,被害株率2.7—36.2%,平均22.1%;断枝率平均18.2%。 (一)发生规律 1.生活史:通过饲养观察,黄地老虎在沿海棉区一年发生四代,世代重迭。越冬代幼虫于3月中旬开始化蛹,4月上旬见蛾,  相似文献   

10.
玉米小地老虎幼虫从玉米近地面处咬断幼苗茎部,使整株死亡。玉米主茎硬化后,该虫可爬到上部为害玉米生长点,使玉米缺苗,成熟度不一致,造成玉米大面积减产。  相似文献   

11.
酒泉是甘肃商品粮基地,是春播玉米的高产区,近年来,随着玉米面积的不断扩大,黄地老虎的为害也逐渐加重,据调查测算,全市每年因黄地老虎为害,约损失粮食521.4万公斤,成为玉米生产急待解决的问题。为此,作者1987~1990年对黄地老虎的发生、测报及防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小地老虎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地老虎及其防治黄旭正(广西植保总站)小地老虎Agrotisypsilon(Rotte-mberg)又名叫切根虫、大口虫、地蚕。是旱地作物苗期的大害虫,它能为害各种蔬菜及玉米、小麦、高粱、棉花、烟草、芝麻、木薯、豆类、瓜类、麻类、绿肥等作物的幼苗,食...  相似文献   

13.
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 R.)是我国的一种重要地下害虫,在我州一些地区主要以早期幼虫危害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幼苗。据调查,在昭觉地区四、五月份玉米因受小地老虎危害造成缺窝达5.4—17.1%;1977年大发生时,四开地区1800多亩受害,有虫株率达57.3%,缺窝率占18%,经饲养观察,小地老虎占91.4%,烂坝地区700多亩马铃薯受小地老虎危害,为害株率8.4%,对农业生产威胁很大。 为了摸清小地老虎的越冬情况,我们于1977年12月至1978年2月,对我州高山,二半山和低山河谷地区的布拖、昭觉、甘洛和金阳等县的部份  相似文献   

14.
烟草在移栽苗期 ,很容易受到地老虎类地下害虫的为害 ,造成缺苗断垅的现象 ,广大烟农应加强对地老虎的防治 ,保证丰产丰收。1 引起地老虎猖獗为害的因素主要有(1)温湿度 地老虎喜温暖气候 ,月均温在13℃~ 2 8 5℃度之间最适宜 ;喜湿 ,一般在前 1年秋季降雨多 ,第 2年春季发生量大 ,但当年若积水量过大 ,幼虫长时间淹水亦易死亡 ,虫口密度会大量下降。(2 )土壤及蜜源植物 土质疏松 ,结构好的土壤和附近蜜源植物多的 ,为害重。(3)虫源和天敌 天敌如步甲、草蛉、鸟类较多时 ,发生量少。2 防治措施(1)除草灭虫 ,宜在移栽前进行。杂草是幼…  相似文献   

15.
1975年起我们引进擦树(Sassafras tzumu,Hemsl.)播种育苗的过程中,发现苗圃内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 Rottemberg)为害严重,尤以4月上旬至5月上旬第一代幼虫为害最烈。食叶呈网状空洞,咬断顶心、嫩茎,造成幼苗死亡,被害率高达25%。  相似文献   

16.
在福建,除了查实小麦地是小地老虎主要越冬场所外,根据当地同志历年调查结果,绿肥、油菜、烟草及蔬菜等地块有小地老虎发生和为害,这和1981年全国小地老虎越冬考察组在广东的韶关、曲江和广州调查结果基本相似,在福州市郊曾在蔬菜地调查,末发现小地老虎,可能因不断防治其他蔬菜害虫被杀伤的原因,在晋江体闲地(前茬地瓜、花生)调查,亦未查获。  相似文献   

17.
小地老虎各虫态的过冷却点,卵期为-9.5℃,一至六龄幼虫分别为-8.8、-4.1、-3.6、-3.0、-2.3与-1.2℃,蛹期为-6.6℃,成虫期为-4.3℃。越冬幼虫在-5—0℃下1天内即死亡,2—4℃间能存活2个月,低温锻炼不能提高幼虫的抗寒力。六龄幼虫在4℃时停食,消化道内酯酶活性下降。成虫在越冬期间,若无补充营养,只能存活2个月。  相似文献   

18.
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Rottemberg属磷翅目夜蛾科昆虫的幼虫。小地老虎类可危害棉花、玉米、高梁、甘薯、芝麻、向日葵、烟草、豆类、麻类、谷子、麦类、马铃薯、瓜类、番茄、辣椒及甘蓝、白菜、甜菜、萝卜等蔬菜。小地老虎以第1代幼虫为害春播作物的幼苗,严重时造成缺苗断垄,甚至毁种重播。由于小地老虎危害很大,化学防治法又不够理想,故1996年5月我们开展了小地老虎的人工防治,效果较好,现将防治方法总结如下:①人工捕捉。在种植田播种或移栽之前,每平方米放晒干的杂草1kg。第2天露水未干…  相似文献   

19.
旱地小地老虎的综合防治薛德乾福建省上杭县临城农技站364200小地老虎俗称土蚕、地剪、切根虫等,是我县旱地作物豆、瓜、前、花生、玉米等苗期主要害虫之一。低龄幼虫常群集在幼苗心叶或叶背上取食危害,吃成网孔状,三龄后幼虫常白天躲伏在近作物根部土中或阴暗处...  相似文献   

20.
观测小地老虎落卵的新方法目前全国在观测小地老虎落卵方法上,有杂草(刺耳菜)上查卵、地面查卵、淘土查卵、棕皮片诱卵等4种。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深感上述方法因工作量大、获得卵量太少,而不能正确反映客观情况。1994年我们利用小地老虎成虫喜在作物根毛上产卵的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