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湖北省杂交棉育种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湖北省近年来杂交棉育种的状况,分析了湖北省杂交棉育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今后湖北省杂交棉育种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杂交棉育种的程序,主要包括育种方案地制定、亲本的选配、组合的处理和初选以及多点鉴定等。对杂交棉育种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如亲本的选配方法和杂交棉F2的利用等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杂交棉育种材料和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概要总结了近年来国内杂交棉育种中不育系的选育和新不育质源的发掘,高恢复力和高配合力恢复系的选育,以及其他育种材料的改良和创新等。指出以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创造新的育种材料和探索新的育种方法是今后杂交棉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杂交棉的推广应用是新疆棉花生产上的一个巨大进步,它有力地推动了棉花育种、棉花生产科技的进步和棉花产量的进一步提高。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新疆棉区杂交棉制种处于探索起步阶段,缺乏相应杂交棉制种管理体系。针对人工去雄杂交制种过程出现的制种质量问题进行总结与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提高新疆杂交棉制种纯度质量,促进新疆棉花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组配优势杂交棉的关键在于优良亲本的选配。亲本的亲缘、地理及生态差异对杂优组合的选配至关重要。选择抗病、抗虫、综合性状优良的当地推广品种作为双亲之一,且双亲性状互补,配合力好,可获得良好的杂交棉育种效果。笔者主持育成的纵字号杂交棉品种苏棉23号、ZLTC-3.k和徐铜3号超标优势分别达20%以上,是优势杂交棉育种的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6.
纵瑞收 《世界农业》2007,(10):58-60
加强优良亲本的筛选鉴定、搜集及其配合力测定分析与利用,是提高杂交棉育种效率与效果的关键;选择抗病、抗虫、综合性状优良的当地推广品种作为双亲之一,且双亲性状互补,可获得良好的杂交棉育种效果。笔者主持育成的杂交棉强优组合纵ZLTC-3和徐铜3号,超亲优势和超标优势极为明显,是筛选创新并利用优良棉花亲本培育强优势杂交棉品种的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近年育成杂交棉品种和常规品种的产量、品质、抗病性和抗棉铃虫性,并对其做出基本评价,提出了今后棉花育种的研究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8.
杂交棉适宜密度及配套栽培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棉花育种技术的发展,杂交棉以其明显的优势,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为棉花增产增效发挥了巨大作用.杂交棉增产潜力大,但制种成本较高,如果以目前的常规栽培模式进行种植,用种成本就成为杂交棉大面积推广应用的首要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1月15日,由河南省著名棉花育种专家、省农科院副院长房卫平研究员主持完成的"高产优质多抗广适转基因杂交棉品种—国审豫杂35、豫杂37的选育及其应用"项目顺利通过了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专家组认为,该成果创新性突出,在杂交棉品种的产量、抗性和品质同步改良提高等方面已达国际先进水平。省农科院创新育种策略和育种技术,育成了高产  相似文献   

10.
优质高产多抗杂交棉选育与产业化是安徽省科技攻关项目,属应用技术研究。该项目采用常规育种、杂交育种与生物高新技术相结合的原理,以杂种优势的基础理论为指导,通过自交、回交、聚合杂交等育种技术,在不同生态区穿梭育种进行棉花新品种的选育。主要对所选育的棉花品种产量、品质、抗性等性状进行检测和比较试验,筛选最佳杂交组合进行抗虫杂交棉基因安全评价的棉花新品种选育研究和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11.
科技要闻     
<正>鲁05H9开创我国棉花标记育种先河近日,山东省农科院棉花中心选育的红花标记抗虫杂交棉新品种—鲁05H9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红花标记"就像为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戴上了"防伪  相似文献   

12.
棉花抗病虫育种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国内外棉花抗病虫育种概况和进展作为简要论述,分析了抗病虫棉花品种存在着抗性与产量、品质的矛盾及抗性的稳定与提高问题,提出了棉花抗病虫育种发展的方向及加强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常规育种与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走抗病虫杂交棉方向、立足本地特点、加强和组织多学科的协作等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罗兵前  顾磊 《北京农业》2005,(12):41-41
转基因三系杂变棉实现既抗虫又高产 经过中国农业科学院7年努力,我国转抗虫基因三系杂交棉分子育种技术获重大突破.研究水平跃居世界领先。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转抗虫基因三系杂交棉在国际上首次攻克丁棉花育种领域抗虫与高产难以结合的难题,使抗虫棉在抗虫的同时,可提高品种的产萤和品质.增产幅度一般达25%以上。  相似文献   

14.
王彤 《北京农业》2010,(11):52-52
日前,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棉花中心选育的红花标记抗虫杂交棉新品种一鲁05H9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不仅开创了我国棉花红花性状标记育种的先河,在世界上也尚属首例。专家称,红花标记为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带上了“防伪标签”。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杂交棉花品种性状研究及育种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2001-2013年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杂交棉花品种的性状表现,为杂交棉育种提供参考.根据区域试验数据,采用Excel等统计方法分析杂交棉花品种的亲本来源、产量表现、纤维品质及抗性等性状.结果表明:杂交棉品种亲本多为苏审常规棉与‘GK19’;不同阶段育成品种产量稳步提高,但增产幅度有降低趋势;单株铃数有渐近增加的趋势;30个白色杂交棉品种中,衣分均高于39.5%,铃重5.9 g以上的品种占60%;纤维品质达Ⅲ型以上品种占93.5%;近50%品种对枯、黄萎病的抗性达耐病级别;抗虫性有待提高.近期杂交棉育种以改进纤维品质与抗性为主,稳步提高产量;思路上注重种质资源创新,充分利用生物技术,研究“三系”杂交棉;重点开展病虫抗性和品质研究.  相似文献   

16.
科技信息     
我国棉花育种技术有重大突破经过中国农业科学院7年努力,我国转抗虫基因三系杂交棉分子育种技术获重大突破,研究水平跃居世界领先。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转抗虫基因三系杂交棉在国际上首次攻克了棉花育种领域抗虫与高产难以结合的难题,使抗虫棉在抗虫的同时,可提高品种的产量和品质,增产幅度一般达25%以上。按此增幅,推广应用后的增产量与目前我国67万公顷棉田的总产量相当,等于再造一个长江流域棉区。课题组首席专家、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郭三堆研究员介绍说,棉花  相似文献   

17.
新疆棉区目前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产棉区,近年来,该棉区选育的60多个常规品种的产量遗传改良不显著,出现徘徊现象,常规品种的增产幅度已经进入瓶颈期,利用常规种进一步提高单产的难度越来越大。杂交棉能够集中2亲本的优势,可将高产、优质和抗病三者结合,且组合选配周期短,能较快地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对于新疆棉花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新疆棉区开展杂交棉的育种、栽培示范以及推广应用研究对于提高新疆乃至全国棉花产量和改善纤维品质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鉴于此,本文参考近年来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以及深入新疆地方和团场连队调研数据,归纳总结新疆杂交棉育种、推广应用的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新疆杂交棉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8.
摘要:该文根据对雌雄异熟“两系法”杂交棉育种的数年研究,归纳了棉花雌雄异熟“两系法”育种的原理与方法,总结了雌雄异熟“两系法”育种,具有程序简便、成本低、易选育出强优势组合等特点,分析了雌雄异熟“两系法”育种的优越性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近日.山东省农科院棉花中心选育的红花标记抗虫杂交棉新品种一鲁05H9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红花标记”就像为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戴上了“防伪标签”。该品种开创了我国棉花红花性状标记育种的先河,在世界范围也尚属首例。  相似文献   

20.
<正>近日,山东省农科院棉花中心选育的红花标记抗虫杂交棉新品种—鲁05H9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红花标记"就像为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戴上了"防伪标签"。该品种开创了我国棉花红花性状标记育种的先河,在世界范围也尚属首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