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今年,黑龙江农垦大兴农场加强农业生产全过程投入品监管,推动国家安全食品生产基地建设和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基地建设进程,全面启动绿色农业快速发展。自大兴农场2012年将68万亩水田全部上报申请为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以来,紧紧围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业和特色农业的发展。农场严格执行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种子、农药、化肥等投入品相关规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我国的绿色农业生产,尤其是绿色水稻生产发展迅速,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开发绿色农业、绿色食品被视为我国食品计划的重要措施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绥化市北林区是一个农业大区。全区现有耕地289万亩,其中水稻面积96万亩。占全区耕地面积的33.2%。水稻产值占农业收入的40%.而绿色水稻生产的发展在北林区水稻生产中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今后农业生产发展的主导方向。  相似文献   

3.
从绿色食品的产生、发展理念、生产过程分析入手,站在可持续农业的角度,提出了绿色食品生产过程是“绿色农业”,并将其定位于可持续农业的一种具体农业方式,旨在阐明绿色食品与可持续农业的关系。以期在可持续农业理论指导下,科学认识、定位和发展绿色食品生产,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去年以来,为应对入世挑战,适应绿色消费需求,沂水县以市场为导向,以促进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卫生安全水平为目标,以瓜菜、果品、生姜、花生、烤烟等经济作物为重点,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促进了全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目前,全县农业标准化生产面积达1.67万公顷,沂水大花生、汇泉牌葡萄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绿色食品,高桥牌韭菜、沂春蜜牌西瓜、沂蒙牌生姜、跋山牌芹菜被山东省农业厅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其中高桥韭菜被列为全市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示范基地。 一、加强组织领导,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 我国加入WTO后,农产品贸易已由“关税壁垒”转向“绿色壁垒”限制。引导广大农民树立“标准”观念,增强“绿色”意识,推行“标准化”生产,生产出“放心菜”、“放心果”,打造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品牌,拿到农产品走向国际国内市场的“通行证”,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成为新形势下农产品生产的重点和主攻方  相似文献   

5.
《农村新技术》2009,(8):7-7
广东绿色食品发展因地制宜,依托资源优势,实行“公司+基地+农户+标准”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整体推进绿色食品规模化生产。目前已形成郁南6667公顷(10万亩)绿色食品砂糖橘和无核黄皮、德庆县6667公顷(10万亩)绿色食品贡柑、乳源县6667公顷(10万亩)绿色食品笋竹、徐闻县6667公顷(10万亩)绿色食品菠萝生产基地、惠州马铃薯、云浮大米等一批绿色食品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6.
崛起中的绿色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农业是指以生产、加工与销售绿色食品为轴心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它以“绿色环境”、“绿色技术”、“绿色产品”为主体,促使过分依赖化肥、农药的化学农业向主要依靠生物内在机制的生态农业转变。绿色农业的兴起,标志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真正实现由温饱向小康生活的历史  相似文献   

7.
江苏农垦黄海农场创建于1952年,占地面积197.08平方米,总人口1.83万人,职工6700余人。农场的15.5万亩耕地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注化生产基地,是发展现代农业、高校农业和绿色农业的理想之地。农村是江苏省农业产业的理想之地。  相似文献   

8.
1前言 “绿色植保”是保护植物的一种方法和措施,很多专家将其定义为“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方法”。根据全国植保会议的定义--绿色植保就是把植保工作作为人与自然界和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出其对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保障和支撑作用。绿色植保的核心在于植保措施不破坏生态环境,确保农业生产的安全优质。河南是著名的农业大省,南阳市在本省农业发展中的地位也是显而易见的。河南南阳,总面积2.66万平方公里,耕地达1312万亩,辖2区10县,是河南省第三大城市,有着“中州粮仓”的美誉。每年在这1312万亩耕地面积中,都会生产出占全省11%、全国1%的粮食。据统计,2013年全市秋收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达到1053618公顷,比上年增加0.1%。在南阳农业红红火火发展的当下,病虫危害造成的农业损失时刻困扰着当地农户。本文详细介绍了新世纪植保发展新思路--绿色植保的相关内容,就如何推广绿色植保技术表达了一些自己的观点,旨在为地方农业病虫害的防治思路谋福祉。  相似文献   

9.
绿色农业,是指以生产并加工销售绿色食品为轴心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以“绿色环境”、“绿色技术”、“绿色产品”为主体,促使过分依赖化肥、农药的化学农业向主要依靠生物内在机制的生态农业转变。发展绿色农业应注重优化设计、综合开发和环境保护。河北省是农业大省,肥沃的土壤和优越的地理环境是发展绿色农业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拜泉县依托独特的资源优势和良好的投资环境,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迅猛。目前,全县绿色食品基地监控面积、绿色有机食品基地面积分别达到280万亩和51万亩,筛选出适合拜泉县发展绿色、有机食品的优质肥料尤为重要。拜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通过多年在玉米、甜菜等作物上实施不同施肥水平的“起禾”牌有机-无机复混肥多点次示范,圆满地完成了示范任务,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果。  相似文献   

11.
汾阳市地处吕梁山东麓,西高东低,耕地68万亩,人口43万,是典型的农业大市,今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杂粮生产,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为重点,以创新经营机制为手段,以特色、绿色、生态、安全为核心,突出示范园区建设、优化技术服务、注重品牌建设,各级各部门尽心尽力,狠抓落实,谷子产业取得很大进展。2013年全市谷子5.02万亩,其中绿色谷子7206.3亩,全市谷子平均单产达到200公斤,总产1004万公斤,总产值7028万元,绿色谷子基地由于采取了绿色标准化生产技术,控制了化肥、农药用量,采用了生物和农业防治相结合的方法,提升了谷子的品质和价值,使绿色谷子示范园区平均单产达到200公斤以上,总产达到144.12万公斤,总产值1095.3万元。由于品质提升,每公斤谷子价格比普通谷子提高0.6元,总增收86.47万元。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安岳县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把建设高标准国家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目前,全县共创建红薯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21.3万亩,占全县播种面积33%,带动农户参与基地建设22万户。  相似文献   

13.
2012年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的苏垦农发公司黄海分公司,是江苏省一次性获批面积最大的“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总面积为10.1万亩。目前,黄海分公司粮食作物主要是以麦稻为主的种植模式,粮食是农业的主导产业,也是职工增收的主要来源。随着国家农机购置补贴一系列惠农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干部职工踊跃购买农机,农业机械化对推进黄海粮食生产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大势所趋。黄海分公司今后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总体思路是:咬住一个目标,把握两个重点,提高三个水平,实施四项工程,做到五个确保。  相似文献   

14.
随着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菜篮子工程”和“两高一优农业”战略的实施,蔬菜生产在我市农业中异军突起,2003年我市蔬菜占地达133.39万亩,播种面积190万亩,总产达601.99万吨,总产值40.21亿元。蔬菜生产的快速发展,极大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临澧县是湖南省境内一个传统农业县,全县总面积1210km2,辖18个乡镇(区),人口43万,其中农业人口36万。近年来,我们按照“打好绿色牌、建设生态县、推进产业化”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食品,全面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走出了一条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一般农业向绿色农业转变  相似文献   

16.
<正>洱源县始终坚持把绿色生态化种植作为统筹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重点,加大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建设规模,不断提升洱源生态食品品牌形象,争创全省"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县"和"特色生态农产品品牌县",整合安排1600万元资金,在茈碧湖、三营、牛街、凤羽、右所、邓川等洱海流域重点镇乡创建10万亩绿色生态菜用型蚕豆生产基地,并在茈碧湖畔、海西海周边实施2片万亩蚕豆高产创建,计划生产12万t绿色鲜蚕豆荚,实现产  相似文献   

17.
声音     
《北京农业》2014,(25):7
多年来,延庆县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绿色农业、绿色工业、绿色旅游业等绿色产业蒸蒸日上。作为首都的农业大县,延庆以都市型现代生态农业为方向做优一产,发展生态农业,形成了以有机农业、特色农业、循环农业为特色的都市型现代生态农业体系。延庆县生产的“八达岭”牌绿色食品深受消费者的青睐,现在已经建成了包括粮食、蔬菜、果品等1 333公顷的绿色食品基地、22个农产品获准使用绿色食品标志,被农业部确定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试点县,被国家环保总局确定为控制农村面源污染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18.
到2008年底,公主岭市绿色食品企业发展到7家,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识的产品达到21个,基地面积36万亩,全国绿色食品(玉米)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1个,基地面积10万亩。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河南省范县抢抓全市“稻改”机遇.滚动发展.努力抓好“四个一”工作.实现了由种植普通水稻向种植优质、高效、绿色水稻的跨越。目前水稻种植已成为范县最具有活力和规模的支柱产业。今年范县优质水稻面积达到30万亩.其中绿色稻米基地15万亩.涉及10个乡(镇)、5万余农户,亩效益达到900多元.仅此一项.稻区农民人均纯收入1000元。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枣庄市经过多年的种植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早春拱棚芸豆达到种植面积9.9万亩(1亩=1/15公顷)和年产25万吨的生产规模。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满足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大力发展早春拱棚芸豆的“无公害”和“绿色”生产,2002年有3.6万亩早春芸豆被审定为省级“无公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