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梁丽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2,(19):9971-9972,9981
[目的]探讨酸浆组织培养再生植株的最优条件。[方法]以酸浆为材料,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在此基础上添加不同浓度的6-BA和NAA,制成分化培养基,观察不同浓度植物激素对酸浆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结果]当6-BA为低浓度或高浓度时,不定芽总数/材料数和分化率均随NAA浓度的提高而下降;仅当6-BA浓度为1.0 mg/L时,NAA浓度为0.2 mg/L时,不定芽总数/材料数和分化率达到峰值;当NAA浓度一定时,不定芽总数/材料数均在6-BA浓度适中时出现该组的峰值。而分化率呈现不规律变化。[结论]当激素浓度为:1.0 mg/L 6-BA+0.2 mg/L NAA时,酸浆不定芽总数材料数比例和分化率最高。  相似文献   

2.
从植物表达载体pCB-aACO1的T-DNA区段上切去nptⅡ基因,构建了无选择标记植物表达载体pCD-aACO1,其T-DNA区段只含有目的基因a-ACO1和GUS基因.从另一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2301的T-DNA区段切去GUS基因,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2302,其T-DNA区段其只含有nptⅡ基因.用这2种新载体共转化烟草,在对40株抗性转基因烟草的PCR检测中,有14株扩增出a-ACO1基因,共转化率为35%.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秋水仙碱对猕猴桃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方法]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秋水仙碱的不同浓度和处理时间对愈伤组织分化率和不定芽数量的影响。[结果]秋水仙碱对猕猴桃愈伤组织不定芽分化率有很大的影响。阔叶猕猴桃愈伤组织在秋水仙碱0.05%下处理24 h,其不定芽分化率达100%,而对照为58.33%。在0.50%秋水仙碱浓度下处理24 h,海沃德愈伤组织的不定芽分化率达到最高为75%。金桃胚乳愈伤组织不定芽分化率达到最大时的秋水仙碱浓度为0.20%,处理时间为24 h。[结论]秋水仙碱处理对猕猴桃再生芽数的影响因猕猴桃种类而异,海沃德再生芽数的最佳组合:0.20%的秋水仙碱处理24 h;阔叶猕猴桃再生芽数的最佳组合:0.05%的秋水仙碱处理24 h。  相似文献   

4.
罗汉果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进一步探讨罗汉果高效再生系统的建立条件。[方法]通过研究外植体苗龄、激素组合等因素对罗汉果离体繁殖影响,建立了罗汉果高效再生系统。[结果]3~9 d苗龄子叶与不定芽分化的关系研究表明,在3~6 d内,子叶不定芽的分化率随着苗龄的增加而增加,以6 d的子叶出芽效果最好(83.3%),随后不定芽分化率逐渐下降。BA和IBA不同浓度组合对子叶不定芽诱导的影响表明,在MS+BA 1.0 mg/L+IBA 0.5 mg/L+3%蔗糖+0.65%琼脂(pH值5.8)培养基上子叶外植体不定芽的诱导率达到85.7%;在1/2 MS+IBA1.0 mg/L液体培养基上无菌苗发根率可达91.7%。抗生素敏感性试验表明,当培养基中添加10和20 mg/L的潮霉素即能完全抑制不定芽和不定根的分化。[结论]IBA与BA配合使用对罗汉果不定芽的分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王晶  牛瑞鹤    伟等 《安徽农业科学》2014,(20):6542-6545,6602
[目的]研究细胞分裂素对红掌组培苗繁殖速度及质量的影响。[方法]以继代培养第6代的愈伤组织为试验材料,探讨了ZT、TDZ、6-BA 3种细胞分裂素及其浓度对不定芽分化及变异的影响。[结果]在使用浓度2.0~8.0 mg/L的范围内,随着细胞分裂素浓度的增加,正常不定芽的分化数及叶片数呈下降趋势,而异常不定芽分化逐渐增多,且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这种影响变得更加明显;3种细胞分裂素的培养效果具有显著差异,ZT和6-BA添加浓度分别在2.0和4.0 mg/L以下时,其正常不定芽分化较多,不良变异率较少,而TDZ在0.5 mg/L时已显著抑制了正常不定芽的分化,同时易产生异常不定芽。[结论]3种细胞分裂素作用的强弱依次为TDZZT6-BA;在红掌愈伤组织继代培养诱导不定芽过程中,应避免使用高浓度细胞分裂素。  相似文献   

6.
王细荣  强玮  卢衍  李金弟  陈敏  廖志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7):10197-10198,10373
[目的]建立颠茄高频再生体系及筛选卡那霉素(Kan)抗性。[方法]以颠茄叶片及腋芽为外植体,研究了培养基中6-BA和NAA不同配比对其不定芽分化的影响以及叶片不定芽对Kan的敏感性。[结果]MS+4.5m#L6-BA+0.2mg/LNAA为叶片不定芽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不定芽分化率达100%,在1cm×1cm叶块上的不定芽分化数平均达5.85;MS+3.0mg/L6-BA+0.1mg/LNAA为腋芽不定芽分化的最适培养基,不定芽分化率达100%,每个腋芽不定芽分化平均数为4~8个;400.0m#LKan为颠茄叶片遗传转化的最佳筛选浓度。[结论]为颠茄无菌苗的快速繁殖以及基于叶盘法的遗传转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红掌愈伤组织培养再生植株的技术体系。[方法]以红掌叶片和叶柄愈伤组织为继代培养的外植体材料,探讨红掌品种、外植体大小、激素条件对愈伤组织不定芽分化的影响。[结果]红掌品种YNG1叶片愈伤组织的不定芽分化率最高,叶柄愈伤组织的不定芽分化率则以品种YNG2最高,而品种YNG3和YNG5仅叶片愈伤组织能分化不定芽,叶柄愈伤组织均无分化;与细胞分裂素6-BA相比,向分化培养基中添加ZT与TDZ可促进叶片愈伤组织的增殖及不定芽分化;选取直径约1.0~1.5 cm的愈伤组织块进行继代培养,不定芽分化较多,同时可缩短不定芽分化时间。[结论]该研究为构建稳定高效的红掌组培快繁技术体系提供了新的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颠茄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及卡那霉素抗性筛选(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颠茄高频再生体系及筛选卡那霉素(Kan)抗性。[方法]以颠茄叶片及腋芽为外植体,研究了培养基中6-BA和NAA不同配比对其不定芽分化的影响以及叶片不定芽对Kan的敏感性。[结果]MS+4.5mg/L6-BA+0.2mg/LNAA为叶片不定芽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不定芽分化率达100%,在1.0cm×1.0cm叶块上的不定芽分化数平均达5.85;MS+3.0mg/L6-BA+0.1mg/LNAA为腋芽不定芽分化的最适培养基,不定芽分化率达100%,每个腋芽不定芽分化平均数为4~8个;400.0mg/LKan为颠茄叶片遗传转化的最佳筛选浓度。[结论]为颠茄无菌苗的快速繁殖以及基于叶盘法的遗传转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构建红掌愈伤组织培养再生植株的技术体系.[方法]以红掌叶片和叶柄愈伤组织为继代培养的外植体材料,探讨红掌品种、外植体大小、激素条件对愈伤组织不定芽分化的影响.[结果]红掌品种YNG1叶片愈伤组织的不定芽分化率最高,叶柄愈伤组织的不定芽分化率则以品种YNG2最高,而品种YNG3和YNG5仅叶片愈伤组织能分化不定芽,叶柄愈伤组织均无分化;与细胞分裂素6-BA相比,向分化培养基中添加ZT与TDZ可促进叶片愈伤组织的增殖及不定芽分化;选取直径约1.0~1.5 cm的愈伤组织块进行继代培养,不定芽分化较多,同时可缩短不定芽分化时间.[结论]该研究为构建稳定高效的红掌组培快繁技术体系提供了新的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红掌组织培养中不定芽诱导和增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赵斌  李英丽  方正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8):4447-4449
[目的]研究红掌组培中不定芽诱导和增殖的最佳培养基。[方法]对不同浓度MS培养基、不同浓度细胞分裂素6-BA、不同浓度生长素NAA和IBA对红掌组织培养中不定芽诱导和增殖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MS培养基对红掌不定芽诱导效果最好,分化率为85.96%,增殖系数为4.12;1.0 mg/L 6-BA为红掌不定芽诱导和增殖的最佳浓度,分化率为96.30%,增殖系数为6.67;0.3 mg/L IBA为红掌不定芽诱导的最佳生长素浓度,诱导率为96.31%。[结论]红掌组培中不定芽诱导和增殖最佳配比为MS+6-BA 1.0 mg/L+IBA0.3 mg/L。  相似文献   

11.
青菜子叶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子叶为外植体,研究了苗龄、培养基中Agar浓度、BA与NAA的组配和添加AgNO3、GA3对子叶产生不定芽的影响.结果表明,5~9d苗龄的外植体最易诱导出不定芽;培养基中BA浓度是影响不定芽形成的关键,BA浓度低于2mg/L,不定芽难以发生,BA6mg/L与NAA0.05mg/L的搭配有利于不定芽形成;在一定范围内不定芽发生频率随着Agar浓度的提高而提高;培养基中添加5mg/L AgNO3,2~3mg/LGA3可以提高不定芽的发生频率;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青菜离体再生体系,利用该体系能够获得较高的芽苗再生频率,但存在着青菜基因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对河北杨和新疆杨离体叶片诱导不定芽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合河北杨和新疆杨离体叶片不定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1/2M S+0.25 m g/L 6-BA+0.01 m g/L TDZ+0.25 m g/L IAA;在此培养基中,叶片分化率河北杨可达70%,新疆杨可达52%;平均分化芽数河北杨为6.84个,新疆杨为5.32个。6-BA单独使用对叶片不定芽诱导没有效果,NAA作用不明显。叶片刻伤方式对两种杨树叶片诱导不定芽影响显著,沿中脉横切效果优于去除叶边缘,诱导的不定芽数前者比后者约多3个。光照显著影响叶片不定芽产生的时间,不定芽在3~5 d暗培养后转至16 h/d光照下培养比全程16 h/d光培养发生早15 d左右;光照对分化率和平均分化芽数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康乃馨、菊花快速繁殖有效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康乃馨、菊花组织培养快速繁殖培养基的激素组成和继代苗芽数对繁殖系数、有效苗指数、继代繁殖系数、产苗量、生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6-BA浓度较高时,繁殖系数、继代繁殖系数、产苗量均提高,但有效苗分化率降低,苗较弱。而较低浓度的6-BAE合适当的NAA,有效苗分化率较高,苗较壮。NAA与IBA配合使用,康乃馨生根快,移栽成活率高;菊花生根NAA浓度不宜大于1mg/L。根据工厂化生产不同规模要求,利用不同的激素配比,既可得到一定数量的可分批诱导生根的有效苗,又可达到快速繁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建立新疆主栽的两个纤维亚麻品种(范妮和天鑫3号)高频率不定芽离体再生体系,为进一步筛选其体细胞耐盐突变体奠定基础。【方法】以不同消毒剂处理种子,以下胚轴段为外植体,运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诱导胚轴段再生不定芽。【结果】两种种子在10%的H_2O_2中处理10 min灭菌效果最好;范妮不定芽诱导最适宜培养基为:MS+BA 0.45 mg/L+IAA 0.3 mg~/L,不定芽诱导率达180%;天鑫3号不定芽诱导最适培养基为:MS+BA 0.6 mg/L+NAA 0.3 mg/L,不定芽的诱导率达到98%。【结论】不同的亚麻品种在下胚轴萌芽过程中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配比和浓度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探明了范妮和天鑫3号高频不定芽发生的最佳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组合和浓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2个鸢尾新品种‘白天鹅’和‘黑色旗帜’的组培苗生根培养方法。[方法]以2个德国鸢尾品种‘白天鹅’和‘黑色旗帜’组培苗的不定芽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培养基、NAA浓度及接种丛生芽数量对其生根培养的影响。[结果]2个鸢尾新品种的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0.5 mg/L NAA;不定芽接种时其试管苗数量至少为3株/丛。[结论]为2个鸢尾新品种‘白天鹅’和‘黑色旗帜’的快速繁殖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茎尖、侧芽和茎段作为外植体,研究了大花蕙兰(Cymbidium grandi florum)的组织培养。结果表明,在MS培养基中,当细胞分裂素/生长素的比值为3.0时,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最高,可达60%。愈伤组织诱导及芽苗分化适宜的6-BA与IBA的浓度分别为1.5mg/L和0.5mg/L,而添加IBA0.1mg/L与6-BA0.5mg/L的1/2MS培养基对于外植体的继代增殖及壮苗生根较为有利。茎尖的总体诱导率高于侧芽和茎段,上部侧芽优于基部侧芽。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不同培养基、糖类、培养条件及活性炭对红掌幼嫩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分化及壮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改良MS 6-BA1.0mg/l 2,4-D0.1mg/l,添加葡萄糖30g/l和暗培养,可获得较高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在继代培养中添加活性炭1.0g/l,有利于提高幼芽分化和壮苗率。各个品种间的愈伤组织诱导率与植株分化率有一定差别。红掌组培苗无需另行作生根培养即可获得较为健壮的小苗,移栽成活率可达95%以上。试验  相似文献   

18.
火龙果茎段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火龙果的幼嫩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培快繁研究,结果表明,火龙果不同长度的茎段均能产生愈伤组织,茎上的不定芽大部分可以启动生长,其中,以3 cm长的幼嫩茎段诱导效果最佳,愈伤组织诱导率为100%;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以MS+6-BA 4 mg/L+NAA 0.1 mg/L效果最好,诱导率可达75%;当6-BA质量浓度为8 mg/L和NAA质量浓度为0.05 mg/L时,不定芽的繁殖系数最高,当6-BA质量浓度为1 mg/L和NAA质量浓度为0.2 mg/L时,虽然不定芽的繁殖系数低,但其不定芽生长较快、苗壮,可以依生产的需要交替使用这2种培养基;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 MS+IBA2.0 mg/L。  相似文献   

19.
建立高效的植株再生体系是遗传转化的重要基础。以北方主栽水稻品种为试材 ,将 Thidiazuron(简称TDZ)应用于水稻愈伤组织的不定芽分化研究 ,探讨了 TDZ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水稻愈伤组织不定芽分化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TDZ显著促进水稻愈伤组织的不定芽分化 ,其细胞分裂素活性均大大高于 KT和 6 - BA,最佳使用浓度仅为 KT和 6 - BA的 1/ 10~ 1/ 2 0。不同 TDZ浓度对不定芽的分化效率在不同品种上有差异 ,东农 4 2 1品种在浓度为 0 .10 m g· L- 1时诱导效率最高 ,平均芽数达到 7.7个 /块 ,诱导效率达到 5 5 8.30 % ;东农 92 - 11品种在浓度为 0 .2 0 m g· L- 1时效果最佳 ,平均芽数为 7.9个 /块 ,分化效率高达 5 5 3%。高浓度的 TDZ有一定的毒害作用 ,导致愈伤组织褐化 ,诱导的不定芽出现矮化、叶片卷曲、玻璃化等现象  相似文献   

20.
为山新杨种质资源的利用奠定基础,以WPM为基础,探究NAA和6-BA不同浓度配比对山新杨叶片不定芽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WPM+NAA 0.4mg/L+6-BA 2mg/L培养基上,山新杨叶片的分化率最高,为100%,平均分化芽数为2.60,且多为单株,长势好。在叶片分化率相同的情况下该方法比以往研究方法提前15d获得不定芽。山新杨对卡那霉素和草丁膦的耐受浓度分别为25mg/L和1mg/L,对卡那霉素耐受的临界浓度较以往方法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