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不同小麦品种(系)幼穗诱导的愈伤组织进行小麦抗赤霉病体细胞突变体筛选,结果表明,不同赤霉病抗性品种(系)对赤霉菌素表现不同的反应,抗性品种愈伤组织生长受毒素抑制小,感病品种伤组织受毒素抑制强烈,筛选出了赤霉病菌毒素加入的最适浓度为2%(V/V),在该浓度下可筛选出抗性突变体,获得了咸农151,陕167,陕229等品种(系)的赤霉病菌素抗性体细胞无性系再生植株,再生植株田间人工接种鉴定表现出中或高  相似文献   

2.
小麦体细胞无性系的建立及抗赤霉病突变体的诱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小麦鄂恩1号和K6两个品种的胚轴、胚芽鞘作外植体建立了体细胞无性系,获得了可用于突变体诱导与筛选的胚性愈伤组织细胞。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和不同外植体在愈伤组织诱导率、愈伤组织生长状态以及愈伤组织分化上均有差异,且均匀激素的调控。赤霉菌粗毒素处理后,胚性愈伤组织在培养过程中随毒素浓度升高其生长受抑加剧,褐变增加,有的出现死亡。诱变后的愈伤组织的分化力比对照降低。诱变的再生植株经赤霉菌液感染后在培  相似文献   

3.
水稻抗纹枯病突变体的离体筛选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水稻成熟胚培养产生的愈伤组织和悬浮细胞为筛选材料,以广东省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Kühn强致病力菌株GD-11和GD-118产生的粗毒素为选择压力,从水稻品种的选择、粗毒素致病力的鉴定、突变体的筛选方法、突变体的再生以及突变体再生植株对粗毒素的抗病性鉴定等方面展开研究,建立了水稻抗纹枯病突变体的筛选体系并获得了抗病突变体.筛选体系为:两步筛选法,即以粤香占的愈伤组织和悬浮细胞为筛选材料,以φ(粗毒素)为3.5%和4.0%分别作为第1、2步的处理浓度,每一步处理的时间为20 d;筛选出的突变体再生苗的病情指数为37.55,而原始型再生苗的病情指数为87.50,抗病效果达57.08%.  相似文献   

4.
利用禾谷镰刀菌粗素筛选抗不麦赤霉病突变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赤霉粗毒素为选择剂筛选小麦抗赤霉病的细胞突变体。结果表明:小麦幼胚(穗)愈伤组织抗(耐)赤霉粗毒素的最佳选择浓度(0.5-0.6)×10^-4mol/L。在此浓度下,不同基因型的幼胚(穗)出愈率和愈伤组织对粗毒素的反应有差异。在10^3-10^-5mol/L浓度范围内,愈伤组织的存活率随浓度的升高而。经毒素处理后的毒素愈伤组织较对照稍小。略紧密、微黄色、继代于不含毒素的培养基上能很快恢复生长,与  相似文献   

5.
小麦禾谷镰刀菌毒素抗性系的筛选及抗性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稳定生长的小麦F1花药愈伤组织为材料,小麦强致病禾谷镰刀菌的粗毒素为选择剂,进行抗毒素变异细胞系的离体筛选。结果从多步正筛选系统和一步正筛选系统分别获得抗变异细胞系KN^r-a和KN^r-b。抗性系的毒素抗性具有显著提高,且其细胞膜透性、硝酸还原酶活性、苯丙氨酸解氨酸活性、游离氨基酸组成均发生了明显变化。据此提出了细胞水平上禾谷镰刀菌毒素作用的机理及抗性变异细胞系对毒素表现出一定抗性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6.
通过4个品种水稻愈伤组织的诱导、继代与分化,研究了稻曲病病原菌粗毒素为选择压力进行抗稻曲病突变体的筛选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供试的水稻各品种在细胞水平的抗性与田间的抗性相一致,因而可以以制备的稻曲病菌粗毒素为选择压力进行抗病突变体的筛选。对得到的抗性愈伤组织的抗性稳定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继代后愈伤组织的抗性仍得到了保持并得到了分化植株。这说明毒素筛选体系是目前最成熟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以灰霉菌毒素为选择剂,利用多步筛选法筛选番茄抗性愈伤组织突变体,结果显示,毒素对番茄愈伤组织的诱导、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且随毒素浓度的升高而增强;获得的抗性愈伤组织在不同浓度毒素胁迫下,其增殖率均高于原始型愈伤组织,并在离开选择因子继代培养2代后,仍保持获得的抗性。研究毒素处理后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变化发现,无论有无毒素胁迫,抗性愈伤组织突变体及其再生植株的酶活性均高于原始型愈伤组织和原始植株(对照);随着毒素胁迫浓度的增大,抗性愈伤组织突变体及再生植株的3种酶活性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即先升高后降低,且均比对照升高幅度大,其中PAL和PPO酶活性的下降速度较对照慢,说明抗性突变体通过增强与抗病性相关的酶活性,增强植物的防卫能力。  相似文献   

8.
以稳定生长的小麦(抗盐03×No18)F1花药愈伤组织为材料,小麦强致病禾谷镰刀菌的粗毒素为选择剂,进行抗毒素变异细胞系的离体筛选。结果从多步正筛选系统和一步正筛选系统分别获得抗性变异细胞系KNr-a和KNr-b.抗性系的毒素抗性具有显著提高,且其细胞膜透性、硝酸还原酶活性、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游离氨基酸组成均发生了明显变化。据此提出了细胞水平上禾谷镰刀菌毒素作用的机理及抗性变异细胞系对毒素表现出一定抗性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9.
通过禾谷镰刀菌毒素胁迫下的幼胚直接筛选、愈伤组织筛选、一步筛选和多步筛选相结合的方法, 从普通小麦千斤早和小偃22中筛选出了抗镰刀菌毒素变异细胞系,比较分析了不同筛选方法在不同筛选程序上的筛选效果,研究了再生株系R0代的抗赤霉特性。结果表明,利用毒素胁迫对优良品种进行抗赤霉细胞工程定向改良是有效可行的,可获得抗病性显著提高的变异株系;利用幼胚直接多步筛选,在高毒素质量浓度上获得抗性植株的比例和抗性提高的幅度均较从愈伤组织筛选和低毒素质量浓度上获得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采用甘蔗愈伤组织作离体培养,在培养基中加入甘蔗黑穗病粗毒素滤液为选择压力。采用电导率、生长量、蛋白质含量作为选择抗病性突变体的一种技术方法加以研究。实验表明:粗毒素滤液具有与黑穗病孢子相同的致病性,可替代孢子用于甘蔗抗黑穗病突变体的筛选与鉴定。测定甘蔗愈伤组织受侵染后的生长量和愈伤组织的电导率,可作为选择抗病突变体鉴别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筛选辣椒抗疫病变异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用“2001”,“2056”,“2031”3个辣椒品种作为试材,以其子叶作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以辣椒疫病病原菌培养滤液制取粗毒素作为筛选剂,筛选辣椒抗疫病细胞变异系。结果表明,辣椒疫病病原菌粗毒素对辣椒子叶愈伤组织的诱导、生长及不定芽的分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抑制作用随着粗毒素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且不同辣椒品种愈伤组织对毒素的忍耐力不同。  相似文献   

12.
小麦不同抗性品种经禾谷镰刀菌粗毒素诱导后穗内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均不同程度的增强,木质素含量也有所提高,感病品种升高幅度高于抗病品种。诱导抗性效果在感病品种上的表达明显好于抗病品种,诱导后激发接种三种酶活性增高幅度明显高于不诱导接种处理,表现出诱导抗病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病菌粗毒素离体筛选大蒜抗叶枯病变异系,建立抗病变异系离体筛选方法。【方法】以蒜瓣茎盘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以大蒜叶枯病菌培养滤液制取的粗毒素为筛选剂,离体筛选大蒜抗叶枯病变异系;通过接种病菌粗毒素和病菌孢子鉴定变异株的抗病性,分析变异株的防御酶活性。【结果】大蒜叶枯病菌粗毒素对大蒜愈伤组织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抑制作用随病菌粗毒素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强,不同大蒜品种愈伤组织对病菌粗毒素的抗性不同;利用不同体积分数的病菌粗毒素分步筛选分别获得大蒜品种G039变异系苗12株,G073变异系苗2株,它们对大蒜叶枯病菌粗毒素具有稳定的抗性。经病菌孢子悬浮液接种鉴定,变异系苗较其对照抗病性提高。大蒜抗叶枯病变异系苗接种病菌后叶片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胺酶(PAL)的活性在短时间内即达到峰值,且与抗病品种G064接近或更高,而感病品种G039的酶活性则明显低于前两者。【结论】利用不同体积分数的大蒜叶枯病菌粗毒素分步筛选可以获得大蒜抗叶枯病变异系,适宜大蒜抗叶枯病变异系分步筛选的上限粗毒素体积分数为30%;POD、PPO和PAL活性可作为大蒜抗叶枯病鉴定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4.
研究在离体培养条件下小麦抗、感赤霉病品种不同外植体对赤霉病菌粗毒素的反应。结果表明,随着赤霉病菌粗毒素浓度的提高。小麦幼穗及花药的出愈率降低,幼穗愈伤组织生长量减少、分化能力降低;抗赤霉病品种幼穗愈伤组织的存活率、相对生长量和分化频率降低的幅度均小于感病品种,抗病品种幼穗愈伤组织的抗坏血酸氧化酶及多酚氧化酶活性受粗毒素影响的程度小于感病材料。说明小麦成株抗赤霉病和幼穗愈伤组织抗赤霉粗毒素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
用不同浓度的禾谷镰刀菌毒素对离体培养的小麦花药进行胁迫。结果表明,在低浓度(质量浓度)时毒素具有类激素活性效应,能够促进小麦花药组织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高浓度时毒素表现毒害作用,抑制花药的脱分化和愈伤组织的形成。当毒素质量浓度大于0.5g/L时,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加,毒素的毒害作用增强,小麦花药的脱分化和形成愈伤组织的能力迅速下降,表现在降低花药反应率和愈伤组织诱导率2个方面。同时毒素的这种效应,因供试材料基因背景的不同而有一定差异。比较而言,含感病基因的杂种花药对毒素敏感。  相似文献   

16.
用黑胫病粗毒素作为选择压力, 结合辐射诱变技术, 从烟草花粉植株叶片的愈伤组织中筛选出抗毒素的愈伤组织, 并对其再生植株及其 M2 代进行抗病性鉴定、选育. 目前已获得6 个高抗黑胫病的细胞突变株系, 且抗病性状表现稳定, 并建立了一套烤烟抗黑胫病突变体的筛选和鉴定体系. 研究结果表明, 在细胞水平上筛选抗病突变体是开发新抗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以3个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幼胚发育时间和禾谷镰刀菌粗毒素对小麦幼胚培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胚发育时间对小麦幼胚离体培养有较大影响,花后10~13 d的小麦幼胚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质量较好,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较高,是适宜的取材时间;禾谷镰刀菌粗毒素对不同小麦品种幼胚愈伤组织、胚性愈伤组织和苗分化的影响趋势相同,粗毒素为6.0 g/L时,对小麦幼胚愈伤组织诱导有明显抑制,低于6.0 g/L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粗毒素在0~6.0 g/L对胚性愈伤组织形成及苗分化的影响随浓度增高抑制作用增强,在6.0 g/L时胚性愈伤组织的形成能力较低或丧失;适宜的粗毒素筛选浓度为1.5~4.5 g/L。  相似文献   

18.
 用黑胫病粗毒素作为选择压力,结合辐射诱变技术,从烟草花粉植株叶片的愈伤组织中筛选出抗毒素的愈伤组织,并对其再生植株及其M2代进行抗病性鉴定、选育。目前已获得6个高抗黑胫病的细胞突变株系,且抗病性状表现稳定,并建立了一套烤烟抗黑胫病突变体的筛选和鉴定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在细胞水平上筛选抗病突变体是开发新抗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1986~1990年研究了关中灌区小麦病虫综合防治问题,确定以小麦赤霉病、条锈病、雪霉叶枯病和吸浆虫为主控对象,提出以农业防治为基础,抗病虫品种合理布局为核心,化学防治为关键的综合防治措施,组建了一套适用的综防技术体系,经实施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并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