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摩尔多瓦"葡萄于2017年引入湖北郧西县,目前种植面积347 hm~2,生产效益较好,但病虫害发生较严重。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总结了该品种葡萄的抗病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坚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大力提倡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按照病虫害发生规律,科学、安全、审慎使用化学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2.
天峨县葡萄病虫害发生特点及综防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峨葡萄种植面积已达150hm^2,主要分布在六排镇、岜暮乡、老鹏乡、向阳镇、坡结乡等乡镇,以巨峰、京亚、水晶等葡萄为主。病虫害是制约天峨县葡萄实现优质丰产的最主要因素。通过几年来对云榜生态村葡萄园的种植试验及全县其他乡镇葡萄生产情况的调查,对天峨葡萄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进行总结,供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3.
李文佑 《广西植保》2011,24(2):29-31
兴安县葡萄种植面积0.67万公顷,主要分布在溶江镇、兴安镇、严关镇、湘漓镇、界首镇、高尚镇、漠川乡和崔家乡等乡镇。种植品种以巨峰、维多利亚、夏黑、红地球、美人指等为主。葡萄病虫害特别是病害是制约兴安县葡萄优质丰产的最主要因素。为了进一步提高兴安县葡萄的产量和质量,近年来我们根据兴安县葡萄病虫害发生的特点进行了综合防治试验、示范,现将这一综合防治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为摸清避雨栽培和套袋技术对葡萄病虫害发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作者于2015年4—9月在贵州省余庆县开展了葡萄避雨栽培和果穗套袋试验。结果表明,避雨栽培和果穗套袋技术对葡萄侵染性病害黑痘病、霜霉病、大褐斑病、穗轴褐腐病、炭疽病、白腐病、灰霉病及非侵染性病害日灼和裂果均有控制效果。同时,可防除鸟害。避雨栽培与果穗套袋技术集成使用,其控害、提质效果优于单一技术,能有效防治葡萄病虫害,减少农药施用量和施用次数,提高葡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5.
调查结果认为,葡萄落叶迟或早与品种、树龄、田间管理水平、除草剂的应用、施肥技术、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气候等密切相关;葡萄安全、优质、高产栽培技术途径要重点搞好:品种选择与搭配,加强田管,平衡施肥,葡萄病虫害的综合防治,用极少的农药代价控制病虫草害发生和蔓延,以确保护葡萄的生产安全,和葡萄的优质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6.
阿兰仙 《植物医生》2007,20(1):20-22
近年来石屏县种植葡萄面积逐年扩大,产值不断上升,葡萄病虫害也逐年加重。根据病害发生特点,经过多点多个配方试验,探索出综合防治技术,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7.
关口葡萄病虫害的发生总体上是病害重于虫害,特别是葡萄霜霉病常年偏重发生,因此综合应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生态调控、化学防控等相结合的绿色防控集成技术,制定周年综合防控方案,对实现保证防控效果、化学农药减量增效及提高果实品质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葡萄是新疆农业生产的支柱性产业之一.随着新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葡萄种植面积将越来越大;仅石河子垦区2005年葡萄面积将增加4 000 hm2.新疆葡萄种植时间长、面积大,葡萄病虫害的发生呈日趋增长态势,随着葡萄新品种的引进及苗木、种条的调运,许多新的病虫害随之进入新疆葡萄种植区,严重威胁着新疆葡萄的生产.  相似文献   

9.
根据中央订的全国检疫对象名单和各省补充的省检疫对象名单来看,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基层检疫部门根据自己的生产情况开展检疫工作。就我们山东省的情况看、所列检疫对象名单中就没有葡萄上的病虫害。在各县葡萄园中葡萄病虫害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但不一定葡萄上的所有病虫害在一个县(市)内都有发生。就我县情况看,80年代初在葡萄园内根本找不到葡萄瘿螨(葡萄锈壁虱)的踪迹。由于实行生产责任制,农民在责任田里建起了葡萄园、苹果园等。由于受全国和省订  相似文献   

10.
川西地区葡萄病虫害绿色防控配套技术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川西地区应用避雨栽培、性诱剂、频振灯、黄色粘虫板等绿色防控配套技术对葡萄病虫害进行了防控示范。结果表明,该项配套技术不仅可解决川西地区优质葡萄生产的技术瓶颈,而且能有效地控制葡萄病虫为害,保证葡萄生产的优质、高效,其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1.
正福泉市葡萄种植面积867 hm~2,主栽品种为巨峰葡萄,且为露地栽培,自然灾害对葡萄的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在每年6—7月雨量充沛季节,病虫害发生严重,农药使用次数增加,导致葡萄产量下降、品质不稳定。为提高葡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开展了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在葡萄上的示范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葡萄避雨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在江口县已有多年的栽培历史,当地传统露地栽培病虫害发生严重,坐果率低,品种单一、品质差,多次过量施用农药,影响葡萄质量安全,使葡萄产业不能做大做强做精。为此,江口县农牧科技局与铜仁市万山区种子管理站共同引进先进的葡萄栽培技术,探索出适合当地的避雨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13.
水果无公害栽培是指在合乎一定产地环境标准的条件下,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不能产生公害,生产的果品卫生达到一定的安全标准。与其它果品无公害生产相比,南方葡萄在生长过程中,由于高温、多雨、气候湿热,是葡萄生产的次适宜和非适宜区,生产上病害严重,年用药防治病害达20余次,对葡萄果品的污染大,造成了极大的果品安全隐患,防治病害用药过多,是产生公害和果品污染的主要因素,因此,葡萄无公害栽培成功的关键是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治。同样,葡萄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治的基本原则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4.
设施葡萄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葡萄设施栽培中,危害较为严重的病虫害主要是葡萄霜霉病、灰霉病、白腐病、锈病等,经过多年的栽培实践。总结出一套综合的、科学有效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5.
调查分析宾川县葡萄霜霉病的发生规律和为害情况,描述田间发生的症状,分析葡萄霜霉病发生原因,并采取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应用于葡萄生产,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6.
我县从80年代初开始种植葡萄,至今面积还不到33.3hm2。究其原因,主要是葡萄病虫害难防治,造成葡萄长势弱,着果率低,品质差,效益低,农户最终一挖了之。许多农户对葡萄谈“病”色变,怕种葡萄。本人在葡萄上通过10多年来“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到理论”进...  相似文献   

17.
张国忠 《湖北植保》2020,(1):40-42,48
正为了大力推广绿色发展模式,进一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2019年武汉市汉南区广泛开展了化肥和化学农药减量控害增效技术示范推广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中葡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效果显著。本文通过葡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与农户习惯防治方式进行效果比对分析,为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法1.1示范区基本情况葡萄核心示范点2个(见表1),总面积25hm~2,其中武汉月月红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以下  相似文献   

18.
薛德乾 《植物医生》1996,9(2):15-16
葡萄黑痘病发生及其防治技术薛德乾福建省上杭县临城农技站364200葡萄黑痘病又称疮痂病,是一种半知真菌痂园孢菌[Sphacelomaampelinum(deBary)]所致,在我县发生日趋严重,个别果园甚至于毁产无收。1、发生为害规律葡萄黑痘病菌主要...  相似文献   

19.
麦田病虫害规范化防治技术应用郑君民薛兆启(山东枣庄市薛城区南石乡农技站277020)小麦生育期长,多种病虫害混合发生危害,通过采取综合的防治技术措施,实施规范化防治技术,是控制小麦病虫害发生为害的有效途径。我站于1995~1996年组织实施了这一技术...  相似文献   

20.
无公害葡萄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薛毅民 《植物医生》2007,20(2):19-19
兴化市葡萄无公害生产基地,主要有巨蜂、藤稔等品种,生产中有许多病虫如黑痘病、霜霉病、白腐病、炭疽病、透翅蛾、天蛾、介壳虫等为害葡萄植株,影响优质葡萄的生产。为了生产无公害葡萄果品,生产基地积极采用生物、人工、化学等多种防治方法防治病虫为害,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现在介绍兴化市无公害葡萄生产基地主要病虫害防治的一些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