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杜鹃花种子休眠打破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杜鹃花的两个种映山红(R.simsiiPlanch.)和蓝荆子(R.mucronulatumTurcz.)的种子为实验材料,用不同浓度的硫酸、有机溶剂和氧化剂处理种皮并分别处理不同时间,在培养皿中进行萌发对比实验;用赤霉素、层积及变温处理种子在培养皿中进行萌发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40%硫酸处理种皮20min、100%乙醚处理种皮20min、5%次氯酸钠处理种皮30min、层积处理及10%赤霉素处理24h均能有效提高映山红种子萌发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20%硫酸处理种皮10min、层积处理和赤霉素处理能显著提高蓝荆子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100%乙醚处理10min能明显著提高蓝荆子种子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2.
2013年对2012年采收的成熟早期、中期、晚期的‘鲁硕红’蔷薇种子进行了温水浸种、机械挫伤种皮、稀酸浸种、碱浸种、赤霉素浸种、超声波、低温层积、冷冻、直接播种、脉冲水浸泡处理,研究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方式对同一成熟度的蔷薇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的影响不同。脉冲水处理、机械挫伤种皮与低温层积可以提高蔷薇种子的萌发,尤其是脉冲水能够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脉冲水处理不同成熟度的蔷薇种子试验结果表明,成熟早期种子发芽势及发芽指数、发芽率相对较高;成熟中期种子发芽率次之;成熟晚期种子发芽率最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紫楠种子休眠原因,确定其休眠类型,找到解除种子休眠的方法和适合紫楠种子萌发的最佳温度条件,为其苗木培育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方法】通过测定紫楠种皮的透水性、透气性、种子内含萌发抑制物,探究种子休眠的原因,通过低温层积处理研究打破紫楠种子休眠的方法,通过设置15℃、20℃、25℃、30℃、35℃恒温、日30℃夜20℃、日25℃夜15℃变温共7个温度处理研究适宜种子萌发的温度。【结果】1)新鲜种皮对种子具有明显的吸水障碍和呼吸障碍,去皮种子的吸水率是完整种子的1.92倍,去皮种子的呼吸速率是完整种子的2.24倍,对种子萌发具有抑制作用;2)紫楠种子的水浸提液和甲醇浸提液能显著抑制大白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由此可以说明紫楠种子具有水溶性和醇溶性的内源抑制物;3)低温层积能够打破紫楠种子的休眠,随着低温层积时间的延长,种子发芽提早,发芽速度加快,发芽率提高,低温层积100 d的种子发芽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高达98.89%。GA3浸种对解除种子休眠的效果不理想;4)温度对紫楠种子的发芽率的影响较大,25℃的恒温条件下种子萌发的能力高于其他的温度处理。【结论】紫楠种子种皮造成的透水性透...  相似文献   

4.
以花楸树种子为材料,探索不同浓度6-BA、KT、GA3和低温层积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6-BA、KT和GA3均能促进花楸种子的萌发,提高发芽率,用100 mg?L-16-BA溶液浸泡24 h后在1~3℃低温层积120 d的处理对种子萌发的促进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研究祖师麻基原植物黄瑞香种子休眠与萌发特性,以期为黄瑞香种子人工繁育提供依据。以祖师麻基原植物黄瑞香种子为材料,研究了浓硫酸、GA3与6-BA对黄瑞香种子萌发的影响,不同层积时间对黄瑞香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98%浓硫酸酸蚀60min时,黄瑞香种子的发芽率较高,达16.29%;6mg/L 6B-A+250mg/L GA3处理种子,发芽率最高,达17.527%;低温层积60d以后,随着层积时间的延长,黄瑞香种子发芽率大幅上升,层积125d时,发芽率高达33.64%。综合分析,GA3与6-BA及浓硫酸处理种子虽能释放休眠,但均不能有效的破除休眠;低温层积可有效打破黄瑞香种子休眠。黄瑞香种子休眠属复合休眠,低温层积处理可有效促进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6.
以山杏种子为试材,采用不同的低温层积时间、不同浓度赤霉素和不同浓度木醋液等处理进行山杏种子萌发试验。结果表明:去除种皮的山杏能够打破种子的休眠,提高发芽率。经过低温层积处理后,随着层积时间的延长,发芽率也随之提高,在4℃层积100d效果最佳。GA_3和木醋液处理均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山杏种子的发芽率,其中在添加0.20~1.0mg·L~(-1) GA_3MS培养基和800倍木醋稀释液对山杏打破休眠最佳。  相似文献   

7.
使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3浸泡猪屎豆和黄葵种子,研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200 mg/L的GA3处理对猪屎豆的催芽效果最好,而100 mg/L的GA3处理对黄葵的催芽效果最好;GA3浸种催芽对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有提高,但效果不显著。GA3的浓度过低或者过高,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为揭示西南鸢尾(Iris bulleyana)种子休眠特性,以野生西南鸢尾种子为试验材料,对种子活力、种子吸水性、萌发抑制物及光照和温度对种子萌发率的影响进行研究;采用低温层积、GA3及温水浸泡等方法,探索打破西南鸢尾种子休眠的方法。结果表明,西南鸢尾种子种皮吸水良好,92 h吸水率达125%;温度对种子萌发影响较大,30℃较适宜种子萌发;种皮醇提液明显抑制白菜(Brassica pekinensis)种子萌发。低温层积可促进种子萌发,4℃低温层积60天时,种子萌发率达63.33%。西南鸢尾种子种皮含有醇溶性萌发抑制物,是其种子产生生理休眠的主要原因之一;4℃低温层积60天可有效打破种子休眠,GA3和温水浸泡处理均不能打破休眠。  相似文献   

9.
提高团花种子萌发率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温水浸种可以提高团花种子种皮的透水性,促进种子萌发,提高发芽率,其中以50℃、60℃的温水处理效果最好,温水处理时间长短无显著差异,采用不同浓度的GA3处理团花种子可以打破种子休眠,促使种子萌发,且以100~200μl/l的浓度处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以距瓣尾囊草种子为实验材料,采用培养皿发芽法,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浸种与层积时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具有休眠特性,层积能够促进种子的萌发,时间越长效果越好。层积前用赤霉素浸种处理可显著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用浓度400 mg·L-1的赤霉素对种子浸泡24 h后层积60 d的萌发效果最好,可使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达到83.91%和51.60%。  相似文献   

11.
日本厚朴种子具有休眠习性,常规层积方法催芽时间长且播后发芽率不整齐。研究了昼夜变温、阶段变温以及不同浓度GA处理结合低温层积的方法对日本厚朴种子催芽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GA处理结合低温层积的方法催芽效果最佳,且随GA浓度升高,催芽效果稍呈上升趋势;昼夜变温处理效果次之,阶段变处理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2.
外源赤霉素对东北刺人参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外源赤霉素(GA3)对处于不同处理阶段的东北刺人参种子萌发的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种子处理前期用一定浓度的GA3处理种子,对种子萌发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较长处理时间后,用GA3处理可以明显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13.
通过不同试验材料、GA3应用和变温层积催芽对比试验,对刺楸种子解除休眠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鲜种+GA3+(15℃,30 d;冷冻,90 d;-4~0℃,90 d)处理方法发芽率达到90.2%,出苗率达到81.5%;气干种温水(72 h)+GA3+(13~18℃,90 d;0~4℃,90 d)处理方法发芽率达到76.3%,出苗率达到66.4%。采用鲜种进行变温催芽处理对刺楸种子发芽率、出苗率和1年生苗木质量提高具有显著作用(p<0.01和p<0.05)。研究表明,刺楸种子属于形态-生理休眠类型,采用鲜种+GA3+变温层积催芽的综合处理方法能有效解除刺楸种子休眠。  相似文献   

14.
研究不同温度梯度(0℃、5℃和10℃)及不同处理时间(10d、20d和30d)对缬草种子萌发及过氧化物酶和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5℃30d条件下发芽率为39.7%,且种子中过氧化物酶和淀粉酶活性最高;0℃10d和0℃20d条件下发芽率仅分别为13.3%和19.3%,种子中过氧化物酶和淀粉酶酶相对较低。在同等低温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高,过氧化物酶和淀粉酶的活性也越高。低温处理能有效的提高缬草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不同处理会造成缬草种子发芽指标和酶活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4种槭树种子的休眠原因及催芽方法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土树种鸡爪槭、色木槭、元宝枫和美国红枫等4个树种的种子都具有显著的休眠特性。采用人工介入手段进行休眠原因和催芽技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这4种槭树种子的种皮含有的化学物质和机械性阻碍导致了槭树种子的休眠;采用层积处理和GA3赤霉素浸种,能明显缩短种子的休眠期;彻底解除供试种子的休眠方法就是延长浸种沙藏层积的时间。措施,对保证育苗生产,提高出苗率和出苗整齐度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文章从层积处理和赤霉素处理入手,研究不同条件下催芽处理的效果,以此解释休眠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湖北林业科技》2015,(6):14-16
针对南天竹种子发芽困难,发芽率不齐及发芽时间长等问题,设计常温干藏、低温干藏、低温湿藏、常温带果球沙藏、常温净种沙藏、低温净种沙藏等6种种子贮藏的方法开展试验,经过种子始萌发时间、发芽率和发芽势等指标的比较分析后发现,采用低温净种沙藏的南天竹种子,发芽率高达83%,发芽势65%,种子萌发快而整齐,是南天竹种子最佳贮藏方法。  相似文献   

17.
3种木本油脂植物种子活力研究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选用了3种木本油料植物即光皮树、麻疯树和续随子的种子作为试材,布置简单随机区组实验,并测定了各树种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运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探讨影响种子活力指数的内在及外在因素。结果表明:种子的活力最能反映种子在实际条件下萌发速度和整齐度以及幼苗健壮生长的潜势;种子的活力指数受品种的影响最大,即主要是由于其遗传和生理上的差异;外在因素主要是水分、温度、光照等。因而种子萌发是外在因素与内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scribe 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the germination response of Acer platanoides L. seeds and the possible influence of dormancy. Moist chilled seeds (fruits) from eight trees were germinated at eight constant temperatures from 3 to 32C for 30 days. The highest germination was obtained at temperatures below 10C and the highest rate of germination was between 22 and 28C. The critical lower temperature for germination was estimated to be -2.6C, and the critical upper temperature between 30 and 35C. Temperatures above 10-15C increasingly inhibited the germination of seeds. Some of the non-germinated seeds were able to germinate after a second chilling period, possibly as a consequence of further release of primary dormancy and an indicated secondary dormancy. Seed survival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temperatures above 15C. The rate of germination was correlated with the accumulated thermal time at suboptimal temperatures. In conclusion, a constant temperature of 10C is recommended for testing the germination of seeds of A . platanoides.  相似文献   

19.
为探求不同光照和温度对杉木种子萌发的影响,该研究以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种子为试验对象,设置红光、蓝光、白光3个光照处理条件,每个光照处理条件设0,5,20μmol/(m2·s)3个光量梯度,并测量了萌发率、萌发指数和发芽势.结果表明:白光5μmol/(m2·s)、红光20μmol/(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